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推薦幾部經典的經濟學著作。
《經濟學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譯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易學,基本上所有理論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觀易懂。這本書的第二大特點就是知識覆蓋面很廣,傳授的是廣義的經濟學原理。比如像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學科,在這本書中都被濃縮成為一到兩章的內容。因此,通過學習這本書,初學者將有望對經濟學的主要知識和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經濟學》,薩繆爾森著,蕭琛譯
這是經典!雖然難度要略高於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針對初學者的經濟學教材。這本書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論述非常嚴謹,此外它也是國外累計銷量最高的一本經濟學教科書。
《經濟學》,斯蒂格利茨著,黃險峰譯
這本書特別貼近時代,貼近中國。該書不僅教會了讀者怎樣理解新經濟現象,怎樣解釋數字時代的經濟問題,還告訴了讀者怎樣評價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怎樣看待前蘇聯、東歐和中國的經濟轉軌。
《牛奶可樂經濟學》,弗蘭克著,閭佳譯
這本書從牛奶與可樂包裝的不同說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一本暢銷書,就是說看了這本書還需要看看大師們寫經濟學教科書。
《吳敬璉專集》,吳敬璉著
收錄了吳敬璉從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該書也因此客觀地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變化,它將告訴你中國經濟與西方國家經濟的不同之處。
此外,一些經濟學或者金融學的的科班們所熟知,而且圖書館一般都會有的書籍: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黃達主編 《金融學》
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 還有宋鴻兵《貨幣戰爭》不過這個還是要有點經濟學基礎的
還有我覺得我們看的一些經濟金融書籍的 學的東西大多是與西方的經濟環境相適應的 好多理論與我們的經濟狀況有很大程度的背離 不適用 所以有必要看看一些經濟評論家的文章 這個你可以看看他們的博客 比如郎咸平 易憲容 葉檀 張五常(他的行文風格本人不太喜好)陳功(安邦咨詢的老總)等等 這些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針對經濟熱點產生的 很有現實意義 對於理解現實的經濟現象有幫助
B. 經濟學經典著作有哪些
1、亞當斯密(英國)《國富論》。斯密此書是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也是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他的勞動價值論,分工與專業化是經濟效率之源的理論,「看不見的手」實體經濟特性與性質自由主義理論,對後人博弈實體經濟學的啟發,對經濟學的貢獻堪比牛頓對物理學的貢獻。
2、曹國正(新加坡)《博弈聖經》。獨創了國正論、國正雙贏理論和粒子行為論,是新加坡政府認定的一部,影響人類非物質文化的經濟學高級學術著作,他的粒子基因的映射均衡和單方占優的博弈取勝理論,引起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學,自然哲學和博弈論界的極大關注。
3、大衛李嘉圖(英國)《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第一卷)。李嘉圖是倫敦交易所里成功的投機商人,又能在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不朽貢獻。本書中他闡明的比較優勢理論是現代自由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
4、馬克思(德國)《資本論》。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人人耳熟能詳,就其概述的經濟學現象對改變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選了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5、瓦爾拉斯(法國)《純粹經濟學要義》。現代經濟學的主觀價值(效用)論、邊際革命、經濟學數理化的轉向通過本書而系統化,熊彼特曾贊譽此書為,經濟學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6、費雪(美國)《利息理論》。此書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關於資本理論的研究,在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的地方,他看見的是放棄當前消費而承擔未來的不確定性風險,所獲得的報酬。
7、凱恩斯(英國)《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被稱為宏觀經濟學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理論認為,理性通過個人性質與性質的自由競爭會自然產生社會理性,就這一理論遭到了質疑和批判,其爭議的主要原因,是來自社會的理性遇到國家政治干預時缺失了博弈實體政治的理論。
