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免稅經濟法

免稅經濟法

發布時間:2020-11-26 23:56:50

1. 經濟法中免稅科目與不征稅科目有什麼區別

《企業所得稅法》的頒布,首次在我國法律上確立了「不征稅收入」概念,這是新企業所得稅法的一大制度創新。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規定,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財政撥款是指政府在履行社會公共管理職能時,按照年度預算安排的資金撥款,比如對農業、教育、醫療、環保、科技等領域的資金投入,具體可表現為財政補助、專項財政補貼等,企業、事業單位等主體如果獲得相應的財政撥款,不管是從獲取目的,還是從資金性質等角度分析,該項收入都具有突出的公益性,雖然財政撥款也是一種收益,但按照可稅性原理,如果一項收益具有非盈利性或公益性,就不應該對其征稅,因此不應對財政撥款征稅。

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有關規定,依照國務院規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務的過程中,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向特定服務對象收取的費用。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規定決定,為支持某項公共事業發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徵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一方面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或具有非營利性,或具有公益性及公平性,從而不具有可稅性;另一方面,兩者多屬於財政性資金,都是國家的財政收入,基於「征稅者不對自己征稅的原理」,兩者也具有不可稅性。

雖然免稅收入如國債利息收入,也不具有可稅性,但它在性質上屬於稅收優惠,是國家基於經濟效率、社會公平、政治穩定等政策性的考慮,運用稅收政策在稅收法律、行政法規中規定對特定納稅人和課稅對象給予減除或減輕稅收負擔的一種措施,進一步說,它是一種稅式支出,即國家為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在稅法中對正常的稅制結構有目的地規定一些背離條款,造成對特定納稅人和課稅對象的稅收優惠,並導致國家財政收入的減少,以起到稅收激勵或照顧的作用。

不征稅收入與免稅收入的區別可簡要歸納為:不征稅收入本身不構成應稅收入,而免稅收入本身已構成應稅收入,但基於稅收優惠政策而予以免除,這可以說是新企業所得稅法區分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的理論意義所在。

2. 下崗證與失業證有什麼區別

下崗證與失業證的區別如下:

1、服務對象不同

下崗證主要適用於個人和家庭的日常消費支付與轉賬。客戶可以通過個人網上銀行服務,完成實時查詢、轉賬、網上支付和匯款功能。個人網上銀行服務的出現,標志著銀行的業務觸角直接伸展到個人客戶的家庭PC桌面上.方便使用,真正體現了家庭銀行的風采。

失業證主要針對企業與政府部門等企事業客戶。企事業組織可以通過企業網上銀行服務實時了解企業財務運作情況,及時在組織內部調配資金,輕松處理大批量的網上支付和工資發放業務,並可處理信用證相關業務。

2、開發票時填寫的信息不同

下崗證遠期市場需要在申報的「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購買方為企業的憑證,索取申報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而失業證有何聯系為其提供開小規模納稅人時,應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收憑證。

失業證是具有唯一性的,只要稅務發票系統裡面查到了這家企業的發票代碼不同,就可以查詢到這家企業的進銷項發票情況,也就可以知道企業是否虛開發票了。

3、培養目標不同

下崗證從比較基礎的會計學原理開始,到中等難度的成本會計、管理會計、會計電算化、審計、審計案例分析、經濟法等,再到比較深奧的稅法、財務管理、高級成本會計、高級管理會計等課程。另外會學一些在內容上有交叉的其他專業的基礎專業課,比如統計學。

而失業證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

(2)免稅經濟法擴展閱讀:

下崗證辦理方法

(1)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2)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一張

(3)證明職工身份證材料

由企業負責到市就業服務管理局統一辦理

辦理下崗證首先要辦理申請手續:下崗失業人員到勞動局職業介紹大廳領取申請表後,由原企業或託管單位及戶口所在地的社區出具身份證明,由本人填寫《再就業優惠證申領登記表》。將證明和申請交社區服務大廳社保窗口審核,通過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申請辦理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下崗證

網路-失業證

3. 關於國際經濟法的事,急

在甲國分別實行免稅制、抵免制和扣除制的情況下,公司須分別向甲國政府繳納的稅款額為:0.1 0萬美元、2 8萬美元。具體計算見下表。 採用免稅制時 採用抵免制時 採用扣除制時 納稅人國外所得 100 100 100 向收入來源國納稅 30 30 30 向居住國納稅 0 10 28 納稅人稅後所得 70 60 42 免稅制、抵免制與扣除制相比有明顯的差別。實行免稅制的意義,在於一國放棄(或有條件地放棄)居住國稅收管轄權,承認收入來源國的稅收管轄的獨佔地位,在跨國納稅人已就境外所得向收入來源國政府繳納了稅款時,本國即完全放棄稅收管轄權。實行抵免制的意義在於承認收入來源國的稅收管轄權的優先地位,同時也保有居住國的稅收管轄權。由此,跨國納稅人在國外履行了的納稅義務在居住國可以得到完全承認,只是在個別情況下,跨國納稅人才須向居住國另行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實行扣除制則表明居住國無意放棄某種稅收管轄權,或承認外國稅收管轄權具有優先的地位。跨國納稅人在國外繳納的稅款不能從應向本國繳納的稅款中予以抵消,只能作為某種費用從向本國繳納稅款的計稅基數中加以扣除,而且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只要扣除該項「費用"後,跨國納稅人仍有所得,那麼就必須向居住國履行納稅義務。

