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媒體經濟學論文

媒體經濟學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06 00:50:11

❶ 關於媒介經濟學的什麼研究的論文 5000到6000字,謝謝大家~~~

❷ 經濟學論文1500字

從2004年開始,液化氣價格開始頻頻暴漲,廣州的液化氣依賴進口,受國際原油價格影響極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州的人們增加了對管道煤氣和蜂窩煤的需求。管道煤氣與蜂窩煤的價格都有所提高,而且政府暫時不對液化氣實行價格管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運用現有的經濟學知識,我們得出了以下六點原因:
(一)、根據需求曲線向下傾斜規律,當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同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購買者會趨向於購買更少的數量。因此,當瓶裝液化氣的價格暴漲,甚至在9月份就達到82元/瓶的情況下居民們會減少對液化氣的消費,並積極尋找其他方式以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1999年—2000年期間,國際原油價格呈下降趨勢,廣東瓶裝液化氣的價格也一直走低,因此,居民們對液化氣的消費比現在要多。
(二)、1、根據替代效應,即當某一物品的價格上升時,消費者更傾向去用其他物品來替代變得較為昂貴的該物品。因為瓶裝液化氣與管道煤氣和蜂窩煤是互為替代品,所以當瓶裝液化氣價格上漲時,居民們更傾向於消費價格較為低的管道煤氣和蜂窩煤。因此,當瓶裝液化氣價格上漲時,管道煤氣與蜂窩煤重新受青睞。 2、管道氣與管道氣的安裝業務是互補品,因此,當管道氣的需求量上升後,管道氣的安裝業務需求量也隨之上升,這就正如汽車與汽油、左鞋與右鞋一樣。
(三)、1、需求的價格彈性是指當一種物品的價格發生變動時,該物品需求量等相應變動的大小。瓶裝煤氣是生活所必需品,因此,即使價格上升,其需求量幾乎不受影響。所以,我們認為瓶裝煤氣和管道煤氣需求都缺乏彈性。 2、而且,大多數人在短期內難以調整需求,這也會是瓶裝煤氣的需求量在短期內仍不會隨價格的上漲而大幅度減少 。 3、但是,由於管道煤氣、蜂窩煤與瓶裝煤氣間存在替代效應,因此,當瓶裝液化氣價格上漲後,其需求價格彈性在一定程度上變大,需求量會有小幅度的減少。 4、由於我們在上文提到的燃料等必需物品缺乏需求的價格彈性,因此,針對不同的顧客對管道煤氣的價格彈性不同,廣州市煤氣公司分別對居民用戶、非商業性公福用戶、商業性公福用戶實行價格管制,收取不同費用。 5、相關物品的價格、氣候等特殊因素都能影響商品的需求量,因此。正如材料中所提到的一樣,受瓶裝氣價格、天氣轉涼等因素的影響,蜂窩煤還會熱銷,同理可知,管道煤氣也是如此。
(四)、需求的交叉彈性是指一種商品價格的變化引起另一種商品需求量的變化。液化氣價格的上漲引起了管道煤氣和蜂窩煤需求量的增加,體現了需求的交叉彈性這一經濟學道理。
(五)、1、政府的政策會對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當瓶裝液化氣價格上漲時,政府並沒有採取行政手段進行價格干預,這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供給商的心理,保證液化氣的供給不出現大幅度下滑。 2、生產成本影響物品的價格與供給。瓶裝液化氣價格之所以頻頻暴漲,是因為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因此,液化氣的生產成本影響了它的價格和供給。 3、獲得投入品的難易程度影響供給量。生產蜂窩煤的煤店,除了國有煤店外還有不少私營、個體煤店,這些私營點蜂窩煤供應份額估計占廣州市場的三分之二左右,並且中國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蜂窩煤供給充足。
(六)、1、政府對瓶裝液化氣價格實行價格管制——設置價格上限時,可能會出現有價無貨現象。沒有上限時的供求均衡點價格高於設置上限後的均衡點,供給量將會小於需求量,於是會出現市場供給短缺現象。 2、另外,政府幹預供給和需求時,往往會造成浪費、缺乏效率和短缺問題。 因此,我們認為,物價部門在深入調查液化氣價格上漲原因後暫未打算干預氣價也是出於這方面的憂慮。
這是我剛寫的微觀經濟學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求一篇《淺析生活中的XX經濟現象》選修課 生活中的經濟學 論文 1500字左右 在線等

