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府經濟學網上作業以"政府預算管理過程"為主題,撰寫一篇小論文.
從預算意識問題方面來理解全面預算 預算是指用數字編制未來某一時期的經營計劃,未來某一時期一般指一個會計期間,可以是月、季或年度,簡單地說就是把企業的經營計劃通過貨幣化的形式來體現出來。 全面預算就是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把預算的手段納入到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通過圍繞行業或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年度經營管理目標,對各類經營管理活動及其資源配置進行預測、控制和管理。 但就是這個全面預算的定義,到目前,有很多企業還不能准確的把握,以至於單純的認為預算只是財務行為,應該由財務部門負責預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預算理解為是財務部門控制資金支出的計劃和措施。全面預算管理是集業務預算、投資預算、資金預算、利潤預算、工資性支出預算以及管理費用預算等於一體的綜合性預算體系,預算內容涉及業務、資金、財務、信息、人力資源、管理等眾多方面。盡管各種預算最終可以表現為財務預算,但預算的基礎是各種業務、投資、資金、人力資源、科研開發以及管理,這些內容並非財務部門所能確定和左右。財務部門在預算編制中的作用主要是從財務角度為各部門、各業務預算提供關於預算編制的原則和方法,並對各種預算進行匯總和分析,而非代替具體的部門去編制預算。 企業推行預算管理的真正主旨是利用預算在計劃、協調、控制、考核方面的工具特性以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有的企業負責人簡單地把「全面預算」定位為「財務預算」,甚至定位為「財務部門的預算」,甚至認為預算管理就是財務部門控制資金支出的計劃和措施。事實上,盡管各種預算最終表現為財務預算,但預算管理決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財務部門的作用主要是從財務角度提供關於預算編制的原則和方法,並對各種預算進行匯總和分析。從而使預算管理的全面控制約束力得不到很好的發揮,最終導致全面預算管理陷入困境。
也有很多企業認為預算與公司的戰略關系不大,從而缺乏明確手段對公司整體戰略、發展目標和年度計劃的進展狀況進行細化。有句老話:「三分戰略,七分執行」。重戰略而疏執行,往往會使有價值的戰略無法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甚至會使企業的發展與其設計的戰略南轅北轍。相反的,企業制定預算卻沒明確公司的戰略方針,一樣也無濟於事。因此企業通過全面預算可以使企業的長期戰略和年度行動緊密結合起來,使企業的目標和各級單位的具體行動相結合,從而實現「化戰略為行動」。 認為預算只是編給上級或領導看的,與實際工作沒什麼關聯。其實通過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不單單是給上級或領導看,重要的是它能明確各單位的分工,能夠減少各單位操作中的隔閡,防止部門之間出現不協調的現象,從而提高運作效率。預算能表明企業內部各級、各部門、各成員怎樣工作才能達成企業的總體目標,不同層次、不同單位之間預算信息的傳遞、協調可以引導企業的整體活動,有效地避免無序的部門行為,通過預算編制協調企業資源,使資源達到最優配置,並通過預算的執行控制、分析、調整,使企業實現整體戰略目標。
解決決策層和執行層的許可權劃分、職責定位致關重要,為此,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成為必然。因此一開始企業就應該對預算的定義來理解透才能完善的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採用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假若企業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並加以改進,那麼一定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⑵ 政府經濟學作業 如何實現公共物品的最優供給 1000字論文
從以往的實際情況來看,公共部門的主要產出為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學,公共部門經濟學等歷來十分重視公共物品的研究。這不僅僅是因為公共物品是應對市場機制失靈的一個重要領域,從某種意義上說,政府的資源配置職能主要就是體現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而且在市場經濟下,政府幹預經濟所涉及的諸多領域都與公共物品有關。正因為如此,政府或整個社會對公共物品提供的質量,效率的好壞,高低,對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以及社會成員個體能否順利完成整個社會化過程都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同時,有效的公共物品供給往往被視為是「善治」的表現。隨著整個社會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國公共物品供給的主體也不再僅僅局限於政府,其供給模式也開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在強調公共服務建設的今天,強化公共物品的供給也是建設公共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無論是政府供給模式,社會供給模式還是私人供給模式,相對於私人物品日趨豐富甚至出現部分供給過剩的情況,我國的公共物品卻在總體上處於供給不足的狀態。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乃是由於我國的公共物品無論在政府供給的層面還是私人或社會供給層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了我國公共物品的供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