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范疇

經濟學范疇

發布時間:2020-11-26 20:14:55

① 什麼是經濟范疇

所謂范疇,指的是人的思維對客觀事物的普遍本質的概括和反映.各門學科都有自己的一些基本范疇
經濟學的范疇

經濟學既然不可以判斷什麼是好是壞,那麼其范疇是包括些什麼呢?答案是,經濟學的范疇包括三部分。
第一,在知道有關的局限條件(constraints)或游戲規則(這就是產權制度或人與人之間的權利劃分)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推斷所用的競爭准則是什麼。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處理上往往不容易,但高手若願意付出代價,他總有辦法做得到。說起來,這是實證經濟學上最容易分辨高手與低手的地方。
世事如棋局局新,局限條件千變萬化,任何分析都不可能包羅萬有。有關的而重要的局限條件是要抽選出來而使之簡化的。但什麼算是「有關」,什麼算是「重要」,分析者卻不能妄作判斷,隨意取捨,因為這樣做,分析者就可以隨意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結論了。換言之,局限條件的取捨,是要有約束的,而這約束需要一個理論。這個比較深入的有關方法論的問題,我會在分析價格管制時詳述的。
第二——這是經濟學最容易的一部分了——是有了競爭的准則,經濟學可以推斷人的行為會怎樣,資源的使用會怎樣,財富或收入的分配會怎樣。上文說過,准則的不同會導致行為的不同,而勝負的人(收入的分配)也會跟著不同的。上文所說房屋分配及排隊購物等例子,就屬於這一部分。
事實上,撇開近三十多年來的發展不談,有二百多年歷史的西方經濟學,可取的(非價值觀而又有解釋能力的)都是這一部分。那所謂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與資源使用(resource allocation或resource use)這兩大項目的劃分,是經濟學的傳統。就是在今天,經濟學的教科書還是這樣處理的。
但在傳統的經濟學上,關於收入分配與資源使用的分析,大都是基於自由市場以市價定勝負的准則。這准則只能在私有產權的制度下出現。換言之,傳統的經濟分析,雖然可解釋收入的分配與人類的行為,但其范圍很狹窄。私有產權所約束著的游戲規則,只不過是千變萬化的規則中的一部分。假若我們熟讀一般經濟學教科書,不管是怎樣高程度的,我們能以之解釋世事方面的,范圍極小。墨守成規地學經濟,將課本念得滾瓜爛熟,並不一定稍知門徑,登堂入室更談不上了。科學要活學活用,經濟學更是如此。
傳統的經濟學分析大都是以市價為准則,很狹窄,但這並非是說不同的競爭准則,經濟分析就無能為力。正相反,近三十多年來,那所謂新制度經濟學(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不斷地以基本的經濟學原理,擴展到五花八門的准則上。不同的競爭准則當然會有不同的效果,但卻可用同樣的理論基礎來處理。只要我們能肯定地指出競爭的准則是什麼,推斷收入分配與資源使用的行為並不困難。那是說,一旦弄清楚有關的游戲規則(局限條件),斷定了競爭的准則是什麼,一個高手花不上幾天的工夫就可以將競爭的行為推斷,而其准確性甚高。
經濟學范疇的第三部分,是最困難的了。那就是,要解釋游戲規則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世界上有共產制度?為什麼香港有租務管制?又因為游戲規則與競爭准則有直接的關系,所以這部分也就要解釋競爭准則是怎樣決定的。為什麼香港大學教師的居住單位要以分數配給?為什麼共產中國要論資排輩?
不同的產權制度是怎樣形成的?法律為什麼因時因地而變?香港的立法程序為什麼與台灣的不同?什麼是國家?為什麼要有國家?為什麼有些國家有憲法,另一些沒有?為什麼中國大陸要搞統戰?這些都是深奧的問題。
但很奇怪,有時經濟學者認為是高深莫測的經濟問題,不懂經濟學的卻會認為是淺顯之極。他們喜歡在這些問題上滔滔不絕地大發議論,過癮之至,但他們的「解釋」與科學無關。若問香港的立法會議員:為什麼某法例被通過了?他們總不免雄辯地議論一番。但假若我們細心地分析一下他們的「理論」,我們通常只得出四個結果:(一)他們所說的是特殊理論(ad hoc theory),毫無一般性的解釋能力;(二)他們說的是套套邏輯(tautology),完全沒有內容;(三)他們說的是他們自己的價值觀(value judgement),與科學無關;(四)他們說的是謬論(nonsense)。
海耶克(F.Hayek)曾經花了不少時間解釋這經濟學范疇內的第三部分的問題,沒有什麼大收獲。近二十年來,政制理論(Theory of the State)漸成為經濟的一門熱門學問,參與的高手如雲,包括布格南(J.Buchanan)、史德拉(G.Stigler)、貝加(G.Becker)、德塞姆茨(H.Demsetz)等人,但都沒有重大的收獲。當然,他們其他的研究,收獲是多而重要的。我自己曾在《中國會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嗎?》那小書內創立了一個政制理論,自覺滿意,但重視這理論的就只有高斯一人!雖然這理論准確地推測了中國的體制轉變,但可靠的驗證,還需更長的時間。
《經濟解釋》應該是我認真地寫的最後一本經濟學的書了。關於制度或政制的形成這個湛深的問題——上文所說的經濟學范疇的第三部分——若要有大收獲,我認為必須從合約的選擇那方面做起。這是關於交易費用與合約的關系、公司的本質、組織的結構等問題了。這些應該可以擴展到國家、制度那方面去——齊家、治國、平天下。一九八一年我走這條路,以理論准確地推測了中國的制度轉變。雖然只這一次,不夠說服力,但還是比所有的行家多了一次。
(《經濟解釋》之十三;第三章完)

