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宏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高級宏觀經濟學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區別:
1、內容不同
初級宏觀經濟學其實就是經濟學原理的宏觀部分,嚴格來講只是給學生一些和宏觀經濟學相關的一般概念以及一些學派(主要是凱恩斯主義)的主要觀點,基本是描述現象和定性地闡述理論的主要內容。
中級宏觀經濟學在初級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定量成分,並且對於理論的闡述也更為嚴密。主要還是凱恩斯主義學派的觀點,對於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除非是非常簡化的例子,一般只能進行定性的介紹。
高級宏觀經濟學,對於優化問題尤其是動態規劃等都已經非常熟練。這時很多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觀點(所謂具有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學)就能夠通過嚴密的數學建模進行闡述了。
2、對數學的要求
宏觀經濟學學習中需要的數學技巧極低,主要是讓讀者對學科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中級宏觀經濟學由於在初級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定量成分,所以數學上需要讀者掌握微積分的相關概念。
高級宏觀經濟學需要讀者的數學基礎非常高,對於優化問題尤其是動態規劃等都已經非常熟練。能夠對很多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觀點(所謂具有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學)就能夠通過嚴密的數學建模進行闡述了。
聯系:
初級宏觀經濟學和中級宏觀經濟學主要是理論加模型,高級宏觀經濟學對數學的要求很高,基本以模型為主。
(1)中級經濟學擴展閱讀:
推薦教材:
初級的推薦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宏觀分冊》,中級的話,曼昆的《宏觀經濟學》、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薩穆爾森的《經濟學》都不錯,國內的推薦高鴻業的《宏觀經濟學》(考研參考書)。
羅默的《高級宏觀經濟學》和威廉姆森的《宏觀經濟學》都介於中級和高級之間,可以作為過渡。
高級基本就是看相關學派的專門著作,可以看Sargent和Ljungqvist的《迭代宏觀經濟理論》、Stokey和McCandless的the ABCs of RBCs等。
B. 中級宏觀和中級微觀經濟學是指什麼
1、宏觀經濟就是宏觀層面的國民經濟,包括一國國民經濟總量、國民經濟構成(主要分為GDP部門與非GDP部門)、產業發展階段與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程度(人類發展指數、社會發展指數、社會福利指數、幸福指數)。
2、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
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
(2)中級經濟學擴展閱讀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
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2、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
3、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
4、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C. 誰知道那本中級的宏觀經濟學比較好
曼昆的是中級宏觀經濟學。我覺得在中級教程中,多恩布希的就有超越曼昆之處,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對各個流派的描述和評價相當公允,而曼昆的是比較欠缺的。再者,中級教程中的薩克斯的《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細節和層次都比曼昆的清楚,而且更有門戶之見。當然,三者同為中級教程,難度其實相當。只是若都讀你會有更全方位的把握,畢竟宏觀經濟是百家爭鳴。高級教程當然首推羅默的《高級宏觀經濟學》,結構條理很清晰,是新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典範,而且讀起來不生硬,也不抽象。
D. 中級計量經濟學怎麼學習啊
中級計量經濟學方法的基礎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是一種新的數學形式,學習中要十分注意其基本概念和方法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認識其方法與其它數學方法的根本不同之處。
一,如何學好計量經濟學;
1,多看教材和各類書籍,注意要看國內的。國外的教材基本上都是難以短時間看完的大部頭書籍,看完要很長時間,無論拿著還是看在眼裡都是壓力。而且對於翻譯過來的東西,不一定翻譯的都對。要看國內的書,看國內一些相對比較出名的計量學者寫的是書。
2,看完書籍,理解別人在何種情況下使用何種計量,理解數據的構造。有的時候由於數據的制約,無法進行完美的建模,就要增補各種新的計量方法。比如工具變數的使用。
3,基礎打好以後廣泛涉獵,以統計學為例,究竟是由統計到計量還是由計量到統計。還要有一定的軟體基礎。知道了用什麼方法但總不能手算數據。
二,計量經濟學;
