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宏觀經濟學中的穩定器包括

宏觀經濟學中的穩定器包括

發布時間:2020-11-30 01:53:07

1. 宏觀經濟學復習重點

宏觀經濟學復習重點
一、名詞解釋。
1.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在一個國家領土范圍內,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P428
2.均衡產出:和總需求相等的產出稱為均衡產出或收入。P446
3.乘數:國民收入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資乘數: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出的變化的比率。P463
5.產品市場均衡:是指產品市場上供給與總需求相等。P486
6.IS曲線:一條反映利率和收入間相互關系的曲線。這條曲線上任何一點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投資和儲蓄都是相等的,即i=s,從而產品市場是均衡的,因此這條曲線稱為IS曲線。P487
7. 凱恩斯流動性偏好陷阱:凱恩斯認為當利率極低時,人們為了防範證券市場中的風險,將所有的有價證券全部換成貨幣,同時不論獲得多少貨幣收入,都願意持有在手中,這就是流動性陷阱。P495
8.LM曲線:滿足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下的收入y與利率r的關系的曲線稱為LM曲線。P500
9.財政政策:是指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貨幣政策:是指政府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P518
11. 擠出效應: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數量的公共支出)而對私人消費和投資的抵減。P523
12. 自動穩定器:也稱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任何行動。P546
13.經濟滯脹:又稱蕭條膨脹或膨脹衰退,即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同時存在的情況。P572—576
14.通貨膨脹:指一般物價水平在比較長的時間內以較高幅度持續上漲的一種經濟現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線:反映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關系的曲線。短期曲線表現為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表示在短期里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存在一種替代關系。長期曲線表現為一條垂直的曲線,表示在長期里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是一種獨立的關系。P625—632
16.自發消費:與收入變動無關的消費。即使收入為0,也需要的消費。
17.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指一國一定時期內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總量的擴大。表現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長。
18.中間產品:指購買後不是用於最終消費,而是用於轉賣或進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勞務。
19.資本深化:人均儲蓄超過資本廣化或人均儲蓄在與補充原有資本折舊和配備新工人後)而導致人均資本上升的情況。
1.消費的決定:家庭的消費支出主要由什麼因素決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當年收入決定。某個家庭當年收入越高,其消費支出就會越大。這主要從消費函數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響因素還有:1、家庭財富擁有量,財富越多則當年的消費就越高。2、家庭成員一生中的總收入,一生中的總收入越大則任何一年的消費量都會增大。3、周圍人群的消費水平,周圍人群消費水平越高,則本家庭受影響越大,看齊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當年消費越大。
2.平衡預算乘數在哪些情況下等於1?
答:平衡預算指政府預算收入等於預算支出。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中,平衡預算指政府支出G來自於等量的稅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稅收T對國民收入的影響作用可以通過乘數來反映。
在四部門經濟中,
[img,293,118]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81.png[/img]

要使平衡預算乘數=1,應當是[img,83,23]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889.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的三部門經濟中沒有內生變數的稅收。或者在消費者、企業、政府和國際市場構成的四部門經濟中,沒有內生變數的稅收和進口。
3.經濟學家認為輕微的通貨膨脹對經濟擴張有利,試說明理由?
答:堅持這種觀點的經濟學家認為,由於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為節約交易成本,勞資雙方喜歡簽訂長期勞動合同關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歡簽訂長期購銷合同,由於這種長期勞動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廠商工資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對穩定,而通脹又使產品價格上升,從而使使廠商的實際利潤增加,刺激廠商增加投資,擴大生產,全社會產量和就業都增加。
4、試說明圖中A、B兩點的經濟涵義。
[img,233,181]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0.png[/img] r%
A 10%