簡談生活中的經濟學
姓名:羅某某 學號:2010980064 班級:審計(1) 班
說到經濟學,很多人會覺得它很深奧,枯燥,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其實,就像經濟學家可以通過大街上女孩子裙子的長短來分辨經濟景氣程度一樣,生活中的不少事情用經濟學的眼光來看,又是另外一番風景。
什麼是經濟學呢?對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種各樣的回答。如經濟學探討生產什麼物品,如何生產這些物品和為誰生產這些物品。在名著《經濟學》中薩繆爾森寫道:「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使用稀缺資源來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把它們在不同的人之間進行分配。」《管理經濟學》一書中從公平與效率、生產與分配的角度出發,指出「經濟學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經濟資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國民財富,以滿足個人或社會目的的一門社會科學。」種種說法歸結起來,總離不開這樣一種思考,即經濟學是使有限的資源被用於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會總的財富,使社會變得越來越富裕。
這種對經濟學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義:第一,個人或社會的目的或慾望是永無止境的,而經濟資源在絕對量上來說是有限的,稀缺的。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加,工農業的調整發展,污染的日益嚴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資源及礦產等不可再生資源日漸匱乏,甚至就連以往認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空氣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變得稀缺起來。第二,稀缺資源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用途,但一旦用於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於其他用途。因此,人們的各項經濟活動都牽涉到選擇問題。在這里,效率意味著一國經濟應將它的生產和消費單位組織得使社會能夠得到最大數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勞務,而且,在現行習慣、法律和制度的范圍內,經濟資源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會福利最大化的目標下,可通過「機會均等」或「結果均等」等制度來尋求公平分配方案,在市場經濟條件
下,通過機會均等的公正游戲規則,將實現由競爭帶來的繁榮。
而「生活中的經濟學」是將略顯抽象的經濟學與我們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現象以經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在中國現階段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目標的情況下,經濟學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了:分析投資股票、買房前斟算性價比、就連女人們熱衷的商場打折。但是大部分人還沒有仔細想過,為什麼股市跌漲,房價會有高有低,商場又為什麼要打折呢。這些就是我們學習「生活中的經濟學」的目的:用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現象,更科學的權衡利弊,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判斷。
比如說這些例子:
為什麼牛奶總是裝在方盒子里而可樂卻要裝在圓瓶里?
這就是產品設計中的經濟學。
原因之一可能是,軟性飲料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就喝的,所以,由於圓柱形容器更稱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這樣,人們大多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並且,就算大多數人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則」顯示,它們仍然不大可能裝在圓柱形容器里販賣。不錯,方形容器的確能節約貨架空間,但牛奶一例中節約的空間,顯然比軟性飲料一例中來得更劃算。因為超市裡大多數軟性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運營成本,但牛奶則需要專門裝在冰櫃里,冰櫃很貴,運營成本也高。所以,冰櫃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
這個問題的解釋看起來似乎有點落伍,但是其中關於「產品設計應該考慮成本收益」的經濟原理,在現在很多地方還是很受用的。
還有一個就是我曾經看到過的一個關於麥當勞咖啡續杯的問題。
大多數企業都要賣很多種類的貨物,要想維持經營,企業用不著對每一件貨品索取高於其成本的費用。相反,它只需要使總收入等於或超過所賣貨品的總成本就可以了。所以,要是套餐、甜點和其他物品已經包含了足夠的利潤率,餐館
當然可以提供免費續杯服務,同時又不虧本。
那餐館為什麼會想到提供免費續杯的服務呢?因為競爭。在餐館業里,隨著就餐顧客的人數增長,他們為顧客提供服務的平均成本就會下降,而且因為餐館為每頓膳食索取的費用必須要高於該頓膳食的邊際成本(邊際成本就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所以,只要能吸引到額外的主顧,餐館的利潤就會有所增加。
還有許多許多類似的例子,在這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老師每次課前總會放一些幻燈片,里邊有許多關於哲學的東西。在學了生活中的經濟學後,總覺得經濟學和哲學之間有著一些說不清的關系(完全是個人感覺),但是我在網上看的資料都沒有提到這一點,也許是我多心了。
還有一點,看到弗蘭克說過,「在發生一個經濟行為的時候,人們總是出現依賴錯誤的信息做決定的情況,還有些時候會從正確的信息里推出錯誤的結論。因為這個心理現象的影響,經濟行為也會跟著發生相應的變化。」在我們學了這門課程後,希望能盡量正確的分析已知的信息,從而做出最佳的判斷。
總而言之,「生活中的經濟學」這門課教會了我用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分析生活的的事例,對於我們將來立足與這個經濟社會有很大幫助。