② 宏觀經濟學研究范疇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以個體為單位的生產消費行為 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就是宏觀經濟波回動和增長.也就是答宏觀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問題.所以宏觀經濟學中的主要問題就是經濟穩定與發展.為了研究經濟波動與增長,我們可以量化指標:國民收入,物價水平,就業率,國際收支狀況.宏觀上講,凡是可以引起以上四個指標的變化的問題,也屬於宏觀經濟學范疇 ABCD應該都是宏觀經濟研究的

③ 經濟的范疇有哪些

以下是經濟的范疇和具體分類,希望對你有用
經濟
關於「經濟」一詞的由來
唯物主義代表色諾芬在他的《經濟法》中將「家庭」及「管理」兩詞的結合理解為經濟。嚴復曾將經濟一詞翻為生計。日本人將其正式翻為經濟,後由孫中山先生從日將這一說法引入中國。
(一)辭典中對「經濟」一詞的解釋。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的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

第1、2個解釋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法;第3個解釋是我國古代對經濟一詞的用法;第4、5個解釋是古希臘對經濟一詞的用法。

(二)傳統的政治經濟學著作中對「經濟」一詞的解釋。

6.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7.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8.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三)俄羅斯經濟學家對經濟的定義。

9.經濟就是遵循一定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10.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為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為的總和(以上見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政治經濟學原理》)。

(四)西方經濟學對經濟的解釋。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經濟是指財富;

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8.經濟指社會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社會資源被利用;

10.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

11.經濟是指金融市場行為,金融市場將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1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13.經濟是指政府支出、稅收、預算、赤字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4.經濟是指經濟周期中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增長的政策;

15.經濟是指各國貿易模式貿易壁壘的影響;

16.經濟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17.經濟是指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

1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1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動作經濟原則

動作經濟原則,即在於人在操作作業時,能以最少的勞力在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經濟法則,對這個法則能好好的學習與使用,在工廠內,我們可在許多地方發現許多不合乎此法則的動作,當然工作效率會低,人員易於疲勞。

④ 是屬於微觀經濟學還是宏觀經濟學的研究范疇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

⑤ 經濟學涉及的范圍

《宏觀經濟學》曼昆,人大版。中文翻譯。
<<宏觀經濟學》多恩布希。人大版中文翻譯,東北財大有影印英文版.
《國際經濟學》 保羅克魯格曼,
《現代宏觀經濟學發展與反思》及《現代宏觀經濟學指南 -各思想流派分析》及《與經濟學大師對話》此系列三冊,前兩冊為商務版。此書乃對各不同流派經濟學大師的采訪和評論,對各個流派的異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經濟學大師,可以看到各個大師之間彼此的觀點不同,甚至成見立場,互相抨擊之處,實在有趣。推薦閱讀。、《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 theory》andrew.mas-colell Green等,社科院,中文版,北大翻譯。《高級宏觀經濟學》戴維 羅默。商務版。推薦閱讀
布蘭查德《高級宏觀經濟學》
薩金特《動態宏觀經濟理論》
龔六堂《高級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理論》。

