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理論經濟學的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 類別 學科代碼及名稱 學校名稱 一級學科 0201 理論經濟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南開大學 復旦大學 廈門大學 武漢大學 二級學科 020101 政治經濟學 南京大學 四川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北大學 020102 經濟思想史 上海財經大學 020104 西方經濟學 華中科技大學 020105 世界經濟 遼寧大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類別 學科代碼及名稱 學校名稱 二級學科 020102 政治經濟學 浙江大學 020103 經濟史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020105 世界經濟 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020106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新疆大學
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應用經濟學是不是國家重點學科
應用經濟學屬於一級學科,只有以下院校該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南開大學
廈門大學
你可以看看這個:http://www.cdgdc.e.cn/xwyyjsjyxx/xwbl/zdjs/zdxk/zdxkmd/lsx/266611.shtml
---- 不過,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國際貿易學(屬於應用經濟學的二級學科)倒是國家重點學科!!
㈢ 中國人民大學的重點學科
新聞
㈣ 武漢大學5個一級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是那些
理論經濟學,生物學,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不過最近的排名中,武大的理論經濟學和生物學已經不是第一了,可惜...你可以參考一下教育部學位中心的表單
㈤ 全球那所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最好
擁有理論經濟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擁有政治經濟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的高校(不含已擁有理論經濟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北大學。
㈥ 中國重點財經大學有哪些
最佳答案
1,中央財經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合計11個)
一個國家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
四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國民經濟學
覆蓋後國家重點學科:財政學,金融學,國民經濟學,統計學, 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勞動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會計學
2,西南財經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合計4個)
無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四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
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合計4個)
無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三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金融學,會計學,財政學,民商法(非財經類)
4,東北財經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合計3個)
無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三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
5,上海財經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合計3個)
無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三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財政學,會計學,經濟思想史
6,對外經貿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合計二個)
無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二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法
7,首都經貿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合計一個)
無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一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勞動經濟學
8,天津財經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合計一個)
無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一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統計學另外,有的綜合性大學財經專業也很好北京大學
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的身份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身兼中國最高學府與國家教育部的雙重職能。北京大學的理論經濟學方向:西方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等是北大經濟學學科出色學科。此外,北大設有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有林毅夫、吳敬璉,厲以寧等一批頂尖的理論經濟學家。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方向:譬如金融學、保險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在全國屬頂尖水平,有黃達、陳共等一批知名教授坐鎮人大。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系列學校有百餘年歷史。南開大學的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財政學等等在國內出類拔萃,名列國內經濟學學科前列。其中國際金融的實力在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和人大同為全國最早的國家重點學科,全國金融學聯考國際金融部分的出題學校。南開大學的國際金融和保險學水平還是排名全國第一。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其中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在經濟學學科在國內外名列前茅。其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又是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的王牌專業。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畢業後的學生為我國"四化"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復旦大學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高等著名大學,也是我國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廈門大學經濟學開辦較早,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在全國的地位都很高,財政學、統計學研究水平全國排名第一,金融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海龜」派教授較多,也因此為奠定了廈門大學經濟學的地位。