❹ 尋媒體經濟學論文

最近老是要寫論文,尤其是上了文科類的專業。
寫作是很痛苦的事情,你會遇到滯礙。這有很多原因,而且不一定能順利解決。但是過於追求完美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寫作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當你發現所寫的不是你開始想寫的,寫下粗稿,以後再修補。寫粗稿可以理出自己的思想、漸漸進入狀態。如果寫不出全部內容,就寫綱要,在容易寫具體的內容時再補充。如果寫不出來,就把想到的東西全部寫出來,即使你覺得是垃圾。當你寫出足夠的內容,再編輯它們,轉化成有意義的東西。
另一個原因是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有序的寫出來(in order)。你可能要從正文寫起,最後在你知道你寫的到底是什麼的時候再寫簡介。寫作是很痛苦的事情,有時候一天只能寫上一頁。追求完美也可能導致對已經完美的文章無休止的修改潤飾。這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把寫作當作和人說話就行了。無休止的修改格式而不是內容也是常犯的錯誤。要避免這種情況。
從每一段到整個文章都應該把最引人入勝的東西放在前面。讓讀者容易看到你寫的東西(Make it easy for the reader to find out what you've done)。注意處理摘要(carefully craft the abstract)。確定(be sure)說出了你的好思想是什麼。確定你自己知道這個思想是什麼,然後想想怎麼用幾句話寫出來。大篇的摘要說明文章是寫什麼的,說明有一個想法但沒有說到底是什麼。不要大肆誇耀你自己做的事情。你經常會發現自己寫的句子或者段落不好,但不知道怎麼修補。這是因為你自己進入了死胡同。你必須回去重寫。這會隨著你的練習減少。確信你的文章真的有思想(ideas)。要說清楚為什麼,不僅僅是怎麼樣。 為人而寫,不要為了機器而寫。不僅僅需要正確,還需要易讀。讀者應該只做最明顯簡單的推理。
完成文章以後,刪除第一段或者前面的幾句話。你會發現這些話其實對主旨沒有影響。 如果你在所有的工作做完以後才開始寫,就會失去很多好處(benefit)。一旦開始研究工作,好的方法是養成寫不正式文章的習慣,每隔幾個月(every few months)記下最新的和你剛學的東西。從你的研究筆記開始比較好。用兩天時間來寫,如果太長的話就說明你太追求完美了。這不是要進行判斷的東西,而是與朋友共享的。在封面上說明「草稿」(DRAFT-NOT FOR CITATION)。拷貝很多份,給那些感興趣的人看,包括導師。這種做法對以後寫正式的論文很有好處。

❺ 經濟學論文,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豬肉產品得到了長足發展,其產量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然而,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豬肉產品發展所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豬肉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質的豬肉產品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可以說品牌豬肉產品將是以後豬肉產品市場的主宰者。陸川豬是中國八大名豬之一,其具有優良的品質,其的發展將是無可限量。本文結合近年來陸川縣陸川豬產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利用波特鑽石模型對陸川豬產業競爭力進行分析,得出陸川豬產業競爭力的結論,然後根據得出的結論提出提升陸川豬產業競爭力的相關建議。
引 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畜牧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豬行業又是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主要畜產品產量保持持續快速增長趨勢,特別是豬肉產品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大國,但是人均豬肉量還是和世界平均水平有著不小的差距。養豬業作為畜禽養殖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64%以上,有著「民以食為天,豬糧安天下」的地位,豬肉產品一直都是我國城鄉居民最主要的肉類消費品。從城鄉消費水平比較來看,由於我國人口增長的壓力以及收入提高帶來的消費能力提高,我國的豬肉消費總量繼續保持增長的趨勢,中國豬肉產品消費市場仍然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吸引力。但是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大,我國經濟迅速的發展,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國已進入一個食品營養需求的增速階段,且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增長勢頭,品牌豬肉產品在我國經濟中的重要性將越來越明顯。陸川豬是我國八大名豬之一,其優良的品質已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可。陸川豬產業是陸川縣的一個特色、支柱產業,陸川豬產業的發展關系著陸川縣的經濟發展,所以對陸川豬產業的研究非常有意義。