8、馬歇爾(英國)《經濟學原理》。馬歇爾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被西方經濟學界公認為劃時代的著作,也是繼《國富論》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該書所闡述的經濟學說,在西方經濟學中一直占據著支配地位。
9、薩繆爾遜(美國)《經濟學》。把一本教科書選為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也是發行量最大的經濟學教科書,他在經濟學知識的標准化、體系化方面做出的貢獻,比當代任何一個人都多,就其入選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10、布坎南(美國)《同意的計算》。本書開創的「公共選擇」理論,使憲政民主制可以用數理工具定量分析和定量運算,人們用他的理論研究政治與經濟制度的形成,開辟了全新的路徑。
來源:美聞網-美國資訊第一門戶
C. 有哪些著名的經濟學經典著作
很多
如《國富論》、《賦稅論》、《白銀資本》等等,有興趣查就行了
D. 求:一個有名的西方經濟學家及其著作~
巴.薩伊(Jean-Baptistesay,1767-1832) 巴.薩伊是法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1767年出生於里昂的一個商人家庭。很早就從事商業活動。曾在英國倫敦附近的一座學校里讀書。在英國讀書時親眼看到了英國產業革命發展的情況。很可能是在此期間讀了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從英國回國後曾擔任一家保險公司經理克拉維家的秘書。 1789年開始的法國大革命使他感到歡欣鼓舞。他曾為宣揚革命的米拉波主編的雜志撰稿,並一度參加了軍隊支持這場大革命。但他只是在大資產階級執政時期興高采烈、積極擁護,當雅各賓黨上台以後,他就迅速離開革命而且成為它的反對者了。 1794年至1799年間,薩伊主編《哲學、文藝和政治旬刊》,並且在該雜志上發表過很多有關經濟問題的論文。他抨擊當時法國國民大會的活動,得到拿破崙的賞識,曾被派到拿破崙政府財政委員會工作。1803年他的代表作政治經濟學概論》出版。這部著作因反對拿破崙的經濟政策,曾被禁止重印,薩伊也因此被解除了政府職務。1805年他轉而從事工商業活動——開辦新型紡紗廠。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210f8010007x4.html ) - 西方著名經濟學家及其貢獻(六)——巴.薩伊_貓骨叮當_新浪博客 1813年,薩伊才重新恢復經濟理論研究。一直到拿破崙失敗、波旁王朝復辟以後,他才被聘為教授,講授政治經濟學。1814年《政治經濟學概論》得以再版。1817年他發表《政治經濟學精義》,這實際上是《政治經濟學概論》的縮寫本。1828-1839年間,薩伊又把他的講稿編成了六卷書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這部巨著涉及的范圍雖然很廣泛,但其基本觀點則是同《政治經濟學概論》相一致的。 《政治經濟學概論》比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出版早14年。薩伊在該書表述的觀點與李嘉圖的觀點,在勞動價值論以及由此引申出來的一系列推論上存在著巨大的分岐。薩伊把他對李嘉圖的觀點的批評,通過為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法譯本注釋的方式表達出來。薩伊的一些觀點與馬爾薩斯的觀點也大相徑庭。 《政治經濟學概論》由「導論」和第一篇「財富的生產」、第二篇「財富的分配」、第三篇「財富的消費」四部分組成。薩伊在「導論」中首先說明的是他對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見解。他指出,首先應該明確政治經濟學和政治學的區別。政治學研究的是社會秩序所依據的原則,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財富是怎樣生產、分配和消費的。「導論」的第三部分,介紹了政治經濟學發展簡史。第一篇「財富的生產」。這一篇是最長的一篇,共22章。 在前五章里,他拋棄了斯密的勞動價值論,建立了自己的效用價值論,因而成為法國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鼻祖。薩伊既然把效用看作價值的基礎,他也就認為生產不是創造物質,而是創造效用。進一步他又推論出僅僅人類的勞動並不能創造效用,資本的生產力和自然的生產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所生產出來的價值是勞動、資本和自然力這三者的作用和協力的結果。此外,沒有其他因素能生產價值或能擴大人類的財富。按照薩伊效用價值論,既然勞動、資本、土地三者共同創造效用,從而共同創造價值,這三者的使用當然要有報酬,它們的報酬分別是工資、利息、地租。 自第六章到第十三章,薩伊又討論了一切勞動的分類;生產三要素的生產性服務作用;分工的利弊;資本的變形以及資本的形成和增加。最後論述所謂無形產品。 第十五章叫做「產品的出賣或需求」,在本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的「薩伊定律」即出自本章。所謂「薩伊定律」,簡而言之,就是「生產給產品創造需求」。薩伊對馬爾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觀點持否定態度。 以上就是薩伊定律的全部內容。薩伊的理論對後來的經濟學家產生了重大影響。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210f8010007x4.html ) - 西方著名經濟學家及其貢獻(六)——巴.薩伊_貓骨叮當_新浪博客
E. 著名經濟學著作是什麼
知名的有《國富論》、《資本論》、《經濟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經濟發展理論》等。
1、《國富論》
《國富論》全稱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用了近十年時間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776年。
