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目錄

經濟學目錄

發布時間:2020-11-28 13:32:31

❶ 一級目錄是經濟學,二級目錄要求是經濟學及經濟貿易與管理,請問經濟學及經濟貿易與管理包含哪些專業啊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你好,二級目錄中的經濟學及經濟貿易與管理包含以下專業:產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工業經濟管理、國防經濟、國際經濟、國際經濟及貿易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與進出口代理、國民經濟管理、國民經濟學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技術、經濟及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經濟管理、經濟管理與計算機、經濟貿易實務、經濟史、經濟數學、經濟思想史、經濟統計學、經濟文秘、經濟學、經濟與工商管理、經濟與管理、經濟與行政管理、經貿管理、勞動經濟、勞動經濟學、林業經濟貿易、經濟能源、經濟農林、經濟管理、農業經濟、農業經濟管理、農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區域經濟與開發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商務經濟學、商業經濟管理、世界經濟數量、經濟學體育、經濟西方經濟學、郵電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專業;你說的是金融學專業還是二級目錄是金融學呢?建議您看下學科專業目錄

仔細查詢下,祝您備考成功!省考備考期間可以報名學習網校OAO不過退費協議課程。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❷ 產業經濟學的目錄

導論指導思想與學科定位
第一節指導思想
第二節兩類學科與一化兩關鍵
第三節學科定位與理論框架
第四節本教材特色與體系
第五節產業發展與最終目的
第一篇發展理論
第一章發展理論與發展方式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論經濟發展
第二節西方經濟發展理論
第三節經濟發展趨勢
第四節科學發展觀與經濟發展方式
第二章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
第一節速度與結構
第二節速度與質量
第三節速度與效益
第四節評價和考核經濟效益的原則
第五節評價和考核經濟效益的指標體系
第三章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一節工業主導作用與工業現代化
第二節走新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三節新路本質
第四節戰略與對策
第五節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第四章消費與投資
第一節消費與投資的關系
第二節投資和消費貢獻率的國際比較
第三節合理確定投資規模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優化投資結構的基本原則
第五章第一、二、三產業
第一節理論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關聯結構
第三節發展趨勢
第四節現狀分析與展望
第六章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
第一節科技進步實質與意義
第二節自主創新的內涵與戰略意義
第三節自主創新戰略與對策
第四節國家創新體系與創新型國家建設
第七章要素配置與素質提高
第一節要素配置
第二節素質提高
第三節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
第八章循環經濟
第一節地位作用
第二節主要內容
第三節戰略對策
第九章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必然性、必要性與發展目標
第二節林業和生態建設的歷史選擇與戰略重點
第三節存在的問題與制約條件
第四節發展戰略與對策
第十章文化與經濟
第一節文化與經濟的關系
第二節文化與經濟一體化
第三節中國經濟文化發展
第二篇產業規律
第三篇產業結構
第四篇產業組織
第五篇體制條件
附錄

❸ 經濟學基礎的目錄

項目一認識經濟學
學習要求1
任務一經濟學的基本問題1
一、稀缺性1
二、資源配置2
三、資源利用4
四、經濟學的定義6
任務二經濟學分類6
一、微觀經濟學6
二、宏觀經濟學7
三、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關系8
任務三經濟學研究方法8
一、整體分析與個體分析相結合的方法8
二、邊際分析法9
三、均衡分析方法9
四、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相結合的方法10
項目小結10
關鍵詞10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10
項目二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12
學習要求12
任務一需求定理12
一、需求的定義12
二、影響需求的因素13
三、需求函數14
四、個人需求與市場需求14
五、需求定理15
六、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16
任務二供給定理17
一、供給的定義17
二、影響供給的因素18
三、供給函數19
四、供給表和供給曲線19
五、供給定理20
六、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21
任務三彈性理論21
一、需求價格彈性21
二、需求收入彈性24
三、需求交叉彈性25
四、供給價格彈性25
任務四均衡價格及其形成26
一、市場均衡價格的形成27
二、市場均衡價格的變動28
三、供求定理29
四、均衡價格在經濟中的作用30
任務五均衡價格理論及應用31
一、限制價格31
二、支持價格32
三、稅收問題33
項目小結34
關鍵詞34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35
項目三消費者行為理論36
學習要求36
任務一效用論概述36
一、效用的概念36
二、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37
任務二總效用、邊際效用及效用最大化38
一、總效用與邊際效用38
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39
三、消費者均衡40
任務三序數效用分析43
一、無差異曲線43
二、邊際替代率45
三、消費者均衡46
任務四消費者行為理論的應用48
一、價格變動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49
二、收入變動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49
三、恩格爾曲線50
四、消費政策51
項目小結52
關鍵詞52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52
項目四生產者行為理論54
學習要求54
任務一生產者行為目標54
一、什麼是企業54
二、企業存在的理由55
三、企業行為目標56
任務二生產函數57
一、生產要素57
二、生產函數57
三、生產函數分類58
任務三短期產量分析59
一、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59
二、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相互關系59
三、生產三階段60
四、邊際產量遞減規律61
任務四長期生產函數:生產要素最適組合62
一、等產量線62
二、等成本線64
三、生產要素最適組合65
任務五廠商規模66
一、規模經濟66
二、內在經濟與外在經濟66
三、規模經濟與規模收益67
項目小結69
關鍵詞70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70
項目五成本理論72
學習要求72
任務一成本的定義和分類72
一、會計成本和機會成本72
二、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74
三、增量成本和沉沒成本75
四、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75
五、短期成本與長期成本76
任務二短期成本函數76
一、短期成本分類76
二、短期成本曲線及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77
任務三收益和利潤最大化79
一、收益與利潤含義79
二、收益曲線81
三、利潤最大化83
項目小結85
關鍵詞86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86
項目六市場理論88
學習要求88
任務一完全競爭市場88
一、市場結構88
二、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89
三、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90
四、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90
五、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93
六、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94
任務二不完全競爭市場95
一、不完全競爭市場95
二、各種市場結構的比較98
項目小結100
關鍵詞100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100
項目七分配理論102
學習要求102
任務一生產要素市場102
一、生產要素的需求102
二、生產要素的供給104
任務二各種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104
一、勞動價格的決定104
二、土地價格的決定107
三、資本價格的決定109
四、企業利潤的決定110
任務三社會收入分配111
一、洛侖茲曲線與基尼系數111
二、收入不平等的原因112
三、公平與效率113
項目小結114
關鍵詞114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114
項目八市場失靈與政府幹預116
學習要求116
任務一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116
一、壟斷116
二、外部影響117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119
四、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121
五、市場不完全122
六、失業或收入分配122
任務二政府幹預市場失靈的對策123
一、干預壟斷行業123
二、糾正外部影響125
三、信息調控127
四、引入生產配額127
五、提供公共物品127
任務三政府失靈128
一、政府失靈的主要原因128
二、解決政府失靈的措施129
項目小結130
關鍵詞131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131
項目九國民收入核算理論134
學習要求134
任務一宏觀經濟運行134
一、國民經濟134
二、國民經濟與宏觀經濟的關系135
三、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條件135
任務二國內生產總值137
一、國內生產總值的內涵137
二、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138
三、兩種國內生產總值的恆等關系142
任務三國內生產總值與其他總量的關系143
一、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143
二、國內生產凈值與國民收入144
三、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145
四、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6
五、GDP指標的意義與缺陷147
項目小結149
關鍵詞149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149
項目十宏觀經濟均衡理論151
學習要求151
任務一宏觀經濟均衡及其實現151
一、總供給與總需求151
二、總需求決定總供給152
三、宏觀經濟均衡的實現過程153
任務二總支出函數155
一、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155
二、投資函數158
三、總支出函數159
四、總支出的變動160
任務三乘數理論161
一、乘數理論161
二、政府收支條件下的乘數162
三、乘數的運用164
任務四總供求均衡165
一、總需求曲線165
二、總供給曲線167
三、總供求均衡168
項目小結169
關鍵詞170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170
項目十一失業與通貨膨脹172
學習要求172
任務一失業理論172
一、失業的類型與原因172
二、失業的經濟後果177
三、失業治理對策178
任務二通貨膨脹183
一、通貨膨脹的概念與衡量184
二、通貨膨脹的類型186
三、通貨膨脹的成因187
四、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190
五、通貨膨脹的治理192
任務三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195
一、通貨膨脹與失業交替發展195
二、通貨膨脹與失業同時並存196
項目小結196
關鍵詞197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197
項目十二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199
學習要求199
任務一經濟周期199
一、經濟周期的內涵199
二、經濟周期的劃分201
三、經濟周期的原因201
任務二經濟增長202
一、經濟增長及其衡量指標202
二、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205
任務三經濟增長模型207
一、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207
二、新古典增長模型209
三、新經濟增長理論210
任務四經濟發展211
一、經濟發展211
二、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213
三、影響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213
四、經濟發展模式214
項目小結217
關鍵詞218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218
項目十三宏觀經濟政策219
學習要求219
任務一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與需求管理219
一、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和工具219
二、市場經濟的弊端222
三、凱恩斯革命223
四、需求管理225
任務二財政政策226
一、財政政策工具226
二、財政政策的運用228
三、財政政策的時滯229
四、財政政策的自動穩定器229
任務三貨幣政策230
一、貨幣政策工具230
二、貨幣政策的運用234
三、貨幣政策的時滯234
四、需求管理理論的借鑒意義235
項目小結236
關鍵詞237
生活中經典案例分析237