一、產業競爭力理論分析——波特鑽石模型理論分析
(一)產業競爭力概念
一般認為,產業競爭力是一國某一產業整體的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一特定產業具有的開拓市場、占據市場並獲得利潤的能力。產業競爭力的內涵較之產品競爭力、企業競爭力與國家競爭力都更為復雜。本文認為產業競爭力就是在國際自由貿易的前提下,本國的某一產業依靠自身資源、環境等優勢,以相對於其他國家或地區更高質量、更高生產效率地提供產品並獲得持續利潤的能力。
(二)波特鑽石模型理論分析
1992年,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首次提出「鑽石模型」理論。他通過對1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分析後得出產業競爭力的鑽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簡稱PDM)。鑽石模型是由四個各自獨立但又相互影響的決定因素和兩個外生的影響因素構成的一個體系。模型內的四個決定因素分別是生產要素、需求條件、企業的戰略和結構以及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他認為這四項要素形成的「鑽石體系」是關繫到一個國家的產業或產業環節能夠成功的決定因素,兩個外生影響因素分別為政府和機遇。鑽石模型是一個動態的體系,每個因素都會相互作用影響到其它因素的表現 。鑽石模型如圖1.1所示。

圖1.1 波特鑽石模型
1.生產要素條件:該國生產要素的地位,例如熟練的勞工或基礎設施建設,是產業必備的競爭要素。
2.需求條件:國內市場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本質。國內市場需求的細分有助於企業形成有效的競爭策略,發揮規模經濟和學習效應的作用。大型的國內市場會鼓勵企業大規模投資,因而有助於提高那些具有規模經濟和學習經濟特點的產業競爭優勢。
3.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該國是否具備這項產業的支援產業與相關產業,以及這些產業是否具有競爭力。
4.企業戰略和結構:支配企業如何創建、組織與管理國內的條件,以及該國的國內競爭性質。
5.機遇:機會是外在因素,不受模型內部因素的影響,因此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有很多,比如說科學技術的發明突破,匯率的變化,政府的重大決策,戰爭等。
6.政府行為:政府合適的角色應當是市場競爭的催化劑與挑戰者,政府應鼓勵或者推動公司提高其效率,以達到較高的競爭水平。政府的作用就是為產業發展創造出良好的環境。

❻ 傳媒經濟學畢業論文,研究生的傳播經濟學論文選題~!

傳媒和抄新聞方面的文章,最好寫當前的熱點問題,比如媒體與青少年教育方面的

其實關於這方面研究的最新進展和相關的論文題目可以看下聞聞論文網的, 我的碩士小論文就是求助聞聞論文的老師搞定的,真的是非常效率加專業,很快 就給我了,論文的 修改過程也很順利,投稿到錄用來回 只用了一個多月,比起同學發表的文 章來說真的是超級速度了

具體的題目也可以多參考國外文章

❼ 求經濟學論文,2000字以上,最好原創,不是原創也行,不過不要太明顯,不要容易搜到的那種 發我QQ11754075

一共四篇,鏈接兩篇,下面文字兩篇

http://..com/question/210589924.html?an=0&si=5&wtp=wk

http://..com/question/94138026.html?an=0&si=2&wtp=wk

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政策取向

2003年工業生產增長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居民消費繼續擴大;外貿進出口大幅增長,利用外資保持較高水平。各項改革也有序推進,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2004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總體上可能好於2003年。主要國際經濟組織普遍調高了對2004年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增長4.1%,世界貿易增長5.5%,經合組織預計世界貿易增長7.8%,均高於2003年。國際經濟的這些新變化,對於我國加快發展是有利的。但同時也應看到,世界經濟發展也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的穩定回升。

一、2003年經濟和社會發展去的顯著成績

2003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容應對,果斷決策,適時調控,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克服各種困難,贏得了抗擊非典的階段性重大勝利,戰勝了各種自然災害,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良好勢頭。初步預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速度達到8.5%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過1000美元。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改善,全年財政收入增收較多。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大幅度增長。

