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環境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本書是一部通俗易懂、適用面寬廣的環境經濟學教材。作者避開了常見於經濟著作中復雜的數學公式與模型,深入淺出介紹了經濟學原理與方法如何用來分析環境政策問題並提高其實施效率。本書通過引用大量基於現實世界的環境治理案例分析,便得抽象的理論變得更容易理解。
本書是環境經濟學初學者理想的基礎教材,出版後不久即被美國杜克大學、伊利諾斯大學等名校選作本科生教材,並被列為美國環境經濟學首選教科書之一。
本書配有專門的教學網站以及相關的教輔課件,採用本書作教材的教師請與我們聯系索取教輔資料。
B. 什麼是環境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是一門環境科學和經濟學之間交叉的邊緣學科,主要討論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經濟手段,並以基本的環境經濟學原理為環境保護政策和環境管理提供理論支持。
環境經濟學(Environmental Economics) 主要討論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強調利用環境經濟規律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例如,如何利用經濟杠桿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研究對象和任務
社會經濟的再生產過程,包括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它不是在自我封閉的體系中進行的,而是同自然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自然界提供給勞動以資源,而勞動則把資源變為人們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成為一切財富的源泉。社會經濟再生產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資源,同時又不斷地把各種廢棄物排入環境的過程。人類經濟活動和環境之間的物質變換,說明社會經濟的再生產過程只有既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又遵循自然規律才能順利地進行。環境經濟學就是研究合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使社會經濟活動符合自然生態平衡和物質循環規律,不僅能取得近期的直接效果,又能取得遠期的間接效果。
環境經濟學主要是一門經濟科學,以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和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為正確地調節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但是,要把可能性變為現實,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基本理論
包括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同環境保護的關系,以及環境計量的理論和方法等。
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既帶來了環境問題,又不斷地增強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能力。要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首先是改變傳統的發展方式,要把保護和改善環境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目標。
當人類活動排放的廢棄物超過環境容量時,為保證環境質量必須投入大量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這部分勞動已愈來愈成為社會生產中的必要勞動。同時,為了保障環境資源的永續利用,也必須改變對環境資源無償使用的狀況,對環境資源進行計量,實行有償使用,使社會不經濟性內在化,使經濟活動的環境效應能以經濟信息的形式反饋到國民經濟計劃和核算的體系中,保證經濟決策既考慮直接的近期效果,又考慮間接的長遠效果。
C. 環境經濟學主要是從事什麼工作,哪個高校的這個專業最好
你是說大學專業還是研究生? 大學的話,叫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 很少有學校有這個專業,有的話 北大 山東財政學院(現在的山東財經大學)有,顯然是北大最好了。。。。
研究生的話,這個專業叫做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人大 北師大 的最好
工作嘛 和專業關系不大,但是要提醒的是,本科就業確實受限制,畢竟專業太新。
D. 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環境經濟學是研來究如何自運用環境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以及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兩者之間的關系,選擇經濟的、自然能承受的物質變換方式,以便用最小的社會和環境代價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並為人類創造清潔、舒適、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新興學科。
環境經濟學既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經濟科學的一個分支,是環境科學和經濟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相互交叉的產物,是用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人類——環境系統的發生和發展、調節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的綜合學科。在環境科學和經濟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實踐過程中,在不斷總結環境經濟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先後形成了環境經濟學以及污染經濟學、資源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等各具特色的學科,並在發展中不斷拓展著自己的研究領域。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我們把環境經濟學定為一個總的名稱,而把污染經濟學、資源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作為它的三個分支學科。
E. 環境經濟學主要學哪些課程
環境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關系的科學,是經濟學和環境科學交叉的學科。
環境經濟學的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環境經濟學基本理論、社會生產力的合理組織、環境保護的經濟效果和運用經濟手段進行環境管理。
環境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包括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同環境保護的關系,以及環境計量的理論和方法等。
環境經濟學是新興的學科,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都有待建立和充實。它將為探索建立一種既能充分利用、保護、提高自然生產力和環境自凈能力,又能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的多層次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提供條件,從而保證經濟發展既有利於提高近期經濟效益,又有利於發揮長遠生態效果。
===================
武漢大學設立這個專業
環境工程與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和規劃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課程:工程制圖、環境工程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學、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雜訊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經濟學、環境法學、環境科學概論、地理信息系統、環境質量評價、環境信息系統等。
F. 環境經濟學的內容簡介
隨著環境污染、資源耗竭和生態破壞日益嚴重,人們對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關系認識的逐步深化,一門新興的學科+環境經濟學開始孕育和發展。環境經濟學和形成和發展擴展了環境科學的內容,使人們對於環境問題的認識增添了經濟分析的視角;同時,也命名經濟科學在更為現實的基礎得到發展,增了經濟學對社會現象和人類行為剖析的能力。環境經濟學產生了非常明顯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環境經濟學主要研究如何認識和妥善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具體來說,認識經濟活動對於環境的積極的影響 消極的影響,研究使經濟活動符合自然規律和生態規律的要求,以最小的環境代價實現經濟迅速增長的途徑;認識環境保護對經濟建設的促進和制約作用,研究使環境保護符合經濟規律的要求,以最小的勞動消耗取得最付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途徑。在此基礎上,全面認識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研究經濟發展與保護和改善環境互相促進的途徑,尋求實現社會經濟再生產良性循環和自然環境再生產良性循環,促進環境與經濟協調、健康、持續發展的最佳方案。
G. 環境經濟學
《環境經濟》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主管,中國環境報社主辦,綜合因子為:0.202,是國家級期刊。環境經濟宣傳國家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方面的方針政策為主要內容,深入探討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H. 什麼是環境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是指運用經濟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以及經濟再生產、人口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三者之間的關系。
選擇經濟、合理的物質變換方式,以使用最小的勞動消耗為人類創造清潔、舒適、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主要討論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強調利用環境經濟規律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例如,如何利用經濟杠桿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8)環境經濟學擴展閱讀:
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任務:
環境經濟學就是研究合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使社會經濟活動符合自然生態平衡和物質循環規律,不僅能取得近期的直接效果,又能取得遠期的間接效果。
環境經濟學主要是一門經濟科學,以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和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為正確地調節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但是,要把可能性變為現實,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I. 什麼是環境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是研究如何運用環境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以及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兩者之間的關系,選擇經濟的、自然能承受的物質變換方式,以便用最小的社會和環境代價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並為人類創造清潔、舒適、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新興學科。
環境經濟學既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經濟科學的一個分支,是環境科學和經濟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相互交叉的產物,是用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人類——環境系統的發生和發展、調節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的綜合學科。在環境科學和經濟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實踐過程中,在不斷總結環境經濟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先後形成了環境經濟學以及污染經濟學、資源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等各具特色的學科,並在發展中不斷拓展著自己的研究領域。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我們把環境經濟學定為一個總的名稱,而把污染經濟學、資源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作為它的三個分支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