❹ 每天學點經濟學的目錄

第一章 推開經濟學殿堂的大門——最為經典的十大經濟學原理
權衡與取捨是人類永恆的命題——選擇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機會成本
理性人考慮邊際量——邊際
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激勵
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貿易
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無形的手
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有形的手
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生產率
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必然上升——通貨膨脹
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第二章 你必須要了解的經濟現象——著名的十大經濟學效應
為什麼一個小的過錯可能擴散成彌天大禍——蝴蝶效應
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馬太效應
隨大流是明智還是愚蠢——羊群效應
競爭讓市場更高效——鯰魚效應
「短板」往往決定最終的結果——木桶效應
消費習慣具有不可逆性——棘輪效應
經濟雪崩的秘密——多米諾骨牌效應
學會適應未必是好事情——青蛙效應
政府投資多,私人投資必然少——擠出效應
為什麼會「以偏賅全」、「愛屋及烏」——暈輪效應
第三章 經濟學點睛——學習和你最貼近的經濟學基本概念
人都是理性和自私的嗎——經濟人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成本
月有陰晴圓缺,經濟也有盈虧漲跌——經濟周期
鑽石真的很值錢嗎——壟斷
市場中的「天平」——均衡
腐敗、社會不公和社會動亂之源——尋租
怎樣才能種豆得瓜——投入產出
抓住「看不見的手」——供給需求
幸運的辛巴威大象——公共產品
經濟學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效率和公平
第四章 小數字大秘密——看懂關鍵經濟統計數據背後的含義
政府能保證百分百就業嗎——自然失業率
溫飽、小康和富裕之間的分水嶺——恩格爾系數
通貨膨脹離我們越來越近——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國民經濟風向標——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出口海外,造就韓國「漢江奇跡」——出口貢獻率
天涯海角緣何變為人間天堂——投資貢獻率
關注消費的力量——消費貢獻率
衡量人民貧富的重要標尺——人均可支配收入
詮釋自己的幸福——國民幸福指數GNH
我們究竟走向何處——人類發展指數HDI
第五章 讓錢幫你賺錢——證券投資必須掌握的經濟學要點
摸不著,但絕對看得見——虛擬經濟
評估投資最准確的手段——內在價值
現在小投資,未來大收益——復利
贏利和虧損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風險
股市中的錢到底去了哪裡——零和游戲
經濟形勢的緩沖器和加速器——利率
投資不能「畫餅充飢」——預期收益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證券組合
第六章 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經營企業必須知道的經濟學知識
給別人打工不如給自己打工——創業
經營企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競爭
如何讓「獨木橋」變為「立交橋」——多元化發展
大賣場為什麼敢收昂貴的進場費——買方壟斷
做大做強PK做小做精——規模與效益
讓員工也當股東——員工持股制
縮短與下屬溝通的「管道」——扁平化管理
巨人倒下,通用汽車(GM)破產——破產保護
以低價佔領市場——商品傾銷
扎堆辦企業,建立產業集群優勢——小狗經濟
誰是企業真正的上帝——80/20法則
第七章 杜拉拉都能升職,你為什麼不能——讓你更搶手的職場經濟學
如何成為職場的「香餑餑」——替代效應
人才市場為什麼會波動——蛛網理論
重視面試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
誰為變相裁員埋單——軟裁員
不要遷怒於下屬——踢貓效應
工作中要少用「北風」,多用「南風」——南風法則
你也可以成為金牌銷售員——跳蚤效應
人的價值到底有多高——人力資源
一定要和同事保持適當的距離——刺蝟效應
為什麼職場新人更容易受冷落——蘑菇定律
第八章 做經濟生活的明白人——日常生活中要懂得的經濟學
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信息不對稱
讓人們不再「看病難」——醫療保險
「門當戶對」的婚姻——理性選擇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成本和收益
消費券,愛你不容易——貨幣幻覺
為什麼價格越高越有人買——凡勃倫效應
房屋,每個家庭的必需品——剛性需求
莫把教育當消費——人力資本投資
無聲的抗拒——「用腳投票
「癩蛤蟆」如何吃到「天鵝肉」——格雷欣法則
第九章 聚焦中國與世界經濟——你應該了解的當前經濟熱點
中美能共同領導世界嗎——「G2」理論
作為最大債權國的煩惱——外匯儲備
最大鐵礦石進口國的尷尬——力拓事件
「輪胎特保案」的本質——貿易保護
家電下鄉的效果有多大——拉動內需
人民幣跨境結算——人民幣國際化
……
附錄:世界著名的十大經濟學著作