計量經濟學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統計資料為基礎,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與電腦技術,以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數關系的一門經濟學學科。主要內容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
三,計量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計量經濟學的兩大研究對象:橫截面數據(Cross-sectional Data)和時間序列數據(Time-series Data)。前者旨在歸納不同經濟行為者是否具有相似的行為關聯性,以模型參數估計結果顯現相關性;後者重點在分析同一經濟行為者不同時間的資料,以展現研究對象的動態行為。
E. 中級微觀經濟學和經濟學原理只是難度上有什麼區別
1,難度大小不同:中級微觀經濟學的難度大。經濟學原理的難度適中。
2,內容多少不同:中級微觀經濟學的內容更加豐富。經濟學原理的內容相對較少。
3,適用范圍不同:中級微觀經濟學的適用范圍大。經濟學原理的適用范圍小。
(5)中級經濟學擴展閱讀:
《經濟學原理》的主要內容是介紹了經濟學十大原理,這十大原理又可以從三大角度進行區分,也就是說它們回答了三個大問題。
第一個大問題是人們怎樣作出決策。對於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四個原理:
1,人們面臨交替關系。也就是說人們為了或得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必須放棄另一件東西;那麼所謂的決策,就是在這兩件東西中進行選擇最後有所取捨。
2,一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因為人們之間都面臨著交替關系,所以,在作決策時人們就要對可供選擇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問題是一項行動的成本往往並不是很容易就可計算出來的。
3,理性考慮邊際量。作者認為生活中有很多決策都與對現有行動計劃進行小的增量調整有關,這些調整就是所謂的「邊際變動」。
4,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人們作出決策是在對成本與收益的比較之後進行的,當成本和收益變化時,人們的決策及行為也就會發生變動。所以,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的。這種激勵既可以是認為的,也可能是自然變化的結果。
F. 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算是初級還是中級
判斷經濟學教材難度的一個重要標準是書中數學模型的難度。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教材中有不少數學模型都達到了中級難度,有極少數甚至是高級難度。但是,高鴻業那本教材對於中、高級的數學模型大多沒有數學過程推導,只有結論的介紹。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算是一本處於初級和中級之間的教材。國內的經濟學教學跟國外有差別。國內高校西方經濟學通常只學習一次,而在國外需要在大一和大三分兩次學習。大一使用的是入門教材(初級),大三使用中級教材,到研究生以後再使用高級教材。(後有教材列表)( c& D. z& ?; d) r* P' y
至於」誰抄誰的「這個問題實際是不存在的。教材畢竟不是專著。這就象無論誰來編寫微積分教材,最後的結果必定都大同小異。 $ @6 B& p" e: M$ t
以下的教材我都翻過一遍,也是以前學習是老師推薦過的。有一個感覺是:國外的教材才是真的羅嗦。( t" b, m" ]+ `% k/ A2 X
一、入門教材
. x) @6 k8 X/ p5 X# T4 T# F
1、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梁小民教授翻譯。曼昆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適合於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閱讀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和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象。
2、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
薩繆爾森,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代表人物。市面上的第16版是與諾德豪斯合寫,由蕭深教授翻譯,並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個單行本出版。讀完該書,可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的認識框架,盡管該框架在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方面仍有斷層,但不失為一個好框架。
3、斯蒂格里茨的《經濟學》
此書可作為前二者的補充,前二者所涉及經濟學內容主要是以價格理論及邊際分析為基礎,不包括不對稱信息經濟學、不確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里茨之《經濟學》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二、中級微觀教材
4、《管理經濟學》,有版本數種,特點各不相同。此類教材多為MBA系列教材,是針對生產過程決策而設,目前數種版本中,以人大版《工商管理經典譯叢》難度最低。 ! y/ ^4 s+ | a V" A9 Z$ q, N/ P( ^
