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泡沫經濟學

泡沫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1-29 06:46:15

⑴ 求了解日本經濟的入門書籍

以下書籍供你參考,圖書館應該都有。

1、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真正原因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5月1日)
平裝: 204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11378099
條形碼: 9787111378099
商品尺寸: 24 x 16.8 x 2 cm
商品重量: 340 g
品牌: 機械工業出版社
ASIN: B007PYP8T2
圖書描述:《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真正原因》在日本一經面世,就引起巨大反響。相信中國政府、經濟學家以及對經濟趨勢感興趣的讀者將從中獲益良多。日本已經陷入了連續二十年的經濟停滯狀態,史稱「失去的二十年」。這段歷史引起了各國尤其是中國的高度重視。雖然研究者眾,但缺少對日本社會真實的了解,更多的是臆測和猜想。而日本自身的反思聲音很少被引入。 池田信夫所著的《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真正原因》正是填補了這一空白。讀者可以看到日本人是如何清晰解讀其來龍去脈的。作者其經濟學家兼媒體人的雙重身份更是賦予《失去的20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真正原因》獨特的洞見,他從日本的現狀、歷史、經濟學角度出發,顛覆了世界對日本經濟的很多傳統看法: 終身僱傭制真的是日本的優良傳統嗎? 日本經濟停滯是源於廣場協議嗎?為什麼經濟一停就是二十年,而且有繼續停滯的跡象?日本經濟停滯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日本應對經濟危機的教訓和經驗究竟是什麼? 20世紀80年代是日本的黃金時代,還是日本傳統產業結構的最後輝煌? 日本真實的社會現狀到底是怎樣的? 日本與中國如何競爭?日本未來可能的出路在哪裡?會對世界帶來何種影響?

2、日本經濟史(1600-2000)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叢書名: 閱讀日本書系
平裝: 320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20
ISBN: 7305072516, 9787305072512
條形碼: 9787305072512
商品尺寸: 22.6 x 14.8 x 1.8 cm
商品重量: 440 g
品牌: 南京大學出版社
ASIN: B0041G4SGQ
圖書描述:《日本經濟史(1600-2000)》內容簡介:即便在極其發達的現代經濟中,「歷史的反復」這種單純的經驗教訓依然沒有過時。也就是說,此次的次貸危機也許就包含著80年前的經濟危機中應對危機、重建經濟時的重要教訓。在這一點上,不妨認為一直被認為處於邊緣的「經濟史」這門學科即便在現代也具有實用性。

3、日本經濟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05年7月1日)
叢書名: 日本學基礎精選叢書
平裝: 437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040169362, 7040169363
條形碼: 9787040169362
商品尺寸: 20.2 x 13.8 x 2.4 cm
商品重量: 458 g
品牌: 高教社
ASIN: B0011AX2OO
圖書描述:《日本經濟》共分7章,即日本的國土與人口、日本的經濟增長與景氣循環、日本的產業與結構、日本的財政、日本的金融、日本企業的治理與經營、日本的對外經濟關系。為便於教學和練習,每章後附有思考題。總之,《日本經濟》是一部內容豐富、資料新穎、敘述深入淺出的優秀著作,對學習、研究日本經濟的讀者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來說是一部難得的好教材,對於希望了解日本經濟的一般社會讀者來說是一部理想的入門書和參考書。

4、日本的反省:懸崖邊上的經濟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3月1日)
叢書名: 日本的反省
平裝: 224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6059039
條形碼: 9787506059039
商品尺寸: 21 x 14.6 x 1.2 cm
商品重量: 322 g
品牌: 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ASIN: B00BOGZ8YC
圖書描述:《日本的反省:懸崖邊上的經濟》將著重探討政策層面的相關問題,是關於日本經濟的研究文集,由東方出版社出版。面對巨額的貿易赤字,日本應做的不是依靠日元貶值來增加出口,而是必須改變以往的製造業產國模式,確立以「人才開國、富人模式」為目標的新興成模式。

