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功能經濟學

功能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1-27 22:20:07

1. 微觀經濟學的功能與作用是什麼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功能是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消費上以獲得最大滿足;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作用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

2. 技術經濟學不必要功能主要有哪三種

廠商的組織形式有: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以及公司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即為個人出資經營、歸個人所有和控制、由個人承擔經營風險和享有全部經營收益的企業。以獨資經營方式經營的獨資企業有無限的經濟責任,破產時借方可以扣留業主的個人財產。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人通過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組織形式。合夥企業一般無法人資格,不繳納所得稅,繳納個人所得稅。類型有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其中普通合夥企業又包含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公司制企業又叫股份制企業,是指由1個以上投資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資組建,有獨立法人財產,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企業。

3. 宏觀經濟學中GDP的主要特徵與分析功能是什麼

國民生產制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簡稱GNP)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是一個國民概念。它是指一個國家地區的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一般1年)內以貨幣表現的全部最終產品(含貨物和服務)價值的總和。(與國內生產總值不同,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是在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
把國民生產總值作為綜合經濟指標的主要優點在於:
第一,它只計算了最終產品的價值,而沒有計算中間產品的價值,因而不包括重復計算的部分。
第二,它不僅計入了物質生產部門的增加值,而且也計入了所有服務部門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現代產業結構的變化,反映了教育、科學技術、金融等第三產業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
國民生產總值指標的缺陷是:
第一,不能反映社會成本。
第二,不能反應經濟增長方式付出的代價。
第三,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不能反映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五,不能反映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狀況。

4. 幫忙解釋一下「經濟學」的功能

經濟學的客觀夢想

有關經濟學家的笑話很多,且貶遠多於褒。不過,很少有經濟學家對此耿耿於懷,因為經濟學家這個行業依然是最受關注、最有地位、最能賺錢的行業之一;也依然不斷有人試圖進入經濟學家的行列。所以,很多經濟學家自己也常常談起此類笑話,看似自嘲,實則自誇。當然,也有些此類笑話是沒有貶義的,或者對於經濟學家自己來說,不覺得是貶義的。其中一則笑話說的是,一群物理學家看到經濟學家所用的數學知識,感到大為吃驚:經濟學居然用如此復雜的數學!經濟學家看到物理學所用的數學知識,同樣大為吃驚,物理學居然用如此簡單的數學!在一些人看來,這是在嘲笑經濟學對於數學的過分使用。而對於經濟學家來說,這卻是在褒獎經濟學家所用的工具越來越先進,自然也就越來越朝著精確的自然科學的方向發展了。

社會學家和政治學家們對經濟學的帝國主義傾向很不以為然,認為經濟學家與他們其實並沒有什麼兩樣;自然科學家們更不認為經濟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而經濟學家們則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搖擺。經濟學家們自然希望經濟學被認為是自然科學,因為自然科學更加精確,而且更加客觀。客觀與精確正是經濟學家們自我標榜且引以為豪的地方,而且希望憑此區別於其他社會科學家。經濟學家以理性人為出發點,引入了邊際分析和廣泛的數學工具,試圖建立一個客觀、精確的經濟學帝國。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強調實證經濟學的重要性,著重就某一個現象進行解釋,認為經濟學應該說明的是「是什麼」,而不是「應該是什麼」,因為後者往往帶有太多的價值判斷,而價值判斷難免包含太多的個人利益。

到了今天,計量經濟學更是如日中天,在中國尤其如此。翻開中國最有名的經濟學學術期刊,絕大多數都是計量文章,甚至某些期刊已經到了沒有計量的文章便不能發表的地步。中國經濟學家在國外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也幾乎全部是計量文章。為什麼計量經濟學會如此興盛呢?說到底無非是經濟學追求所謂客觀、真實與精確的結果。計量經濟學通過不斷改進的工具、大量的數據和嚴謹的方法為經濟學建立起了一個看似精確與客觀的經濟學帝國。但是,事情果真如此么?

