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盧現祥新制度經濟學課件

盧現祥新制度經濟學課件

發布時間:2021-02-27 16:09:30

Ⅰ 請問誰有盧現祥版的新制度經濟學課後習題答案 可以給我一份嗎謝謝!

請問你現在有了么...可以發給我一下嗎...

Ⅱ 湖南大學會計考研初試復試科目及參考書籍

2015年湖南大學125300會計碩士考研參考書目與考試科目

Ⅲ 建國60年的幾個堅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從經濟學角度來說。

古典經濟學將經濟增長的源泉歸結為勞動力、資本和技術進步,而制度經濟學對此提出了全新的觀點。
制度經濟學:認為資本積累、技術進步等因素與其說是經濟增長的原因,倒不如說是經濟增長的本身;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變遷,一種提供適當個人刺激的有效產權制度體系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諾斯,1994)。他們認為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是交易費用的降低,而降低交易費用的關鍵在於制度變遷。現代經濟增長中的許多新問題,如公共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和經濟市場化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等等,都在制度經濟學理論中找到了解釋。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道理,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可以理解為,在目前的制度體系下,不能通過制度變遷帶來帕累托最優的情況下維持原來的制度是最高的方法。(實踐證明,在目前的生產力條件下xx制度可能是合理的...)
關於制度、制度變遷的理論建議參考 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或者北大出版的 盧現祥《新制度經濟學》。

Ⅳ 請推薦一本最經典的《制度經濟學》書籍

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國內他算研究比較早的

Ⅳ 求一個Word 文檔形式的文獻綜述,表明詳細的格式的樣式,謝謝了。快畢業了讓寫個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

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①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醫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臨床科研選題及進行臨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後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於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由選題。

文獻綜述與「讀書報告」、「文獻復習」、「研究進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或報告中歸納出來的。但是,文獻綜述既不象「讀書報告」、「文獻復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歸納報告,也不象「研究進展」那樣只講科學進程,其特點是「綜述」,「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文獻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選題和搜集閱讀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於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麼困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種疾病、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寫文獻綜述,特別是實習同學所選題目宜小些,這樣查閱文獻的數量相對較小,撰寫時易於歸納整理,否則,題目選得過大,查閱文獻花費的時間太多,影響實習,而且歸納整理困難,最後寫出的綜述大題小作或是文不對題。

選定題目後,則要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關於搜集文獻的有關方法,前面的有關章節已經介紹,如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復。搜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搜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後,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二、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三、注意事項

由於文獻綜述的特點,致使它的寫作既不同於「讀書筆記」「讀書報告」,也不同於一般的科研論文。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⒉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⒋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並能准確地反映主題內容。

文獻綜述範文之一

制度與經濟發展和增長理論綜述

摘要:
關鍵詞:(略)