5、日本經濟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商務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裝: 296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0302794
條形碼: 9787510302794
商品尺寸: 22.6 x 16.6 x 1.2 cm
商品重量: 381 g
ASIN: B003ZKTBHK
圖書描述:《日本經濟》先介紹日本的經濟環境、日本的經濟增長情況,然後介紹日本的產業、財政、金融、企業、對外經貿關系、社會保障制度等問題。為使《日本經濟》適合非經濟專業的讀者閱讀,在討論專門問題前,對基礎理論、概念進行了概述。書後附有日本相關的經濟管理制度,以供讀者消化、理解其內容。《日本經濟》不僅可以作為經濟學科學生的參考書,還可以作為各類涉及財經、政府管理、金融等行業的參考書,同時普及了日本經濟知識及一般商業知識。

6、日本近現代經濟簡史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昆侖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7月1日)
叢書名: 東方文化集成
平裝: 467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0408272
條形碼: 9787800408274
商品尺寸: 20.2 x 14.2 x 2.6 cm
商品重量: 621 g
品牌: 解放軍出版社
ASIN: B00114FN6A
圖書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通過經濟的高速發展而迅速崛起,引起世人的廣泛矚目。本書以日本近現代經濟發展為主線,將其置於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與國際國內的大環境中進行考察,總結了日本在近現代歷程中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探索其規律,內容充實、資料翔實、結構完整、邏輯清晰、論證嚴謹,是一部視角廣闊而又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理論著作。《日本近現代經濟簡史》是一部以廣闊的視角,通過百餘年來日本發展的軌跡,探索其近代歷程中經驗教訓的專著。它以日本近現代經濟發展為主線,將其置於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與國際國內的大環境中進行考察,運用綜合的方法揭示其規律,拓展了日本近現代史的研究領域。

7、日本地下經濟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新世紀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8月1日)
平裝: 261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0551124
條形碼: 9787540551124
商品尺寸: 23.2 x 16.4 x 1.8 cm
商品重量: 458 g
品牌: 華文經典
ASIN: B00EY7USHK
圖書描述:這是一本日本地下經濟的白皮書,也是一本日本社會黑幕的網路全書從世界最大的風俗色情產業,到遍布五大洲的賭博機(扒金庫);從年產2兆多日元的偷書賊,到蒼井空在內的諸多AV明星;從山口組的內部結構和四面楚歌,到非洲裔橫跨3大洲的洗錢運作;從走私到阿富汗的醋酸酐,到入住和退房都見不到一個服務員的情人旅館;從世界高利貸者的天堂,到暴力團組成的特殊「拆遷辦」…… 經歷了戰敗、廢墟、騰飛、奇跡、泡沫、破碎、遲滯、緊縮……地下經濟從未動搖其根基,正在悄無聲息地野蠻生長。本書將告訴給你一個連日本國民都鮮為知曉的日本地下經濟世界。

8、世界主要經濟體戰後經濟發展叢書:戰後經濟發展之路(日本篇)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8月1日)
外文書名: The Development Way of Post-Way Economic Japan
叢書名: 世界主要經濟體戰後經濟發展叢書
平裝: 207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4118636
條形碼: 9787514118636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1.8 cm
商品重量: 340 g
品牌: 經濟科學出版社
ASIN: B009PVF8YI
圖書描述:《戰後經濟發展之路:日本篇》內容豐富精彩,絕對值得一讀。對於計劃經濟,瑞典經濟學家岡納;繆爾達爾在其著作《戰後經濟發展之路:日本篇》中的概括是:「計劃的整個綜合思想,就本質而言,在方法上是理性主義的,結論上是國家干預主義的。」計劃經濟不相信自然演進,相反,它把各種資源和要素統統「置於政府的控制之下,以便經濟體系能依照有目的的制定且合理協調的政府政策朝著其所要求的方向運動。」保羅;薩繆爾森甚至一再預言,蘇聯的計劃經濟將會超過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然而,歷史給出的結論卻是,自由市場經濟比計劃經濟更加有利於合理配置資源,促進經濟增長,實現繁榮和自由。計劃經濟的兩個大本營——蘇聯和中國也都先後放棄了這個過於理想化的體制,轉而實行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人類深刻反省自己的發展道路而得出的經驗和結論。

希望能幫到你。

⑵ 泡沫經濟的英文怎麼說

泡沫經濟
bubble economy;foam economy更多釋義>>
[網路短語]
泡沫經濟 bubble economy;economic bubble;Foam Economy
防止泡沫經濟 avoid a bubble economy;Avoid a bubble economy (too many bubbles in the economy)
資產泡沫經濟學 Asset Bubble Economic