《國富論》認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個人利益是人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同時人又是理性的,作為理性的經濟人,人們能在個人的經濟活動中獲得最大的個人利益。
如果這種經濟活動不會受到干預,那麼,經由價格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人們不僅會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還會推進公共利益。
《國富論》這部著作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該書的出版標志著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堪稱西方經濟學界的「聖經」。
2、《資本論》
《資本論》(全稱《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是德國思想家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1867—1894年分為三卷出版。
《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資本的生產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生產問題。
第二卷在資本生產過程的基礎上研究了資本的流通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第三卷講述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分別研究了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具體形式。
這一卷講述的內容達到了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分配過程的高度統一,分析了剩餘價值的分配問題。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並使唯物史觀得到科學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發展。《資本論》跨越了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指導。
3、《經濟表》
《經濟表》是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弗朗斯瓦·魁奈創作的經濟學著作,於1758年首次出版。
《經濟表》是魁奈重要的經濟著作,他的經濟理論的主要原則都概括地體現在這一作品之中。《經濟表》不只是一幅單純的圖表,而是一種理論分析的工具,是為了解決當時法國的現實經濟問題和振興國民經濟而制定出來的。
它以簡明扼要的形式,試圖通過描述社會各階級之間的商品流通運動,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客觀過程,闡明社會總產品的再生產及其在價值和實物形式上如何進行補償的科學理論。
雖然《經濟表》沒有能真正揭示社會再生產的基本規律,也沒有能解決現實的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問題,但這種天才的嘗試對以後再生產理論的探討具有深遠的意義。
《經濟表》是經濟學說史上第一次明確而系統地對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過程進行理論研究的,是魁奈對政治經濟學做出的貢獻。
4、《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該書首次出版於1817年。
全書結構比較鬆散。前六章是全書的重點,包羅了李嘉圖政治經濟學理論的主要內容;其餘各章則是李嘉圖理論原則的運用,或是對其原理的理解和補充。
該書分析了社會中三個階級,即地主、工人和資本家在社會產品分配方面的規律,發現商品的相對國內價值決定於生產這些產品的必要勞動量,利潤與工資是互成反比例而變化的,而工資是隨必需品成本的變化而變化的,還論述了其他許多問題。
該書標志著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對政治經濟學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5、《經濟發展理論》
《經濟發展理論:對於利潤、資本、信貸、利息和經濟周期的考察》(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是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12年。
該書共6章,第1章和第2章論述了從靜止狀態的「循環流轉」到經濟發展的根本現象,包括了企業家的特點和功能、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創新的含義和作用,以及資本主義的產生。
第3章、第4章和第5章則進一步闡述了信貸與資本、企業家利潤及資本的利息等問題。第6章運用創新理論分析了經濟周期的形成和特點。
該書從不同的側面,概括了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主要經濟現象,在描述歷史發展過程的同時,做了開創性的深刻論述,將歷史敘述和理論論證融為一體,體現了熊彼特的文體風格。他在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創新理論,當時曾轟動西方經濟學界。
F. 西方經濟學著作
和高鴻業教材內容最接近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學》,高鴻業裡面有相當是內容都是這部著作上面的。
G. 真正標志著西方經濟學產生的著作是誰的作品