❺ 微觀經濟學的目錄

第一章導論1第一節什麼是經濟學2一、經濟的含義2二、資源的稀缺性與人類無限的慾望3三、機會成本與生產可能性曲線5第二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7一、經濟學的早期階段: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8二、經濟學的形成階段:古典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8三、微觀經濟學的形成階段:新古典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9四、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10五、凱恩斯以後經濟學的發展12第三節微觀經濟學的框架體系13一、微觀經濟學的前提假設14二、微觀經濟學的中心思想14三、微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14四、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聯系與區別17第四節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18一、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18二、均衡分析19三、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20四、邊際分析20五、模型分析21關鍵術語22思考與練習22第二章供求理論23第一節需求理論25一、需求量26二、需求26三、需求規律28四、個人需求與市場需求29第二節供給理論30一、供給30二、供給函數31三、供給表和供給曲線32四、供給規律32五、個體供給與市場供給33第三節市場均衡33一、市場機制33二、市場均衡34三、供給與需求變動對均衡的影響35四、均衡價格理論的應用36第四節需求彈性38一、彈性39二、需求價格彈性39三、需求的其他彈性44第五節供給彈性48一、供給價格彈性48二、供給價格彈性的分類50三、影響供給價格彈性的因素51四、供給彈性的應用51第六節蛛網模型53一、蛛網模型的假設條件53二、蛛網模型的類型及穩定性54三、蛛網模型的應用56關鍵術語57思考與練習57
第三章消費者行為理論59第一節基數效用下的消費者均衡61一、效用的相關概念61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63三、消費者均衡65四、消費者均衡的證明67五、需求曲線的推導68六、消費者剩餘70第二節序數效用論下的消費者均衡72一、無差異曲線分析72二、預算線78三、消費者均衡80四、顯示性偏好81第三節價格與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84一、價格—消費曲線84二、收入—消費曲線86第四節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88一、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及總效應88二、正常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89三、低檔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91四、吉芬商品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91五、希克斯分析法與斯勒茨基分析法92六、三種需求曲線的推導95第五節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消費者選擇96一、不確定性96二、風險與概率96三、消費者的風險偏好99四、應對風險的方法101關鍵術語103思考與練習103
第四章生產理論105第一節生產函數107一、企業107二、生產要素110三、生產函數的概念110四、生產函數的分類111五、常見的四種典型生產函數112第二節短期生產函數113一、短期產量113二、邊際報酬遞減規律114三、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115四、短期生產的生產要素合理投入區域117五、短期生產中生產者的最優決策118第三節長期生產函數119一、等產量曲線119二、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120三、脊線與生產的經濟區域122第四節等成本線和最優要素投入組合123一、等成本線123二、最優的生產要素投入組合124三、擴展線126四、技術進步對生產要素最佳投入組合的影響127第五節生產彈性與規模報酬128一、生產彈性128二、規模報酬130關鍵術語133思考與練習134
第五章成本理論135第一節成本和成本函數136一、機會成本136二、顯性成本、隱性成本與正常利潤137三、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沉沒成本138四、內部成本與外部成本140五、成本函數140第二節短期成本140一、短期成本的分類141二、生產函數與成本函數的對偶性143三、短期成本曲線143第三節長期成本146一、長期總成本函數及其曲線146二、長期平均成本函數及其曲線147三、長期邊際成本函數及其曲線149四、最優產量與最優工廠150第四節學習效應與范圍經濟151一、學習效應151二、范圍經濟152關鍵術語156思考與練習156
第六章產品市場理論157第一節市場結構158一、市場概述158二、市場結構159三、影響市場競爭程度的因素159四、市場類型的劃分及特徵160第二節完全競爭市場160一、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條件161二、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162三、利潤最大化原則163四、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與短期供給曲線164五、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與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165六、完全競爭模型的應用169第三節完全壟斷市場171一、完全壟斷市場的條件及其形成原因171二、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172三、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與短期供給曲線173四、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176五、價格歧視177六、完全壟斷模型應用180第四節壟斷競爭市場183一、壟斷競爭市場概述183二、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185三、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186四、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187五、壟斷競爭市場和經濟效率188第五節寡頭壟斷市場188一、寡頭壟斷市場的概念188三、寡頭壟斷市場均衡189關鍵術語196思考與練習196
第七章生產要素市場198第一節要素市場概述200一、生產要素市場特點201二、生產要素市場的基本概念202三、生產要素使用原則203第二節生產要素需求理論203一、不同產品市場下的要素需求曲線204二、不同要素市場下的廠商要素供給曲線205三、不同市場組合下的要素市場均衡206第三節要素市場供給理論209一、工資率的決定209二、地租的決定213三、利息的決定215四、利潤的決定217第四節歐拉定理218第五節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220一、洛倫茲曲線220二、基尼系數220關鍵術語222思考與練習222
第八章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224第一節一般均衡理論與帕累托最優226一、局部均衡理論226二、一般均衡分析227三、帕累托最優229第二節交換的帕累托最優狀態230一、交換的帕累托最優的含義與實現條件230二、效用可能性曲線233第三節生產的帕累托最優狀態233一、生產的帕累托最優的含義與實現條件233二、生產可能性曲線236第四節生產與交換的帕累托最優狀態237一、生產與交換的帕累托最優的含義及實現條件237二、實現生產與交換帕累托最優的經濟機制238第五節福利經濟學240一、福利經濟學的發展240二、最大效用可能性曲線241三、社會福利函數242四、社會福利最大化242五、兩種其他形式的社會福利函數243六、阿羅的不可能性定理243七、次佳理論244八、社會福利的政策標准245九、效率與公平246關鍵術語250思考與練習250
第九章博弈論概述251第一節博弈論基本概念252一、博弈和博弈論的概念252二、博弈模型的構成要素254三、博弈模型的類型254四、博弈的表示方法255第二節完全信息靜態博弈257一、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的概念257二、占優策略均衡與納什均衡257三、納什均衡與寡頭壟斷市場261四、混合策略納什均衡262第三節完全信息動態博弈263一、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下概念的界定263二、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264三、先動優勢與後動優勢265第四節策略性行動和重復博弈266一、承諾266二、威脅266三、允諾267四、重復博弈268關鍵術語269思考與練習270
第十章市場失靈272第一節市場失靈——壟斷275一、壟斷與福利損失275二、壟斷與尋租276三、壟斷與「X非效率」277四、政府的規制278第二節市場失靈——外部性283一、外部性概述283二、外部性與市場失靈284三、應對外部性的措施285第三節市場失靈——公共物品292一、公共物品的特性292二、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292三、解決搭便車問題的措施294四、公共資源的利用與保護295第四節市場失靈——信息不完全與信息不對稱297一、信息不完全與信息不對稱297二、逆向選擇298三、道德風險303四、委託—代理人問題305關鍵術語308思考與練習309
參考文獻310

