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什麼
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是為了解決資源的稀缺性與選擇的多樣性之間的矛盾。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在理性人假設條件下,供給者和消費者會做出目的類似但是表現不同的選擇。 消費者選擇的目標是實現效用最大化。由於消費者的收入是有限的,不可避免的面臨預算約束。但是其面臨的選擇是多樣化的,消費者需要在收入的約束下做出選擇最優的消費組合,以實現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B.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是經濟規律。因為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C. 《微觀經濟學》經濟組織的三個基本問題是什麼
生產什復么?如何生制產?為誰生產?
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是生產消費品更多,還是生產設備更多,每一種產品對社會的總影響是多少?
如何生產?誰來教書,誰來種田?是用煤還是用油發電,是人工操作還是用機器人,是用太陽能還是核能。
為誰生產?經濟成果如何分配,教師,工人,農民,網路員,哪類人收入應更多。社會應給窮人提供最低保障,還是嚴酷的遵循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原則。
為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形成了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
D. 關於微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問題
我不知道你有沒學到微觀里的elasticity的概念。
其中有一個perfect inelastic demand ,this means that demand for the proct is not affected by changes in prices. according to your question where it sates every student will at most buy one textbook therefore, demand curve will be illustrated as a vertical straight line, even price of book drops, it is not affected on quantity demanded for book.example includes monopoly
while, it is certainly contridicted to the law of demand which state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of a good and the quantity demanded of that good.
E. 微觀經濟學問題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微觀經濟學的主要范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供給和收入分配。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換往往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這種情況下,資源配置被認為是帕累托有效的。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
F. 微觀經濟學的問題
謝謝樓主提高分數,解題過程如下:
(1)生產1、2、3階段分界點分別為原點到APL最大點、APL最大點到MPL為零,和MPL<0(另一位網友說我的答案錯的,呵呵,樓主及其他網友可以自行鑒別,我把圖附在下面,樓主自己看吧)。
且APL=-L^2+24L+240,MPL=-3L^2+48L+240,
所以,根據MP=AP,
推出:L=12
再根據MPL=0,
推出:L=20
所以,生產1階段:12>L>0,
生產2階段:20>L>12,
生產3階段:L>20.
(2)因為廠商在短期中生產,所以最低定價不可以低於AVC的最低點,也就是廠商停業點。
因此,P=AVC,又因為:AVC=w/APL,APL的最大值為384(L=12代入-L^2+24L+240),同時w=12*40=480,
所以P=AVC=w/APL=480/384=1.25
(3)根據P=MC,且MC=w/MP,
根據題干,L=16,代入X=L^3+24L^2+240L=5888
同時L=16時,MPL=-3L^2+48L+240=240
所以,P=MC=w/MP=480/240=2
又因為,利潤=1096=PQ-TC=PQ-(wL+FC)=2*5888-(480*16+FC)
最後,FC=3000
G. 經濟學需要解決的三大基本問題
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面對著三個基本問題,即「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為誰生產」。以價格機制為核心的市場機制,能自發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市場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市場經濟的自組織過程。
1.市場怎樣解決「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問題
如果市場上某種產品相對於其用途過於稀缺,其價格會過高,傳遞出供不應求的信息,生產者就會產生多生產該產品的動機,而消費者就產生少用或不用該產品的動機,進而引起價格下落,直到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為止。
如果某種產品相對於其用途過於豐裕,其價格又過低,傳遞出供過於求的信息,消費者就產生多使用該產品的動機,而生產者則產生少生產或不生產該種產品的動機,進而帶來價格上漲,直至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為止。
由此,市場自動解決了「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問題。
2.市場怎樣解決「如何生產」的問題
「如何生產」是指生產者如何組合配置資源。是多用勞動力,還是多用機器設備;是用普通材料,還是用高檔材料;是用一般技術,還是採用較高技術。關鍵是要看其要素組合成本價格是高還是低。如果使用資本比使用勞動力成本低,就採用相對資本密集的生產方式;如果採用一般技術比採用較高技術成本高,那就採用較高技術。企業會通過成本核算,選擇成本最低的方案進行產品生產。通過市場競爭,促使生產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由此,市場自動解決了「如何生產」的問題。
3.市場怎樣解決「為誰生產」的問題
「為誰生產」是指產品在社會成員之間如何分配的問題。它取決於市場上的家庭、個人的收入狀況。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收入分配格局,取決於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以及生產要素的佔有結構。收入格局將決定人們對各種產品的消費意願和支付能力,並使產品在社會成員(要素所有者)之間進行分配,由此,市場自動解決了「為誰生產」,即產品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問題。
H. 如何理解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問題
A生產什麼以及生產多少
B怎樣生產
C為誰生產
大家都知道,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為誰生產,是西方經濟學認為的任何社會都面臨的最基本的三大經濟問題。鑒於西方經濟學主要研究的是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那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於上述三大問題的解決西方經濟學是如何回答的呢?
1、生產什麼,消費者理論回答了這一問題。
2、如何生產,微觀經濟學的生產理論回答了這一問題。
3、為誰生產,要素理論或收入分配理論是回答這一問題。
I. 微觀經濟學問題
我怎麼好像回答過這個問題?首先,圖如下很明顯RAVENDELL在做SWORD上有絕對優勢。因為同等時間單位,他們最多可以做12把SWORD,而MORIA只能做6把。同理,MORIA做MAIL有絕對優勢同時也有比較優勢。RAVENDELL在做SWORD上有比較優勢,因為多做6把SWORD,他們會少做2件MAIL。而MORIA多做6把SWORD要少做6件MAIL。機會成本更高。類似的,MORIA在做MAIL上有比較優勢。多做2件MAIL,要少做2件SWORD,而RAVENDELL多做2件MAIL,要少做6把SWORD。機會成本更高。R生產3000劍和3000鎧甲,需要時間1000個單位。M生產3000劍和3000鎧甲,也需要時間1000個單位。接下來,我們分析,如何使用交易的方法,讓他們的單位時間都減少。R可以生產劍,換鎧甲,對R來說,3劍/鎧甲。所以只要鎧甲的單位價格低於3把劍,R就會去換。M可以生產鎧甲,換劍。對M來說,1劍/鎧甲。所以,只要鎧甲的單位價格高於1把劍,M就會去交換。所以,最終的交換價格一定是在3劍/鎧甲與1劍/鎧甲之間。只有這樣,交易可能實現。假設價格為P,而P在在3劍/鎧甲與1劍/鎧甲之間。我們假設不允許有生產剩餘。(這個假設很重要)。因為價格P在區間(1,3)之間,所以M只需要生產3000+3000/P個鎧甲就可以。3000給自己,剩下3000/P可以交易回3000劍。所用時間為500(1+1/P),必定小於1000時間單位。R的情況比較復雜,首先R要生產3000+3000劍,其中3000劍給自己,剩下3000劍可以向M換回3000/P鎧甲。但M只能提供這些鎧甲,剩餘的鎧甲R要自己生產。所以R的總共時間花費為:6000/12+(3000-3000/P)/4=500+750(1-1/P)仍然小於1000,因為P在區間(1,3)之間。所以,我們看到,A和B做自己擅長的,然後互相配合交易,可以提高自身利益.這個事考研基本概念了。好好的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下opportunitycost和ppf的關系。比如,.ofscarceresources.(PPFs)whichprovideasi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