⑶ 推薦9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方面的書

關於這段歷史的書籍主要是:《泡沫經濟學》、《大衰退》和《日本的反省》,主要從日元升值、房地產泡沫、股市泡沫的角度進行分析的,具體介紹如下:

1、《泡沫經濟學》—— 野口悠紀雄(日本)

該書作者野口悠紀雄,集中論述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後的日本經濟。分析泡沫的膨脹過程。資產價格暴漲背後存在的資金特循環的變化、土地交易以及宏觀經濟政策,概述日本的泡沫應對政策,論述為了防止泡沫的再次發生必須採取的對策,揭示日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長期課題。

2、《大衰退》——辜朝明(美)

該書作者辜朝明,集中解析了美國大蕭條和日本大衰退的根源,集中論述了在全球喧囂的救市聲中提出了可能更加有效的解決之道。

3、《日本的反省》——野口悠紀雄(日本)

該書作者是野口悠紀雄,集中論述的是襲擊日本、破壞程度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書中觀點認為首先經濟危機的主犯是美國,犯罪實施者是投資銀行和基金公司,因為是它們用借來的巨資進行盲目的投機,罪狀是「貪婪」,而《日本的反省》一書想強調的是「僅憑美國是不能引起此次經濟危機的」,一定有「共犯」。

(3)泡沫經濟學擴展閱讀:

日本地產泡沫對我國的啟示:

一:防止人民幣過度升值。這對中國的出口極為不利,在經濟轉型尚未成功,人民幣大幅升值,對就業、資產價格泡沫都是極為不利的。

二:發展內需。這點應該是最有效但也是最難做的,我國雖然有14億人口,但消費遠遠不如美國,當然不能看那些出國揮霍的富人,畢竟那是少數。國內的大部分民眾,要面對高額的房貸,子女的教育,昂貴的醫療等等,這促使民眾不敢消費。

三:嚴打炒房。高額的房價讓民眾無力消費,社會風氣浮躁,必須嚴打炒房。

四:降低稅收。個人所得稅應該大幅度提高,增加人民收入,促進消費。

五: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只有人民的養老、醫療、教育等沒有了後顧之憂,民眾才會敢去消費。

⑷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信息經濟創始人有誰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克爾洛夫、斯賓塞和斯蒂格利茨

阿克爾洛夫(1940-)
1940年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紐海文。1966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66年加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系。自1980年開始,一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經濟學首席教授。由於其「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和斯賓塞、斯蒂格利茨一同分享了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阿克爾洛夫的主要著作有:《資本、工資與結構失業》(1969)、《「檸檬」市場:質量不確定性與市場機制》(1970)、《種族經濟學與無休止的激烈競爭及其他可悲的陳述》(1976)、《貨幣需求基金流通理論的微觀模型》(1978)、《失業影響的社會習俗理論》(1980)、《貨幣需求短期趨向:對老問題的新展望》(1982)、《勞動力市場效率工資模型》(合著,1986)、《非理性行為的理性模型》(1987)、《泡沫經濟學》(1989)、《社會懸殊與社會制裁》等等。

斯賓塞(1943-)
1943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的蒙特卡萊。1962-1966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並獲哲學學士學位。1968年在牛津大學獲數學碩士學位。1972的在哈佛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72-1975年在斯坦福大學擔任經濟學系副教授,之後一直在哈佛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為該校經濟學教授及工商管理學教授,歷任哈佛大學企業經濟學博士部主任、經濟系主任、藝術及科學學院院長。1990年回斯坦福大學擔任商學院院長,同期(1991-1997)還擔任國家科技及經濟政策研究委員會主席。由於其在不對稱信息市場研究領域的重要貢獻,2001和其他兩位經濟學分享了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斯賓塞的主要著作有:《勞動力市場中的信號問題》(1973)、《市場信號:僱傭及相關程序的信息傳遞》(1974)、《工資水平的競爭、可信任和獲得工作的必要信號條件》(1975)、《壟斷、質量與規制》(1975)、《產品的選擇、固定成本與壟斷競爭》(1976)、《非線性價格與福利》(1977)、《新市場投資、戰略與增長》(1979)、《開放經濟中的產業組織》(1980)、《開放經濟中的競爭:加拿大模式》(1980)、《學習欺詐與競爭》(1981)、《金融投資競爭組織》(1983)、《投資銀行的競爭結構》(1983)、《博弈論:經濟學家的新工具》(2000)等。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出生於印第安納州格雷,1967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耶魯、普林斯頓、牛津,斯坦福等大學。1979年,獲得美國經濟學會兩年一度的克拉克獎。1993年成為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團的主要成員,並且從1995年6月起任該團主席。1997年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資深副行長 。2001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斯蒂格利茨博士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信息經濟學的創立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主要研究了不完全和高成本信息怎樣影響經濟行為和市場均衡,以證明完全競爭的存在、特徵和福利原理的不健全。他還把該理論具體運用於壟斷者和政府行為以及勞動力、資本與產品市場的均衡中。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門經濟學領域最著名的專家。
斯蒂格利茨著述頗多,涉及面廣,幾乎遍及西方經濟學的所有領域。其中已譯成中文的有《政府經濟學》、《經濟學》、《政府為什麼干預經濟》、《社會主義向何處去》。他所寫的《經濟學》是繼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之後西方具里程碑意義的經濟學入門教科書。