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創始於1917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高等財經學府,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經管法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國家重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高水平的專業財經院校,發展速度很快,「海龜」派很大部分在該校執教。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設有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學(投資經濟方向)、西方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以及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政治經濟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其中理論經濟學成為南京大學「985工程」二期品牌特色專業和江蘇省品牌專業。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全國重點大學,前身是成立於1897年的求是書院,為中國人自己創辦最早的高等學府之一。浙江大學經濟學學科主要設有經濟學系、財政學系、金融學、 國際經濟學等,其中國際貿易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學科。
㈦ 廈門大學擁有的國家重點學科一共有多少個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 專業代碼 學科、專業名稱
理論經濟學 20101 政治經濟學
20102 經濟思想史
20103 經濟史
20104 西方經濟學
20105 世界經濟
20106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 20201 國民經濟學
20202 區域經濟學
20203 財政學(含:稅收學)
20204 金融學(含:保險學)
20205 產業經濟學
20206 國際貿易學
20207 勞動經濟學
20208 統計學
20209 數量經濟學
20210 國防經濟
化學 70301 無機化學
70302 分析化學
70303 有機化學
70304 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
70305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海洋科學 70701 物理海洋學
70702 海洋化學
70703 海洋生物學
70704 海洋地質
工商管理 120201 會計學
120202 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
120203 旅遊管理
120204 技術經濟及管理
國際二級學科 專業代碼 學科、專業名稱
法學 30109 國際法學(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教育學 40106 高等教育學
歷史學 60105 專門史
數學 70101 基礎數學
物理學 70205 凝聚態物理
生物學 71002 動物學
71004 水生生物學
71009 細胞生物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83001 環境科學
國家文科重點研究基地
東南亞研究中心 台灣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會計發展研究中心
宏觀經濟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細胞生物學與腫瘤細胞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水聲通信與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亞熱帶濕地生態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高性能陶瓷纖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計量經濟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電化學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微納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工程研究中心
分子診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批准研究所、室
物理化學研究所 亞熱帶海洋研究所
細胞生物學研究室 寄生動物學研究室
南洋研究院 台灣研究所
會計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 人類學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經濟研究所
海外華人及台灣漢語言文化教學研究所
㈧ 國家重點學科有哪些
全國重點學科
馬克思主義哲學
該學科點近20年來穩步發展,2001年,被定為校重點發展學科,與外國哲學共建的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又被評為教育部重點科研基地。目前在編人員19名,其中教授11名、博士生導師9名。教授中絕大多數為中青年學者,理論基礎扎實,外語好、思想活躍,並能把握正確的學術研究方向。學科點在堅持基本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在四個方向上同時擴展:向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的最前沿的理論問題研究擴展、向與其它學科特別是現代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擴展、向現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擴展、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轉型重大問題研究擴展,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學科點具有服務於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大都市的目標的強烈意識,每年組織的上海重大熱點問題大型社會調查為各方面所關注,成為各級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
外國哲學
該學科點"九五"期間被列入"211"建設重點學科,並設有教育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目前學科點在梯隊建設、教學、科研、國際交流等方面都居國內前列。有一支年齡結構比較合理、研究面涵蓋較廣、水平較高的學術梯隊。9名博導中7名為中青年。大多數教師具有在歐美學習、研究、講學的經歷,專業基礎扎實,通曉多種西語,對中哲和馬哲也都有一定的造詣,能從事較高的前沿性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在教學上已轉向以研究生培養為主,2001年在讀博士生達41名,博士後人員8名。學科點正逐步推廣外語授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和《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等教材已經或即將出版,是體現最新研究水平的新編本。
科研成果突出,僅2001年1-10月,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兩種權威刊物以及由《新華文摘》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的論文就有15篇,在國內同學科中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承擔著多項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國家社科、教育部重點基地等研究項目。
學科點自覺地使學科研究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文化建設服務,有突出成果,而且大多在國內領先。
每年都主辦或主持國際學術會議,就各方面的問題與西方學者交流對話,主編了多部學術論著用英語在美國出版。
政治經濟學