❻ 微觀經濟學目錄

目 錄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稀缺性和經濟學 1
一、經濟學的概念 1
二、經濟物品 2
三、稀缺性 3
四、經濟資源 3
第二節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4
一、兩個基本概念 4
二、三個基本經濟問題 5
三、基本經濟問題的
根本解決 6
第三節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7
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 7
二、微觀經濟學和
宏觀經濟學 8
三、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8
本章小結 10
復習思考題 10
第二章 供給和需求的基本理論 11
第一節 市場 11
一、市場的含義 12
二、價格機制 12
三、價格和市場的圖示 13
第二節 供給 14
一、供給函數 14
二、供給表和供給曲線與
供給定理 16
三、供給曲線的移動 18
第三節 需求 19
一、需求函數 19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線與
需求規律 20
三、需求曲線的移動 22
第四節 需求、供給和市場 23
一、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 23
二、市場均衡價格的決定 26
三、市場均衡價格的變動 28
四、市場均衡價格對資源配置的
調節作用 31
五、政府幹預與市場均衡 32
六、蛛網模型 33
第五節 供給彈性和需求彈性 35
一、彈性的含義 36
二、供給價格彈性 36
三、需求價格彈性 40
四、需求的其他彈性 47
本章小結 48
復習思考題 49
第二篇 消費者行為理論
第三章 效用理論 52
第一節 效用的概念 53
一、效用的定義 53
二、效用的特徵 53
三、效用的衡量 54
四、邊際效用分析 55
第二節 消費者偏好 62
一、定義 62
二、性質 62
三、描述 64
第三節 預算約束 69
一、預算約束與預算線 69
二、預算線方程 69
三、預算線的移動 70
四、預算線的特殊形狀 71
第四節 消費者選擇 72
一、分析前提 73
二、分析過程 73
三、消費者均衡條件 74
四、消費者均衡條件的應用 75
第五節 不確定條件下的選擇 78
一、不確定性的含義及其度量 78
二、不確定條件下的效用函數 79
三、不確定條件下的選擇行為 81
本章小結 83
復習思考題 84
第四章 個人需求與市場需求 88
第一節 個人需求 89
一、個人需求的含義 89
二、總需求與凈需求 90
三、案例:單個勞動者的選擇 91
第二節 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 92
一、替代效應 92
二、收入效應 94
三、價格變化的總效應 94
第三節 市場需求 97
一、市場需求函數 98
二、市場需求曲線與彈性 99
三、市場需求的反函數 101
第四節 消費者剩餘 101
一、消費者剩餘的概念 101
二、消費者剩餘的變化 103
三、稅收的介入與消費者剩餘 104
第五節 網路外部性 106
一、網路外部性的含義 106
二、網路外部性的分類 107
三、網路外部性下的效用函數
和市場均衡 111
四、網路外部性的調整 113
五、網路外部性的作用 114
本章小結 115
復習思考題 116
第三篇 廠商理論
第五章 生產理論 118
第一節 企業的特點 118
一、企業的組織形式 119
二、企業的本質 120
三、企業的目標 120
第二節 生產函數 122
一、生產要素 122
二、生產函數 122
三、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123
第三節 一種可變投入的生產函數 124
一、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
生產函數 125
二、總產量、平均產量和
邊際產量 125
三、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128
四、短期生產三個階段的劃分 129
第四節 兩種可變投入的生產函數 130
一、兩種可變投入的生產函數
的一般表達式 130
二、等產量曲線 130
三、邊際技術替代率 133
四、等成本線 134
第五節 最優生產決策和規模報酬 136
一、既定成本條件下的產量
最大化 136
二、既定產量條件下的成本
最小化 137
三、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138
四、生產擴展線 139
本章小結 141
復習思考題 142
第六章 成本理論 145
第一節 成本的概念 145
一、機會成本與經濟成本 146
二、顯明成本和隱含成本 147
三、利潤與經濟利潤 148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成本 149
一、短期成本種類 149
二、短期成本的變動 152
第三節 廠商的長期成本 154
一、長期總成本 155
二、長期平均成本 156
三、長期邊際成本 159
第四節 成本曲線 161
一、短期成本曲線 161
二、長期成本曲線 162
第五節 范圍經濟和學習效應 164
一、范圍經濟 164
二、學習效應 169
本章小結 171
復習思考題 171
第四篇 產品市場理論
第七章 完全競爭市場 174
第一節 完全競爭的市場和廠商 174
一、完全競爭的市場和廠商
的類型 174
二、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
曲線和收益曲線 177
三、廠商實現利潤最大化
的均衡條件 179
第二節 完全競爭廠商和行業
的短期均衡 179
一、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179
二、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 182
三、生產者剩餘 184
四、完全競爭行業的短期供給 185
第三節 完全競爭廠商和行業的
長期均衡 185
一、廠商對最優生產規模的選擇 185
二、廠商進出一個行業的選擇 186
三、完全競爭行業的長期供給 187
四、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 190
第四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191
一、經濟效率 191
二、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191
三、實現經濟效率 193
第五節 消費者主權與生產者主權 195
一、消費者主權 195
二、生產者主權 198
本章小結 198
復習思考題 199
第八章 壟斷市場 202
第一節 壟斷概述 202
一、壟斷的含義 202
二、壟斷市場的特徵 203
三、壟斷產生的原因 204
四、壟斷力 207
第二節 壟斷市場均衡 209
一、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 209
二、壟斷企業的收益曲線 209
三、壟斷企業的短期均衡 211
四、壟斷企業的長期均衡 213
五、壟斷廠商的供給曲線 214
第三節 買方壟斷 215
一、賣方壟斷與買方壟斷的關系 215
二、買方壟斷的成因 219
三、買方壟斷造成的凈損失 220
四、雙邊壟斷 220
第四節 價格歧視和兩部收費制 221
一、價格歧視的目的和條件 221
二、價格歧視的三種類型 222
三、價格歧視的影響和效率得失 225
四、二重價 227
五、捆綁銷售 227
六、時間價格歧視和高峰
價格歧視 229
第五節 對壟斷市場的評價與
政府規制 229
一、對壟斷市場的評價 229
二、對壟斷市場的政策 232
本章小結 235
復習思考題 235
第九章 壟斷競爭與寡頭壟斷 239
第一節 壟斷競爭 240
一、壟斷競爭的含義及市場特點 240
二、壟斷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 241
三、壟斷競爭的市場均衡 243
四、非價格競爭 246
五、壟斷競爭廠商的供給曲線 248
六、壟斷競爭的效率分析 249
第二節 寡頭壟斷 250
