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觀經濟學內容小結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消費上以獲得最大滿足;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微觀經濟學 ——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
微觀經濟學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微觀經濟學的主要范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供給和收入分配。
「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一個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換往往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這種情況下,資源配置被認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
② 復旦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計科狗答一波,首先推薦闞海斌老師的線性代數!(如果是文科生就算了吧。。。)
線性代數一般學校都有的課。如果想從事理工科方面的這門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由於這個課和高中脫節太大,矩陣的內容太抽象而復雜,很少有老師能夠講的深入淺出,大部分都是上的雲里霧里的。但是!闞老師這個課講得幾乎沒有半句廢話,每當一個新定義出現的時候都會先做好充足鋪墊,並且會給你講一下你學的這個在計算機科學里以後有什麼用,比如特徵值在人臉識別數據降維里都有什麼用,總之強烈推薦。
最後要說一句,學習知識的過程都是枯燥的,所謂的課程有趣也是需要你對老師講的內容有一些自己的理解看法之後才能產生思想的碰撞,而如果是專業課的話老師一學期16節課基本上課本內容都是剛好講完,所以還是需要私下對書本有了一定掌握之後再去蹭課啊~
③ 工商管理專業就業怎麼樣
某211工商管理專業在讀,學習過程中也思考過就業的問題,查了很多資料,也問過很多人,最後的結論就是:工商管理的就業前景很廣,怎麼選擇都能有飯吃。
4、公務員
除了上面那幾個行業之外,「鐵飯碗」公務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銀行、信用社等事業單位找一份工作,就不用再擔心失業了。不過要提前准備公務員考試,這需要費一番功夫,否則沒有編制工資會很低。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畢竟是學了一些商科的知識,創業對比其他專業的人來說有一定的優勢。工商管理這個專業學得東西多,就業面很廣,但是想出人頭地還是要費一番功夫的,畢竟現在就業市場競爭大,要同時跟其他類似專業的人進行競爭,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④ 微觀經濟學 什麼是經濟學 第一章 第一法則的筆記總結
經濟學是研究價值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自然科學、其他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客觀規律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研究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用科學方法自覺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新常態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新常態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新常態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⑤ 書的種類有哪些
為什麼會沒有用?那麼我想知道的是,你的心靈雞湯通過什麼樣的渠道看到的。
如果說你是通過手機看到的,那麼確實是沒用,那隻是找了我們的見識,增加了我們的口才,甚至說給了我們一個吹牛裝逼的機會。
如果說你是通過紙質書籍看到的,我覺得還是有用的,起碼你在寫作的時候,起碼你在與人交談的時候會用一些犀利的話語。
如果說你還感覺到沒有一點用,那說明你只是間接性地去學習,只是通過一些手機呀,或者是說其他渠道來認識這些雞湯,我覺得有點偏頗。
當然了,我們可以認為雞湯都是一些已經成功的或者經歷過的人在總結的一些經驗和知識,怎麼可能沒有用,只能說明你的方式,你的方法不對,你堅持的時間不夠長,只要你讀書,某一個領域持續不斷地去學習,一定會有用的
⑥ 求微觀經濟學的等式關系總結
1.市場理論中常用的
dTR/dQ=MR=P(1-1/Ed)
dTR/dP=Q(1-Ed)
完全競爭短期均衡 P=MR=AR=MC
長期均衡 P=SMC=SAC=MR=AR=LAC=LMC
壟斷競爭短期均衡 MR=MC
長期均衡 MR=SMC=LMC,AR=SAC=LAC
壟斷均衡 MR=MC
2.生產和成本
AVC=w/AP
MC=w/MP
dAVC/dQ=(MC-AVC)/Q
dAC/dQ=(MC-AC)/Q
生產均衡:MPl/MPk=w/r,MRTSlk=w/r
規模報酬:f(λL,λK)=λ^nf(L,K),n=1時,規模報酬不變;n>1時,規模報酬遞增;n<1,規模報酬遞減
3.效用論
消費者均衡:MUx/MUy=Px/Py,MRSxy=Px/Py,MUx/Px=λ
斯勒茨基方程:dx/dpx=dx/dpx|u=u*-xdx/dM
4.一般均衡
交換:MRS(A)xy=MRS(B)xy
生產:MRTS(X)lk=MRTS(Y)lk
生產和交換:MRTxy=MCx/MCy=MRS(A)xy=MRS(B)xy
歐拉定理:Q=L*dQ/dL+K*dQ/dK
5.寡頭市場結構
古諾模型,斯威齊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產量領導),伯特蘭模型,價格領導,卡特爾串謀
每個寡頭模型由於假設不同,其均衡表達也不同。
⑦ 求微觀經濟學公式總結
我是學經濟學的,西方經濟學最難的不是公式和算式,其實只要你知道了一些規律,其實記住幾個重要公式就什麼都可以解決了.最點是它的一些理論的解釋和分析,還有它所包含的圖形的分析,包括它的變化趨勢等等,要想學好這門,不看書是不可能的,還有你要每個字的看,理解是關鍵,有的時候要是你理解了,甚至都不需要再背了.對於文科生也不是難的,加油~
西方經濟學:就是從外國引進的的,主要是西方經濟思想
微觀經濟學:討論的主要是微觀層面經濟學,立場一般是企業或者叫廠商