http://www..com/s?wd=2001%C4%EA%C5%B5%B1%B4%B6%FB%BE%AD%BC%C3%D1%A7%BD%B1%CA%DA%D3%E8%D0%C5%CF%A2%BE%AD%BC%C3%B4%B4%CA%BC%C8%CB&cl=3打開這個網站~~第一個就是有各個年份的`很詳細

⑸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出的書有哪些

詹姆斯 赫克曼
《評估福利狀況》
《相關性隨機系數模型的具變數方法》
《社會項目的計量評估》
《因人而異的教育回報估計》
丹尼爾 麥克法登
《謹慎選擇分析的替性估計和樣本設計》
《經濟選擇》
《觀察性研究:基於樣本的選擇》
《怎樣量化環境損壞或改善的經濟價值》
喬治 阿克爾洛夫
《穩定增長——在危急關頭嗎?》
《資本、工資與結構失業》
《「檸檬市場」:質量的不確定性與市場機制》
《貨幣需求基金流通理論的微觀模型》
《種族制度經濟學與無休止的激烈競爭及其他可悲的陳述》
《失業影響的社會習俗理論》
《貨幣需求短期趨向:對老問題的新展望》
《禮物互換與效率工資理論:四種展望》
《一位經濟理論家的故事書》
《勞動力市場效率工資模型》
《非理性行為的理性模型》
《泡沫經濟學》
《合理工資前提與失業》
《懲罰與服從》
《社會懸殊與社會制裁》
《自我控制與退職求助》
《經濟學與恆等式》
約瑟夫 斯蒂格利茨
《經濟學》
《信息與競爭價格機制》
《公共經濟學講義》
《商品價格穩定理論》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選續》
丹尼爾 卡尼曼
《預測的心理學》
《前景理論:風險條件下的決策分析》
《不確定條件下的判斷:直觀推斷與偏誤》
《公平與經濟學的假設》
《原則式效應的試驗檢測及科斯定理》
《謹慎選擇以及大膽預測:風險的認知前景》
《投資者的心理側面》
弗農 史密斯
《競爭市場行為的實驗研究》
《社會選擇中的一致性、自願性同意原理》
《作為一門實驗科學的微觀經濟學體系》
《論述、崩潰和實驗性現貨資產市場的外生預期》
《偏好、財產權和討價還價博弈中的匿名問題》
克萊夫 格蘭傑
《經濟時間序列的譜分析》
《股價的可預測性》
《商品價格的投機、套利和預測》
《雙線性時間序列模型導論》
《經濟序列建模:經濟計量方法閱讀材料》
《經濟學的實證建模:設定和估計》
羅伯特 恩格爾
《協整、因果關系和預測:格蘭傑紀念文集》
《ARCH:閱讀精選》
《計量經濟學手冊(4)》
《長期經濟關系:協整閱讀材料》
芬恩 基德蘭德
《貨幣總量與產出》
《國際實際經濟周期》
愛德華 普雷斯科特
《致富的障礙》
《跨期貿易的契約安排》
托馬斯 克羅姆比 謝林
《選擇與結果》
《國家收入行為》
《國際經濟學》
《沖突的戰略》
《戰略與軍控》
《武器與影響》
《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
《透析能源問題》
《選擇與結果》
《討價還價、溝通和有限戰爭》
羅伯特 約翰 奧曼
《值的最小單元》
《博弈論》
《博弈論與經濟應用手冊》
《不完全信息重復博弈》
羅傑 邁爾森
《博弈論:矛盾沖突分析》
《經濟決策的概率模型》
保羅 克魯格曼
《地理與貿易》
《匯率的不穩定性》
《流行的國際主義》
《戰略性貿易政策與國際經濟學》
《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
《市場結構和對外貿易政策——報酬遞增、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
埃莉諾 奧斯特羅姆
《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
奧利弗 威廉姆森
《自由裁量行為的經濟學》
《公司控制與企業行為》
《市場與等級制》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治理機制》
參考資料:1.ke 2. 經濟學家日誌