8.《國富論》(1776)(全稱《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亞當.斯密。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英國著名資產階級經濟學者亞當·斯密的代表著作《國民財富 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出版於1776年。那時,正是英國資本主義 的成長時期,英國手工製造業正在開始向大工業過渡,英國產業的 發展,還在很大的程度上受著殘余的封建制度和流行一時的重商 主義的限制政策的束縛。處在青年時期的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清 除它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正迫切要求一個自由的經濟學說體系,為它鳴鑼開道。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就是 在這個歷史時期,負有這樣的階級歷史任務而問世的。這部書總 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並在批判吸收了當時有 關重要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就整個國民經濟運動過程作了較系統、較明白的描述。總之,斯密的這部經濟學論著,從其剖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方 面來看,是無疑存在著不少矛盾和錯誤的庸俗論點的,但作為成長 過程中的資產階級的經濟學代表著作來看,它確實表現出許多科 學成分,是在批判以往經濟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古典 經濟學的科學研究成果。由於這部書在他的研究方法上,都分別 表現出了正確與錯誤、科學與庸俗的兩重特點,它對後來政治經濟學的影響,也是兩方面兼而有之的。具體介紹內容見姚開建主編《經濟學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第一版P107-108(「斯密的《國富論》在經濟學說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史、經濟學說史和財政學等各個方面。」)
H. 誰能介紹幾本關於西方經濟學的入門書
一、入門教材:人大版《經濟科學譯叢系列》
1、 曼昆《經濟學原理》上下冊,88元。梁小民教授翻譯。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推薦入門首選閱讀。目前國內已經有某些教授依據此書編著《西方經濟學》教材,在書中出現「經濟學10大原理」一詞,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襲而來。
2、 薩繆爾森《經濟學》(Economics)
薩繆爾森,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為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研究范圍橫跨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多個領域,對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有獨到的見解。目前經濟學各種教科書,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採用由他1947年的《微觀經濟分析》發展糅合凱恩斯主義和傳統微觀經濟學而成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理論框架。他一直熱衷於把數學工具運用於靜態均衡和動態過程的分析,以物理學和數學論證推理方式研究經濟。目前經濟學理論數學化大行其道,此翁實始作俑者。
《經濟學》由美國麥格勞——希爾圖公司1948年初版。現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國內50年代由高鴻業教授根據英文第10版翻譯,商務印書館於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諾德豪斯合寫,由蕭深教授翻譯,並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個單行本出版。
全書結構宏偉,篇幅巨大。可謂博大精深。滲透老薩數十年經濟學見解。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其中諸如「熱情的心,冷靜的頭腦」、「相關未必因果」等言語,可謂經濟學之《老子》。讀完該書,可了解經濟學所探討問題在經濟學體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之認識框架。知識龐雜,有一體系框架,則適宜以後更進一步學習。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盡管該框架在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方面仍有斷層,但不失為一個好框架。此書國內有機工版發行之英文版。建議直接閱讀英文版。
3、 斯蒂格利姿《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經濟學成就甚高,此書可作為前二者的補充,前二者所涉及經濟學內容主要是以價格理論及邊際分析為基礎,不包括不對稱信息經濟學、不確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經濟學》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盡管三位作者政策傾向不同,但教材體現凱恩斯主義的特徵稍多一點,總體上講,教材相當客觀和公允。很適宜做入門教材。
4、 《經濟學、原理、問題與政策》及《經濟學原理與問題》、〈經濟學案例〉、〈經濟學小品〉、《經濟學悖論》、〈社會問題經濟學〉等。此類書之特點是先提問題,再論原理,主要是針對社會習見問題,逐步解釋原理,水平、內容大多較好,唯缺乏體系與框架,適宜略懂經濟學者補充學習。
