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是誰
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5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羅·羅默(Paul Romer),以表彰二人將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相結合。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經濟學的核心是配置稀缺資源。自然要素成為了經濟增長的主要約束條件,而我們的知識將決定我們如何解決這些約束問題。今年,諾德豪斯和羅默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通過解釋市場經濟與自然和知識的互相聯動,拓寬了經濟學分析的范圍。
關於技術變化:羅默的研究顯示了知識將如何成為驅動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當年增長率在數十年間都能保持一定增長率的時候,「知識」這個要素將改變人們的生活。
過去的宏觀經濟研究強調了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是並沒有理論模擬經濟決策和市場條件將如何決定新技術的創造。而羅默則通過展示經濟力量如何支配公司在創新創造上的意願,解決了這一問題。
羅默在1990年就發布了這一成果,成為了內生增長理論的基礎。該理論既是概念性的又是實用的,因為它解釋了同一種創新想法對不同商品的意義是不同的,並且將理念變為實踐的過程,需要市場提供相對應的具體條件。羅默的理論有為促進技術創新和長期經濟繁榮的法規和政策提供了大量新研究。
關於氣候變化:諾德豪斯的研究結果涉及社會和自然的相互影響。上世紀7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越來越擔心化石燃料的使用將會導致氣候變暖,諾德豪斯正是在那時開始研究這一議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首創了綜合評估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即描述全局的定量模型經濟與氣候之間的相互作用。
該模型整合了理論和來自物理、化學和經濟學的實證結果。諾德豪斯的模型如今已廣泛傳播並用於模擬經濟和氣候共同發展。它可以用於測試例如碳稅等相關氣候政策干預經濟的後果。
羅默和諾德豪斯的貢獻集中於方法論,他們的研究為經濟學提供了日後研究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的因與果的基本視角。盡管這兩位獲獎者無法對問題給出確鑿的答案,但他們的發現讓我們離實現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新聞來源:澎湃新聞。
㈡ 《極簡經濟學:如何用經濟學思維洞察生活》(常青
你所講的洞察生活很廣,有潮流,有經濟,有就業,很多啊,你具體想知那一方面,不過你還是先體驗生活吧
㈢ 經濟學的作者是誰
薩繆爾森是復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制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他在1948年初版的經典著作《經濟學》以四十多種語言在全球銷售超過四百萬冊,被譽為「經濟學里的常青樹」,每3年左右出一個新版本,現在已經出版了第19版,60餘年來長盛不衰。
㈣ 我是吉大經濟學新生想考美國常青藤院校經濟學碩士需要考TOEFL iBT和GRE我在大學還可以做什麼准備
第一,大學四年保持良好的GPA,平均分85以上,爭取達到90。
第二,准備TOEFL和GRE/GMAT的考試。商科有些要求考GMAT而非GRE,請到學校官網查詢確認。TG的考試准備可以從大二開始,然後在大三5-8月參加報考並出成績。
第三,專業背景的提升。參與和專業相關的課題研究或工作實習,最好能拿到推薦信。這項工作可以從大二就開始做起。
