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宏觀經濟學論述題:目前經濟形勢,應該採用什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2017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連續第七年「定調」這一政策組合。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曾明確把「穩中求進」定為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貫徹好「穩中求進」這個總基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貳』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中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組合搭配適用的不同經濟情境
運用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自調控經濟周期的理論,是新古典綜合派的核心理論,該理論由凱恩斯理論起始,由薩繆爾森發揚光大,成為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的最主流學派。所以就目前看,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運用恰當的情況下,還是有效的。但是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大滯漲以來,西方經濟學中又涌現了一些學派在不同程度上否定貨幣、財政政策打搭配的宏觀調控的有效性,比如貨幣主義,奧地利學派和供給學派。
『叄』 宏觀經濟學論述題:目前經濟形勢,應該採用什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按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狀況,GDP總量突破90萬億元,增速約為6.5%,是全球可比大國中增速最高的,總體宏觀經濟狀況還是不錯的。但是,國際經濟狀況不容樂觀,美國的經濟增速3.8%左右,德國僅1.5%,而且由於全球商品已經呈現「供過於求」狀態,再依靠投資和擴大生產能力來拉動中國經濟的常規做法已經無法持續,同時,我們是一個對外貿易依賴性很高的國家,一年的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30萬億元,但我們的全球主要貿易夥伴們的經濟狀況都不樂觀,這就更不利於我們宏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好在我們國內消費強勁,一年的商品零售總額超過40萬億元,這奠定了我們經濟穩步發展的基石。也就是說,在這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只有國內消費是強勁增長,而那兩大因素投資與外貿都是緩慢增長,在國內整體通脹率只有2%多一點的情況下,在今後採取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面,仍應以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一定的預算赤字,擴大政府采購量,即穩妥地刺激經濟發展。在貨幣政策方面,仍應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適當擴大新增貸款發放規模,繼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保持市場比較充裕的流動性,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傾斜力度,保持一個較低的貸款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利於刺激經濟發展。相信在採取這樣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後,加上國家發改委保持較大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審批力度,中國的宏觀經濟在未來兩年或更久的時期內,以6%左右的合理的增速發展是完全可期的。(這是以我曾經在省級工業經濟管理部門工作過的體會作出的判斷,都是真實國家發布的數據。你可以放心用。)
『肆』 宏觀經濟學中的財政政策
在宏觀經濟學分析中,政府的收入就是稅收,其支出包括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政府購買直接作用於宏觀經濟,從而直接拉動需求,而政府轉移支付則包括對外國或者某個組織的捐贈,個人或者企業的現金轉移,也包括政府為購買國債而支付的利息。因此可以看出,政府公債利息支出部分是從政府收入即稅收中拿出來的,在政府收入即稅收一定的情況下,政府公債利息支出的增加即用於轉移支付所花的錢增多,那麼它用於政府購買方面的錢必然就少了,因此其購買部分佔其支出部分相對減少,而轉移支付部分佔其支出部分相對增多!