5、 國內老師自行編寫之《西方經濟學》教材:目前國內各大學自己編寫的直接冠以《西方經濟學》或〈經濟學原理〉均屬入門教材。如高鴻業、歷以寧、宋承先、梁小民、朱錫慶、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遠遜外國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經濟學》教材,竟用黑體加插一段馬克思論地租之說法,以說明所傳授學問之錯誤,實為極可笑者。
說明:
1、 越基礎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淺出,將復雜抽象的道理聯繫到生活實際上,才講的透徹,又能調起初學者之興趣。國外教材,形成一競爭市場,多極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寫也充分考慮學生學習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帶數學式而著稱,又或更新換版本極快,以及時吸收新知識,如斯蒂格利姿《經濟學》之增加不對稱信息部分。低手所寫教材自然被市場淘汰。故市面之基礎教材,多為大高手所寫就。
2、 國內教材,建國以來,除商務系列叢書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學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譯以作為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間國外經濟學研究學問之成就,國人皆不得見。80年代末期,鄒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經濟學,鄧大人首肯之後,國內始漸有〈西方經濟學〉之類教材出現。此類教材,多為新出道之老師,為進階升職,湊出版物之數而編抄西人著作而成,機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動」之知識,又無競爭機制,購買者多為其聽課學生。故質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購買。
3、 按經濟學有入門低、中級、高級之分。高級乃指其運用之數學工具及闡述觀點之紛爭更多而言,並非此學問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數學未必高初等數學一等之意。越是高級,則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數理邏輯之嚴謹,反不如低級來的實用。初級的入門教材一般是針對初學者,所以大多舉案例和現象,加以文字解釋,偶爾插加二維圖案,高級教材注重數理邏輯,而二維圖案及文字已難以表達、解決所說明之問題,故多用數學證明或代數方程,夾雜現代數學工具。中級教材則介乎其中,界定甚為模糊。教材難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I. 構成西方經濟學系的基礎著作是
斯密的《國富論》
凱恩斯的《通論》(初學者不建議讀)
馬歇爾的回《經濟學》
費雪的《利答息理論》
斯密是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凱恩斯是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
至於新古典經濟學,創始人馬歇爾、費雪;重要人物有高斯、弗里德曼、艾智仁、奈特、張五常等。
J. 請高人推薦有關西方經濟學流派的書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
作 者: 繆一德,楊海濤 主編
出 版 社: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11-1
內容簡介
現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眾多,內容龐雜,許多理論十分晦澀難懂,所以本書只能擇其主
要流派進行介紹。而且在有限篇幅內如何能較為完整、深入,同時又能准確地闡明各流派
的基本理論觀點及最新發展,梳理各流派之間的分歧和爭論?這是這門課程和教材普遍面
臨的困難任務。本書根據作者2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篇章結構、體系安排、內容取捨
方面都作了一些新的嘗試和努力,以盡可能符合本書編寫任務的目標。當然,先行了解和
學習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西方經濟思想史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學好本課程
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前提。
[編輯本段]目錄
緒論
思考題
第一章 凱恩斯經濟學
第一節 凱恩斯革命
第二節 凱恩斯的就業理論
第三節 凱恩斯的政策主張
第四節 凱恩斯經濟學的歷史評價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二章 新古典綜合派
第一節 新古典綜合派概論
第二節 新古典綜合派的主要經濟理論
第三節 新古典綜合派的經濟政策主張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三章 新劍橋學派
第一節 新劍橋學派的形成
第二節 新劍橋學派的經濟理論
第三節 新劍橋學派的經濟政策主張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四章 新凱恩斯主義
第一節 新凱恩斯主義學派概述
第二節 新凱恩斯主義學派的經濟理論
第三節 新凱恩斯主義學派的政策主張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五章 非均衡學派
第一節 非均衡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 克洛沃和萊榮霍夫德的非均衡理論
第三節 非均衡理論的拓展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六章 貨幣學派
第一節 貨幣學派概述
第二節 現代貨幣數量論
第三節 通貨膨脹理論
第四節 貨幣主義的經濟政策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七章 理性預期學派