一、寡頭壟斷的含義與市場特徵 250
二、寡頭壟斷的理論模型 252
三、寡頭廠商的供給曲線 253
第三節 寡頭壟斷的產量競爭模型 253
一、古諾模型 253
二、斯塔克伯格模型 256
第四節 寡頭壟斷的價格競爭模型 258
一、「折彎的需求曲線」模型 258
二、價格領導模型 259
三、伯特蘭模型 261
第五節 串謀和卡特爾 263
一、串謀的好處 263
二、卡特爾的價格制定 263
三、卡特爾的產量分配 264
四、卡特爾的不穩定性 267
本章小結 268
復習思考題 269
第十章 博弈論 272
第一節 基本概念 273
一、博弈的含義 273
二、博弈的正規表述 275
三、博弈論的定義 277
四、博弈論的基本要素 277
第二節 納什均衡 278
一、占優策略均衡 278
二、納什均衡的定義 279
三、混合策略納什均衡 280
第三節 重復博弈 281
一、無名氏定理 282
二、精煉子博弈納什均衡 284
三、有限重復博弈 285
四、無限重復博弈 288
第四節 序列博弈 289
一、序列博弈 290
二、博弈樹 290
三、先行者優勢 291
四、策略性行動 292
第五節 討價還價策略 293
一、討價還價問題描述 293
二、納什討價還價解 294
三、討價還價策略的應用 295
本章小結 297
復習思考題 298
第五篇 要素市場理論
第十一章 要素市場的需求理論 299
第一節 競爭性的要素市場 299
一、生產要素需求的一般理論 299
二、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
要素的原則 308
三、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
的需求曲線 310
四、從廠商需求曲線到行業
需求曲線 312
五、完全競爭要素市場的均衡 315
第二節 買方壟斷的生產要素市場 315
一、買方壟斷廠商使用生產要素
的原則 315
二、買方壟斷市場生產要素價格
和數量的決定 316
三、買方壟斷廠商的要素
需求曲線 317
第三節 賣方壟斷的要素市場* 318
一、賣方壟斷廠商使用生產
要素的原則 318
二、賣方壟斷廠商的要素
需求曲線 319
三、雙邊壟斷 320
本章小結 321
復習思考題 322
第十二章 要素市場的供給理論 324
第一節 勞動市場及工資率的決定 324
一、勞動供給曲線 324
二、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 328
三、勞動市場均衡與工資的決定 329
四、工會與勞動供給 331
第二節 土地市場及地租的決定 336
一、土地的供給曲線 336
二、土地的供求與地租的決定 336
三、租金、准租金和經濟租金 339
第三節 資本市場及利息率的決定 341
一、資本與利息 342
二、資本的供給 347
三、資本市場的均衡 351
第四節 歐拉定理 352
第五節 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 354
一、洛倫茲曲線 354
二、基尼系數 355
本章小結 357
復習思考題 358
第六篇 效率、市場失靈和
政府的作用
第十三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經濟學 360
第一節 一般均衡 361
一、局部均衡與一般均衡 361
二、各市場之間的聯系 362
三、一般均衡理論的基本思想 364
四、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問題 367
第二節 交換的效率 368
一、經濟效率 368
二、交換的一般均衡 370
三、生產的一般均衡 373
四、生產與交換的一般均衡 376
五、帕累托最優狀態的實現 378
第三節 社會福利函數 379
一、福利經濟學概述 379
二、社會福利函數 381
三、社會福利與個人偏好 385
四、效率與公平 387
第四節 市場失靈 389
一、看不見手的原理 390
二、市場失靈的含義及其表現 391
三、市場失靈的原因 392
四、糾正市場失靈的辦法 393
本章小結 394
復習思考題 396
第十四章 信息經濟學 397
第一節 信息不對稱 397
一、信息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397
二、經濟信息與經濟機制 400
三、信息不對稱的含義及其表現 403
第二節 逆向選擇 405
一、逆向選擇的概念 405
二、舊車市場中的逆向選擇 406
三、保險市場中的逆向選擇 406
四、資本市場中的逆向選擇 408
第三節 信號傳遞 409
一、信號傳遞的概念 409
二、教育市場中的信號傳遞 410
三、物種繁衍中的信號傳遞 411
四、聲譽機制與標准化 412
第四節 道德風險 413
一、道德風險的概念 413
二、保險市場中的道德風險 414
三、高等學校助學貸款市場中
的道德風險 416
四、裝潢市場中的道德風險 417
本章小結 418
復習思考題 418
第十五章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419
第一節 外部性 420
一、外部性的定義與分類 420
二、生產和消費領域中的外部性 421
三、外部性對市場均衡的影響 421
第二節 科斯定理 427
一、科斯定理的產生 427
二、科斯定理的內容 428
三、科斯定理的應用 429
第三節 公共物品 430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與分類 430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與偏好
顯示機制 432
三、公共物品的社會最優供給 435
四、公共物品生產與政府作用 436
五、公共選擇理論 437
本章小結 440
復習思考題 440
參考文獻 441

❼ 經濟學基礎的目錄

第1章 經濟學十大原理
(少數幾個重要思想指導著經濟學的研究)
第2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經濟學家既可以作為科學家來觀察世界,也可以作為決策者來觀察世界)
第3章 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比較優勢理論解釋了人們如何從經濟上相互依存性中獲益) 第4章 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
第5章 彈性及其應用
(經濟如何讓協調獨立的經濟主張?通過供求市場的力量)
第6章 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
(用供求的工具來考察各種政府政策的效應) 第7章 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效率
第8章 應用:賦稅的代價
第9章 應用:國際貿易
(為什麼供求均衡對整個社會是合意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的概念解釋了市場的效率、賦稅的代價,以及國際貿易的利益)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
(市場結果並不是總是有效率的,政府有時可以彌補市場失靈) 第12章 生產成本
第13章 競爭市場上的企業
(企業理論闡明了競爭市場供給背後的決策)
第14章 壟斷
(有市場實力的企業會使市場結果無效率) 第15章 一國收入的衡量
第16章 生活費用的衡量
(用於監測整體經濟發展的生產總量和物價總水平) 第17章 生產與增長
第18章 儲蓄、投資和經融體系
第19章 基本金融工具
第20章 失業
(這幾章描述了長期中決定關鍵真實變數的力量,這些變數包括GDP的增長、儲蓄、投資、真實利率和失業) 第21章貨幣制度
第22章 貨幣增長與通貨膨脹
(在決定物價水平、通貨膨脹率和其他名義變數的長期行為時,貨幣制度至關重要) 第23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
第24章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
(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解釋了短期經濟波動、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短期效應,以及真實變數和名義變數之間的短期聯系)