2% B Msp=L2(r)
貨幣投機需求Msp
答:A點:利率處於最高點,未來利率只降不升,債券價格只升不降,人們只願意持有債券,不願意持有貨幣,此時貨幣投機需求為0。
B點:利率處於最低點,未來利率只升不降,債券價格只降不升,人們只願意持有貨幣,不願意持有債券,此時貨幣投機需求為∞。不管有多少貨幣人們都願意持有在手中,處於凱恩斯貨幣需求的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實效。
5.向右下傾斜的菲利普斯曲線隱含的政策含義?
答:菲利普斯曲線反映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的反向變動關系。政策含義是政府在進行失業與通脹治理時,先確立一個「臨界點」(即失業率與通脹率的社會可接受程度)。如果失業率超「臨界點」,要求政府實行擴張性政策,以較高的通脹率換取較低的失業率;如果通脹率超「臨界點」,要求政府實行緊縮性政策,以較高失業率換取較低的通脹率。
6.什麼是「內在穩定器」?具有「內在穩定器」作用的財政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內在穩定器也稱自動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財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和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任何行動。是政府「穩定經濟的第一道防線 」。 具有「內在穩定器」作用的財政政策有:自動變動的稅收(特別累進稅制)、政府轉移支付和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
7.簡述超額准備金產生的原因?並簡要說明市場利率變化如何影響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金率。
答:超額准備金指「銀行實際貸款低於本身貸款能力」,其差額部分就是超額准備金。產生原因在於:銀行找不到可靠的貸款對象,或企業預期利潤率太低不願意借款,或銀行認為利率太低不願意貸出等等。對商業銀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負債業務,如果不能放貸出去,同樣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將刺激商業銀行放貸積極性,從而超額准備金減少。反之,准備金增加。
8.畫圖用AD-AS模型簡要說明經濟滯脹的成因?
答:滯脹又稱為蕭條膨脹或膨脹衰退,即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同時存在的情況。如發生在上西方資本主義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經濟滯脹,主要是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限產提價,石油依賴程度高的國家進口原油價格上升,導致國內生產成本提高,總供給下降的沖擊。
如圖:
[img,344,250]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27.png[/img]
在總需求不變情況下,由於總供給刺激,AS1移動到AS2,均衡點發生移動,這時國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業率增加;同時價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現通脹。

2. 轉移支付制度的自動穩定器功能(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1)Y=C+I+G=200+0.75*(Y-120+20)+400+175,求得,Y=2800(2)KI=1/1-b=4,Ktr=b/(1-b)=3,KT=-b/(1-b)=-3,K=(1-b)/(1-b)=1(3)△Y=△G*KG=200=△G*4,求得,△G=50

3. 《宏觀經濟學》什麼是內在穩定器它對經濟有何影響

內在穩定器是指財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減輕各種干擾對GDP的沖擊的內在機制。自動穩定器的內容包括政府所得稅制度、政府轉移支付制度、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等。

在混合經濟中投資變動所引起的國民收入變動比純粹私人經濟中的變動要小,原因是當總需求由於意願投資增加而增加時,會導致國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小於國民收入的增加。

因為當國民收入增加時,稅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數量等於邊際稅率乘以國民收入,結果混合經濟中消費支出的增加額要比純粹私人經濟中的小,從而通過乘數作用使國民收入累積增加也小一些。同樣,總需求下降時,混合經濟中收入下降也比純粹私人經濟中要小一些。

這說明稅收制度是一種針對國民收入波動的自動穩定器。混合經濟中支出乘數值與純粹私人經濟中支出乘數值的差額決定了稅收制度的自動穩定程度,其差額越大,自動穩定作用越大。

(3)宏觀經濟學中的穩定器包括擴展閱讀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動穩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

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支付、失業補助和其它福利轉移支付、農產品價格維持機制,以及公司儲蓄和家庭儲蓄等。比如在經濟蕭條時期,個人收入和公司利潤減少,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支出隨之減少;

而失業增加,政府失業救濟和社會其它福利轉移增加,從而緩和個人收入下降,減少需求下降對國民經濟的沖擊。

而在經濟繁榮時期則相反,此時個人收入和公司利潤增加,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支付隨之增加,失業減少,政府的轉移支付減少,從而緩和個人收入增加隨之需求過度增加對國民經濟的沖擊.其它具有自動穩定器作用的因素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類似。