該學科點自198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重點學科以來,學科建設進展較快,目前已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近期又成立了"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教研隊伍穩定,第二代、第三代學術骨幹已成為中堅力量。其中,陸德明的"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與新價值論"是上海市社科2001年唯一的重大課題,張軍和袁志剛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石磊和張軍的兩個教育部重大課題也是學科科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代人共同構成的有實力、有層次、有合作精神的科研教學隊伍,是該學科作為重點學科的人力資源基礎。
在科研和教學中始終注重突出"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復旦特點",已形成了以此為主要風格的教學、教材和科研體系。最近出版的由蔣學模教授主編的《高級政治經濟學》、前不久出版的由復旦政治經濟學專業10位學者撰寫的"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十卷本叢書、洪遠朋教授主編的《經濟利益理論與實踐》系列叢書,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點。根據學校"十五"規劃,學科將在保持和發揚傳統優勢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領域、新思潮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新問題,以此形成新優勢。
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新的前沿,該學科有條件而且應該成為這個前沿上的一個陣地。
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研究所和世界經濟系是國內最早建立的世界經濟研究和教學的系所之一,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具有較大的影響。重新組合的世界經濟研究所又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已形成基礎理論研究扎實、綜合研究能力較強的優勢,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近年來共計出版專著與教材近10部,在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超過10篇,完成了省部級以上課題11項,正在承擔的17項,共計有15部論文著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目前學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世界經濟理論、國際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大國經濟、區域經濟等五個方面世界經濟中的重大問題。每一個方向都有博士生導師作為學科帶頭人進行研究。
學術隊伍整齊,梯隊合理,整體水平較高。目前有正教授8人,其中46歲至55歲6人,超過55歲的2人;副教授7人,其中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講師7人,基本上都是近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畢業生。
金融學
我校在50年代初就開設了金融類課程,在國內較早就獲得了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授予權。目前,主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均從美英獲得博士學位,並取得了先進的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分別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人事部(中組部、教育部)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入選者、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全國模範教師等稱號。
近幾年,國際金融、數學金融為代表的金融學科連續獲得多項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的學術成果,在SCI文章發表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在省部級(指國家四大獎及教學成果獎)以上科研成果獎的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培養了獲得國際證書的我國第一位保險精算師和第一位金融分析師。專業特色鮮明,取得了一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金融學科於2000年春就被列為校"985工程"的"重中之重"學科。
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原名工業經濟學)於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重點學科,是全國同類兩個原國家重點學科之一。
該學科已形成三個主要研究方向:產業發展與東方管理、產業組織與管理心理、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已培養了博士生百餘名、碩士生200名、博士後20多名,其中已有20名晉升為博導或教授,不少人提升為市長、廳局長、部長。
該學科點已承擔國家級、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40多項,出版著作近200部,論文近1000篇,獲國家級國家教委、上海市各級獎項達46項,其中特等獎、一等獎15項。《產業經濟學》被教育部選定為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重點教材。
開辦的"產業經濟學高級研討班",已經舉辦5期,培養了產業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學科帶頭人多名。
該學科涌現了一批學術造詣頗深的著名學者,形成了由一批博士生導師為主的、老中青結合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隊伍。
該學科於1997年起,連年主辦"世界管理大會"、"現代國際經濟管理高級研討班"、"產業經濟與東方管理論壇"等國際學術性會議,共有3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代表參加,參加組織國際會議60餘次。
政治學理論
該學科點20多年來,在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等學科領域確立了優勢,建立了一支年輕化的學科建設隊伍,保證了學科建設持續發展的潛力。
已形成從本科到博士的培養體系,經過上海市5年重點學科項目的資助和學校"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學科的項目建設,在學科建設的硬體、軟體和人才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共培養政治學博士學位獲得者48人。
已出版論著近百部(包括在內地和香港出版了兩套有影響的政治學叢書),形成了重理論、重學術、重前沿的研究風格,在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較強的學術優勢。90年代以來,在基層民主政治、發展政治學、中國公民文化以及電子政府等新領域獲得新的發展成果,進一步充實了學科發展的基礎。
研究和教學密切聯系中國社會發展實際,尤其是地方實際,在理論創新、人才培訓和政策設計等方面與地方黨委、政府形成密切的關系,使學科點成為直接服務於地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為學科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區域優勢。
國際關系
該學科點是1988年首批全國高等院校重點學科;1997年,學科點"國際關系與全球問題"項目被列入"九五"期間"211"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01年初,屬於學科點的美國研究中心正式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具有國際關系史、國際關系理論、大國對外戰略、國際安全和軍備控制、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5個重點研究方向。國際關系史和國際關系理論是該學科點的傳統強項,基礎扎實,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大國對外戰略方向的研究起步早,具有整體性,其若干成果獲得廣泛重視。國際安全和軍控方向80年代中期即已形成,在國內明顯處於領先地位,並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為近年來著重發展的新領域,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擁有一支業務水平高、結構比較合理的學術梯隊,實力和發展潛力都比較強。同時,學科點與美、歐、日、俄等國外教育科研機構以及國內各兄弟單位保持著密切聯系,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漢語言文字學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具有堅實的學術基礎和寬廣的研究領域,是國家批準的首批博士點之一(漢語史方向)。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取得了大量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如三十年代的《修辭學發凡》,五十年代的"廣義形態"理論,六十年代的《現代漢語》教材,八十年代的"三個平面"學說、《上海市區方言志》,九十年代的漢語動詞研究、吳語方言、修辭學史研究等,整體研究實力和理論水平明顯居於國內領先水平。