❽ 環境經濟學的目錄

第一篇 導論篇
第一章 環境與經濟 2
第一節 環境經濟學原理 4
第二節 環境經濟學的研究方式 19
一、實證型的環境經濟學研究 20
二、規范型的環境經濟學研究 23
第三節 貿易存在的原因 24
一、進行交易的簡單例子 24
二、比較優勢原理 27
第二章 市場與環境 31
第一節 市場中的供給與需求 32
一、需求 33
二、供給 37
三、供給與需求的結合 41
第二節 彈性及其應用 46
一、需求彈性 46
二、供給彈性 52
三、供給、需求和彈性的三種應用 54
四、稅收政策與供求彈性 58
第三節 市場和福利 61
一、消費者剩餘 62
二、生產者剩餘 65
三、總剩餘及市場效率 68
四、福利經濟學的應用 71
第三章 外部性與物品分類 81
第一節 外部性 81
一、外部性與效率偏差 81
二、外部性的內在化方法 85
第二節 物品分類與環境資源 100
一、物品分類 100
二、共有態環境資源的結局 102
三、共有態環境資源的可持續運營 104
第二篇 市場篇
第四章 基本消費理論與綠色消費 112
第一節 消費的基本概念 112
一、經濟學中的消費 112
二、消費的多樣性 112
第二節 消費行為理論 115
一、預算約束 115
二、效用 117
三、無差異曲線 120
四、消費行為的決定 122
第三節 消費的外部性 126
一、消費的正外部性 126
二、消費的負外部性 127
第四節 綠色消費 132
一、綠色消費概念的興起 132
二、綠色消費的含義 132
三、綠色消費的發展 135
第五章 生產成本與環境成本 136
第一節 機會成本和企業會計 136
一、成本的基本概念 136
二、會計的損益報告書 137
三、機會成本的含義 137
四、經濟利潤和會計利潤 139
第二節 生產函數 139
第三節 成本的衡量 141
一、固定成本(FC)與可變成本(VC) 142
二、總成本(TC) 143
三、平均成本(AC)與邊際成本(MC) 143
四、平均總成本與邊際成本 145
第四節 替代原理 147
第五節 短期與長期成本 148
一、短期成本曲線 148
二、長期成本曲線 149
第六節 環境成本 151
一、環境成本的含義 151
二、環境成本的內容 152
三、顯性(內部)環境成本 155
四、隱性(外部)環境成本 160
五、造紙業的例子 163
第六章 完全競爭市場與競爭均衡 166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含義 166
第二節 利潤最大化與完全競爭企業的供給曲線 168
一、完全競爭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168
二、完全競爭企業的利潤 171
三、沉沒成本 172
四、完全競爭企業的短期供給 172
五、完全競爭企業的長期供給 174
第三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供給 175
一、有固定數量企業的市場供給 175
二、有進入和退出的市場供給 176
三、短期和長期均衡 178
第四節 競爭均衡 180
一、局部均衡分析與一般均衡分析 180
二、基本競爭模型 180
三、帕累托效率 182
第五節 一些具體環境手段的經濟分析 186
一、最優污染水平 186
二、管制-排放標准 187
三、排污費 188
四、標准與費的比較 188
五、可轉讓排污許可證 191
六、稅收和補貼 193
七、押金-退款制度 195
第七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與外部性 199
第一節 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含義 199
第二節 壟斷的來源 200
一、壟斷資源 200
二、政府政策 201
三、不完全信息 201
四、自然壟斷 202
五、市場策略 203
第三節 壟斷者的生產與定價決策 204
一、壟斷者的收益 204
二、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 206
三、壟斷利潤 207
第四節 壟斷的福利代價 208
一、壟斷的無效率分析 208
二、壟斷的其他福利代價 211
第五節 壟斷競爭市場 211
一、壟斷競爭的含義 211
二、短期中的壟斷競爭 212
三、長期中的壟斷競爭 213
第六節 壟斷競爭市場與外部性 214
一、過剩生產能力與價格加成 214
二、壟斷競爭與社會福利 214
三、反污染還是反壟斷 215
第七節 寡頭和博弈論 219
一、卡特爾 219
二、那什均衡 219
三、博奕論--囚犯的兩難處境 221
第八節 清潔生產 224
一、清潔生產的由來 224
二、清潔生產的含義 226
三、清潔生產過程 230
四、清潔產品 231
五、產品的整體環保問題 233
第三篇 調控篇
第八章 經濟發展與環境生產力 238
第一節 經濟發展的傳統衡量--GDP 238
一、GDP 238
二、GDP的衡量與構成 240
三、名義GDP與實際GDP 241
四、GDP與經濟福利 244
五、GDP的缺陷 244
第二節 經濟增長及其決定因素 245
一、經濟增長 245
二、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 247
三、環境生產力 249
第三節 經濟增長與環境 253
一、經濟增長與環境的關系的宏觀思考 253
二、經濟增長與環境的定量思考 257
三、產業與環境 261
第四節 經濟發展的真實衡量 268
一、資本觀、發展觀、財富觀的變革 269
二、環境與經濟的綜合衡量 269
第九章 貿易與環境 277
第一節 貿易與環境問題的產生 278
一、貿易與環境問題的提出 278
二、貿易與環境問題的成因 278
第二節 貿易對環境的影響 281
一、貿易的環境效應 281
二、貿易政策對環境的影響 282
三、貿易對產品的環境要求 283
第三節 環境對貿易的影響 285
一、環境成本內在化對貿易的影響 285
二、環境標准與產品競爭力 286
三、環境政策對貿易的影響 287
四、含有貿易條款的多邊環境協議 289
五、MEAS對貿易的影響 290
六、環境壁壘與國際貿易 293
七、案例分析:環境標准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 298
第四節 加入WTO後我國面臨的貿易與環境問題 300
一、經濟全球化與環境全球化 300
二、WTO有關貿易與環境問題的內容 301
三、加入WTO後我國面臨的貿易與環境問題 302
四、貿易與環境協調發展戰略探析 304
第十章 環境經濟調控 306
第一節 環境經濟調控的原則 306
一、環境經濟調控的定義 306
二、環境經濟調控的原則 307
第二節 外部性與產權 311
一、外部性與市場效率 311
二、產權與外部性 314
三、科斯定理 317
四、交易費用 319
第三節 再論物品分類 323
一、傳統的物品分類 323
二、本書的物品分類 327
三、外部性與共有態物品 329
四、公共態物品的分析 331
第四節 三類環境物品的環境經濟調控設想 336
一、自然資源 336
二、環境質量 350
三、廣義環境物品 351
參考文獻 353