經濟學家的客觀

2004和2005年是中國經濟學的多事之秋。從郎咸平炮轟格林科爾開始,中國大陸的一些著名經濟學家與郎咸平展開了激烈交鋒,甚至很多具有人身攻擊意味的詞語從一些名經濟學家的口中說出。這場爭論最後幾乎演變成了全民參與的爭論。從網路上看,郎咸平幾乎是大獲全勝,但是,也有人統計說,學習經濟學的人大多反對郎咸平。眾所周知,與一般人相比,學習過經濟學的人多半更加右傾,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絲毫不奇怪。在這場爭論中,毫無疑問,很多經濟學家和學經濟學的學生是從「客觀」的角度來論述的,而經濟學的所謂客觀就是「效率」。對於自我標榜為客觀的經濟學而言,選用效率作為評價經濟政策或者經濟表現的標准沒有絲毫的意外。因為,從經濟學的核心假定——人是自私和理性的出發,最終的結果只能用「效率」來衡量,而且,用公平來衡量經濟政策或表現的好壞總是充滿了「價值判斷」,是極其主觀的。

但是,從效率出發也不一定能夠保證經濟學的客觀。特別是2005年格林科爾最終倒閉,其董事長也因為涉嫌犯罪被捕之後,很多人對經濟學家的客觀與中立越來越懷疑。這本身不奇怪,也不能說明大陸的經濟學家就失敗了。但是,隨後傳出的消息無疑讓人吃驚。在與郎咸平的爭論中力挺格林科爾的部分經濟學家曾經在格林科爾的資助下召開過一個學術會議批判郎咸平,並且將爭論上升到改革路線的高度。這其實也沒有什麼,因為郎咸平的確試圖得出一些普適性的結論,所以,將爭論上升為「改革路線」之爭也很正常。但是,在當事企業的資助下舉行的學術會議是否可信就值得懷疑了。更為重要的是,隨後的調查表示,格林科爾付給了這些經濟學家高額的出場費和稿費。而且,還有經濟學家隨後不斷出席由一些大型民營企業,尤其是由國有或者集體企業改制而來的民營企業舉辦的各種會議,高調發言,更是引發了一系列爭論。普通民眾對經濟學們的不信任似乎也在蔓延。

這種不信任是建立在經濟學家為少數人和少數既得利益集團說話的基礎之上的。不過,這種為少數人說話的經濟學家往往會很快被大多數人不信任,並不能對經濟學構成實質性的傷害。即使經濟學家們依然信任這些人,也不要緊,因為大多數民眾不信任意味著經濟學市場必然萎縮。所以,個別經濟學家沒有任何根據的發言並無損於經濟學本身的客觀,只會有損於經濟學家個人或者這個團體的客觀。不過,問題往往是,經濟學本身就是客觀的嗎?

經濟學是否客觀?

經濟學往往有很多基本的假定,經濟學中任何一個理論或者一個模型更是有非常多的假定。這些假定的本意是為了抽象與簡化現實生活,從而增強模型的解釋力。但是,這些假定往往與現實情況不符,由此導致它對現實情況的解釋力不足。事實上,經濟學的發展正是建立在對經濟學假定不斷修正的基礎之上。某種理論或模型的發展也是建立在對某個假定不斷修正的基礎之上。比如,對古典經濟學價格剛性假定的修正,得出了政府幹預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對完全競爭假定的修正產生了不完全競爭理論;對交易成本為零這一假定的修正產生了新制度經濟學。某個具體的理論或者模型的發展更是如此,從古諾模型到勃川德模型再到斯坦克博格模型,就是通過改變有關廠商競爭變數和競爭方式而得到的。博弈論的發展也是如此,從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到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到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再到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都是基於對一些假定的改進。當然,這些對假定的改進,很多情況下都是越來越傾向於現實。也就是說,這使得假定越來越接近現實。但是,由於一個抽象的理論與模型往往需要很多假定,而要把假定做到完全與現實相符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種不可能除給了經濟學不斷改進的空間之外,也給了經濟學家很多解釋的空間。這種空間其實就是經濟學家的「權力空間」,這個「權力空間」不但給了經濟學們改進理論的可能,也給了經濟學家們爭論和解釋的可能。

如果說理論只是提供了一個想法或者解釋的話,那麼,實證經濟學,尤其是目前高度繁榮的計量經濟學則給了經濟學們證明自身的客觀與精確的機會。很多理論往往相互沖突。比如,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哪一種效應更強呢?這需要實證檢驗。比如說,收入差距對經濟增長有怎樣的影響?不同的理論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哪個理論是可信的?這也需要實證經濟學的檢驗。於是,實證經濟學成了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重要標准。