制度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與制度的起源、制度變遷與創新、國家制度供給一起被稱為是新制度經濟學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義上,制度的起源、變遷與創新、供給與需求都與經濟發展和增長相關。從結論上說,有效率的制度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無效率的制度會抑制甚至阻礙經濟增長和發展。
一、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回瞻
1.馬克思經濟增長理論中關於制度的論述
馬克思認為,沒有抽象的生產,也沒有離開制度(馬克思的提法是生產關系,實質上就是制度)的生產力及其發展。生產力總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中組織和運行的。先進的生產關系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落後的生產關系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一個持續一定時間跨度的相對穩定的生產關系(制度框架)為生產力提供了一個相應發展的制度「空間」,這對許多經濟學家研究制度與經濟增長和發展關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啟示。
2.西方經濟增長理論主要流派的論述
(1)模型派
他們認為:社會經濟的增長或發展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配置、疊加和質變的結果。他們將各種增長要素作為自變數,把經濟增長(通常用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為因變數,確定函數關系,建立各種經濟增長模型,解釋經濟現象。最著名的有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爾多、羅賓遜、帕西內蒂等人倡導的劍橋經濟增長模型。這些經濟增長模型實質上只是說明了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中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力求使得產出決定的總需求的增長要與生產產品的總生產能力匹配,逐漸強調了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忽視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結構派
他們認為,經濟增長和發展既是一國經濟量(總量與均量)和能力的增長與擴張過程,也是一國經濟結構的轉換過程。主要有劉易斯等的「二元結構論」;納克斯的「貧困循環論」;由「投資不可分性」而產生的羅丹的「大推進論」;錢納里等人主張的「發展型式」理論;以及「兩缺口理論」,以及「平衡與不平衡增長」的理論等等。在這一流派中,已經隱含著制度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劉易斯的「二元結構」理論尤為明顯。因此,有人甚至將劉易斯劃為新制。
(3)階段派
代表人物是羅斯托,他將經濟發展劃分為六個階段,即傳統社會階段、為起飛准備條件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高額群眾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不難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越來越明顯。
(4)因素派或起源派
這一流派中,丹尼森將經濟增長的因素劃分成為兩大類:生產要素投入量和生產要素生產率。細分為八個方面,(有人歸納為7個)即:使用的勞動者的數量及結構;工作小時;使用勞動者的教育程度;資本存量的規模;知識的狀態;分配到無效使用中的勞動的比重;市場規模;短期需求壓力的格局和強度。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為什麼增長率不同:戰後幾個西方的經驗》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習慣稱為丹尼森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引發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各個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以通過模型進行計算,但是,是什麼原因(因素)將這些因素的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第二個問題:將應該計算的因素計算之後,仍然存在「剩餘」或「余值」,即所謂「剩餘溢出」,那麼,這些「余值」應該歸入到哪個因素?
而庫茲涅茨強調需求結構的高改變率對現代經濟增長中生產結構的高轉換率影響巨大。它會引起創造新產品的技術高新與發明,促進新產業的形成與發展,最終促進現代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速度。
(5)新增長理論派
主要有羅默的「收益遞增經濟增長模式」;盧卡斯的「專業化人力資本積累增長模式」;鮑依德的「動態聯合體資本增長模式」;阿溫楊的「創新與有限度的邊干邊學模式」等等。這些理論不僅將知識和人力資本因素引入經濟增長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長理論確認了制度與政策對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並總結出了一套政策來促進經濟發展,例如,支持教育;刺激物質資本的投資;保護知識產權;支持研究與開發工作;實行有利於新思想形成並在世界范圍內傳遞的國際貿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場上的大的扭曲等。
(6)勞動分工演進派
楊小凱為代表的這一學派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先天不足,即,將社會的產業結構或分工狀態當作固定不變的因素,然後研究資源在其中的最優配置,然後構建了分工演進模式解釋經濟增長。他們認為,當人們經驗不多時,生產率低下,因此付不起交易費用,人們只有選擇自給自足。通過實踐學習,生產率提高,能夠付得起交易費用,因而,人們開始選擇高一級的分工與專業化水平。而這種通過專業化學習會加速學習速度,從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費用。這個正反饋(良性循環)將使勞動分工自發地演進。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產力正是因為專業化造成了某種信息不對稱,賣者對於自己生產的產品知之甚多,而作為買者卻知之甚少。
楊小凱等人的分工演進理論模式給我們有兩點啟示:
啟示一:促進分工與交易以及知識的發展對經濟增長和發展極為重要。
啟示二:一國的制度創新,應當朝促進分工、降低交易費用、提高交易效率方向發展。
(7)「反增長」或「零增長」派
以米多斯為代表的經濟學家認為人類經濟增長和發展付出的代價太大,因此主張反增長或增長價值懷疑論;米多斯將人口增長、糧食供給、資本投資、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5大因素連接成為一個「反饋迴路」,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為了避免世界末日來臨,就必須使主要的經濟增長因素實現「零增長」,因此,該理論被稱為「增長極限論」或「零增長論」。
二、新制度經濟學派的主要論點
1.諾斯的觀點
(1)制度和經濟增長與發展的關系
新制度經濟學派對制度與經濟發展有創造性貢獻的是諾斯。他關於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的核心論點簡明扼要,即,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是制度因素,一種提供適當的個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財產關系的作用最重要。其依據是,在傳統經濟學中,市場的運作被假定為完備的信息、明確界定的產權條件和零成本的運行過程。人們在市場交易的過程被過濾為單純的價格機制的操作,就連為達成交易而搜尋信息的費用也不存在了。在這一模式分析邏輯下,其它一些協調組織與組織經濟活動的「制度」和「組織」被看成無足輕重。如果用傳統經濟學分析方法無法解釋1600年到1850年海洋運輸業在技術上並無多大進步的情況下,生產率卻有較大幅度提高的現象。因此,制度因素不可忽視。制度的功效在於通過一系列的規則來界定交易主體間的相互關系,減少環境中不確定性和交易費用,進而保護產權,增進生產性活動,使交易活動中的潛在收益成為現實。