❾ 經濟學基礎的目錄

第一章 經濟學概述 1
第一節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2
一、經濟學的定義 2
二、慾望與稀缺性 2
三、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3
第二節 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4
一、微觀經濟學 4
二、宏觀經濟學 6
三、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聯系 8
四、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8
第三節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9
一、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 9
二、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10
三、邊際分析 11
四、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 11
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2
本章小結 13
思考與練習 13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16
第一節 需求理論 17
一、需求、需求表與需求曲線 17
二、影響需求的因素與需求函數 18
三、需求定理 20
四、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20
第二節 供給理論 21
一、供給、供給表與供給曲線 21
二、影響供給的因素與供給函數 22
三、供給定理 23
四、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24
第三節 均衡價格理論 25
一、均衡價格的決定 25
二、需求與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27
三、均衡價格理論的應用 28
第四節 彈性理論 30
一、需求價格彈性 31
二、需求收入彈性 34
三、供給價格彈性 36
四、彈性理論的應用 37
本章小結 39
思考與練習 40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 44
第一節 效用論 44
一、效用 45
二、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 45
第二節 基數效用論與邊際效用分析法 46
一、總效用、平均效用與邊際效用 46
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48
三、消費者均衡 48
四、邊際效用理論的運用 50
第三節 序數效用論與無差異曲線 52
一、無差異曲線 52
二、預算線 55
三、消費者均衡 57
第四節 效用理論的應用 58
一、價格變化和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 58
二、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58
三、消費者行為對企業決策的啟示 60
本章小結 62
思考與練習 63
第四章 生產與成本 67
第一節 生產要素與生產函數 67
一、生產與生產要素 67
二、生產函數 68
第二節 短期生產函數 71
一、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71
二、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間的關系 72
三、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73
四、短期生產的三個階段 74
第三節 長期生產函數 75
一、規模經濟 75
二、內在經濟與內在不經濟 76
三、外在經濟與外在不經濟 77
四、適度規模 78
第四節 成本函數 78
一、成本的概念 78
二、短期成本函數 81
三、長期成本函數 84
第五節 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86
一、等產量線 86
二、邊際技術替代率 87
三、等成本線 87
四、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88
本章小結 91
思考與練習 92
第五章 市場理論 95
第一節 市場結構概述 95
一、劃分市場結構的標准 96
二、市場結構的類型 96
第二節 完全競爭市場 99
一、完全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 100
二、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曲線 101
三、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條件 101
第三節 完全壟斷市場 103
一、完全壟斷市場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 103
二、完全壟斷市場的廠商短期均衡 104
三、完全壟斷市場的廠商長期均衡 107
四、壟斷廠商的價格歧視 108
第四節 壟斷競爭市場 109
一、壟斷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 109
二、壟斷競爭市場上廠商的短期均衡 110
三、壟斷競爭市場上廠商的長期均衡 110
第五節 寡頭壟斷市場的廠商均衡 111
一、寡頭壟斷理論 111
二、寡頭市場的價格決定 114
三、寡頭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 115
本章小結 116
思考與練習 117
第六章 分配理論 120
第一節 收入分配的原理 120
一、生產要素的需求 121
二、生產要素的供給 122
三、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123
第二節 工資、利息、地租、利潤理論 123
一、工資理論 123
二、利息理論 126
三、地租理論 128
四、利潤理論 130
第三節 社會收入分配 131
一、洛倫茨曲線與基尼系數 132
二、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134
第四節 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 135
一、過程公平論與結果公平論 135
二、收入再分配政策 136
三、永恆的難題—平等與效率 137
本章小結 139
思考與練習 139
第七章 市場失靈與政府幹預 143
第一節 市場失靈 143
一、市場失靈的含義 143
二、市場失靈的原因 144
三、市場失靈中的政府職能和微觀經濟政策 145
第二節 壟斷及反壟斷措施 147
一、壟斷造成的損失 147
二、反壟斷措施 148
第三節 外部性 150
一、外部性的含義、分類及特點 150
二、糾正外部性的方法 153
第四節 公共物品 154
一、公共物品的內涵、特點及分類 155
二、公共物品的供給 157
本章小結 160
思考與練習 160
第八章 國民收入核算 163
第一節 國民收入的指標體系 164
一、國內生產總值 164
二、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的關系 166
三、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總量指標 167
第二節 國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170
一、支出法 170
二、收入法 171
第三節 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恆等關系 173
一、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恆等關系 173
二、兩部門經濟中的儲蓄—投資恆等式 174
三、三部門經濟中的儲蓄—投資恆等式 175
四、四部門經濟中的儲蓄—投資恆等式 176
本章小結 178
思考與練習 178
第九章 國民收入決定 182
第一節 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183
一、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 183
二、消費傾向與儲蓄傾向 184
三、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186
四、乘數原理 187
第二節 IS -LM模型 189
一、IS曲線 190
二、LM曲線 191
三、IS-LM模型 192
第三節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94
一、總需求曲線 194
二、總供給曲線 194
三、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96
本章小結 198
思考與練習 199
第十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202
第一節 失業理論 203
一、失業與失業率 203
二、失業的類型 203
三、充分就業 206
四、失業對社會的影響 206
第二節 通貨膨脹理論 207
一、通貨膨脹的含義 207
二、通貨膨脹的測定 208
三、通貨膨脹的分類 209
四、通貨膨脹的成因 210
五、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 212
第三節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213
一、菲利普斯曲線 213
二、社會不安指數與經濟業績指數 214
三、菲利普斯曲線的新變化 215
本章小結 217
思考與練習 218
第十一章 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 220
第一節 經濟周期理論 220
一、經濟周期的含義及特徵 220
二、經濟周期的階段 221
三、經濟周期的成因 222
第二節 經濟增長理論 225
一、經濟增長的含義及其特徵 225
二、經濟增長因素分析 225
三、經濟增長理論的沿革 227
四、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 227
五、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229
六、新劍橋增長模型 230
七、新增長理論 231
本章小結 232
思考與練習 233
第十二章 宏觀經濟政策 235
第一節 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與工具 235
一、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236
二、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之間的關系 237
三、宏觀經濟政策工具 238
第二節 財政政策 239
一、財政政策的內涵及分類 239
二、財政政策工具 241
三、財政政策的應用 242
四、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244
第三節 貨幣政策 245
一、貨幣政策的基礎知識 245
三、貨幣政策工具 247
四、貨幣政策的效應 249
第四節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使用 250
一、相機抉擇 250
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組合運用 251
本章小結 254
思考與練習 254
參考文獻 257