工業生產增長加快,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重工業增長繼續快於輕工業,電子信息、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等技術含量較高的製造業成為工業增長的主導力量。原煤和電力生產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產銷銜接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業優質化、區域化、產業化不斷推進,畜牧業和養殖業較快發展。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村「六小」工程、農村醫療衛生和教育事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居民消費繼續擴大。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23%。國債投資進一步向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啟動公共衛生設施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推動技術進步等重點領域傾斜。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積極性繼續提高,民間投資更趨活躍,投資自主性增長因素有所增強。居民消費受「非典」沖擊曾一度大幅下滑,但「非典」過後很快恢復,預計全年增長9%。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居民用於汽車、通訊、住房等方面的消費支出大幅度增加。

外貿進出口大幅增長,利用外資保持較高水平。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將達到8400億美元。出口總額中,機電產品出口所佔比重超過50%,高新技術產品和服裝、鞋類等傳統產品出口進一步擴大。原油、成品油、鋼材和汽車等進口增加較多。全年貿易順差比上年減少。通過進一步拓寬外商投資領域和改善投資環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新進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擴大。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國家外匯儲備繼續增加。

各項改革有序推進,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政府機構改革穩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金融分業監管體系框架基本形成,食品安全和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建設得到加強。電力、電信、民航等行業的改革穩步實施。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西部開發工作取得新進展,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開始啟動。

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增加國債投入,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農村基礎教育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科技發展在一些領域又取得重大成果,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城鄉居民收入繼續提高。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全年新增城鎮就業800萬人以上。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

二、2004年經濟發展環境和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

2004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總體上可能好於2003年。主要國際經濟組織普遍調高了對2004年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增長4.1%,世界貿易增長5.5%,經合組織預計世界貿易增長7.8%,均高於2003年。國際經濟的這些新變化,對於我國加快發展是有利的。但同時也應看到,世界經濟發展也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的穩定回升。

從國內來看,國民經濟仍具備較快發展的條件:(1)擴大內需政策效應會進一步顯現,經濟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不斷增強,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2)對外開放繼續擴大,使我們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經濟發展空間和迴旋餘地不斷拓寬;(3)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的貫徹實施,將使一些多年阻礙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逐步消除,各種所有制企業發展的潛力將得到更好地發揮,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4)經過多年的實踐,國家宏觀調控的經驗更加豐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但也必須看到,經濟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和純農戶增收困難,城鄉收入差距繼續拉大。糧食產量連續下降,一些地方忽視農業、忽視糧食生產的問題比較突出。二是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新增就業崗位不能滿足城鄉居民就業需要,社會保障面臨較大壓力。三是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的傾向比較明顯,一些地方盲目興辦開發區的問題比較突出,能耗高、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粗放經營的狀況比較嚴重,資源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信貸投放偏快,貸款投向的行業結構不盡合理。五是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夠協調,公共服務發展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要。六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增大了我國擴大出口的難度,利用外資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

為鞏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好形勢,著力解決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積極應對各種挑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04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按照穩定政策、適度調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把握全局、解決矛盾,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思路,做好各項工作。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切實把工作重點轉到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上來,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三、2004年宏觀調控政策取向和主要措施

2004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實現「十五」計劃目標的關鍵一年,必須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強化經濟監測預警和經濟運行調節,積極做好各方面工作。

(一)堅持宏觀調控政策基本取向,正確把握政策的力度和重點。2004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根據形勢的變化,區別情況,適時適度地調整政策實施的力度和重點,有針對性地解決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避免出現大起大落。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方面,考慮到保持穩定、促進發展、推進改革的需要,以及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和公益性項目建設的要求,應繼續發行一定數量的長期建設國債,重點發揮國債資金在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協調發展方面的作用,加大對「六小」工程等農村基礎設施、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基礎教育和基層政權建設、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保證在建重大國債項目的建設。加大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的力度,重點向「三農」、公共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等領域傾斜。對一般性支出繼續實行零增長,遏制一些地方建設中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研究建立完善的政府公共投資機制,形成穩定的、與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政府公共投資資金來源,逐步解決多年來國家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欠帳過多的問題。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職能,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注重「預調」和「微調」,促進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加強信貸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調整信貸結構,增加對促進結構調整、擴大消費、增加就業等方面的信貸支持。擴大直接融資比重。加強金融監管。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基礎上的基本穩定。