⑹ 本人需要《泡沫經濟學》(野口悠紀雄)。但是網上都沒有這本書了,請問在什麼地方可以買到這書

泡沫經濟學——日本經濟學名著譯叢
叢書名: 日本經濟學名著譯叢> 推薦給朋友
作 者: (日)野口悠紀雄 著,金洪雲 譯校,曾寅初 譯
出 版 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05-3-1 字 數: 160000 版 次: 1 頁 數: 205 印刷時間: 2005-3-1 開 本: 印 次: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108022486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 >> 其他經濟學理論
定價:¥14.50 當當價:¥10.88 折扣:75折 節省:¥3.62

共有顧客評論0條 查看評論摘要

內容簡介
本書由以下九章組成。
第1章是導論,也是全書的概述。在第2章中,我們闡述資產價格與泡沫的經濟理論,解說泡沫的概念,分析泡沫為什麼會是問題。在第3章中,我們回顧歷史上發生了幾個泡沫事件,以及我們對泡沫歷史的思考。第2章和第3章是泡沫的問題一般論述。
接著的幾章,我們集中論述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後的日本經濟。第4章分析泡沫的膨脹過程。第5章分析在資產價格暴漲背後存在的資金特循環的變化、土地交易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第6章中,我們概述日本的泡沫應對政策、特別是土地政策,並對此進行評價。第7章中,我們分析泡沫的崩潰過程及其對金融系統的影響。第8章中,我們論述資產價格變動對實際經濟的影響。在第9章中,我們對泡沫後的日本經濟進行展望,論述為了防止泡沫的再次發生我們必須採取的對策,揭示日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長期課題。

作者簡介
野口悠紀雄,1963年畢業於東京產大學式學部應用物理專業,後進入日本財政部工作。1968年赴美留不,1969年獲得加利弗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碩士學位,1972年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回日本後歷任—橋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教授,東京大學教授、東京大學經濟工程研究中心主釺,青山學院大學國際管理學部教授等,現任日本野口經濟研究所所長,美國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經濟學和日本經濟論,出版有:《財政危機的結構》、《公共經濟學》、《日本財政的長期戰略》、《稅制改革的構想》、《土地經濟學》等學術著作。獲得了「日經新聞經濟圖書文化獎」、「每日新聞經濟學家獎」、「中央公論吉野作造獎」等圖書獎。從1993年出版《「超」整理方法》開始,陸續出版的「超」系列作品在日本暢銷不衰,又使他在學術領域之外成為暢銷書的著名作家。

此書當當網地址: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8979733

⑺ 2000年以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出的書有哪些

1、詹姆斯赫克曼

《評估福利狀況》、《相關性隨機系數模型的具變數方法》、《社會項目的計量評估》、《因人而異的教育回報估計》。

2、丹尼爾麥克法登《謹慎選擇分析的替性估計和樣本設計》、《經濟選擇》、《觀察性研究:基於樣本的選擇》、《怎樣量化環境損壞或改善的經濟價值》。

3、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經濟學》、《信息與競爭價格機制》、《公共經濟學講義》、《商品價格穩定理論》、《現代經濟增長理論選續》。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經濟學獎並非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但在評選步驟、授獎儀式方面與諾貝爾獎相似。1968年起,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每年頒發一次,頒獎遵循對人類利益做出最大貢獻的原則。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成立300周年慶典時)第一次頒獎,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揚·廷貝亨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

