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各自代表學派和人物是什麼
一樓的區別講的很好哈,教科書上的說法。
我說下後面的問題,但是我不是正宗的經濟學出生的,這里就簡單的說下。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經濟學派之爭
主要是時間上的
經濟學的鼻祖斯密開始的古典經濟學(亞當斯密)
李嘉圖學派 (李嘉圖)
馬歇爾學派 (馬歇爾)
在馬歇爾後呢分成兩派一派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馬克思)和凱恩斯學派(凱恩斯)
繼承凱恩斯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薩繆爾森)新劍橋學派 (羅賓遜夫人)和反凱恩斯的新凱恩斯學派 (曼昆)
這是主線,其他還有些零碎的,我就不是很清楚的。水平有限。
『貳』 有誰上過西方經濟學流派這門課嗎
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新古典綜合派新劍橋學派 貨幣主義供給學派 新凱恩斯主義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理性預期學派)主流經濟學派: 主要研究市場是如何運行的、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價值是如何決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在各種用途中配置既定的資源。 西方經濟學主流派代表有: 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理性預期學派)、新凱恩斯主義。 非主流經濟學派: 主要研究市場是如何產生的、非市場選擇是如何運行的、市場是否是組織經濟活動的唯一途徑、不同於市場的選擇是什麼、非市場決策是如何進行的。 西方經濟學非主流派代表有: 制度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演進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奧地利學派、新奧地利學派、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英國新劍橋學派)、激進政治經濟學(新馬克思主義)、倫敦學派、弗萊堡學派、斯德哥爾摩學派(瑞典學派)。
『叄』 我國放經濟學有幾大流派
經濟學——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有關經濟部門業務知識及技能,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具有知識創新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能熟練運用外語和計算機,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中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外國經濟思想史、產業經濟學、高級政治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財政學、西方經濟學流派、當代中國經濟等。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到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和事業等單位工作國際經濟與貿易——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系統的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基本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概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國際服務貿易、國際市場營銷、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國際貿易業務案例分析、國際貿易單證、國際經濟合作等。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到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金融及政府機構等部門工作。以上在我們學校屬於經濟貿易系的,我們學校是金融類院校哦市場營銷——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寬厚、扎實的營銷及相關理論基礎,有較完善的知識體系,具有「營銷+金融」復合型知識結構,具有營銷實務工作能力,具備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社會適應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勝任營銷或其他相關領域工作,有較強的外語與計算機應用水平並具有創新及創業精神的應用型專門人才。主要課程:市場調查與預測、市場營銷學、管理信息系統、消費者行為學、廣告學(雙語)、推銷學、公共關系學、分銷管理、商務談判、國際市場營銷(雙語)、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經濟法、統計學原理等。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能在各類工商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營銷部門從事實際營銷工作。它是屬於工商管理系的。在我們學校經濟貿易系是挺好的專業來的,工商管理的話就很貼近市場的需要,但到你畢業的時候可能就飽和了!!
『肆』 宏觀經濟學學派有哪些
傳統凱恩斯宏觀經濟學
後凱恩斯學派
供給學派宏觀經濟學
新古典綜合學派
貨幣學派
理性預期宏觀經濟學
新古典派宏觀經濟學
新凱恩斯學派
宏觀宏觀經濟學
『伍』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
西方經濟學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式,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主要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慨念。改革開放以來流行中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也屬於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即目前所稱的「主流經濟學」,因特別注重對市場機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場經濟學之稱。以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 的出版為標志,經濟學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到凱恩斯、米爾頓·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盧卡斯、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大師輩出;從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經濟學流派林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經濟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以致於文獻上有「經濟學帝國」之稱。
『陸』 宏觀經濟學有哪些流派
宏觀經濟學的流派如下:古典經濟學(斯密)新古典經濟學(馬歇爾)凱恩斯革命,新古典綜合學派(薩繆爾森),新劍橋學派(羅賓遜),貨幣主義(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盧卡斯)新凱恩斯主義。當然由於對李嘉圖的不同理解,還有馬克思主義,之後又演化成了激進政治經濟學和列寧的經濟學,而列寧的經濟學在中國和前蘇聯也產生了分支。現在東西方經濟學有合流的趨勢,就是轉型經濟學。建議你看一下方福前的《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這本書的第一章有一個西方經濟學流派的脈絡圖,非常清晰,是從薩繆爾森的書上摘下來的。
『柒』 西方經濟學領域共有哪些流派
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
新古典綜合派
新劍橋學派
貨幣主義
供給學派
新凱恩斯主義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理性預期學派)
主流經濟學派:
主要研究市場是如何運行的、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價值是如何決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在各種用途中配置既定的資源。
西方經濟學主流派代表有:
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理性預期學派)、新凱恩斯主義。
非主流經濟學派:
主要研究市場是如何產生的、非市場選擇是如何運行的、市場是否是組織經濟活動的唯一途徑、不同於市場的選擇是什麼、非市場決策是如何進行的。
西方經濟學非主流派代表有:
制度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演進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奧地利學派、新奧地利學派、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英國新劍橋學派)、激進政治經濟學(新馬克思主義)、倫敦學派、弗萊堡學派、斯德哥爾摩學派(瑞典學派)。
『捌』 宏觀經濟學,高鴻業版本的。期末考復習,宏觀經濟學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有哪些。大神,老師通通求解。謝謝
主要學派真的不少,凱恩斯,新古典綜合,預期學派,新凱恩斯,貨幣(價格)學派
『玖』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各學派及代表人物
宏觀學派的最出名的代表當然是凱恩斯,至於微觀人太多了,在致有亞當.斯密,馬爾薩斯,馬歇爾,邊沁,薩繆爾森,...