(二)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統籌城鄉發展,繼續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1)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開展全國性的基本農田保護執法大檢查,制止亂占濫用耕地。(2)堅決糾正忽視糧食生產的傾向,增加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和提高主產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大對中低產田改造和現有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等建設的投入,對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要重點向糧食主產區傾斜。主銷區也要保護基本農田和保持必要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3)穩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產品優質化和區域化的步伐,加強農業科技儲備、良種繁育和科技推廣,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積極發展畜牧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的發展。(4)努力增加農民現金收入。重點做好對農民外出務工的服務,加大對拖欠、剋扣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檢查和處罰力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國家支持的農村項目建設投資中要專門列支農民報酬一項。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把通過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改為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加快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除煙草稅外,全部取消農業特產稅,降低農業稅稅率,平均降低1個百分點。力爭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5%,稅費負擔比上年有所減輕。

(三)加強引導和調控,遏制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更加註重運用信息手段加以引導,經濟手段加以調節,法律手段加以規范,並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進鋼鐵、汽車、電解鋁、水泥等行業健康發展。(1)加快制定和完善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完善並嚴格執行行業准入標准,建立行業信息發布制度,引導地方和企業的投資方向。(2)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優勝劣汰的作用,推進企業實施聯合重組,加快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優勢企業發展,淘汰落後生產能力。(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嚴格用地管理,對不符合行業規劃和產業政策、達不到行業准入標準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批准用地。繼續清理整頓各類開發區。(4)加強金融機構與宏觀調控部門的協調配合,引導商業銀行依據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對有市場、有效益、符合環境和生態保護要求的生產企業和建設項目,積極予以支持;對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問題比較突出的領域的建設項目,要嚴格審貸。

(四)將擴大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住置,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切實落實中央已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繼續把就業再就業工作抓緊抓實。(1)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就業和再就業工作責任制,加大對再就業的扶持力度。完善就業和失業統計制度。(2)在稅收、融資和市場准入等方面創造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積極扶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充分挖掘和發揮第三產業吸納勞動力的潛力。(3)加大對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企業非主業資產、閑置資產和關閉破產企業的有效資產,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安置下崗分流職工。(4)深化勞動管理、戶籍制度和社保體制改革,加快培育全國統一規范的勞動力市場。完善就業服務和培訓體系,鼓勵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

(五)促進和擴大居民消費,繼續增強國內需求增長。要積極創造條件,進一步發揮城鄉居民消費需求潛力,為經濟持續平穩發展打下穩固的基礎。一是增強中低收入者的消費能力。既要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又要努力增加城鎮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並嚴格執行不同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加大對收入再分配的調節力度和對困難群體的扶持力度。二是大力改善消費環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商品流通設施、商業網點建設,加快推進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繼續擴大消費信貸規模。推行醫療服務價格、非義務教育收費決策聽證制度,合理確定價格和收費標准。繼續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活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培育和擴大消費熱點,滿足不同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增加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推動存量住房交易。鼓勵居民汽車消費。推行電信普遍服務,促進農村和邊遠地區電信消費。繼續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發展體育和文化產業,鼓勵居民擴大旅遊、體育健身和文化消費。

(六)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繼續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引導各方面量力而行,克服經濟發展中單純追求速度、急於求成、過度消耗資源的傾向,切實把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1)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產業升級步伐。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逐步形成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2)努力緩解經濟發展中的瓶頸制約。加快電源電網建設,做好電力調度,增加電力供應;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加大重要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合理調配運輸能力,加快重要交通干線和樞紐的建設。(3)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突出抓好土地、水、能源、重要原材料的節約和綜合利用,加快冶金、石化、建材、造紙等重點行業節水、節能技術改造。

統籌區域發展,逐步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格局。完善西部開發的政策措施,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努力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有效發揮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和經濟優勢,支持中西部加快改革和發展。繼續加大東部地區對外開放力度,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積極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集中力量進行重點地區、重點優勢產業以及重點行業和企業的調整改造。大力推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

(七)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突出重點,加快發展科教文衛事業。(1)抓好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等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2)將農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農村適齡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加快推進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加大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力度。推進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加快緊缺人才培養。(3)做好中長期科技規劃的編制工作。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國家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高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支持民營科技企業發展。(4)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鼓勵多渠道資金投入,引導和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5)做好人口和資源、環境保護工作。

