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學第二小組集中實訓 要求:通過游戲的方式,模擬買賣的過程,分析
絡游戲經濟學:虛擬品的價值是怎麼被決定的?行業內似乎一夜間突然產生了對虛擬物品、虛擬貨幣以及網路游戲的經濟系統的濃厚興趣。興趣的來源不是說這個問題本身多麼有趣,而是從業者發現這里出現了嚴重問題。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可能會導致一款產品的崩潰。」通貨膨脹」、「玩家積累太多,消費不掉」,「職業打錢玩家沖擊游戲經濟系統」、「提高物品掉落率,人數反而下降」、「刷錢漏洞」……如此等等,實際經歷過大型網路游戲的運營,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會遇見。——什麼,你一個都沒碰過?那真是恭喜你了。且不管造成這些問題的實際原因是什麼,但至少看起來都和經濟有關。為什麼會這樣?作為游戲策劃,我的從業經歷不長,沒有經歷過單機游戲製作的階段,但我覺得,面對這個問題,即使老革命也會犯難。因為經濟問題(至少在網游之前)從來都不是游戲設計領域內的問題。游戲設計的重點永遠是怎麼獲得「體驗」,玩家如何博弈如何勝利如何裝扮自己,等等;經濟學對此沒有太大興趣,它的焦點是「價值」,也就是說:這個東西為什麼值錢或者不值錢了?有人會反對這個看法。因為很多單機游戲也是有虛擬金幣和物品買賣等體驗的,一些有模擬性質的角色扮演游戲或純模擬游戲中,「資源」的調配成為游戲的重要部分或是主體,資源調配確實應算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領域。不過我認為這對游戲來說應當算做「策略」,它的核心是個體如何獲得最優解,和我們說的經濟問題截然不同。經濟的基本在於交易(物品流通)的存在,所以單機游戲(包擴十幾人規模的聯網游戲)是不存在經濟系統的。那麼之前我們在單機RPG里也會從怪物身上揀到錢,也可以從商店裡購買道具,甚至有的時候你也會覺得錢多或者錢少了,這是什麼?——我以為,這是RPG成長體系的一部分。在什麼時候給你多少金幣以獎勵你的勝利並且提供你挑戰下一關的資源,這其實和關卡設計沒有太大區別。設計得好,你會覺得這游戲的錢「有用」,並且「恰到好處」——不會太多也不不會太少。由於這種東西叫做「金幣」或者「銀子」,所以會因為現實經驗的關系產生誤會,認為這是一種虛擬的「一般等價物」。這種概念被引入到網路游戲里,卻有些問題。因為就虛擬金幣的實質來說,它不過是另一種玩家的成就,其實質來說,和其他可交換的虛擬物品沒有區別。但其他的虛擬物品,通常是用這種物品來標價(無論對游戲策劃和玩家來說)。〔一個結論是,游戲世界內並無所謂真正的通貨膨脹,游戲內的虛擬幣貶值,其實際的情況是「虛擬金幣」這個虛擬物品在變多。但是否「真正」並不重要,實際情況是,玩家發現手中的價值縮水了。這是不能接受的。〕「貶值」意味著不值原來那麼多了。我小時候一直都想不明白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的東西有時候貴,有時候便宜,通過這種差價賺到的錢,是從哪裡多出來的?同樣,損失的錢,到哪裡去了?說到底,物品(無論虛擬於否)的價值到底是怎麼被決定的?中學政治書上羅列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說法,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後來我讀多一些經濟學方面的著作,才發現這個結論有極大的問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其實只決定商品的成本)。按照傳統經濟學的觀點,價值由兩個方面決定:一是使用價值,二是流通價值。用這個來套網游,某裝備A攻擊+5,這就是使用價值;另一個裝備B+10,B比A使用價值高;流通價值在於,市場上有多少對於裝備A的需求。有人買才有人賣,一個物品最後成交的價格,由需求來決定。相比於現實世界,游戲世界有如下兩個普遍的情況:第一,相比於現實世界,單個角色創造虛擬價值能力的加速度(注意是加速度而非速度)通常數十倍於現實世界,這是因為RPG核心就是基於成長和成就,玩家要看到自己的能力在提升。——補充一句,這樣設計並不是錯。——於是,這個世界的虛擬品就以一個飛快的速度被創建出來,並且是越來越快。第二,跟隨著成長,玩家對虛擬品的需求很有可能不是在擴張,而是在不斷地縮減。這個縮減包擴兩個面,一個需求量的減少,一個是需求面的狹窄。後者則更為嚴重。為什麼會這樣?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的虛擬物品對成長後的玩家其使用價值變得很低。譬如我是個60級的魔獸玩家,我就只對t2以上的套裝有興趣。我認為,這已經構成了所謂虛擬物品貶值的主要問題所在。作為一個主體的玩家,他在游戲里投入遊玩,那麼可以看到:一方面,他創造虛擬物品的能力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他對(整個)虛擬品的需求其實是在不斷削減。那麼對市場上來說,供給在加大,需求在萎縮。玩家會發現自己手上的物品越來越便宜。更嚴重的是,低級玩家創造出來的價值也會因為高級玩家的能力提升而壓縮。聽起來不是特別的復雜,但實際上,這些簡單結論已經能夠指導很多具體的設計了。這一篇僅僅是提出問題,面對同一個問題,其實是有不同的法去解決。那麼,有什麼好法呢?