4. 宏觀經濟學,是否稅收越高,稅收作為自動穩定器的作用越大,用公式加以說明

大吉經濟團為您分析:
先簡單的分析,稅收(所得稅,更准確地說是比例所得稅)作為自動穩定器,是同過影響乘數(multiplier)來影響經濟波動的幅度。而所得稅能降低乘數的原因從理論上來講是因為它降低了收入變動所引起的消費,也就是說,因為有了所得稅,總需求曲線變得更加平坦。
用c表示邊際消費傾向(MPC),那麼不徵收比例所得稅時, 以a表示乘數(即自主性需求X增加1單位導致的均衡產出AD的變動量。)
△Y=△X+c△X+c²△X+c³△X+…… ························(1)
=△X(c+c²+c³+……)
=△X/(1-c)
按照a的定義,所以有a=1/(1-c)
在徵收比例所得稅後,假設比例所得稅率為t,每輪次生產循環後收入變成了原來的(1-t),因此邊際消費傾向就變成了c`=c(1-t)。
c`代入(1)中,得△Y=△X/[1-c(1-t)]
即此時的乘數a=1/[1-c(1-t)]
所得稅t越高,a越小,即所得稅能越大,乘數越小。
而乘數越小,經濟波動越小,所得稅作為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也就越大。

5. 《宏觀經濟學》什麼是內在穩定器它對經濟有何影響

財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種內在的、不需要的政府採取其他干預行為就可以隨這經濟社會的發展,自動調節經濟運行機制。這種機制被稱為財政自動穩定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包括個人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累進所得稅自動穩定作用。在經濟蕭條時,個人和企業利潤降低,符合納稅條件的個人和企業數量減少,因而稅基相對縮小,使用的累進稅率將對下降,稅收自動減少。因稅收的減少幅度大於個人收入和企業利潤的下降幅度,稅收便會產生一種推力,防止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的過度下降,從而起到反經濟衰退的作用。在經濟過熱時期,其作用機理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是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動穩定作用。如果經濟出現衰退,符合領取失業救濟和各種福利標準的人數增加,失業救濟和各種福利的發放趨於自動增加,從而有利於抑制消費支出的持續下降,防止經濟的進一步衰退。在經濟繁榮時期,其作用機理正好相反。

6. 在宏觀經濟中,「自動穩定器」是什麼意思

在宏觀經濟中,「自動穩定器」是無需經常通過政府經濟政策的變動而有助於減輕就業水平、物價水平和收入水平等經濟因素的波動,使其自動趨於穩定的減震器的意思。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動穩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支付、失業補助和其它福利轉移支付、農產品價格維持機制,以及公司儲蓄和家庭儲蓄等。

比如在經濟蕭條時期,個人收入和公司利潤減少,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支出隨之減少;而失業增加,政府失業救濟和社會其它福利轉移增加,從而緩和個人收入下降,減少需求下降對國民經濟的沖擊。

而在經濟繁榮時期則相反,此時個人收入和公司利潤增加,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支付隨之增加,失業減少,政府的轉移支付減少,從而緩和個人收入增加隨之需求過度增加對國民經濟的沖擊。其它具有自動穩定器作用的因素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類似。

(6)宏觀經濟學中的穩定器包括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經濟職能在市場化經濟改革中一個突出的轉變就是指令性計劃管理退位,指導性政策管理登台,面對經濟的波動,除非發生一些極其特殊不可逆轉的情況,政府都嘗試讓市場自身發揮引導作用。

因此,自動穩定器在經濟社會生活中必須發揮應有的效應,以平抑經濟波動、保障經濟增長的平穩性。

1、經濟貨幣化中的財政自動穩定器

自動穩定器機製作為財政政策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穩定的一種政策工具,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和在市場體制下的作用渠道與效力的發揮程度存在差異。衡量一國市場化程度的指標有很多,本文選取經濟的貨幣化程度,即M2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作為衡量指標。

1984年之前央行掌握全國金融資產總額的90%以上,直到1994年銀行體系的全面金融改革開始後,人行才專門定位於以穩定貨幣為主要目標的央行職能。故經濟貨幣化程度的衡量將以1994年為一個顯著的時間分界線。

根據數據檢驗,國內M2/GDP的比例從1994年開始基本上一路攀高,最高點在2003年,達到188.45%,盡管在 2005年回落到163.86%,仍然比1994年高出63個百分點。

經濟貨幣化程度的提高表明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在貨幣政策難以有效單獨調控經濟波動時,財政政策開始更多的配合貨幣政策發揮對經濟社會的穩定作用。

在此過程中,國家的財政政策經歷了從積極向穩健的轉變,但每一次國家採取的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幾乎都在實施了若干年後出現負面因素,國內對相機抉擇財政政策的適時、適度的把握難以合理估計。因此,紛紛轉而加強對財政自動穩定器的關注。