宏觀經濟學:討論的是宏觀層面問題,一般是針對國家層面
目前的書通常都是這樣的公式 :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事實上也並不完全是這樣,比如社會主經濟學也是既有宏觀也有微觀
夠不夠清楚呀?如果不懂你再問吧
巧記《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公式
(1)貨幣流通規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待售商品的數量 X 物價水平)/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當貨幣充當支付手段後,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到其支付總額-延期支付總額-相互抵消支付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2)率
剩餘價值率:衡量資本剝削勞動的程度 揭示資本家的剝削
m』= m/v = 剩餘勞動/必要勞動 = 剩餘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
利潤率:衡量資本增值程度 掩蓋資本家的剝削 p』= m/(c+v)
影響利潤率的因素:
利潤率與剩餘價值率成正比
利潤率與c/v(資本有機構成)成反比
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正比
利潤率與不變資本的節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餘價值率:衡量一年中預付可變資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餘價值量/可變資本=m』v n/v=m』n
年利潤率:衡量一年中預付總資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貸資本 衡量借貸資本的增值程度
銀行利潤率=銀行利潤/自有資本 衡量銀行資本家的自有資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潤率:取決於各部門利潤率 社會預付資本在各部門中所佔比例
(3)剩餘價值形式公式:
超額剩餘價值 = 商品社會價值 - 商品個別價值
超額利潤 = 商品社會價格 - 商品個別價格
生產價格 = 生產成本 + 平均利潤
股票價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價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級差地租 = 劣等土地農產品的社會價格 - 優等土地農產品的社會價格
絕對地租 = 農產品價值 - 社會生產價格
(5)資本理論
資本周轉次數n = 1年 / 周轉一次花費時間
折舊費 = 固定資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舊率 = 折舊費 / 固定資本原值
預付資本總周轉(平均周轉)= (1年中固定資本周轉的總價值+1年中流動資本周轉的總價值)/全部預付資本
(6)社會資本再生產
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基本條件: I(v + m) = II c
具體實現條件: 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
首先追加生產資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費資料 II(c + m –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擴大再生產實現條件:
基本條件: I(v + v + m / x) = II(c + c)
具體實現條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基本原則:
a.總量不變,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
b. m m / x
c. 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總結:
實現條件都是「=」,前提條件都是「〉」。
巧記《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公式:課本第284頁的一大堆公式有規律可尋,凡是有三角符號的都是指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有>(大於號)是指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
例:2004年7月《馬政》的其中一題多項選擇題:
34.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包括( )
A.Ⅰ(v+m)=Ⅱc
B.Ⅰ(v+△v+ )=Ⅱ(c+△c)
C.Ⅰ(c+v+m)= Ⅰc+Ⅱc
D.Ⅰ(c+v+m)= Ⅰ(c+△c)+Ⅱ(c+△c)
E. Ⅱ(c+v+m)= Ⅰ(v+△v+ )+Ⅱ(v+△v+ )
經濟學上的公式
e^n =1+n/1!+n^2/2!+,,,,,,+n^i/i!+,,,,
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代表變化量,這個符號只出現在求弧彈性運算里.演算法是後項減前項,比如從a點到b點的△Q=Qb-Qa。
在點彈性運算中,△Q趨進於無窮小(例b點無限趨進於a點),此時用dQ,dP表示,即對於需求函數,Ed=-(dQ/dP)*(P/Q)。其中dQ/dP是指Q對P求導或偏導。
例題講解:
先求均衡點:Qd=Qs,此時Q=48,P=6
再求需求點彈性:Ed=-(dQ/dP)*(P/Q)=2*(6/48)=0.25
最後求供給點彈性:Es=(dQ/dP)*(P/Q)=3*(6/48)=0.375
補充:對於正常品,求需求點彈性時公式里有負號,弧彈性也有。而供給彈性公式中沒有。這是為了保證彈性為正。但對於劣質品與吉芬物品就不一樣了,反正求完之後發現是負的就在公式里加個負號以求正就行了……衡量彈性以1為界而不是0。
「例如已知Q的數值,那麼△Q怎麼計算?」如上所說,求△Q,必須先知道兩點(如a點和b點),然後Qa-Qb=△Q。如果求點彈性,就先說明這個Q是對於需求曲線而言還是對於供給曲線而言,然後針對不同曲線求出相應的P,利用上面給出的公式求彈性即可。
對於樓上的解,應該改成這樣:(加括弧是為了看著方便……)
d(Qd)=-2d(P)
d(Qs)=3d(P)
但這個是在圖上需求、供給曲線在某點的斜率,與彈性不一樣。斜率不等於彈性,看公式就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