⑻ 9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書籍

《金融戰敗》、《泡沫經濟學》、《前車之鑒日本的經濟泡沫與失去的十年》。

日本泡沫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

1、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著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2、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系將成為「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3、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

(8)泡沫經濟學擴展閱讀:

日本為應對90年代經濟危機採取的措施:

1.調整經濟結構。

(1)經濟增長是經濟總量的物質增長、生產效率的提高和經濟結構及經濟制度的改進共同作用和發展的一個全面過程,日本的泡沫經濟表面上是資產膨脹的結果,但其根本原因還在於經濟結構的失衡與調節的滯後,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投資結構的失衡以及銀行、企業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問題和不完善。

(2)日本進入九十年代後主導產業缺位, 傳統產業又轉換不及時且躍遷不到位在產業結構方面,故要注重調整和改革經濟結構,逐步走上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道路,使產業結構逐步趨於合理化和高級化,政府大力鼓勵和發展新興產業。

2.改革「日本式」的經濟體制。

(1)經濟體制的先進與落後是決定一國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政府主導型的經濟體制由於過分強調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作用,而使市場的作用被削弱。政府迫切需要制定出有利於企業自主投資的鼓勵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寬松的環境。

(2)經濟結構的調整也要求解除終身僱傭,變年功序列制為年薪制,按能力取酬。

3.經濟政策目標的調整。

(1)長期以來日本的經濟增長都是嚴重依賴外需的,然而以外需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方向具有明顯的外部性,而真正的經濟增長應該有一個強有力的內在支撐機制。

(2)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情勢下,將出口與擴大內需、推動個人消費相結合才是日本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關鍵。政府應該把促進與民間收人相適應的民間消費,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重新喚起國民的信心。

4.大力發展信息產業。

重視基礎研究與開發, 佔領高技術領域

5.化解和防範金融風險 。

當今的市場經濟是以金融業為核心和支柱的, 高新技術要想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 新興產業要想發展壯大, 離不開金融業這個強大後盾的支撐。

⑼ 有關日本經濟泡沫的書籍

你好:
伯頓.G.馬爾基爾的《漫步華爾街》裡面有關於日本金融泡沫的詳細敘述,郎咸平的《郎咸平說》也有部分關於日本經濟的內容。至於整本書都描寫日本經濟由繁榮到低落的我沒看過,不太清楚,不過根據我對日本經濟的了解,我歸納了一下:
1、衰弱。日本在二戰無條件投降後國內經濟極為蕭條,大批國民每日需要靠救濟物資維持生計,工業生產下降了一半左右。
2、興起。日本在二戰後的幾年一直處在蕭條中,但是1950年的朝鮮戰爭卻給日本帶來了一個難得的機會。美國對朝鮮出兵,幾十萬的美國大兵需要大量的後勤補給,而美國本土卻又遠在萬里之外,所以就近從日本采購物資。大量的需求帶動了工業生產,日本經濟開始復甦。
3、繁榮。早在二戰結束的頭幾年,日本政府就開始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並大力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這也為日本日後的繁榮埋下了伏筆。經過幾十年的勵精圖治,加上美國的援助,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GDP總量長居世界第二位。最繁榮時日本商人買下了美國的洛克菲勒中心(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的洛克菲勒家族的總部)。
4、低落。日本的繁榮與隨之而來的囂張跋扈引起了美國的不滿,於是在美國的策劃下日本與其他的一些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末簽訂了《廣場協定》,協定規定日幣必須升值。於是導致大量的國際熱錢流入日本,日本的經濟在之後的幾年中也隨之垮台。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⑽ 戰後日本經濟史怎麼樣