諾斯指出:制度環境是一系列用來確定生產、交換與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會、法律規則,制度安排是支配經濟單位之間可能合作與競爭方式的規則,而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規則,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倫理道德的行為規范,用以約束個人的行為。」也就是說,制度不同於體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訂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序和行為的道德倫理規范,旨在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制度框架約束著人們的選擇集。既然這些規則不僅造就了引導和確定經濟活動的激勵系統,而且決定了社會福利與收入分配的基礎,那麼,制度結構在靜態上就決定了一個經濟實體及其知識技術出路的增長率。諾斯認為:許多經濟學家將創新、規模經濟、教育、資本積累和知識進展等等歸入經濟增長的原因,其實就是經濟增長本身。而引起經濟增長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變遷。制度變遷是從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過程。在各種因素使潛在的外部利潤在現有的制度安排下無法實現時,新的制度就有可能建立以降低成本。他認為,除非現行的經濟組織或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則,經濟增長不會簡單發生。進而,諾斯對制度的供給與需求進行了分析,當制度的供給與需求相一致時,達到制度均衡。這種制度均衡的實現條件是制度供給者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即MR=MC。據此,諾斯提出了構建有效率的新制度的基本(理想)標准或原則是使得新機制(制度)下個人收益率與社會收益率相等或接近。
(2)國家在制度變遷中的作用
國家並非「中立」的,國家決定產權結構,而經濟增長有賴於明確的產權,但在技術和現有的組織制約下,產權的創新、裁定和行使代價都極為昂貴,因此國家作為一種低成本的提供產權保護與強制力的制度安排應運而生,以維護經濟增長和發展,並最終對造成經濟的增長、發展、衰退或停滯的產權結構的效率負責。
(3)意識形態理論
意識形態的特徵有三個:
第一,意識形態是節約機制,通過它,人們認識了他們所處環境,減少了「試錯」成本。
第二,意識形態會通常與個人觀察世界時對公平、公正所持的道德、倫理評價交織在一起,也就是說有時會在相互對立的理論和意識形態中作出選擇。例如,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評價等。
第三,當人們原有的觀念或經驗與意識形態不符時,他們就會改變試圖其意識形態,來發展一套更加適合其觀念或經驗的新的理性選擇。
因此,意識形態是影響制度安排和經濟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2.國際經濟增長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
(1)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維持經濟增長和提高經濟效率兩大難題,而問題的根源在於基本制度框架,例如,尋租。
(2)制度安排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首先,制度通過影響信息和資源的可獲得性、塑造力以及建立社會交易的基本規劃而擴展了人類的選擇,即經濟發展的目標。其次,制度「矯正價格」的努力成效,即對經濟發展的基本的和長期貢獻。再次,盡管技術創新會推動經濟發展,但在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依賴於促進創新、界定產權和契約關系或分擔外在風險的各種制度安排。
(3)從制度的供給與需求方面研究,制度創新需求產生於經濟中無效率的增多、技術變化、市場特徵以及確立個人與集團維護自身利益方式的立法秩序;而制度供給依賴於立法秩序、制度設計成本及尋找可選擇目標的知識基礎。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確立以立法秩序為核心的制度環境,塑造市場力量以驅動創新。
(4)在市場經濟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根本問題是缺乏發展市場經濟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穩定的道德、產權的界定、人力資本的供給、公共品的提供、支配交易和分擔風險的法規等。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如何使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制訂一套公開、透明的規則體系,防止尋租、以權謀私和欺詐行為,為市場經濟運作製造出公平合理的制度環境,才是實現市場經濟順利轉型並高效運作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三、簡單的評述及問題
1.諾斯將制度因素納入經濟增長的框架,把制度作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數,應用現代產權理論說明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指出制度變遷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使制度研究和分析更加成熟,對經濟學發展作出了貢獻。
2.新制度經濟學派方法的應用的影響越來越廣泛,許多原來對制度不以為然的經濟學家廣泛地吸收和利用了新制度經濟學家們的分析方法,普遍認為,解決經濟發展問題,不僅只關注資本積累、技術引進、資金籌集、產業結構優化、就業的改善等等純經濟方面的因素,而更加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制度因素對於經濟增長的促進或阻礙作用上。
3.將制度因素納入經濟增長和發展問題研究的范圍內,大大擴大了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視野,而研究對象也由以前的以資本主義發展中小國家或地區為主轉向發展中的大國。
4.幾個應當深入研討的問題
(1)在許多人看來,制度仍然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將制度因素進一步量化。
(2)既然制度變遷在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怎樣才能加快制度變遷的步伐,促進經濟的發展。
(3)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的獲取已經非常容易,那麼,新制度經濟學派的理論基石之一的交易費用的地位是否會動搖。
新制度經濟學派的許多觀點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接受,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上述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新制度經濟學派及其追隨者,有待於進一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美]道格拉斯C諾斯,陳郁、羅華平等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上海三聯書店,1991
[2][美]科斯、諾斯等:《財產、產權與制度變遷》[M],上海三聯書店,1991
[3]國際經濟增長中心V奧斯特羅姆和D菲尼,H皮希特編,王誠等譯:《制度分析與發展的反思:問題與選擇》,商務印書館,1992
[4]張宇燕:《經濟發展與制度選擇:對制度的經濟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5]林毅夫:《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林業發展》[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6]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
[7]李悅:《產業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8]羅斯托:《從起飛進入持續增長的經濟學》[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9]庫茲涅茨:《各國的經濟增長》[M],商務印書館,1985