學術力量雄厚,學術思想活躍,不斷創新,進行符合漢語實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學科點在保持原來學術優勢和特色的同時,加強應用研究,將語言理論的研究成果逐步運用到現代科技、對外漢語教學等領域。
近年來,學科點的成果獲得了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十餘個重要獎項。目前,5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承擔了國家和地方的重要課題。
中國古代文學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實力雄厚,50年代就形成了國內一流的陣容。1981年,該學科點曾包含的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各體文學均列入全國首批博士點(現合並)。教學科研隊伍結構合理,潛力厚實,僅1996年來獲國家和省部級獎21項,而且形成多個新的學科增長點,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該學科點為教育部所設國內唯一的中國古代文學重點研究基地,同時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國文學批評史、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中國文學古今演變,涵蓋了古代文學研究的主要方面,且各方向配置有相當充分的研究力量。總體研究特色鮮明,能做到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研究相結合、通史與斷代史研究相結合、文獻資料的整理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不斷開辟新的學科增長點,成為國內少數佔領先地位的單位之一;因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該學科在國際上也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傳播學
傳播學是21世紀的"朝陽學科"。傳播學涵蓋了信息、新聞、宣傳、娛樂、廣告、公共關系等各種傳播現象,契合了當今全球信息化時代(包括知識經濟和網路媒介興起)的迫切需求,對於促進我國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科點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位置。起步最早,所在的新聞學院1929年建系,在中國及亞洲同行中歷史最為悠久。1956年即開始譯介國外傳播學成果;1978年又率先恢復傳播學的引進與深入研究,最早開設傳播學課程,並設立國內首批傳播學博士點、碩士點。1984年建立的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2000年擴建為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傳播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一支實力較強的師資隊伍,歷年來承擔各類項目80餘個,完成了一大批質量較高的學術成果,並擁有國內一流的圖書資料室、實驗室。
歷史地理學
該學科點1982年由教育部批准建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是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培養了我國首批文科博士;1988年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1996年列"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999年組建為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同年被批准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0年學科點列入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單位;是國內專職人員最多、門類最全、總體水平最高、實力最強的歷史地理專門研究機構;擁有一批國內公認的學科帶頭人,梯隊結構比較合理。近年來承擔了一批國家和省部級的重點課題,完成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獲得多項省部級及以上獎項;正在進行的"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項目實行廣泛國際合作,以一流學術與世界先進技術結合,有望取得世界第一的成果;培養了一批優秀博士、碩士,2篇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向高層領導提供了咨詢報告;國際交流頻繁,召開過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基礎數學
1981年該學科點被評為首批博士點,1988年被評為重點學科。1989年批准建立國家教委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1994年批准成立"非線性數學模型與方法"國家教委所屬部門開放實驗室(現改為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211工程"重點學科和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自1982年以來,該學科點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四等獎2項,省部級獎多項,其中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此外,還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項,華羅庚數學獎1項、陳省身數學獎2項。其中1996年以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1998年以來,有3位博士的論文分別入選1998年度和1999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際學術交流渠道暢通,研究領域覆蓋面廣,有一支包括3名中科院院士、2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14名博導的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應用數學
是原有的國家重點學科,我國首批博士點、"211工程"重點學科及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在應用數學基礎理論和應用開發兩方面均取得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的重要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三等獎各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及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並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項。一直重視模型、加強基礎、關注應用,堅持教學改革,注重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數學人才,在人才培養、課程及教材建設等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近五年來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2項等獎勵。先後建立了"上海應用數學咨詢開發中心"、"友邦-復旦保險精算中心"及"中法應用數學研究所"等學術組織機構。
運籌學與控制論