(八)努力擴大外貿出口,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年。統籌國內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關系。(1)進一步做好進出口宏觀調控。培育國內優勢品牌,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改革進出口商會體制,完善對企業的服務。加強重要商品進出口的平衡和管理,繼續嚴厲打擊走私、販私活動。健全產業損害預警系統。加強對外談判工作,有效地應對國際貿易摩擦。(2)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注重提高引資質量,把利用外資與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及國有企業改組改造結合起來。研究規范開發區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開發區健康發展。(3)加強對境外投資合作的規劃指導,推動我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積極發展我國的跨國公司。全面落實並逐步完善內地與我國港澳地區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

(九)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會會的部署,進一步深化各項改革。利用當前經濟增長較快、發展環境比較寬松的有利時機,抓緊研究解決深層次的體制和機制問題。要協調好改革進程中各方面利益,注意把握好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的關系,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各項改革。(1)加快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繼續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推進國有企業規范的股份制改造,發展混和所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完善電信、電力、民航等行業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郵政、鐵路等行業的改革,加快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步伐。(2)認真實施行政許可法,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做好投資體制改革工作,進一步確立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3)穩步推進財稅、金融和價格改革。逐步推行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改革出口退稅機制。健全金融企業監管機制,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建立健全內控機制。選擇有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實行規范的股份制改造,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出台電價改革配套辦法,完善水、石油、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4)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積極探索機關和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十)關心群眾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入手,千方百計地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1)繼續鞏固「兩個確保」,規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妥善解決城市困難家庭在子女入學、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困難。(2)加大農村扶貧開發力度,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規范農村社會救濟制度。做好災區和貧困戶的稅費減免,切實解決好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3)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制度和措施,堅決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4)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做好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把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引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第二篇: 關於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及政策的討論述評

[摘要]經濟理論界對我國經濟是否過熱問題的爭論,自2003年第2季度開始就一直不絕於耳,媒體炒作的介入和境外傳來的聲音更是使這個熱點變得沸沸揚揚。到了去年底至今年初以來,隨著2003年全年的經濟增長格局基本明了,圍繞著2004年宏觀經濟的走勢與宏觀政策的取向,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再度「熱」起來。由於這種討論對於微觀經濟活動和宏觀決策層都會產生影響,對其中的主要觀點和主張進行梳理綜述,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經濟理論界對我國經濟是否過熱問題的爭論,自2003年第2季度開始就一直不絕於耳,媒體炒作的介入和境外傳來的聲音更是使這個熱點變得沸沸揚揚。到了去年底至今年初以來,隨著2003年全年的經濟增長格局基本明了,圍繞著2004年宏觀經濟的走勢與宏觀政策的取向,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再度「熱」起來。由於這種討論對於微觀經濟活動和宏觀決策層都會產生影響,對其中的主要觀點和主張進行梳理綜述,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一、關於經濟是否過熱的不同判斷

大多數爭論不休的問題,多半與問題的含義或邊界不清晰有關。這次關於是否「經濟過熱」問題的爭論也是這樣。從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看,宏觀經濟是「過熱」還是「不過熱」,即總需求(增長)是不是超過總供給(增長),只能有兩種不同的判斷。但是,當前對這個問題卻產生了多種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主要觀點可概述如下:

1.認為經濟存在著過熱的趨勢或苗頭

最初引起對經濟過熱問題爭論的,就是有些經濟學家提出了這種觀點。提出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是經濟增長速度過快,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其背後則是貨幣供應和貸款增加偏多。如到2003年7月底,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20.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23.2%,均達到了偏高水平。對此,連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於2003年7月1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明確提出,中國需要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以避免出現通貨膨脹。同時,一些研究中國問題的國外經濟學家也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出現過熱的兆頭。

2.認為經濟只出現局部過熱

另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只是出現了局部過熱,而不能說是全面「過熱」或總體過熱。局部過熱的主要表現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投資增長速度超過了30%);一些行業(如房地產、鋼鐵、建材、汽車等)投資和發展過熱;很多地區的開發區建設(圈地)過熱;地方政府主導性投資過熱。這種觀點可能是比較主流的觀點。大多數國外報刊和國外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的評論也傾向於這種觀點,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過熱主要是一種投資性過熱。