『貳』 經濟學實習主要項目和內容
經濟學更偏重於理論,且經濟類專業的課程實用性都比較強。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了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
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很好,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
其他的
主幹學科:
經濟學。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資本論》、西方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社會調查、畢業實習,一般安排12周
『叄』 速求經濟學計算題實訓題答案(列出公式),會的快來看,急
6、在上述情況下你認為該公司的員工組合有無改革的便要?如果需要改革,應如何改?為什麼?
解:如果將非熟練、半熟練、熟練工人看成三種生產要素,則
MPP1/P1=10/20=1/2
MPP2/P2=20/30=2/3
MPP3/P3=50/50=1
所以應裁退非熟練和半熟練工人,節省下的20*20+45*30=1750元用於再僱傭35位熟練工人。
7.企業總固定成本為1000元,平均總成本為50元,平均可變成本為10元,企業現在是產量是多少?
解:ATC=AVC+AFC,已知ATC=50,AVC=10,得AFC=40;
因為TFC=1000,所以產量=TFC/AFC=1000/40=250
8.已知某商場的成本函數為TC=5Q2+20Q=10,產品的需求函數為Q=140-P,
失球廠商利群最大化時的產量。價格及利潤。
解: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MR=MC
MC=dTC/dQ=10Q+20
總收益TR=P*Q=(140-Q)*Q=140Q-Q2
MR=dTR/dQ=140-2Q
另MR=MC,得Q=10
此時,P=130,利潤=TR-TC=1300-710=590
9.假定有平均成本函數AC=100/Q-3Q=4Q2,,Q=2時,請計算:
(1)TC,FC,VC.,MC,AFC,AC,AVC;
(2)Q為何值時,AVC達到最小值。
解:那個等號應該是加號吧?另外別的符號沒錄錯吧?
反正總體思路:(1)TC=AC*Q=100-3Q2+4Q3
FC=100,(固定成本不隨產量變動,只能是TC表達式中的常數)
VC=TC-FC=4Q3-3Q2
MC=dTC/dQ=12Q2-6Q
AFC=FC/Q=100/Q
AVC=VC/Q=4Q2-3Q
(2)AVC最小值時,dAVC/dQ=0,即8Q-3=0,Q=3/8,因為產量只能為整數,所以Q只能取1(取0的話沒討論的必要了)
實訓題:
1. 加入某人以800000元購買了一輛車,預計使用一年後能以50000元的價格出售。為了購車,他從銀行提取了年利率為5%的定期存款副車款和5000元保險費等,若在這一年中他能駕車行駛15000,並未每公里支付2元的汽油。潤滑油。修理費等,請計算:
(1) 擁有和使用這台車的年總成本;
(2) 固定成本;
(3) 每公里的平均可變成本。
(1)購買價80萬,一年後能以5萬賣出,兩者的差額750000也就是當年的折舊,計入固定成本。
另有5000保險計入固定成本
可變成本=15000*2=30000
放棄的定期存款利息(80萬*5%)是機會成本,不能計入總成本(我個人的理解,不是很確定)
所以:總成本=750000+5000+30000
(2)上面說了,前兩項。
(3)難道不是題目里的2?難道另有玄機?
2.一個公司正在老了建造一個工廠,現在又兩個方案,方案A的短期成本函數為CA=80+2QA=0.5Q2A,方案B的短期成本函數為CB=50+Q2B
(1).如果市場需求僅為8個單位,企業應選擇那個方案?
(2).如果選擇方案A,市場需求量最少需要多少?
(3).如果企業已經採用兩個方案建造了工廠,且市場對其產品的需求量相當大,企業是否必須同時使用這兩個工廠?如果計劃產量為22單位,企業應如何在來年各個工廠之間分配以使總成本最低?
(1)B 把Q=8帶入兩個方程,看哪個小就選哪個。
(2)10.
若A、B只能二選一,當CA=CB時,Q=10,也即當Q<10時,CA>CB,選B,Q>10時,CA<CB選A,Q=10時,兩者均可
(3)可以同時利用。
設總產量為Q,A工廠產量為Qa,則B工廠產量為Q-Qa,
總成本TC=CA+CB=80+2Qa+0.5Qa2+50+(Q-Qa)2,化簡得
TC=1.5Qa2+2(1-Q)Qa+130+Q2
要是總成本最低,則需dTC/dQa=0,即
3Qa+2(1-Q)=0
Qa=2(Q-1)/3
當Q=22時,Qa=14,Qb=8
『肆』 經濟學實訓目的
學生在完成本實訓課程的學習後,能對經濟學基礎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較全面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伍』 什麼是實驗經濟學
實驗經濟學(Experiments with Economic Principles)是經濟學家在挑選的受試對象參與下,按照一定的實際規則並給以一定的物質報酬,以模擬方法創造與實際經濟相似的一種實驗室環境,不斷改變實驗參數,對得到的實驗數據分析整理加工,用以檢驗已有的經濟理論及其前提假設、或者發現新的理論,或者為一些決策提供理論分析
http://ke..com/view/1377860.htm
『陸』 西方經濟學運用能力實訓求答案
案例1:1、雞肉均衡價格不確定,均衡數量減少;豬肉的均衡價格不確定,均衡數量增加。
2、結合你給出的問題可知,雞肉需求減少,供給減少;豬肉的需求增加,供給增加。
以下表格是當供給或需求移動時,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發生的變動:
供給不變供給增加供給減少需求不變價格相同,數量相同價格下降,數量增加價格上升,數量減少需求增加價格上升,數量增加價格不確定,數量增加價格上升,數量不確定需求減少價格下降,數量減少價格下降,數量不確定價格不確定,數量減少根據表格你就可以畫出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也可以得出均衡價格、數量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