第一節 理性預期學派概述
第二節 理性預期學派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理性預期學派的經濟政策主張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八章 供給學派
第一節 供給學派的理論淵源和歷史條件
第二節 供給學派的經濟理論
第三節 里根經濟學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九章 弗萊堡學派
第一節 弗萊堡學派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弗萊堡學派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社會市場經濟的政策主張
第四節 社會市場經濟理論與政策的實踐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十章 公共選擇學派
第一節 公共選擇學派的產生和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節 公共選擇學派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公共選擇學派的經濟政策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十一章 新制度經濟學派
第一節 新制度經濟學派的形成
第二節 新制度經濟學派的產權理論
第三節 新制度經濟學派的交易費用理論
第四節 新制度經濟學派的制度變遷理論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十二章 瑞典學派
第一節 瑞典學派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瑞典學派的主要理論
第三節 瑞典學派的經濟政策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十三章 新制度學派
第一節 新制度學派的形成及現狀
第二節 新制度學派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新制度學派的主要理論
第四節 國際經濟二元結構論和國家干預思想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十四章 激進政治經濟學派
第一節 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的形成和主要特徵
第二節 激進政治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主流經濟學的區別
第三節 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的主要理論觀點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第十五章 獨立的重要經濟思想
第一節 希克斯的重要經濟思想
第二節 哈耶克的經濟思想
第三節 熊彼特的主要經濟理論
第四節 羅斯托的重要經濟思想
簡要評論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題
後記
參考文獻
http://ke..com/view/2018942.htm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
ISBN:781049844
作者:楊培雷編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本書特點: 1.理論的視角——重在剖析其理論 毫無疑問,任何學說都有其特
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一種學說的立場往往脫離不了它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但是,如果
把當代西方經濟學說的階級屬性任意擴大,往往會忽視其理論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從理論
本身而言,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不同流派都有其比較系統的理論,對理論的系統研究,有助
於我們探索現代市場經濟的內在運行機制,深化我們對現代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 2
.動態的方法——注重追蹤理論動向 當代西方經濟學各種流派都在發展變化。就凱
恩斯主義而言,20世紀 30年代的凱恩斯經濟理論到今天已經經過了幾代人的充實、完善
、發展和更新,期間經歷了新古典綜合派、劍橋學派和20世紀 80年代以來的新凱恩斯主
義,即使當前的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仍處在變化和發展之中。生動的社會經濟生活的變
化要求用動態的理論去詮釋,也只早動態的理論,才能指導不斷變化中的社會實踐。本書
注重跟蹤當代經濟學理論的變化,以了解當代市場經濟的新發展。 3.發展的觀點—
—客觀而非偏頗的評價 「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理論需要與時俱進,
然而,理論體系一旦形成往往會落後於時代或部分地落後於時代。因此,我們不能苛求一
個學派的理論在何時何地都是正確和完善的,而關鍵是要看這一學說在它所處的歷史背景
下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尤其是這一學說對理論思維的貢獻以及它可能引致的啟迪。
4.借鑒的目的——取長避短的理論汲取 學習的目的在於借鑒,在某種意義上,
由於西方的市場經濟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對市場經濟的研究「源遠流長」,當代西方經濟
學流派是基於豐厚的理論土壤和發達的市場經濟的現實社會基礎上成長起來的理論之花,
朵來爭艷。從中汲取些什麼來建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我們研究西方經濟學派的最