❿ 環境經濟學的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環境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1
一、世界環境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1
二、我國環境經濟學的發展5
第二節 環境經濟學的對象與性質7
一、環境經濟學的對象7
二、環境經濟學的性質8
三、環境經濟學的特點9
第三節 環境經濟學研究的任務和內容9
一、環境經濟學研究的任務9
二、環境經濟學研究的內容10
三、環境經濟學的分析研究方法11
第四節 環境經濟學在中國的最新進展與展望12
一、環境經濟學研究的最新進展12
二、環境經濟學研究展望15
思考題10
第二章 環境經濟學的基本理論16
第一節 環境資源的價值理論16
-、環境資源價值理論的來源16
二、環境價值的分類和構成18
三、環境資源的價格20
第二節 外部性理論21
一、基本概念21
二、解決外部性的途徑23
第三節 環境公共物品理論24
一、環境公共物品的概念24
二、環境公共物品的特徵24
三、環境公共物品的分類25
四、環境公共物品最優供給的確定26
第四節 循環經濟理論29
一、循環經濟的基本理論29
二、循環經濟的主要原則30
三、循環經濟的主要內容33
四、國際循環經濟的發展34
五、循環經濟在中國的實踐35
六、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37
七、案例:湖南泰格林紙集團公司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38
第五節 可持續發展理論41
一、可持續發展的由來41
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容42
三、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44
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44
五、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標准45
六、可持續發展模式的選擇46
思考題48
第三章 環境資源的合理利用50
第一節 環境資源理論概述50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50
二、環境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50
三、環境資源的未來51
第二節 環境資源的分類53
一、可耗竭資源53
二、可更新資源54
第三節 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55
一、合理利用環境資源的原則55
二、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內容56
第四節 環境資源的核算65
一、環境資源核算的重要性65
二、環境資源核算的基本方法65
三、環境資源的價值量核算68
思考題70
第四章 環境污染控制71
第一節 最優污染水平71
一、最優污染水平的確定71
二、關於最優污染水平的說明72
第二節 影響最優污染水平的若干因素73
一、環境容量73
二、凈化能力74
第三節 使用者成本75
第四節 市場機制與政府幹預77
一、市場機制與市場失靈77
二、政府幹預與政府失靈80
第五節 污染控制85
一、控制污染的方法85
二、庇古稅86
三、科斯定理87
四、污染控制中的責任法則和受益法則89
思考題90
第五章 環境費用效益分析91
第一節 環境費用效益分析的基本理論91
一、環境費用效益分析的產生與發展91
二、環境費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92
第二節 環境質量影響分析95
一、環境污染的外部影響95
二、環境質量影響分析96
三、建設項目環境質量影響的費用和效益98
第三節 環境費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步驟99
一、識別和計算項目的費用和效益99
二、計算費用和效益的現值100
三、費用和效益的比較100
第四節 環境費用效益分析的評價標准101
一、凈現值貼現率101
二、償還期限102
三、內部收益率102
四、收益費用比值102
第五節 費用效果分析102
一、費用效果分析的概念102
二、費用效果分析的實例103
第六節 環評中環境經濟損益分析的技術原則與方法104
一、指標計演算法104
二、簡易分析法107
第七節 案例108
一、重慶市大氣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費用估算案例108
二、廣州北二環高速公路生態環境影響的經濟評價案例115
思考題116
第六章 環境價值評價方法118
第一節 概述118
一、環境價值評價方法分類118
二、環境價值評價方法的選擇119
三、選擇不同評價方法的依據120
第二節 直接市場評價法120
一、理論基礎120
二、主要的直接市場評價法12l
三、直接市場評價法的適用范圍與條件125
四、直接市場評價法存在的問題和局限性126
第三節 間接市場評價法126
一、定義與理論基礎126
二、主要的間接市場評價法127
第四節 陳述偏好法132
一、定義和理論基礎132
二、主要的價值評估技術133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136
四、意願調查評估法的適用范圍與條件136
五、意願調查價值評估法的局限性137
六、總體評價138
第五節 案例139
一、霍奇森和迪克森對菲律賓帕拉萬島所做的砍伐森林對沿海地區的影響的研究案例139
二、日本對本國森林的環境價值評估案例139
三、重慶大足縣建沼氣池的環境經濟效益案例140
思考題142
第七章 環境經濟政策與手段143
第一節 概述143
一、環境管理政策的類型143
二、環境經濟政策的評價標准149
三、環境經濟手段類型150
四、環境經濟手段的應用154
五、環境經濟政策的實施154
第二節 排污收費158
一、庇古稅--排污費158
二、不完全競爭與排污收費160
三、排污收費的經濟效率16l
四、排污收費的問題163
五、中國的排污收費制度165
第三節 環境稅169
一、環境稅的種類169
二、環境稅的作用169
三、環境稅的影響問題170
四、環境稅的實施障礙170
五、環境稅的應用171
六、稅收綠色化問題172
第四節 排污權交易173
一、排污權交易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原理173
二、排污權交易的微觀效應173
三、排污權交易的宏觀效應175
四、排污權交易的主要特點176
五、實行排污權交易的條件及存在的問題178
六、排污權交易的方式及程序180
七、排污許可證的交易程序181
八、中國的排污權交易181
思考題185
第八章 環境保護產業 186
第一節 環境保護產業186
一、環境保護產業的產生和發展186
二、發展我國環境保護產業的意義187
三、我國環境保護產業的現狀188
四、我國環境保護產業存在的問題192
五、發展我國環境保護產業的措施193
第二節 環境保護投資194
一、概述194
二、我國環境保護投資現狀197
三、環境保護投資渠道200
四、環境保護投資體制與投資比例201
五、我國環境保護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202
思考題206
第九章 環境保護和發展模式207
第一節 生態效益型的經濟發展207
第二節 先污染,再治理發展模式的代價209
第三節 邊發展,邊治理發展模式的可行性與局限性211
第四節 以生態農業和環保產業為主導的可持續發展道路211
一、發展生態農業212
二、發展環保產業212
第五節 發展循環經濟是21世紀環境保護的戰略選擇214
思考題218
參考文獻219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目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