但是,對於理論經濟學家而言,這種檢驗總是值得懷疑的。就案例檢驗來說。中國的漸進式改革與俄羅斯的休克療法相比,哪個更加成功?印度與中國的經濟發展,哪個更加成功?如果單從目前的經驗來看,毫無疑問,中國改革比俄羅斯改革成功,比印度的也更加成功。但是,如果我這樣說,肯定會被經濟學們認為不嚴謹,甚至被懷疑是否真的學過經濟學,至少也是沒有學好。比如,有很多經濟學家就堅持認為,中國的改革不一定比俄羅斯的成功。因為,盡管從目前來看,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好,但是,俄羅斯通過休克療法建立起了更好的制度與市場環境,將來的發展可能比中國更快。也就是說,經濟學告訴我們,從長期來看,中俄的發展情況還不一定。不過,正如凱恩斯所說,「長期是對目前的事情的一種誤導,在長期,我們都死了」。而且,從長期來看,任何事情都是不一定的,因為誰又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這些事情可能會徹底改變目前中俄經濟發展的全貌。因此,說未來不確定可能是對的,卻是毫無用處的。如果我們只會說不一定,經濟學存在的意義就值得懷疑。也許經濟學家會說,決策是領導者的事情,我們只是提供建議和信息,更加豐富的信息將有助於決策者做出更加正確的決定。但是,如果所提供的任何信息都是不確定的,而且,對於一個我們都能觀察得到的事實,我們依然說,孰優孰劣不一定。那麼,經濟學作為一門「長期的學問」就是沒有價值的。

同樣,對於實證經濟學家們而言,實證檢驗也是值得懷疑的。且不說不斷改進的計量方法會讓人發現前人所作的實證研究的缺陷,不同的計量方法之間也會產生各種爭論。如果不同的計量方法得出的結果是一致的,倒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絕大部分情況下,不同的計量方法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那麼,我們該信任哪一個呢?再者,很多計量研究對數據往往非常敏感,數據的變化往往會導致結果的改變。同樣,熟悉計量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很多情況下,對變數的選擇往往會成為爭論的中心,而變數選擇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是不一致的。

再以收入差距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為例。從庫茲聶茲以來,這一話題一直是經濟研究的熱點,因為這個問題對一個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含義,對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也會形成沖擊。但是,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在爭議中進行。國內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近幾年也有所增多。在1990年代以前,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多半表明收入差距有助於經濟增長,或者二者呈現出倒U型關系。由此得出的政策建議自然是追求更有效率而不是更公平的經濟政策;1990年代以後,很多研究運用政治經濟模型或者帶有社會學傾向的模型,說明收入差距擴大會導致政治上對投資的抑制,或者對社會地位的過分追求會使投資受到抑制,從而會阻礙經濟增長,而且,相關的實證研究也證實了這種理論分析。這些研究很多發表在很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上,比如《美國經濟評論》、《政治經濟學雜志》。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結論也是莫衷一是。由於不同的研究結果推論出的政策建議是完全相左的,決策者無疑更加疑惑。

經濟學家的解釋空間

理論研究會得到相反的結論不足為奇,實證研究得到相反的結論也很正常。如果我們得到的實證研究結果與理論相悖,我們也許會由此發現一個新的理論,或者發現另外一個藏在證據背後的東西。自然科學常常這樣發展,但經濟學很難這樣發展,原因在於,自然科學的事實只有一個,而經濟學往往能夠發現很多個「事實」。當我們發現實證研究與理論研究的結論相反時,我們多半會去改進實證研究的方法,尋找新的數據,或者提出新的解釋。但是問題隨之而來:經濟學的理論和模型眾多,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理論提出不同的解釋,而哪個理論正確,往往依賴於實證研究的檢驗。如果實證檢驗的結果也是相反的,由於不同的檢驗結果也能得到不同理論的支撐,我們很難判斷哪一個檢驗或者說哪一個事實是成立的。從而,我們會發現,理論和事實都是不清楚的。

很多初學計量經濟學的人都會發現,數據或者方法的微小變化會使得檢驗結果大不相同。這說明結果不穩健。在很多情況下,尤其在我國的很多經濟學雜志上,我們看到的計量檢驗都是不穩健的。但是,面對這些檢驗結果,我們往往能夠看到很多似乎合乎理論的解釋與說明。或者說,對於不同的計量檢驗結果,作者擁有很大的解釋權。只要結果是顯著的,我們便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最著名的例子來自英國的一位經濟學家。他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太陽黑子的活動對英國的經濟發展周期有顯著影響。很多人都認為這個結論是荒謬的,並以此嘲笑經濟學,但是,按照經濟學家的邏輯,這事還真不一定啊。