終目的。
目錄:
前 言/1
第一章 導論:西方經濟學流派的源流/1
第一節 前資本主義時期的西方經濟學說/2
第二節 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西方經濟學說--重商主義/9
第三節 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的西方經濟學說/15
第四節 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學說與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的形成/53
第二章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 上 --凱恩斯的經濟理論/63
第一節 凱恩斯及其經濟理論與研究方法/63
第二節 凱恩斯的主要經濟理論/68
第三節 凱恩斯的經濟政策主張/88
第三章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 中 --現代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93
第一節 兩個劍橋之爭/93
第二節 新古典綜合派/101
第三節 新劍橋學派/131
第四章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 下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142
第一節 新凱恩斯主義概略/142
第二節 新凱恩斯主義的主要經濟理論/147
第三節 新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主張/162
第五章 貨幣學派/167
第一節 貨幣學派的思想淵源和基本思想/167
第二節 現代貨幣學派的基本理論/171
第三節 現代貨幣學派的貨幣政策/187
第四節 對現代貨幣學派的簡要評議/194
第六章 理性預期學派/199
第一節 理性預期學派的產生和發展/199
第二節 理性預期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01
第三節 一般預期及其三種類型/203
第四節 理性預期學派的主要觀點/206
第五節 理性預期學派的政策主張/216
第六節 對理性預期學派的評價/217
第七章 供給學派/220
第一節 供給學派的興起/221
第二節 供給學派的基本經濟理論/224
第三節 供給學派的經濟政策主張/240
第四節 供給學派的經濟實踐及其影響/246
第五節 對供給學派的簡要評價/254
第八章 新制度學派/257
第一節 新制度學派的產生和發展/257
第二節 新制度學派的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260
第三節 新制度學派的主要理論/264
第四節 新制度學派的政策主張/277
第五節 新制度學派的新發展/279
第六節 對新制度學派的簡要評價/284
第九章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289
第一節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概述/289
第二節 倫敦學派的經濟理論及政策主張/294
第三節 德國新自由主義學派的經濟理論. 政策主張及實踐/312
第四節 對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的簡要評價/324
第十章 福利經濟學派/331
第一節 福利經濟學派的形成與發展/331
第二節 舊福利經濟學/335
第三節 新福利經濟學/342
第四節 相對福利學說/357
第五節 福利經濟學派的政策主張/360
第六節 對福利經濟學派的簡要評價/366
第十一章 比較經濟學派/369
第一節 比較經濟學派的產生和發展/369
第二節 比較經濟學派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376
第三節 比較經濟學派的主要理論/379
第十二章 發展經濟學派/398
第一節 發展經濟學的生成背景. 研究對象. 興起與演變/398
第二節 發展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問題/409
第三節 發展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 Ⅰ --經濟發展中的經濟增長問題/455
第四節 發展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 Ⅱ --經濟發展中的結構優化問題/480
第五節 發展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 Ⅲ --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經濟關系/497
第六節 發展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 Ⅳ --經濟發展中的宏觀政策與管理/508
第十三章 西方行為科學學派/5ll
第一節 行為科學學派的形成和發展/511
第二節 行為科學學派的主要理論/520
第三節 行為科學在西方管理中的應用/536
第四節 對行為科學的簡單評價/54l
第十四章 激進經濟學派/543
第一節 激進經濟學派概述/544
第二節 激進經濟學派的主要思想/553
第三節 對激進經濟學的簡要評價/568
第十五章 東歐國家轉型經濟學派/572
第一節 東歐國家和俄羅斯轉型經濟學派的形成背景/572
第二節 東歐國家轉型經濟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理論及其政策主張/573
第三節 東歐國家轉型經濟學派的實踐:東歐國家經濟改革/594
第四節 前蘇聯. 俄羅斯經濟轉型思想與實踐/598
第五節 對轉型經濟學派的簡要評價/602
參考文獻/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