2、國內財政自動穩定器的效力

自動穩定機制主要是通過對收入的二次分配從而影響企業家和消費者個人的生產和消費行為選擇,但是由於財政自動穩定器具有相對的潛在性,因而其效力的發揮可能使人們的收入或者支出等對社會產生的影響較小。

為此我們首先檢驗在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和企業、個人的分配、城鄉以及地區的收入分配流向是如何進行的。

⑴收入從個人流向企業和政府。

從1994年到2005年中,住戶、企業和政府三個部門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的佔有份額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住戶收入的佔比急劇下降的12個百分點中,企業和政府分別增加了10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而同期的初次分配收入份額的變動基本上沒有超出一個百分點。

⑵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在住戶部門即個人收入佔比下降的同時,農村的可支配收入在總收入佔比中的比例不斷下降。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在九五和十五期間分別增長了4.7%和5.3%,而同期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則分別增長了5.7%和9.6%。

⑶地區差距水平高於城鄉差距水平。

從地區看,1999年全國31個省市中有19個地區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到了2005年又多增加了一個地區。2000年全國城鎮中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有19個,2005年則有23個,增長21%左右。

可見,地區差距大於城鄉差距,即更大的差距是由地區差距引起的,例如,在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這些城鎮中,其城鄉差距遠遠小於發達地區的城鄉差距。

⑷財政支出佔比一路下滑。金融監管薄弱和政府過多涉入更易出現較大的經濟波動。此時,自動穩定器更加凸顯作用。國家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改革開始一路下滑,雖然在1997年以後有所回升,但是基本上維持在20%以下的水平。

以上分析表明,從國內的實際來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以政府預算作為財政相機抉擇政策的代表,而以社會保障制度和稅收作為自動穩定器的代表並沒有調解城鄉收入差距、地區收入差距,並沒有緩解收入分配差距過大或者資金不斷向產能過剩行業積聚的形勢。

並且從稅收來看,除了個人稅收具有典型的累進性質外,企業稅收在這方面表現並不明顯。

7. 名詞解釋 1. 擠出效應 2. 宏觀經濟學 3. 均衡產出 4. 自動穩定器 5. 投資乘數 6. 需求不足型失業

1首先,GDP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在一定時期的,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一個國內的概念,出口是表示的是外國人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增加的是本國的購買量,使得收入從國外流入本國,要計入GDP。進口則相反,所以GDP的計算需要用進口和出口的差額。
第3個問題錯了吧,長期總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的線,向右上方傾斜的是短期總供給曲線吧。。

8.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復習重點
一、名詞解釋。
1.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在一個國家領土范圍內,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P428
2.均衡產出:和總需求相等的產出稱為均衡產出或收入。P446
3.乘數:國民收入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資乘數: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出的變化的比率。P463
5.產品市場均衡:是指產品市場上供給與總需求相等。P486
6.IS曲線:一條反映利率和收入間相互關系的曲線。這條曲線上任何一點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投資和儲蓄都是相等的,即i=s,從而產品市場是均衡的,因此這條曲線稱為IS曲線。P487
7. 凱恩斯流動性偏好陷阱:凱恩斯認為當利率極低時,人們為了防範證券市場中的風險,將所有的有價證券全部換成貨幣,同時不論獲得多少貨幣收入,都願意持有在手中,這就是流動性陷阱。P495
8.LM曲線:滿足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下的收入y與利率r的關系的曲線稱為LM曲線。P500
9.財政政策:是指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貨幣政策:是指政府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P518
11. 擠出效應: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數量的公共支出)而對私人消費和投資的抵減。P523
12. 自動穩定器:也稱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任何行動。P546
13.經濟滯脹:又稱蕭條膨脹或膨脹衰退,即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同時存在的情況。P572—576
14.通貨膨脹:指一般物價水平在比較長的時間內以較高幅度持續上漲的一種經濟現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線:反映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關系的曲線。短期曲線表現為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表示在短期里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存在一種替代關系。長期曲線表現為一條垂直的曲線,表示在長期里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是一種獨立的關系。P625—632
16.自發消費:與收入變動無關的消費。即使收入為0,也需要的消費。
17.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指一國一定時期內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總量的擴大。表現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長。
18.中間產品:指購買後不是用於最終消費,而是用於轉賣或進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勞務。
19.資本深化:人均儲蓄超過資本廣化或人均儲蓄在與補充原有資本折舊和配備新工人後)而導致人均資本上升的情況。
1.消費的決定:家庭的消費支出主要由什麼因素決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當年收入決定。某個家庭當年收入越高,其消費支出就會越大。這主要從消費函數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響因素還有:1、家庭財富擁有量,財富越多則當年的消費就越高。2、家庭成員一生中的總收入,一生中的總收入越大則任何一年的消費量都會增大。3、周圍人群的消費水平,周圍人群消費水平越高,則本家庭受影響越大,看齊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當年消費越大。
2.平衡預算乘數在哪些情況下等於1?
答:平衡預算指政府預算收入等於預算支出。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中,平衡預算指政府支出G來自於等量的稅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稅收T對國民收入的影響作用可以通過乘數來反映。
在四部門經濟中,
[img,293,118]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81.png[/img]