該學科點於1985年被批准為博士點,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重點學科,1999年教育部批准設立"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在科研、教學和與應用領域結合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相當的影響,尤其在控制理論方面。學科的工作被國際同行稱為"復旦學派"的工作。2001年,1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曾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國內有權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將有新的系列教材出版(部分已經完成,等候出版)。近年來,開展了數學金融學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有些方面在國外也屬領先。
理論物理
該學科點是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教育委員會理論物理三個重點學科點之一。同時,也是"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學科("光物理與離子束物理"之理論物理部分)和校"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研究工作曾獲國家和省部級各種獎勵,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承擔國家重大、重點、"863"、"973"等項目多項。目前正承擔國家級研究課題20多項。自60年代開始培養研究生,到目前為止已授博士學位42人。於志剛博士的論文入選首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現有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9名)、副教授5名,年齡結構合理,既有知名的資深教授,又有40歲以下教授6名,其中3名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是一支可持續發展的科研隊伍。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凝聚態理論、納米磁學和軟凝聚態理論、材料計算物理、粒子、核和場的理論、量子統計和介觀物理。重點建設的"物理計算和模擬實驗室",現初步具備了並行運算的能力,開拓了研究課題。
凝聚態物理
該學科1981年批准為國家首批博士點,1988年批准為國家首批重點學科,1990年批准在該學科點內建設"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1996年列入"211工程"建設項目,2000年列入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項目。現已成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在國內同行中公認的我國凝聚態物理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現有教授14名、副教授8名、講師6名。分別在表面物理、低維半導體物理、計算凝聚態物理、磁學與強關聯電子體系、軟凝聚態物理等5個研究方向上開展工作。這些研究領域皆屬目前國際凝聚態物理研究的主流,而且還與新型微電子、光電子及磁電子學器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
光學
該學科點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光學學科之一,1988年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並擁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歷次由國家組織的學科點和博士點評估中,均位於全國光學專業的前列。近幾年來獲得國家"211工程"和校"985工程"的重點投資建設。
長期從事光學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科學研究,有很好的研究積累,1978年以來,已完成和正在承擔的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共15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包括國家級)各類獎項17項。屬國家物理學理科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自1981年以來為我國培養了許多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研究人員。
今後發展的兩個主攻方向(飛秒光科學、先進光子學材料和器件物理)均屬21世紀國際前沿科學和技術發展領域,研究成果不僅將顯著提高我國在光科學領域的學術水平,並將適應我國21世紀信息技術領域及其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物理化學
該學科點是原全國重點學科和"211工程"一期建設的重點學科,是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該學科點一直處於國內最強的物理化學學科之列,是國內極少數研究方向比較齊全的物理化學學科之一。研究方向包括多相催化和表面化學、納米多孔材料物理化學、量子化學和理論催化、激光化學和分子反應動態學及電化學,基本覆蓋了物理化學的主要研究領域。近年來在非晶態合金材料催化、功能分子篩材料的合成和開發、多相催化反應和機理研究及小分子反應動態學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先進行列或國內領先水平。1996年以來共承擔國家基礎研究項目50餘項,多次承擔了"973"等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發表SCI收錄的論文近400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省部級以上獎勵12項,授權專利10項。同時注意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在開發銀催化劑系列、功能分子篩和鋰電池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00年發表SCI論文近100篇,四分之三發表在國外刊物上。科研力量雄厚,既有院士,又有一批年青的骨幹,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和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2名。36名教師中,5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45歲以下的佔60%以上。
電路與系統
該學科點1990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學科,1999年獲得"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是ASIC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96年來,得到"211工程"和校"985工程"的重點投資,承擔科研項目95項,總經費1600萬,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圖書一等獎等在內的各級獎勵16項,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SCI、EI論文250多篇。學科充分發揮我校文、理、醫綜合性大學的優勢,適應信息技術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的發展趨勢,注重與醫學、生物等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已形成多個特色鮮明、基礎雄厚的學科方向。在醫學超聲信息處理、遙感系統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在人工神經網路、數字信息處理與系統設計等方面處於國內先進,並與生命科學、醫學結合逐步形成新的學科增長點。目前承擔著"973"、國家計委、航天部等多個重大項目。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該學科點創建於1958年,是國家首批碩士、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1993年成立高分子科學系和高分子科學研究所。1994年建立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1999年被定為"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997年列為"211工程"學科建設項目。2000年被列為校"重中之重"建設學科點之一。