9 O# p; Q% G; ^, d% e
5、平狄克的《微觀經濟學》。人大版,此書是標準的中級微觀經濟學教材。在美國多個大學供MBA採用,國內英文版有清華版,中文版有人大版。此書內容適中,主題廣泛,均是各部分理論之要點,不旁及其他分支內容。圖形清晰,語言流暢。所採用數學工具甚淺,有函數但不涉及微分。# j& |! }+ [# @$ p0 U @! @
6、《國外經濟學教材庫》系列之《應用微觀經濟學》,32開,經濟科學出版社。此書有大量案例及微觀經濟原理之運用,所用數學甚少,讀此書可補充平狄克教材案例的不足。
7、《微觀經濟學: 現代觀點》,瓦里安著,費方域翻譯。此書是極規范的經濟學專業的中級微觀教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伯克利大學經濟學本科指定教材,易懂而深刻。5 v1 k3 E0 [/ o+ I4 h% l; o/ q
三、中級宏觀教材 S+ B+ V( p! T5 }) r
若無意進一步學習高級微觀經濟學,則可同時學習宏觀經濟學。微觀的特點是精深,宏觀則是駁雜。因為宏觀流派很多,觀點各不相同。
8、曼昆的《宏觀經濟學》,人大版。此書秉承曼昆《經濟學原理》的優點,以簡單淺顯為特點。雖只有很少量的數學,但對原理及內容均提煉得甚為簡潔。此書前半部分寫得相當清晰,可讀完薩繆爾森《經濟學》並略懂一點微觀經濟學後直接學習。; b) J8 {% t d U# N
9、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中文版有人大版,東北財大出版社有影印英文版。此書是標準的中級宏觀教材,屬正統教材,體系清楚,描述准確,通行於美國各大學多年,對各個流派評價及描述相當公平。3 S" d9 V; ] f( [& |, f0 [
四、中高級微觀經濟學教材3 H1 b4 K+ n) @$ `* n8 Q0 m
10、尼科爾森《微觀經濟理論》。此書微積分運用、數學運算簡潔明晰,全書難度、體系一致,排版清楚,內容重點突出。此書除北大、復旦等處書店有少量可見外,其他大學及城市似甚少見。
11、蔣殿春的《高級微觀經濟學》,經濟管理出版社。此書主題基礎部分已達高級水平,難度甚大。至博弈論以後部分,則難度甚淺。對傳統的價格理論的數學描述相當清楚。數學證明部分也十分清晰。) Q8 {& F; I. o4 A+ T
12、范里安的《高級微觀經濟學》,經濟管理出版社。這是范里安在《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的基礎上編寫的標准高級教材。此書每一章均相當簡短精要,閱讀時需要對中級教材有比較深入的學習。但翻譯質量不佳。建議直接讀英文版。# L! @; \- l8 C$ \4 l
13、《微觀經濟學》由安德魯、格林等著,中文版為北大翻譯,必讀性較強。
五、高級宏觀經濟學教材5 P6 d/ r2 a+ R
14、《宏觀經濟學(高級教程)》,作者:美國奧利維爾.瓊.布蘭查德,斯坦利.費希爾。
G. 宏觀經濟學,初級和中級,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包含內容不同:
宏觀經濟學初級主要是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識點;
中級宏觀經濟學是對初級宏觀的深化。
2、內容層次不同:
初級一般是原理性的介紹,在國外是中學高年級或大學一年級的學習材料,原理教材強調內容的故事性和現實性;
中級一般是經濟學專業一年級或非經濟學專業二年級的教材,中級教材具有學科領域完整的框架和主要的主題覆蓋,但研究方法簡化在中學數學或簡單微積分的層面,該階段更強調理論背後的直覺和直觀。
3、側重不同:
所謂初級宏觀經濟學其實就是經濟學原理的宏觀部分,嚴格來講只是一些和宏觀經濟學相關的一般概念以及一些學派(主要是凱恩斯主義)的主要觀點;
中級宏觀經濟學在初級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定量成分,並且對於理論的闡述也更為嚴密,數學上需要讀者掌握微積分的相關概念。
H. 中級微觀經濟學
重點不變。無論是初級 中級 還是高級,所講的內容都是一樣的,其區別是各理論基本模型不同,所謂高級就是其中的數學模型難度更高。涉及到微積分、鉅陣、簡單的拓撲學 和一點點泛函分析。中級則只涉及一些簡單的微積分,它的重點還是初級那些理論,只是用稍微復雜一點的方法證明而已。如果你沒有什麼數學基礎的話,建議先學學學微積分等數學科目。
I. 中級宏觀經濟學與初級有什麼區別
初級主要是針對本科生的,都是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識點,比如,國民經濟核算的指標和公式,基本的IS--LM模型,AD--AS模型,然後就是圍繞宏觀調控的四大目標了: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針對這四大目標,你可在宏觀經濟學里找到不同的版塊,例如:通貨膨脹的原因及防範、經濟增長理論、菲利普斯曲線、擴展的IS-LM模型,即IS-LM-BP模型。由於是初級,很少談到經濟增長。
中級宏觀經濟學是對初級宏觀的深化,例如,對經濟增長的深化通過索洛模型、鋒刃模型等進行深層次說明;對宏觀經濟學流派之間的爭議和共識進行討論,還有,將通過膨脹和失業用更多的模型和公式體現出來。特別是盧卡斯曲線、菲利普斯曲線的短期和長期推導,這都是初級宏觀沒涉及到的。
J. 中級經濟學包括什麼內容
樓主要注意:並沒有所謂的「中級經濟學」,只有教材的難度之分,分為<初級、中級、高級>。
不同難度經濟學的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基本都是一樣的,都是經濟學知識,只是論述的語言及數學工具更加復雜化,就拿中級經濟學教材來說:中級經濟學教材,適用於應用經濟學科研究生。適度使用數學語言是研究生教材的要求。較多數學語言的使用使本套教材比初級教材對經濟學理論和方法有更深入、更准確的描述。因此,中級經濟學教材在教學工具的使用上採取了一種介於理論的嚴格性與直觀性間的析中辦法。以此類推,高級的經濟學教材數理公式會更繁瑣一些,推理演化的過程更為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