第四,鍛煉英文寫作能力。可以用TG考試的題目來鍛煉,為以後的申請文書寫作做好准備。
大四一年就可以進行具體的申請工作了。
㈤ 經濟學家為什麼不受歡迎
,由安大經濟學院舉辦的「中國經濟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在安大舉行。來了不少國內知名的經濟學教授,其中有我熟悉的崔之元和張軍,也有不太了解但近年風頭正勁的姚洋等。從周五下午開始,會有連續的講座和討論會。本來計劃周五上午從安慶出差回來,下午就參加這些活動。可惜一直到周五傍晚才到合肥,錯過了第一天張軍的主題報告。於是下決心周六一定不幹別的,到安大去聽課。
老驢的本行不是經濟學,關注的焦點一直是以微觀層面的企業運營為主,研究方法更趨實證,研究領域也更在操作層面。時間久了,稍不留神就發現視野容易變窄,思路也易受到局限。所以一直以來,對保持宏觀視野和思維理性有足夠的警覺。在幫助企業解決現實問題的同時,努力吸取理論經濟學的營養,將務虛與務實結合起來,以形成更寬廣的思維空間。
前些天還向朋友推薦梁小民的《寫給企業家的經濟學》,究其原因,企業一時的成功,並不代表企業家一生的成功。企業能否基業常青取決於企業家的素質。成功之路中蘊涵著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失敗之舉中一定也會發現違背經濟規律的教訓,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規律就成為經濟學的基本內容。這些規律也許不能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但起碼能讓我們知道不該怎麼做。
會上有一些觀點頗有意思,老驢不想妄加點評,就當回二傳手,摘錄轉述一二。
當前中國社會面臨的任務有二,一是經濟建設,一是文化建設。
文化重建有二個層面:上層要有文化共識,對未來要有共同願景,社會如果沒有未來,就會一盤散沙。下層要有文化組織,建立市民社會。
經濟學家過去犯的錯誤之一是自大的科學主義,忘記了工具是認識世界的模型,而不是世界本身。事實上經濟學不是科學,跟歷史學差不多,只能解釋,而不能預測。
收入差距隨著經濟發展而擴大不是「必然」的,收入差距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而縮小也不是「自動」的。
你不要害怕片面,只有片面才可能深刻(這句話很值得玩味)。
聽完諸多學者發言,有三個顯著的感覺。
一是現在掌握話語權、站在舞台中央的,已經不再是老一代的傳統經濟學家,60年代後出生、學貫中西的年輕一代越來越成為主流。他們掌握的分析工具、理論框架和表達方式,都已經鮮明的表現出與老一代不同的風格和結論。盡管他們對社會變革和公共政策的實際影響力有多大,還有待時間檢驗。
二是安徽的經濟學者在群體上跟國內一流的水平相去甚遠,無論是學養、眼界,還是方法、見解,幾乎差的不止一個重量級。來參加會的省內經濟學者包括了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安大、工大的全部有頭有臉的代表人物。可惜他們的表現讓人有點坐不住。這種印象在前幾次類似會議上也一樣深刻。這一定跟安徽的經濟文化環境相關,但誰因誰果,有待深究。
三是經濟學家不是一個有特定統一內涵的概念,因為經濟學家群體已經開始在分裂和細化。大致分來,至少可以有四類群體:一是學院經濟學家,關注的是理論研究和模型建設,集中在高校;二是企業經濟學家,關注於某個或某類企業數據分析,為某利益集團服務,集中在證券、投行和大型企業;三是政府經濟學家,關注政府政策研究,為政府提供咨詢服務,集中在政策研究中心;四是公共知識分子,以批判精神對社會提供客觀獨立的批評意見。屁股決定腦袋,不同類型不同角色的經濟學家,他們的社會責任和職業操守已經不能一概而論了。
我們對經濟學家的期待也應該回歸理性,不能指望他們做出比殯葬工人更多的社會貢獻(某西方著名經濟學家語)。把不該算的貢獻榮譽歸功於他們,或把不該承擔的責任打到他們的屁股上,都是不合適的。
㈥ 蘭州商學院長青學院的金融專業怎麼樣就業前景好嗎
給您纖細的解釋一下。就目前來看,金融比財管要好,就業形勢也要好回,因為金融是學校的大答院,其次是教育好。金融的學位是經濟學學士,財管是管理學學士,顯然前者要好一點。不過退一步說,學什麼都要用工。進一步說,經濟學碩士現在很吃香,金融類的單位都很需要!