局部過熱論的另一種看法是過量供應的貨幣流向了資產市場,導致以房地產為首的資產市場過熱和價格上漲,而消費品市場則不出現過熱和價格上漲問題。

3.認為當前的經濟過熱是一種「非典型」過熱

有些學者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過熱狀態,但這種過熱與過去不同,與世界多數國家的過熱也不同,是一種無通脹的經濟過熱。

這種觀點提出,不要籠統地講經濟過熱,要將經濟過熱區分為合理性經濟「過熱」和非理性經濟過熱;要弄清究竟是合理性經濟「過熱」占上風,還是非理性經濟過熱占上風。並且,從目前經濟「過熱」的微觀機理看,內生性的市場推動型是主要的,外生性的政府推動型是次要的,這是此次經濟過熱與以往的不同之處。從總體上看,目前出現的經濟「過熱」既有合理性也有非理性,但前者超過了後者;它既屬於內生性的市場推動型的經濟過熱,又屬於外生性的政府推動型的經濟過熱,但前者超過了後者;它既與以往的經濟過熱有很大不同,又與以往的經濟過熱有某些相同,但前者超過了後者;因此,是一種與以往的經濟過熱有較大區別的非典型性的經濟過熱。

不過,這種看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將「經濟過熱」問題這種對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增長的客觀現象的判斷,轉變為一種主觀的、微觀的分析,似乎已經偏離了宏觀經濟學的分析軌道,不完全是在討論同一個問題。

4.認為經濟不存在過熱問題

不同意或堅決否定經濟存在過熱問題的,也有一大批經濟學家。他們的主要觀點和依據如下:

----現在說經濟過熱不符合實際。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物價上漲水平,根本不存在著過熱的問題。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和投資空間,開發西部現在只是起步階段,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也才剛剛開始,如此廣闊的市場完全可以使投資增長持續下去,中國經濟將保持高速增長。

----中國經濟的這一輪擴張,與10年前的情形大不相同。2003年與1992年經濟擴張的機理不同;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尚未達到改革開放以來9.4%的年均水平,不能對當前經濟運行總體上做出「過熱」的簡單判斷。炒作經濟「過熱」對經濟的運行非常有害。

----判斷經濟過熱的依據不存在。如:經濟增長速度低於潛在增長能力;價格上漲水平仍然較低;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處於低迷狀態,股票價格持續下降;生產資料價格的短期內上漲屬於恢復性上漲;最終消費增長乏力,居民消費傾向較弱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資金供給沒有出現緊張,利率仍處於歷史最低水平;貸款增長快是前幾年因惜貸而導致的存貸差太大的結果,是貸款緊縮後的恢復性增長,而貨幣供應(從M0到M2)的變化離開貸款的變化並不能說明我國經濟運行的實際問題;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沒有引起投資價格的明顯上漲;國民經濟運行整體的供求格局仍是供大於求;除了電力、鋼鐵等供應相對較緊張外,沒有出現明顯的「瓶頸」制約;經濟運行領域沒有出現明顯的「泡沫」;處於高增長期的房地產、汽車、鋼鐵等產業供求協調增長,發展速度雖高但沒有出現過熱,更沒有引起經濟運行的過熱;個別能源、原材料產品價格短期內大幅度上漲有特定的原因,更多的是結構問題,而不是經濟過熱的問題。

----從經濟增長過程本身否定「經濟過熱論」。理由是:我國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周期,相對於前幾年增長速度的連續下降,現在的反彈是經濟自身發展規律性的表現,不能人為地迴避甚至違背這種勢頭;看宏觀經濟形勢不能只盯著一年、一個季度,不能對短時間的變化妄下結論,而應看到長期趨勢;要在今後20年實現全面小康,必須保持年平均7.2%的增長速度,而有些年份高速增長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不能拿我國經濟的增長同國外簡單類比,我們的經濟增長中有水份,有重復計算的問題;目前的經濟增長中存在著五個同步現象,包括:經濟增長與結構調整同步、與經濟效益提高同步、與國家財政收入增長同步、與城市居民收入增長同步,以及國內經濟增長與涉外經濟增長同步。

❽ 求以<傳媒與全球經濟>為題的論文

親~不用這樣的o(∩_∩)o... 謝謝你啦

❾ 經濟學論文

這個目前來說好像你們沒有?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也不敢在這里做任何的評論也不敢說。

閱讀全文

與媒體經濟學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