我在《證券市場周刊》發的文章:中國樓市泡沫,有沒有? 網上有很多轉載了,比如:http://house.people.com.cn/n/2013/0304/c164328-20669242.html… 第一次發在紙媒體,有點激動,感謝編輯!也是在雪球看了我的這篇書摘約稿的,也得感謝下雪球:《泡沫經濟學》讀後感:http://xueqiu.com/3167081651/23031826 中國樓市泡沫,有沒有? 看多與看空中國樓市者皆愛拿日本地產泡沫說事。看多者認為,中國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當於1970年代中期的日本,其潛台詞是1975年的日本離1991年日本地產泡沫崩盤還有約15年,所以,中國房價至少還能上漲10年;看空者則認為,中國目前很像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泡沫已到極度瘋狂狀態,崩盤一觸即發。 那麼,中國房價到底貴不貴?泡沫有沒有?不如追根溯源,看看日本經驗。野口悠紀雄在1992年寫的《泡沫經濟學》、小林義雄的《戰後日本經濟史》都是很好的讀本。 中國房價的貴與不貴 同一個事物,分析角度和參照系不同,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分析中國房價,尤其如此。 從國際比較看,跟東京、中國香港、莫斯科、倫敦、紐約、巴黎等國際大都市每平米動輒上萬美元的價格相比,北京(樓盤)房價確實算不上貴得離譜,如果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跟國際接軌,那北京房價還有上漲空間。跟泡沫高峰期的東京房價相比,簡直就是白菜價。根據Philip Shapira在Planning For Cities And Regions In Japan中的數據,東京銀座寫字樓售價在泡沫高峰期曾達到驚人的21.5萬美元/平米,按照dollartimes的計算,1990年1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1.71美元,按照目前大約6.3的匯率,相當於232萬元/平米(人民幣)。而目前北京最貴寫字樓的月租金大約1900美元/平米,按照25倍PE估算,北京最貴寫字樓的售價在30萬元/平米(人民幣),跟泡沫高峰期東京銀座房價相比,尚有7倍差距,好像還不夠貴。 但對比一下過去10年的北京房價,漲幅的確相當驚人,平均漲幅大約5-10倍。但中國是一個各地區發展極度不平衡、權力高度集中且存在嚴重城鄉二元分化的國家,這使得全社會的資源在全國高度集中在首都、在全省高度集中在省會、在一般地區高度集中在城市,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四五線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房價上漲幅度差別很大。二三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省會城市過去10年的房價漲幅可能在3-6倍左右,四五線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房價漲幅則更小。但不管怎麼算,過去10年中國房價漲幅驚人是不爭的事實。 從人均收入的漲幅來看,《中國民政統計年鑒2012》顯示,2000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約為6280元,2012年大約為24565元,12年間上漲3.91倍。從收入增長與房價增長的對比來看,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其他地區收入與房價漲幅基本同步。從房租承受能力來看,一個典型的城市三口之家至少需要兩室一廳、面積在60平米以上,目前二線城市均價在1.2萬元/平米,房價至少在72萬元以上。年房租按房價3%計算,大約為2.16萬元,月房租為1800元,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僅約2000元,基本上除去租房開支,醫療、教育、社交娛樂等開支後就沒有著落了。就算夫妻雙方都工作,家庭月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倍達到4000元,考慮到撫育下一代及贍養老人所需成本,在人均收入沒有顯著增長的前提下,城鎮居民對房租上漲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盡管一二線城市之外地區房價漲幅基本與收入漲幅同步,似乎不存在泡沫,但從承受能力來看,目前房租或房貸開支占家庭支出比重過高,非一二線城市的房價照樣存在泡沫,只是沒有一二線城市那麼誇張而已。 目前一二線城市的年房租收入大約為房價的2%-3%,低於定期存款利率,買房者都在賭房價繼續上漲,而不在乎比定期存款更低的房租收益(真正的自由現金流入),這顯然是投機而非投資。目前房價市盈率大約在30-50倍,除非未來房租能夠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幅度(PEG<1),否則這個估值就明顯偏高。 類比日本 看多與看空中國樓市者均能從日本經驗中找到證據。 看多者自然認為,今天的中國相當於1970年代的日本。日本《東洋經濟》2012年7月4日刊文稱,中國的房地產現狀雖然經常被拿來同日本上世紀80年代作比較,但地價並未出現高漲局面,總體上更接近日本上世紀70年代。