㈦ 美國本科經濟學專業哪些學校好
美國 哈佛大學
常青藤名校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在今年的經濟學排名中上升了一位,成為世界上學習經濟學最好的地方。這所大學在四項用來編制排名的指標中,有三項達到了滿分100分,幫助它取得了世界領先的地位。哈佛大學在世界范圍內享有極高的學術聲譽,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這里學習就不會有樂趣。網上有非常多有趣的哈佛大學教授的上課視頻,你會發現越是學霸,越會玩兒。
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MIT)今年被哈佛大學(Harvard)趕超,只能在美國和世界上都屈居第二。哈佛大學經濟系一直以前與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都有著緊密聯系,麻省理工學院的小幅度下滑可能不會受到太多的關注,至於明年的名次,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看看能不能重回第一。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的傑出校友包括美聯儲(fed)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和美國前國務卿喬治•p•舒爾茨(George P. Schultz)。
斯坦福大學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仍是今年經濟排名第三的大學。除了學生講習班之外,經濟系還每周的優先安排經濟學教學研討會,以提高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水平。本科課程旨在為想要申請經濟研究生,任何對商業、法律類似行業工作感興趣的人提供背景知識。
該系還提供博士課程,每年約有25名學生入學。該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研究經濟學家,該大學以引領跨學科研究的發展為驕傲,希望可以推進塑造美國經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今年仍然會在第四的位置上躺一年,這里有1000多名經濟學本科學生。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可以涵蓋經濟史和高級微觀經濟學等領域,同時他們還可以從每周的學院電子郵件中受益,這能讓他們了解更多最新的職業活動和實習機會。
UCB還提供一個博士項目,適合任何對該領域的個人研究感興趣的人。除了完成一篇論文外,博士生還將根據他們選擇的兩種不同的專業進行評估。
普林斯頓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今年上升了一位,名列全球第五。經濟系本科教學涵蓋宏觀經濟學、公共財政、資產管理、經濟學研究倫理等領域。如果你對經濟學專業感興趣,你需要在大二結束前完成一些必修課程。
該系還有研究生及博士課程。如果你對在普林斯頓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感興趣,你必須通過普通考試達到基本的數學要求,提交一篇合格的論文,並在考試中口頭答辯。
芝加哥大學
與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一樣,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在今年的經濟學排行榜上攀升了一位名次,成為世界上在這一領域排名第六的大學。任何有興趣在「風之城」學習的人都會很高興地了解到,就業能力和職業發展是芝加哥經濟學院的重點,實習名單定期在學生中確定。
本系亦設有榮譽學士實習項目,讓學生可以從事獨立研究項目,並就該項目撰寫論文。這通常是在第三年完成的,需要同學們在大三的時候好好把握機會。
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專業今年排名世界第九,如果你對經濟學專業感興趣,那麼你很可能會在第一年修一些微觀經濟學入門和宏觀經濟學入門的課程。即使你在高中修了一些經濟學的AP課程,在耶魯大學也是值得再次學習的。
耶魯還開設了一個國際和發展經濟學(IDE)碩士課程,為期一年。該項目的開設是為了解決全球經濟環境所面臨的日益復雜的挑戰,為從事這一領域的職業或獲得博士學位做准備的課程。
哥倫比亞大學
下一所大學是美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今年的經濟學排名仍排在第10位。盡管美國有七所大學的排名高於哥大,但關於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系,仍有很多值得推薦的地方。本科課程的專業細分方向取決於你的職業選擇,包括金融行業、國際政府或非政府機構、國際商業和公共政策。
哥倫比亞大學還提供碩士和博士級別的經濟學教學。該大學的碩士課程並不局限於那些在本科階段專門學習經濟學的人,而是只需要有經濟學背景(如中級微觀經濟學)。哥大的經濟學教授還建議經濟學學生需要對大學微積分和統計學進行培訓。
除了剛剛給大家介紹的學校之外,經濟學排名前20的還有:賓夕法尼亞大學(第12位)、西北大學(第13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第14位)、紐約大學(第15位)、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第18位)、杜克大學(第19位)。
㈧ 到底是「基業常青」還是「基業長青」
是《基業長青》。
是美國管理學家詹姆斯·柯林斯、傑里·波拉斯創作的管理類著作,於1994年首次出版發行。書中詹姆斯·柯林斯和傑里·波拉斯在斯坦福大學為期6年的研究項目中,選取了18個卓越非凡、長盛不衰的,研究了這18個基業常青公司的成功經驗。
書中表達了一種普遍規律,是一種管理理念、組織結構和行為方式,書中富於創造性地打破了關於企業管理與運作的種種舊有神話,提供了新穎的見解,並為那些有志於建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偉大公司的人提供了實際指導。
(8)常青經濟學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詹姆斯·柯林斯,1958年出生於美國,1988年進入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任教,曾獲該學院的傑出教學獎。曾在默克公司、星巴克、時代明鏡集團、麥肯錫公司、惠普公司等公司任高級經理和CEO,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帕洛阿爾托經營著管理教育和咨詢公司。
傑里·波拉斯,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組織行為與變化的「弗雷德·H·美林」教授,《流式分析》一書的作者,用於發現組織變化的流式分析電腦軟體的發明者之一。曾領導著斯坦福大學在組織變化方面的管理項目,曾在通用電氣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任職。
㈨ 求《應該讀點經濟學:以經濟學的觀點看生活》常青著
從這個網址下專載屬
http://www.chnxp.com.cn/TxtEbook/Txtebook-13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