4. 經濟法基礎,求過程

該制葯廠當月銷項稅:1090/1.13*0.13=125.4萬元

免稅產品100萬元不用繳納增值稅
購入原材料取得增專值稅專用屬發票上註明稅款12萬元可以抵扣
所以該制葯廠當月應納增值稅為:125.4-12=113.4萬元

5. 怎樣快速學好經濟法

第一、對教材要進行通讀。
怎樣才能學好《經濟法》,拿到教材後要從頭至尾認真閱讀,能對教材的體系、內容大致了解。清楚經濟法考試涉及的法律法規有15章,內容可以歸納為四個部分:
1.總論部分。即法律基礎知識部分。
2.組織法。包括個人獨資企業法與合夥企業法、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同時還包括破產法。
3.財產法。包括物權法、工業產權法和合同法(總則、分則)共四章內容。
4.行為規則法。包括企業國有資產法律制度、證券法、外匯管理法律制度、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票據法律制度和競爭法律制度。
並通過對教材的閱讀及解釋內容的理解,對每一個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有初步的認識。別忘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確實結合實際加以理解都可以把相關規定讀通。有了第一步的基礎,就可以進入第二步的學習。
第二,細讀。
怎樣才能學好《經濟法》,學習法律最重要的是要明確法規條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在法律規范范疇內,我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那麼,我們就要去熟知條文。但我們考試涉及的條文規定實在太多,而且都很相似,整篇的文字看一會兒就讓人頭暈,很難繼續看下去。所以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就要找尋規律,去理解性記憶。
我們復習的是法律條文而不是解釋,法律規范通常由假定、處理、制裁三個部分構成。假定,是指法律規范中規定的適用該法律規范的情況和條件。處理,是指法律規范中規定的允許人們做什麼,禁止做什麼或者要求做什麼的部分,實際上即為規定權利、義務的行為規則本身。在細讀時,考生要側重於法條的學習,並對其前提先明確,然後去尋找並記憶權利義務,當然主要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即義務部分的知識。
1.記憶重點為經濟法教材中,有關比例、時間、人數等數字化的法律規定較多,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不但要掌握有關數字,還應連同數字的出處一同記憶。還有如法定情形、設立條件、特徵等也要重點復習。
2.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中國漢語的表達繁冗多意。比如說,條文中經常出現「以上」、「以下」、「以內」、「不滿」、「以外」等字樣需要我們更多的去理解、辨別,此時如僅僅單靠強行記憶顯然是不夠的,別忘了我們涉及的大多數考題是靈活結合實際出題,僅僅是記憶了法律規定很難應付大部分考題。通常「以上」、「以下」、「以內」是包括本數在內,而「不滿」、「過」則是不包括本數的。
3.應對綜合題要求考生不但要准確地掌握相關法律知識,還要具備分析能力,靈活運用能力,即將法律規定與題目所述事實結合起來。必須對法律規定正確理解,不能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第三,精讀。
怎樣才能學好《經濟法》,雖然經濟法試題涉及了教材的每一章內容,覆蓋面是非常廣泛,但凡與注冊會計師執業密切相關,實際應用較多的章節考核分數較多,相關考點也多。重點章節內容約占考分比例65%。

6. 如圖,經濟法里的銷售免稅葯品怎麼計算

購進的原材料用於免稅產品,不得進項稅額抵扣。首先要根據比例將免稅部分劃分出來,本題以銷售額為比例進行劃分。抗生素銷售額要轉換成不含稅的,免稅葯品直接以給出的數值計算。計算出免稅葯品對應的進項之後轉出,然後按正常的增值稅計稅方法計算即可。因為你的題目沒有給具體的時間,你選擇合適的增值稅稅率計算就好。

7. 國際注冊會計師要考幾門課程

英語對ACCA產生額外的難度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會有太大問題,ACCA改卷的考官對於非英語系國家的考生,語法錯誤、拼寫錯誤等都不會扣分,只要你的語句把知識點表達出來能切到題目的要害即可。再送大家一個2019ACCA資料包,可以分享給小夥伴,自提,戳:ACCA資料【新手指南】+內部講義+解析音頻
ACCA考試的難度是以英國大學學位考試的難度為標准,具體而言,第一(f1-f3)、第二部分(f4-f9)的難度分別相當於學士學位高年級課程的考試難度,第三部分p階段的考試相當於碩士學位最後階段的考試。
第一部分的每門考試只是測試本門課程所包含的知識,著重於為後兩個部分中實務性的課程所要運用的理論和技能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的考試除了本門課程的內容之外,還會考到第一部分的一些知識,著重培養學員的分析能力。
第三部分的考試要求學員綜合運用學到的知識、技能和決斷力。不僅會考到以前的課程內容,還會考到其他相關科目的內容。
ACCA全球單科通過率基本在30-40%左右,中國學員通過率為50-60%。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閱讀全文

與免稅經濟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