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觀經濟學大神:此題b為啥不對求解釋
邊際替代率MRSxy=Px/Py 是恆成立的,
達到均衡的條件是要讓甲的邊際替代率等於乙的邊際替代率
2. 微觀經濟學,請問B正確的原因是什麼
套公式: E=-dQ/dp*P/Q=A*P^(-2)*P/Q=A*P^(-2)*P^2/A=1
所以選B,這里考點是需求彈性公式和基本求導法則
3. 【微觀經濟學】此圖上A,B,C三塊區域,分別代表什麼為何消費者剩餘變動是(A-B)
價格為p最高時,消費者剩餘=A+E;價格為p0時,消費者剩餘=E+B。
故消費者剩餘變化是A-B。
方塊A、B是消費者剩餘的一部分;方塊A、C是生產者剩餘的一部分;沒什麼特殊含義。
4.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的生產者、單個的消費者、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
5. 微觀經濟學:17題為什麼選B
A和B是同一個概念解釋的。
這個企業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得到1000元利潤。這一千是超常利潤(銷售額大於成本時所獲得收益)。完全競爭代表沒有入行的門檻,所以其他新的公司可以隨意進出該市場。
在長期,當市場外的企業發現有超額利潤時,越來越多新進者會被吸引,促使整個市場的供給增加,從而拉低整個市場的價格。這樣會擠壓所有人的利潤。所以A是錯的,他不可能維持他的超常利潤。
當價格越來越低,企業們都會逐步撤出市場。市場價格最終會等於企業的生產成本 (如果需要,我可以詳細解釋)。企業最終只能獲得正常利潤(銷售額等於成本),即沒有利潤。所以選B
6. 微觀經濟學的問題,我想知道為什麼選B~謝謝大家~
自己畫個圖吧,其實很容易的。
考察點有兩個:1、需求和需求量的區別;2、比較靜態分析圖形。
先畫個一般均衡圖,需求曲線右下傾斜,供給曲線右上傾斜的那種。
在均衡點上,均衡價格是1,均衡數量1000。
然後把需求曲線向右平移400(題上給的),供給曲線位置不變。
最後觀察新的均衡點的位置:
你會發現新的均衡價格高於1,新的均衡數量介於1000和1400之間。
7.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個人以及企業在市場中的行為。
內容主要分塊為:消費者行為理論(收入既定下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生產者行為(包括生產論,成本論,以及完全競爭市場,壟斷市場),一般市場均衡(生產和交換都達到均衡),還有公共產品等一些東西。
微觀相對宏觀來說,宏觀主要研究比如,國家如何實現經濟增長(古典理論和凱恩斯主義等)還有經濟波動周期理論。比如儲蓄率,技術進步,人口增長,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還有經濟政策對經濟狀況的影響。
8. 微觀經濟學如圖,第七題為什麼選B
微觀經濟學第七題,選b它的選項就是如此的吧,要結合學習的書上的內容選擇正確選項的。
9. 微觀經濟學
什麼是微觀經濟學,簡單的來說之所以叫微觀,是因為研究對象往往是某一個個體,而專微觀經濟學研究屬的就是當研究個體的內外部環境發生改變時,這個對象的供給和需求等經濟活動會發生哪些變化。簡單的舉個例子,今年蘋果豐收了,蘋果的價格會怎麼變。又比如,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那麼對於大米的需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10. 微觀經濟學a和微觀經濟學b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學校,微觀經濟學a和微觀經濟學b是用來區分經濟學專業和非經濟學專業的,課時和授課內容深度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