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觀經濟學a和微觀經濟學b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學校,微觀經濟學a和微觀經濟學b是用來區分經濟學專業和非經濟學專業的,課時和授課內容深度略有不同。
Ⅱ @_@求助,微觀經濟學中邊際收益:MR=dTR/dQ,P=a-bQ,TR=PQ=aQ-bQ2
MR是TQ對Q進行一階求導,dQ不是d和Q的乘積,而是求導的特定符號。完整過程如下:
注意TR=P·專Q=(a-bQ)·Q=aQ-bQ·Q=aQ-bQ2(這里是兩個屬Q的乘積,即Q的平方,嚴格來說2應該寫在右上標)
MR=TR'(Q)=d(aQ-bQ2)/dQ=(a·dQ-b·dQ2)/dQ=a-2bQ
Ⅲ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的生產者、單個的消費者、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
Ⅳ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個人以及企業在市場中的行為。
內容主要分塊為:消費者行為理論(收入既定下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生產者行為(包括生產論,成本論,以及完全競爭市場,壟斷市場),一般市場均衡(生產和交換都達到均衡),還有公共產品等一些東西。
微觀相對宏觀來說,宏觀主要研究比如,國家如何實現經濟增長(古典理論和凱恩斯主義等)還有經濟波動周期理論。比如儲蓄率,技術進步,人口增長,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還有經濟政策對經濟狀況的影響。
Ⅳ 國外微觀經濟學的題目,求解,6、7兩題為什麼是A
你在學Ricardian Model吧。
絕對優勢,只需要比較數值即可。這兩道題目所給的表格中,前兩列數字,是單位產品需要的勞動數量,後兩列數字表示單位勞動可以生產的產品數量。
所以,兩組數據觀察一組即可。根據通常大家都使用MPL(邊際勞動生產力)來衡量,所以我們只看後兩列數據。
第六題:絕對優勢,5>2,20>4,顯然,Rancher在兩產品上都有絕對優勢。
相對優勢:(2/4)>(5/20),這說明,對於Farmer來說,生產一單位Potatoes,需要放棄生產0.5單位的meat,而Rancher生產一單位Potatoes,只需要放棄生產0.25單位的meat,說明在Potatoes的生產上,Rancher有比較優勢,同理,Farmer則在meat生產上有比較優勢。
第七題:生產專門化的結果就是,各國只生產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從第六題的解釋和分析中可以知道,England在Bread上有比較優勢,Spain在cheese上有比較優勢。所以England專門生產bread,Spain專門生產cheese。
Ⅵ 微觀經濟學
什麼是微觀經濟學,簡單的來說之所以叫微觀,是因為研究對象往往是某一個個體,而專微觀經濟學研究屬的就是當研究個體的內外部環境發生改變時,這個對象的供給和需求等經濟活動會發生哪些變化。簡單的舉個例子,今年蘋果豐收了,蘋果的價格會怎麼變。又比如,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那麼對於大米的需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Ⅶ 【微觀經濟學】此圖上A,B,C三塊區域,分別代表什麼為何消費者剩餘變動是(A-B)
價格為p最高時,消費者剩餘=A+E;價格為p0時,消費者剩餘=E+B。
故消費者剩餘變化是A-B。
方塊A、B是消費者剩餘的一部分;方塊A、C是生產者剩餘的一部分;沒什麼特殊含義。
Ⅷ 微觀經濟學選擇題 解釋一下選A的原因 謝謝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內買的產品)帶來到總成本的增容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可能會增加。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
Ⅸ 幾個微觀經濟學的問題
3,P<LAC,則廠商虧損,不會再生產了,P=LAC,是競爭廠商長期均衡時的結果。
15,產量增加不是為了提高價格,而是為了增加邊際收益,因廠商始終是在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處生產。
16、因為是壟斷廠商,它生產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的產量x,但是D(p)與MR曲線分離的,所以在x的產量下不可能有P=MC,又因為經濟利潤消失,所以P=AC
29、古諾模型是一個寡頭廠商的競爭模型,他的均衡結果是達到次優戰略,不能達到最優戰略,這主要是他們間不信任對方,沒有認識到他們的相互依賴性,B才是古諾模型的前提,所以C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