該學科點主持"973項目"1項,承擔"973項目"(工程組織)子課題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3項,"863項目"1項,"攀登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項和重點項目2項及青年基金項目7項。在"九五"期間,已發表SCI論文220餘篇,申請專利29項。舉辦國際學術會議3次。1996年以來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
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網址: http://www.meplab.fudan.e.cn
生理學
該學科點為原國家重點學科,研究方向為當前的前沿領域且著眼於重大疾病的基礎研究。
主編全國規劃教材《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等著作。在研項目經費合計669萬元,已取得一系列創新研究成果,2000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2001年申請發明專利3項。
學科點的主要研究方向如心肌重構機制的研究、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機制、血管新生的調控、膜蛋白相互作用機制等屬於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不但涉及到至今尚未解決的一系列基礎理論問題,還與目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一些重大疾病密切相關。
人才梯隊基本形成,現有8名教授,7名副教授,其中包括2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
神經生物學
1982年,原上海醫科大學成立了神經生物學教研室,1992年建立了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被評為博士點,1997年被定為"211工程"重點學科,1999年成為首批"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的專業;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在國內主辦和出版了《復旦神經生物學講座》,至今已有17年的歷史,1997年成立了跨多種學科的腦科學研究中心;2000年7月,成立了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研究所。
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現有的神經生物學學科。該學科被評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現有院士1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2名,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博士生導師10名。
近5年中,承擔"97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重大或重點基金6項,總研究經費達1555.9萬。在SCI刊物上發表論文182篇。主編並出版研究生教學用《神經生物學》教材。
遺傳學
該學科點是於1961年在全國高校中建立的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發展而來。1988年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列入"211工程"和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學科建設涉及遺傳學研究所、遺傳和遺傳工程系、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基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981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基因治療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0年,人類新基因研究課題組被自然科學基金委選為首批"創新科研群體"。
承擔了"863"和"973"子項目15項,國家攀登項目2項,傑出青年基金3項,國家重大自然科學基金子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項以及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以基因工程技術產品為支撐組建了6個高科技公司,總資產達10億元以上。
5年來共發表SCI論文145篇,申報中國專利280項,國際PCT專利79項;舉辦了2次國際學術會議。有院士1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3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
生態學
該學科點以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為主線;以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維持過程與機制、外來種入侵、基因多樣性與轉基因生物安全和城市生態等為重點;以長江河口濕地與相鄰三角洲地區為主要研究區域。
在SCI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並被廣泛引用;獲兩項國家級獎勵,承擔多項國際合作和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每年科研經費和論文大幅增加。學術帶頭人及骨幹均擔任學術機構或刊物重要職務。
有11位博士生導師。該學科點以"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生物學國家級教學與科研人才培養基地"為依託,基礎設施精良。被列為校"985工程"重點學科。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該學科點源於1958年創立的半導體物理專業,是全國最早開始集成電路研究和教學的單位之一。1984年設立博士點,1988年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具有博士授予權及博士後流動站,並設"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建有"ASIC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自建重點學科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等獎項25項,專利18項。1996年來承擔"973"、"863"、省部級以上等科研項目100餘項,發表SCI、EI論文近200篇,出版專著8本。一系列科研成果已向"復旦微電子公司"、"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等轉移,產生了顯著的效益。近年來,形成了"SOC設計方法和技術"和"超深亞微米/納米薄膜與器件技術和微機電系統"研究方向。
被列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已被正式批准在浦東建立"復旦-張江微電子研究院"。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該學科點成立於1927年,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94年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89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被列為"211工程"和校"985工程"扶植學科;目前在神經形態與神經再生、影像解剖與計算機三維重建、心血管形態與血流動力學、淋巴解剖與腫瘤淋巴轉移、肝臟學與樹突狀細胞研究、視網膜發育等前沿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九五"期間承擔科研項目24項,爭取經費600萬元,發表論文21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0部,
㈨ 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特色學科區別嗎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名單(2007年批准)
點擊學科名稱查看開設院校.
哲學.
理論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
㈩ 暨南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中的金融學是哪個學院的金融學哪個學院的經濟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最好
有標明全英教學學費在1萬以上的都是國際學院的,會計學的話除了國院的CGA其他都是管理學院的,國經貿除了國院的如果是四年都在珠海的是國際商學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