好在,計量經濟學的工具在不斷改進,對各種因素的控制也使得計量經濟學越來越精確。但是,經濟學家對理論、對現實、對實證檢驗結果的解釋依然存在很大空間,對同一事情往往存在多種解釋,這無疑讓人煩悶。就像我們看一些小品文,同一個故事,翻來覆去地講,竟然能夠講出幾十個道理,甚至還是完全相反的道理。

正是由於經濟學對結果的解釋空間很大,我們就不得不提醒自己:小心思想背後的利益。經濟學家標榜自己的效率標准,以此說明自己的客觀和中立。可是,阿克頓勛爵的話依然在耳邊回響: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也有翻譯為,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換成經濟學的語言,有權力,就有尋租。而經濟學家對理論、對現象、對實證檢驗結果的解釋空間就是一種權力。因為有空間的存在,就有解釋的權力,而這種權力必然導致尋租。正如經濟學所認為的,經濟學家絕不是道德上一定高尚的人,相反,他們都是自私的理性人。那麼,又有什麼理由認為他們不會利用自己的解釋空間,利用自己的權力,為自己尋租呢?

如果經濟學只是幫助人們解釋現象存在的原因,或者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各種現象,那麼,這種解釋空間的存在沒有任何不妥。但是,每一個經濟學家總是希望自己的主張為決策者所用,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我曾經以為國外的經濟學家可能不會如此,可是一名諾獎得主來復旦大學講演的時候,PPT(PowerPoint 的幻燈片文件)上就幾次出現與美國總統的合影,我頓時知道所有的經濟學家果然都是理性人。而且,就目前看來,經濟學對決策者和普通民眾都有著極強的影響力,如果一個經濟學家,一個理論是服務於少數人的,其後果往往會非常嚴重。所以,經濟學的解釋空間也就相對而言對社會有著潛在的危害。也正因為如此,一個充分競爭的經濟學市場、一個反對壟斷的經濟學市場、一個能夠允許而不是排斥所有人發言的經濟學市場是縮小經濟學的解釋空間、瓦解經濟學的絕對權力的必要條件。同樣,一個更為廣泛的知識市場,一個允許社會學家、政治學家、哲學家等等充分表達的學術市場的存在也有利於控制經濟學解釋的空間,從而減少經濟學家尋租的空間。

所以,無論是決策者,還是普通人,當看到一種經濟理論時,請先告誡自己:警惕思想背後的利益。

5. 多選 】安虎森主編的《區域經濟學通論》一書描述了產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動因」,其主要觀點是( )。

全選ABCD
A. 分工網路的擴大與交易費用成倍增加之間權衡的結果,導致交易活動的地理集中,這種狹小的地理范圍就是城市
B. 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條件
C. 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們就不進行交易,人們就不進行交易,因而只能選擇自給自足,此時沒有市場,也沒有城市
D. 不同專業化生產者之間進行交易,必然產生交易成本

6. 宏觀經濟學中貨幣的功能有哪些

對貨幣宏觀功能的分析,也正是以貨幣已經具備的這些微觀功能為前提的。在宏觀經濟活動層面上,貨幣是被作為社會總產品的存在和分配形式,作為能夠通過其數量和結構的改變而變動社會總需求,進而組織和協調宏觀經濟運行的一種經濟管理工具來認識和使用的,這是因為,現代商品經濟是以貨幣形成全社會有效需求的經濟,貨幣是影響產量、價格、就業等幾乎所有的宏觀經濟變數的重要因素,是社會經濟得以運行的能動力量。處於宏觀層面上的貨幣,已經不再僅僅是基於「商品——貨幣——商品」公式而存在的價值實現手段或交易媒介,而是反映在「貨幣——商品(生產要素組合、資產組合)——貨幣」運動中的資源配置手段和生產組織手段。

7. 在工程經濟學中,什麼是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

在對功能進行定義時.只是把認識到的功能用動同和名詞列出來.但是因實際情況很復雜.這種表述不一定都很准確和有條理。因此.需要進一步加以整理。

(1)功能整理的目的。功能整理是用系統的觀點將已經定義了的功能加以系統化.找出局部功能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並用圖表形式表達.以明確產品的功能系統。從而為功能評價和方案構思提供依據。通過功能整理,應滿足以下要求:

a、明確功能范圍。弄清楚幾個基本功能.這些基本功能又是通過什麼功能來實現的。

b、檢查功能之間的准確程度。定義下得正確的就確定下來,不正確的加以修改,遺漏的問題加以補充,不必要的就取消。

c、明確功能之間的上下位關系和並列關系,即功能之間的目的和手段時間的關系。

按邏輯關系,把產品的各個功能相互聯系起來,對局部功能和整體功能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達到掌握必要功能的目的。

