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是經濟規律。因為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1)經濟學研究擴展閱讀:
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古代經濟學家看來,所謂經濟,就是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功利活動,所謂經濟學就是教人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經世致用的學問。
但隨著後來經濟的發展、貿易的出現、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產生出商品經濟,發展出市場經濟,提升為知識市場經濟,衍生出虛擬經濟;經過西方古典-新古典-新興古典經濟學家與時俱進線性抽象的一路折騰一路演化,價值逐步異化為價格,異化為金錢,經濟活動逐步異化為賺錢,經濟學也就逐步異化為教人怎樣賺錢,包括怎樣投機賺錢。
古希臘在經濟思想方面的主要貢獻中,有色諾芬的《經濟論》,柏拉圖的社會分工論和亞里士多德關於商品交換與貨幣的學說。
色諾芬的《經濟論》,論述奴隸主如何管理家庭農庄,如何使具有使用價值的財富得以增加。色諾芬十分重視農業,認為農業是希臘自由民的最好職業,這對古羅馬的經濟思想和以後法國重農學派都有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現代經濟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學
㈡ 當前經濟學研究有哪些熱門方向及課題
我覺得小微型企業的發展方向就是一個熱門的方向。自從國家提倡創業開始,我國自主創業的小微企業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不過這幾年這些企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危機和挑戰,應該成為一個不錯的研究課題。
㈢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是經濟規律。因為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㈣ 微觀經濟學到底研究什麼
微觀經濟學(英語:microeconomics),又譯微觀經濟學,有時稱為價格理論,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經濟體系中最基本單元(個體、企業)的經濟行為。
微觀經濟學重視需求與供給,如何影響個人,達成交易,並形成市場中的均衡價格。另外,自從愛德華·張伯倫和瓊·羅賓遜發展的市場結構理論、一般廠商的生產決策、進行消費決策的消費者行為等亦跟傳統的供給需求理論,綜合成微觀經濟學的核心課題。微觀經濟學關注人們的決定和行為影響物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誰負責決定價格、或者反過來,價格怎樣決定物品和服務的供給量和需求量。
微觀經濟學可以說是相對於宏觀經濟學,後者關注經濟活動的總體,研究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失業。微觀經濟學也探討政府政策造成對整體社會經濟層面的影響(例如稅收水平)[3]。特別是盧卡斯批判的興起之下,大部分宏觀經濟理論建立起本身的「微觀基礎」——即是一些根據微觀經濟理論而作出的基本假設。
(4)經濟學研究擴展閱讀:
區別宏觀
1、研究對象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2、解決的問題不同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市場經濟通過「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㈤ 單選: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 )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D、以上都包括)。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包括生版產什麼以權及生產多少、怎樣生產和為誰生產。經濟學是研究價值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自然科學、其他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客觀規律。
(5)經濟學研究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運用無產階級世界觀和歷史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規律的科學。
與主流經濟學理論的研究範式不同,演化經濟學主要研究競爭中變化發展的市場過程,對應於靜態均衡的新古典經濟學。它以歷史的不可逆視角觀察經濟現象。它研究開放的系統,關注變革、學習、創造。競爭過程是非均衡的,具有路徑的依賴性的,被視為一種甄別的機制。
㈥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
人的慾望及其滿足說。
西斯蒙第和羅雪爾都曾提到過經濟學研究的是「人」。但他們所講的人的概念比較含糊。
主觀經濟學派的先驅者馬斯夏在(經濟和諧)中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是人」,並解釋說,「慾望、努力、滿足,這就是經濟觀點中的人」。
奧地利的門格爾則明確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規定為人的慾望及其滿足。他把經濟學分為應用經濟學、歷史統計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他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中指出,理論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為滿足其慾望而展開其預籌活動的條件。龐巴維克和維塞爾依然都把人的慾望及其滿足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傑文斯也指出,經濟學為人快樂與痛苦的微積分學。
㈦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來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本質及其發展運動的規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就是把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制度的變革,看做是客觀必然的歷史過程。對一定社會經濟制度及其變革的評價,要遵循生產力標准。?
②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要運用科學的抽象法,這就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方法。
?③邏輯方法和歷史方法。邏輯方法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時,按照經濟范疇的邏輯關系,從比較簡單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逐步上升到比較復雜的具體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闡明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邏輯發展進程。歷史方法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時,按照歷史發展的真實進程來把握其規律。?
④借鑒現代科學和經濟方法。政治經濟學研究應運用和借鑒現代自然科學的某些方法,如數學方法、系統分析方法,以及運用資訊理論、控制論、協同論、耗散結構論等方法論。同時還可借鑒和運用西方經濟學中的一些方法,如實證分析、均衡分析、邊際分析、總量與個量分析、靜態和動態分析方法等。
㈧ 經濟學研究的內容是什麼
資源配置。
經濟學十大原理: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系。
㈨ 什麼是經濟學經濟學是研究什麼的
經濟學是一門對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分配以及消費進行研究的社會科學。
經濟學注重的是研究經濟行為者在一個經濟體系下的行為,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
在現代,經濟學的教材通常將這門領域的研究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檢視一個社會里基本層次的行為,包括個體的行為者(例如個人、公司、買家或賣家)以及與市場的互動。而宏觀經濟學則分析整個經濟體和其議題,包括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成長、財政和貨幣政策等。
經濟學的分析也被用在其他各種領域上,主要領域包括了商業、金融、和政府等,但同時也包括了如健康、犯罪、教育、法律、政治、社會架構、宗教、戰爭、和科學等等。到了21世紀初,經濟學在社會科學領域各方面不斷擴張影響力,使得有些學者諷刺地稱其為「經濟學帝國主義」。
麻省理工「開放式課程」經濟學首頁 中文版本 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