日本銀行前副行長武藤敏郎曾表示:「2010年的中國非常像日本1969年、1970年的情況。」 網上有一篇寫於2008年11月的帖子《日本1974與中國2008》,作者從日本經濟增長速度、物價、人均GDP、地價、股市、匯率、經濟總量對比了1974年的日本與2008年的中國,結論是:2008年的中國,不是1990年的日本,而應該是1974年的日本。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宏觀經濟分析師高遠在2012年7月的研究報告《高速增長的終結:由日本觀中國》中稱,從人均GDP、工業化水平、城市化率和人均電力消費量等指標分析,當前中國相當於日本1970年代中期。 但大多數中國房價泡沫崩盤論者都願意相信,今天的中國相當於1990年左右的日本,泡沫隨時可能破滅。日本與香港地區房價泡沫崩盤是討論中國樓市時引用最廣的兩個標本。 如果你讀一下野口悠紀雄在1992年寫的《泡沫經濟學》,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實。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與中國今天的局面何其相似!甚至日元升值、美國股市崩盤、樓市一年漲幅超過50%,以及金融脫媒、銀行開始給中小企業放貸,這些近年開始流行的新鮮概念都曾在寫於1992年的這本書里出現。 1987年的日本房價和2009年的中國很像,一年時間差不多翻倍(東京房價上漲76.1%,房租漲27.6%),之後的1988年房價上漲28.7%、房租漲15.6%,1989年和1990年房價維持穩定,房租卻猛漲,分別漲10.7%和11.9%——1991年日本房價崩盤。 中國房價2009年也是猛漲,2010年繼續上漲,但房租漲幅遠低於房價漲幅;2011年和2012年房價維持穩定,房租卻開始猛漲。更巧的是,1987年美國股市暴跌,2008年也是美國次貸危機,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只是上一次日本泡沫在4年後崩盤,中國泡沫5年後依然穩定。 泡沫還能扛多久 見仁見智,各執一端。那麼,今天的中國樓市到底相當於日本的哪個階段? 根據口述資料,1975年,日本京都中心地區,一套30坪(1坪約等於3.3平方米)的房子大概要價1500萬日元。如果這個數據靠譜,那當時京都中心地區房價為15萬日元/平米,當時日元兌美元匯率大約為300,也就是500美元/平米,當時1美元購買力相當於今天的4美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2000美元/平米,或者1.3萬元/平米(人民幣)。京都屬於日本二線城市,當時的房價跟中國目前二線城市的房價水平相當。因此,從房價(考慮到通貨膨脹對購買力的影響)來看,2013年的中國相當於1970年代中期的日本。 從城市化率來看,日本1973年約為55.4%,中國2011年約為51.3%,考慮到戶籍制度的人為限制,中國真實的城市化率應比官方統計數字高,因此,從該指標看,今天中國的社會發展程度也相當於1970年代的日本。 但從人均收入來看,今天的中國大約只相當於1965年之前的日本。小林義雄的《戰後日本經濟史》附錄統計表11顯示,1960年日本製造業月工資大約為2.263萬日元。當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360,大約是63美元,dollartimes數據顯示,1960年1美元購買力大約相當於2010年的7.35美元,所以,1960年日本工人月工資大約相當於今天的463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000元。而日本大約在1959年開始實行收入倍增計劃,1970年日本人均收入比1960年增長65%(小林義雄《戰後日本經濟史》第114頁),所以,1970年日本人均月工資的購買力大約為今天的5000元人民幣。 因此,從收入和房價的對比來看,根據日本經驗,目前中國的房價至少超前了收入10年。假設1975年日本二線城市1.3萬元/平米的房價相對於大約6000元/月的收入不存在泡沫,那麼今天中國二線城市1.3萬元/平米的房價相對於大約3000元/月的收入存在50%的泡沫,今天中國二線城市的合理房價應在6000元/平米左右。 與股市不同,土地市場是不完全市場,不同地塊的個體差異性很強,難以客觀定價,交易費用也很高,地價泡沫比較容易長期存在。加之中國政府超強的掌控能力,要想預測中國樓市泡沫何時崩盤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日本經驗來看,中國目前的房價雖然已經跟國際接軌,但並未達到當年日本那樣瘋狂的地步,泡沫雖大卻還有調整挽救的餘地。從政府的立場來看,最佳的狀態是維持房價穩定(不漲或小幅上漲),通過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提高來逐步消化過去幾年裡房價過快上漲形成的泡沫,實現軟著陸。 但世事難料,中國很可能不會復制日本樓市的演變軌跡。泡沫有可能因為美國復甦加息而提前崩盤,也有可能通過5-10年的經濟發展逐步被消化。未來怎麼樣,取決於我們今天的行為。 本文討論: http://xueqiu.com/3167081651/23192173

閱讀全文

與泡沫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