(2)功能整理的一般程序。功能整理的主要任務就是建立功能系統圖。因此,功能整理的過程也就是繪制功能系統圖的過程,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a、編寫功能卡片。把功能定義寫在卡片上,每條寫一張卡片,這樣便於排列、調整和修改。

b、選出最基本的功能。從基本功能中挑選出一個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最上位的功能(產品的目的),排列在最左邊。其他卡片按功能的性質.以樹狀結構的形式向右排列,並分別列出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

c、明確各功能之間的關系。逐個研究功能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找出功能之間的上下位關系。

d、對功能定義做必要修改、補充和取消。

e、按上下位關系,將經過調整、修改和補充的功能,排列成功能系統圖。

功能系統圖是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式.將定義的功能連接起來,從單個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而形成的一個完整的功能體系。

8. 《工程經濟學》什麼是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是指在對價值工程對象進行功能定義後,應用系統思想方法,找出產品各項功能之間的邏輯關系,組成一個體系,並用圖表形式表達。功能整理的目的在於掌握必要功能,認定功能定義的正確性,劃分功能領域,並為功能價值的定量評價發現和消除不必要功能,作好准備。

功能整理是指通過對產品及零部件的全部功能加以劃分功能類別,明確功能系統,剔除或修正不必要的多餘功能,區分基本功能、輔助功能、外觀功能和畫出功能系統圖等一系列工作。

功能整理是指通過對產品及零部件的全部功能加以劃分功能類別,明確功能系統,剔除或修正不必要的多餘功能,區分基本功能、輔助功能、外觀功能和畫出功能系統圖等一系列工作。目的是要搞清各個功能之間的關系,區分「目的功能」和「手段功能」。

「目的功能」定下之後,「手段功能」可以廣泛選擇,通過整理,去掉無目的的手段,或選擇更好的手段。

(8)功能經濟學擴展閱讀:

《工程經濟學》軟體開發技術和軟體工程管理:

1、軟體工程的理論和技術性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軟體開發技術和軟體工程管理;

2、軟體開發技術包括軟體開發方法學、開發過程、開發工具和軟體工程環境,其主體內容是軟體開發方法學;

3、軟體開發方法包括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和程序設計方法;

4、軟體工程管理包括軟體管理學,軟體工程經濟學,軟體心理學等;

5、軟體管理學包括人員組織,進度安排,質量保證,配置管理,項目計劃等;

6、軟體工程經濟學是研究軟體開發中成本的估算,成本效益的方法和技術。

軟體工程的原則:抽象,信息隱蔽,模塊化,局部化,確定性,一致性,完備性,可驗證性。

9. 從經濟學角度看,安全具有哪兩大功能

從經濟學角度看,安全具有減少無益損耗和間接為社會增值。

10. 經濟學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1、根據其所代表的階級利益,政治經濟學突出了某一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並從一定方面自發地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科學經濟學有意識地研究經濟法的價值或整體。 對稱經濟學是科學經濟學。

2、在我們的生活中,經濟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1)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周圍發生的各種經濟現象,經濟政策和人性;

(2)我們可以為進一步學習經濟學和管理學科奠定理論基礎;

(3)幫助增加個人財富。

3、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

在對稱經濟學的視角下,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優化只是經濟法的發展和具體體現。

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和優化背後的經濟法和經濟學本質。 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最佳配置和優化再生水平。 保持資源的最佳配置和優化再生水平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經濟學。

(10)功能經濟學擴展閱讀:

1、經濟學核心思想:

經濟學核心思想是通過研究、把握、運用經濟規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最大限度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與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2、經濟本質:

經濟本質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系。

3、經濟規律:

經濟規律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是經濟本質的展開。

4、經濟結構:

經濟結構經濟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的空間關系,包括企業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

5、經濟趨勢:

經濟趨勢經濟發展的總體方向,是經濟規律的展開。

6、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經濟發展趨勢中周而復始的重復性現象。

閱讀全文

與功能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