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基因經濟學

基因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1-29 16:04:34

Ⅰ 用經濟學中供給和需求的關系來分析轉基因作物是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的唯一途徑

現在的農作物產量不能滿足世界人口所需量,故需求量很大;而轉基因作物可以滿足這樣的供應量。

Ⅱ 中國經濟學的道德基因中的道德基因指的是什麼

「通往美德的道路」和「通往財產的道路」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經濟學界尚未嚴格分析過這個問題,但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對此有過思考,而且與斯密不謀而合。《傳子》認為,「人有好善尚德之性,而又貪榮而重利」。但接下來的觀點與現代經濟學完全不同,不是順應人的逐利本性,在滿足個人利益最大化條件下尋找實現消費者均衡乃至完全均衡的經濟政策;而是主張壓制逐利、褒獎尚德,即「貴其所尚,而抑其所貪。貴其所尚,故禮讓興;抑其所貪,故廉恥存」。在中國古代聖賢看來,第一,逐利對於個人是危險的。如《道德經》所言,「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第二,逐利對於國家也是危險的。《漢書》中講,成康以來,治世夢想很多,卻沒有回歸太平盛世,只因「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第三,抑制逐利本性可以促使人們走向美德之路。《屍子》言,「無私,百智之宗也。」曾子說,「去私慾,從事於義,可謂學矣。」這里「智」「學」的指向即是美德。與現代經濟學反復講述經濟人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不同,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是走上廣修美德之路,如《道德經》所言,「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為什麼?《易經》從反面作了論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不恆其德,無所容也」。《漢書》予以正面論述,一個有仁德的人,雖然不去追逐經濟利益,但能使人「致其愛敬」「盡其心」「盡其力」「成其功」。其內含之義是,「通往美德的道路」也是「通往財產的道路」。

最近興起的行為福利經濟學意識到這一點,提出一個人的教養所形成的「信念」決定了他的社會生態圈,從而決定了他的財富。不過,這些研究還沒有成為主流,也遠不如中國傳統文化的論述深刻。中國經濟學研究者應批判吸收現代經濟學的優秀成果,從光輝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掘思想資源,創造中國風格的經濟學,為人類打通通往財富和通往美德的道路。

Ⅲ 利用經濟學的原理與方法找出我們需要的基因包括哪些技術路線

利用經濟學的原理與方法找出我們需要的基因包括哪些技術路線?利用經濟學的原理與方法找出我們需要的基因包括哪些技術路線?利用經濟學的原理與方法找出我們需要的基因包括哪些技術路線?

閱讀全文

與基因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