金融學學的是什麼 它屬於經濟學范疇嗎

金融學主要學習銀行、保險、證劵等方面的內容。金融學是經濟學一個很重要的分支,金融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金融已經成為經濟的制高點。

⑦ 金融和經濟學屬於什麼范疇,文科還是理科

這些專業其實是文理兼收的,經濟金融既有文科的理論,又有理科的理性。個人認為你還是學理吧!理論感性是可以培養的,理性是一般文科學生難以的達到的。再說將來理科的選擇餘地也比文科大,雖然我是學文的。其實說到底還是看你的興趣,我就對文科的東西感興趣,就選擇了文科,記住興趣最好的老師,別等到你能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時的時候後悔自己的選擇!
希望能幫到你!

⑧ 哪些學科可以包括在經濟學這個范疇

根據貝克爾的經濟學帝國主義,所有的人文學科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可以說都屬於經濟學的范疇。

⑨ 現代經濟學的范圍是那些

關於經濟學的研究范疇 一個首要的問題是,什麼是經濟學。學界對於經濟學(研究)如何界定主要有兩種主張,一種是「范疇派」,即研究某些特定問題才是經濟學;另外一種是「範式派」,即以一系列特定的術語用一些特定的方法研究問題才算是經濟學(雷鼎鳴,2005)。分析起來,這兩種界定方式都有失偏頗。但如果一定要在這兩者之中挑選一個,「范疇派」或許更合適一些,因為縱觀經濟學兩三百年的發展史,當初研究的問題今天大多可以依然繼續研究,雖然有向縱深發展,變化相對並不大,但是研究範式卻是斗轉星移,變化極大,若以此為判據,大概每過二三十年就得修訂一回經濟學的定義,學科定義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將因此盪然無存。經濟學這種「研究范疇相對穩定」、「研究範式變換不定」的演進特點相信未來一百年也將依然如此。 但經濟學的研究范疇同樣是一個見仁見智、眾說紛紜的問題。馬歇爾(1890)在其巨著《經濟學原理》中這樣寫道,「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一般生活事務的學問;它研究個人和社會活動中與獲取和使用物質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關的那一部分。」「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務中過活、活動和思考的人們的學問。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務方面最有力、最堅決地影響人類行為的那些動機。」曼昆(2004)在其《經濟學原理》第三版中高度肯定馬歇爾將經濟學界定為「一門研究人類一般生活事務的學問」,同時他更簡明地將經濟學的研究范疇界定為「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曼昆這種界定與薩繆爾森在其第十七版《經濟學》教科書反復修改後的界定非常相近。薩繆爾森(2003)認為,「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

⑩ 以下哪一項不屬於實證經濟學范疇

實證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中按研究內容和分析方法與規范經濟學相對應的一個分支。是指描述、解釋、預測經濟行為的經濟理論部分,是經濟學的一種重要運用方式。從原則上說,實證經濟學是獨立於任何特殊的倫理觀念的,不涉及價值判斷,旨在回答「是什麼」、「能不能做到」之類的實證問題。
它的任務是提供一種一般化的理論體系,用來對有關環境變化對人類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做出正確的預測。對這種理論的解釋力,可以通過它所取得的預測與實際情況相對照的精確度、一致性等指標來加以考察。簡言之,實證經濟學是或者說可以是「客觀的」科學。實證經濟學是客觀的科學,可以通過經驗的評價,對它的假設做理性的討論。

它撇開或迴避一切價值判斷(即判斷某一經濟事物是好是壞,對社會有無價值),在作出與經濟行為有關的假定前提後,研究現實經濟事物運行的規律,並分析和預測這些規律下人們經濟行為的後果。它力求說明「是什麼」的問題,或回答如果作出某種選擇,將會帶來什麼後果的問題,而不回答是否應該做出某種選擇的問題。研究的內容具有客觀實在性。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范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