『伍』 用菲利普斯模型來解釋貨幣/財政政策(詳細) 宏觀經濟學
我們宏觀經濟學考試,老師告訴我們最後一題論述題考的就是用通貨膨脹分析我國物價上漲的原因並給出政策建議=
=告訴我們1.要寫出一些相關的原理2.寫出我國通貨膨脹的原因3.寫出如何解決,即政策建議我直接求答案吧。。=
=
『陸』 宏觀經濟學財政政策那章的問題
書上所講的前提條件是國際收支長期處於盈餘狀態,這就涉及宏觀經濟政策回中經濟、就答業、物價和國際收支之間的關系;宏觀調控的目標實現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國際收支平衡,而四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因此,在國際收支長期處於盈餘狀態,會影響投資和消費。
『柒』 利用宏觀經濟學分析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異同點
財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過改變財政收入和支出來影響社會總需求,以便最終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財政政策的目標是要實現充分就業、經濟穩定增長、物價穩定,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綜合目標。財政政策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財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稅收和公債等;財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購買、轉移支付和政府投資。這些財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為財政政策手段,對社會總需求乃至國民收入的調節作用,不僅是數量上的簡單增減,它們還會通過乘數發揮更大的作用。財政乘數主要包括政府購買支出乘數、轉移支付乘數、稅收乘數和平衡預算乘數。這些乘數反映了國民收入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化量的最初政府購買支出變動量、轉移支付變動量、稅收變動量和政府收支變動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或者說國民收入變動量與促成這種量變的這些變數的變動量之間的比例。通俗地講,這些變數的變動在連鎖反映下,將引起國民收入成倍的變動。財政政策的調控力度反映為財政政策效應,取決於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擠出效應是由擴張性財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資減少,總需求減少,導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擠出效應大,政策效應小,調控力度就小;擠出效應小,政策效應大,調控力度就大。影響政策效應和擠出效應的主要因素是IS曲線和LM曲線的斜率。即:LM曲線斜率不變,IS曲線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從而擠出效應大,政策效應就小;IS曲線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從而擠出效應小,政策效應就大。IS曲線斜率不變,LM曲線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從而擠出效應小,政策效應就大;LM曲線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從而擠出效應大,政策效應就小。貨幣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貨幣供給量以實現經濟發展既定目標的經濟政策手段的總和。貨幣政策目標是貨幣政策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一般是指經濟發展的目標。如一定的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失業率和國際收支平衡等。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代表中央政府通過銀行體系實施。貨幣政策工具是指要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率和法定準備率等。由於銀行之間的存貸款活動將會產生存款乘數;由基礎貨幣創造的貨幣供給將會產生貨幣乘數,又叫貨幣創造乘數。貨幣政策調控力度反映為貨幣政策效應,就是貨幣政策工具的變化影響國民收入和利率的變化程度。一般講,貨幣供給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國民收入增加;貨幣供給量的減少,能使利率提高、國民收入減少,這就是貨幣政策的效應。影響貨幣政策效應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線和LM曲線的斜率。即:LM曲線斜率不變,IS曲線斜率小(平坦),貨幣政策效應大,對國民收入影響就大;IS曲線斜率大(陡峭),貨幣政策效應小,對國民收入影響就小。IS曲線斜率不變,LM曲線斜率小(平坦),貨幣政策效應小,對國民收入影響就小;LM曲線斜率大(陡峭),貨幣政策效應大,對國民收入影響就大。由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採用的各種手段的特點、對國民收入產生的影響不同,因此,在進行宏觀調控時,必須將二者有機地協調起來,搭配運用,才能有效實現預期政策目標。兩種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種協調配合模式:1、雙擴張政策。經濟產重衰退時,同時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減少稅率的同時,抑制利率上升,擴大信貸,刺激企業投資,從而擴大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變的條件下,緩和衰退、刺激經濟。這種雙擴張政策會在短期內增加社會需求,見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當,則可能帶來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在運用時應慎重,其適用條件是:大部分企業開工不足,設備閑置;勞動力就業不足;大量資源有待開發;市場疲軟。2、雙緊縮政策。經濟過熱,發生通貨膨脹時期,配合運用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例如在減少政府支出,提高稅率的同時,減少貨幣供應量,從而壓縮總需求,抑制通貨膨脹,減少國民收入,減緩物價上漲。