『拾』 宏觀經濟學派的分類
古典學派
代表人物:亞當.斯密
代表作品:《國富論》
產生背景:英國工業革命推進,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到來。
理論要點:古典學派分析了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將其看作是一隻「看不見的手」支配著社會經濟活動。他們篤信薩伊定律,認為價格和利息率的自動調整會趨向於創造完全就業。古典學派認為完全競爭可以帶給社會最大的福利,政府只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每個人在追求自身福利最大的情況下,全社會就可以達到最大的福利。斯密等人一直強調經濟體系中自由放任(laisser faire)的重要性。
凱恩斯學派
代表人物:凱恩斯
代表作品:《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產生背景: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
理論要點:凱恩斯認為宏觀的經濟趨向會制約個人的特定行為,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發,他認為維持整體經濟活動數據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觀上平衡供給和需求。
凱恩斯學派偏愛財政政策,認為財政支出為宏觀經濟體系中總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變化對經濟體系的影響最直接。貨幣政策效果不如財政政策直接、有效。凱恩斯學派認為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貨幣市場容易出現流動性陷阱,利用增加貨幣供給已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會完全失效,只有財政政策才是有效的。
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是凱恩斯主義的黃金時期。該派學者認為政府應積極利用經濟政策干預經濟體系,減少經濟波動。
貨幣學派
代表人物:米爾頓.弗里德曼
代表作品:《自由選擇》
產生背景:1973年,發生於西方的石油危機一方面造成了全球性的經濟蕭條,另一方面又是全球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即停滯性通貨膨脹。凱恩斯學派無法解釋這一情況。
理論要點:20世紀50年代末,弗里德曼提出貨幣數量學說,強調貨幣的重要性,認為貨幣是影響宏觀經濟的唯一因素。該學派認為貨幣流通速度應當是相當穩定的,當貨幣數量發生變動時,只會對物價產生影響,而且,只有貨幣數量影響物價,所以通貨膨脹是種貨幣現象。
貨幣學派承認財政政策短期內對宏觀經濟的作用,強調財政政策可能帶來排擠效應,財政政策的政策時延較長,而貨幣政策的效果則無法確定。該學派認為政府應採取長期而穩定的政策法規,對經濟體系的干預應盡量減少,避免不當的經濟政策造成更大的長期波動,因此自由放任主義是最好的政策。
新古典學派
代表人物:羅伯特.盧卡斯
產生背景:資本主義世界出現「滯脹」
理論要點:20世紀70年代,盧卡斯等經濟學家,他們認為凱恩斯學派的權衡性政策要能適用,政府必須先有一個理想的模型,這個模型不僅能說明過去的現象,也能預測未來,然後政府才能根據這一模型,決定適當的政策。
他們認為,人們的行為決定於其對未來的預期,當政府採取某種政策以達到某種效果,人的行為往往會針對這些政策加以調整,因此使得政府政策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政府政策不但長期內無效,短期內也無效,所以政府應採取自由放任政策,讓經濟體系自由運行。
新凱恩斯學派
代表人物:羅伯特.戈登和斯坦利.費雪
產生背景:凱恩斯學派雖然受到批判,但其後任何一個宏觀理論的基本構架都來自該派的理論。
理論要點:費雪等學者吸收其他學派的觀點,從個人行為基礎解釋凱恩斯學派的觀點。新凱恩斯學派試圖從勞工個人追求最大效用、廠商追求最大利潤的角度,來解釋勞動力市場上工資調整的緩慢。他們認為工資具有黏性,調整不易,當市場出現不平衡時,政府應當積極地更改經濟政策使經濟體系重回均衡。
亞當.斯密
凱恩斯
米爾頓.弗里德曼
羅伯特.盧卡斯
斯坦利.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