要使平衡預算乘數=1,應當是[img,83,23]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889.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的三部門經濟中沒有內生變數的稅收。或者在消費者、企業、政府和國際市場構成的四部門經濟中,沒有內生變數的稅收和進口。
3.經濟學家認為輕微的通貨膨脹對經濟擴張有利,試說明理由?
答:堅持這種觀點的經濟學家認為,由於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為節約交易成本,勞資雙方喜歡簽訂長期勞動合同關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歡簽訂長期購銷合同,由於這種長期勞動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廠商工資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對穩定,而通脹又使產品價格上升,從而使使廠商的實際利潤增加,刺激廠商增加投資,擴大生產,全社會產量和就業都增加。
4、試說明圖中A、B兩點的經濟涵義。
[img,233,181]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0.png[/img] r%
A 10%

2% B Msp=L2(r)
貨幣投機需求Msp
答:A點:利率處於最高點,未來利率只降不升,債券價格只升不降,人們只願意持有債券,不願意持有貨幣,此時貨幣投機需求為0。
B點:利率處於最低點,未來利率只升不降,債券價格只降不升,人們只願意持有貨幣,不願意持有債券,此時貨幣投機需求為∞。不管有多少貨幣人們都願意持有在手中,處於凱恩斯貨幣需求的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實效。
5.向右下傾斜的菲利普斯曲線隱含的政策含義?
答:菲利普斯曲線反映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的反向變動關系。政策含義是政府在進行失業與通脹治理時,先確立一個「臨界點」(即失業率與通脹率的社會可接受程度)。如果失業率超「臨界點」,要求政府實行擴張性政策,以較高的通脹率換取較低的失業率;如果通脹率超「臨界點」,要求政府實行緊縮性政策,以較高失業率換取較低的通脹率。
6.什麼是「內在穩定器」?具有「內在穩定器」作用的財政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內在穩定器也稱自動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財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和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任何行動。是政府「穩定經濟的第一道防線 」。 具有「內在穩定器」作用的財政政策有:自動變動的稅收(特別累進稅制)、政府轉移支付和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
7.簡述超額准備金產生的原因?並簡要說明市場利率變化如何影響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金率。
答:超額准備金指「銀行實際貸款低於本身貸款能力」,其差額部分就是超額准備金。產生原因在於:銀行找不到可靠的貸款對象,或企業預期利潤率太低不願意借款,或銀行認為利率太低不願意貸出等等。對商業銀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負債業務,如果不能放貸出去,同樣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將刺激商業銀行放貸積極性,從而超額准備金減少。反之,准備金增加。
8.畫圖用AD-AS模型簡要說明經濟滯脹的成因?
答:滯脹又稱為蕭條膨脹或膨脹衰退,即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同時存在的情況。如發生在上西方資本主義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經濟滯脹,主要是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限產提價,石油依賴程度高的國家進口原油價格上升,導致國內生產成本提高,總供給下降的沖擊。
如圖:
[img,344,250]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27.png[/img]
在總需求不變情況下,由於總供給刺激,AS1移動到AS2,均衡點發生移動,這時國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業率增加;同時價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現通脹。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宏觀經濟學中的穩定器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