這種雙緊縮政策對經濟起到緊縮作用,不過若長期使用,將會帶來經濟衰退,增加失業。因此,應謹慎使用作用幅度較大的雙緊政策,它的適用條件是:需求膨脹,物價迅速上漲;瓶頸產業對經濟起嚴重製約作用;經濟秩序混亂。3、松緊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條件下,可以根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特點,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這兩種政策。具體搭配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擴張性財政政策與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搭配。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助於通過減稅和增加支出,克服總需求不足和經濟蕭條。緊縮性貨幣政策,則可以控制貨幣供給量的增長,從而減輕擴張性財政策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但這種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擴大政府支出和減稅,並未足夠地刺激總需求增加,卻使利率上升,國民收入下降,最終導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適用條件是:財政收支狀況良好,財政支出有充足的財源;私人儲蓄率下降;物價呈上漲趨勢。另一種是緊縮性財政政策與擴張性貨幣政策的搭配。緊縮性財政政策可以減少赤字,而擴張性貨幣政策則使利率下降,在緊縮預算的同時,鬆弛銀根,刺激投資帶動經濟發展。但這種配合模式運用不當會使經濟陷入滯脹。其適用條件是:財力不足,赤字嚴重;儲蓄率高;市場疲軟。總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應針對經濟運行具體情況,審時度勢,靈活適當地相機抉擇。一般來說,一種政策搭配運用一段時間後,應選用另一種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運用的政策格局,這也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運用的重要形式。
『捌』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政策主要包括兩類一是財政政策,另一個就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就是政府變動稅回收答和支出一邊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變動稅收是指改變稅率和稅率結構。變動政府支出只改變政府對商品與勞務的購買支出以及轉移支付。財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變動政府購買支出、改變政府轉移支付、變動稅收和公債。而貨幣政策是政府貨幣當局及中央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貨幣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改變貼現率和法定準備金率等。
我覺得首先要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凱恩斯的《通論》,再去讀一些著名經濟學家的名著。
從目前來看,我覺得世界經濟不好說,當我們可以借用我們國家目前的政策來看,第一就是我們國家已經連續五次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以增強貨幣的流動性這屬於貨幣政策,第二就是4萬億的大手筆投資,同時運用政策以擴大內需,這屬於財政政策。
『玖』 高鴻業宏觀經濟學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區別
(1)實施政策的主體不同;財政政策制定的主體是財政部門,貨幣政策制定的主體是中國人民銀行
(2)政策效果的顯著性。財政政策效果的顯著性取決於乘數效應的大小,但財政政策具有擠出效應,財政政策的效果也與LM曲線的斜率相關。另一方面,貨幣政策也與IS曲線的斜率相關。
(3)兩者在作用的機理上也有所不同。財政政策直接作用於總需求,財政政策具有見效快的特點。而貨幣政策作用於利息率,間接作用於總產量,從而貨幣政策具有時滯性。
(4)兩種政策的執行渠道和作用動機也有所不同。兩種政策往往需要聯合使用,擴張時期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緊縮時期實行緊的貨幣政策。
『拾』 宏觀經濟學 乘數效應在對總需求的財政政策刺激中如何作用
乘數效應是指國民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相關變數的變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k=ΔY/ΔX,其中Y表示國民收入,X表示引起國民收入的相關變數。
乘數主要分為投資乘數,政府支出乘數,稅收乘數,轉移支付乘數,平衡預算乘數,財政政策乘數和貨幣政策乘數。擴張性財政政策也就是樓主所說的刺激總需求的財政政策,根據政府採取不同的調節手段,一般表現出上面政府支出乘數效應,稅收乘數效應,轉移支付乘數效應和平衡預算乘數效應。
1.如果政府通過增加政府購買的方式拉動總需求,政府支出的多少所帶動國民收入增加的多少就是政府支出乘數效應
2.如果政府通過減稅的手段刺激總需求,那麼稅收水平減少的數量所引起國民收入增加的多少就是稅收乘數效應
3如果政府政府通過轉移支付來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轉移支付增加的數額所帶動國民收入增加的多少就是轉移支付乘數
由於政府支出乘數大於大於稅收乘數和轉移支付乘數,改變政府購買水平對宏觀經濟活動的效果要大於改變稅收乘數和轉移支付乘數效果,故改變政府購買水平是財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
4.平衡預算乘數是指政府收入水平(主要是稅收)和支出同意相等數量增加或減少時國民收入變動與政府收支變動的比率,所以平衡預算乘數效應在擴張性財政政策中不起作用。
財政政策乘數與政府支出乘數有所不同,主要是前者考慮利率變化對國民收入的影響,即剔除掉「擠出效應」的收入部分;而後者則不考慮利率對國民收入的影響,忽視了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私人消費或投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