Ⅵ 跪求:關於農村信用社基礎管理工作的論文~!

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認識與防範
摘 要:本文對於發展中的農村信用社來說,經營風險問題是一個首要的、不容忽視的大問題。所謂風險,並不僅僅只是針對不良貸款而言,在信用社的經營管理活動中,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而給信用社的經營效益帶來的可能損失,都屬於風險的范疇。從農村信用社實習的過程出發,通過對實習過程中接觸的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現狀進行分析,歸結出現在農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風險的類型,在此基礎上對其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探索,並與國外農村.信用社的現狀進行比較,然後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或減少風險的主要措施,最終達到提高信用社抵抗風險的能力的目的,提出一些對農村信用社發展前景的展望,以為結束。
關鍵詞: 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對策
1 研究背景
1.1 課題意義及目的的分析
我國經濟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前發展,但是近年來由於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等的影響,它的發展速度受到了阻礙,為了擴大內需,我們從很多方面對許多經濟現象進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人認識到農村在我國經濟中占的重要地位。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必須意識到農村的發展是我國擴大內需的主要方面,而相應的應該意識到必須研究主要為農業提供生產資金的農村信用社,只有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穩定發展,才.能為農產提供所需的大量資金。因此研究如何使信用社高效工作成了一個關鍵問題。由於體制、環境等原因,農村信用社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這嚴重阻礙了其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對其深入的研究,否則小則影響一家信用社的效益,大則影響整個農村信用社的聲譽。
1.2 課題內容的分析
農村信用社作為有償投入的機構正是發揮著這個作用—即把原來國家的直接的無償的投入轉變為現在信用社的間接的有償的對農村投入。但是農村信用社長期以來由於社會定位不清,管理體制不健全,經營環境差,服務對象比較特殊等原因農村信用社在許多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多種風險的存在阻礙了農村信用社發揮其提供間接有償投入的作用,只有通過化解農村信用社的作用,才能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本文中我就農村信用社存在的體制風險,管理風險,信用風險等進行了研究,基本上較清楚的闡述了信用社的風險問題,但是,由於本身知識的缺乏,理論體系欠缺,因此,不能完整的分析信用社可能存在的所有風險,而且對其中的環境風險等的研究還有待深化,希望能對信用社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並且就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的種類,原因等進行分析,並相應的研究防範化解農村信用社風險的措施,以便對農村信用社更好的發揮其服務農村的作用有一定的幫助。
2 文獻綜述
楊德彬《農村信用社面臨的困境及策略選擇》 劉福新《關於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的調查與思考》具體分析農村信用社的經營風險的種類多樣,其形成的原因也是錯綜復雜的,是各種因素長期以來相互作用的結果,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的因素:既有與一般金融機構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根據我國信用社的歷史沿革與現狀,在對各類經營風險進行分析後,農村信用社的風險的成因明朗。為本文對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認識與分散深入的理解、認識,參考出論文撰寫的基本寫作思路。
方有瑜《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及防範化解對策》 劉福新《關於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的調查與思考》重點分析發現農村信用社,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在經過與國外的比較後,我們已經有了發展的目標,以及經營的方向.因此結合農村信用社的現代特徵後,應該意識到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就是研究如何解決農村信用社現存的風險問題,而降低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的關鍵就是及早識別,防範和控制各種經營風險,因此必須針對信用社風險產生的原因具體分析後提出防範風險的具體有效的措施,從而減少信用社的損失。為本文理清金融風險及防範化解對策過程思路提供了較為寶貴的參考,便於筆者更好的融合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點。結合本人在農村信用社多年的實踐工作,針對蓮都區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認識與分散特徵,為筆者提供了具體的經典案例,使本文的理論深刻、具體、事實化。3 研究路徑
3.1 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的原因分析與對策
3.2 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的原因剖析
3.3 國外農村信用社的比較借鑒
3.4 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的對策分析
4 結論
4 進度安排
5 參考文獻
[1] 王君. 貸款風險分類原理與實務.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2年第二版
[2] 陳興榮. 商業銀行授信管理實務講座. 中國金融. 2000年第11期至2001年第12期
[3] 盧現祥. 西方新制度經濟學. 中國發展出版社. 1996年
[4] 武捷思.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行為研究. 中國金融出版社. 1997年第二版
[5] 陳中啟,楊德新,黃羨柳. 現代商業很行資產負債管理.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5年
[6] 楊家才. 規范與創新:中部地區農村信用社的選擇與出路. 中國金融. 2003年第1期
[7] 荊新.財務管理.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3月;
[8] 財政部企業司.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3);
[9] 周君,劉蓬川.試論企業負債籌資風險的規避.《兵團職工大學》,2000,9(3):49-50;

Ⅶ 求民法和刑法專業書籍

●推薦書目:本科一年級《新波斯人札記》等10本本科二年級:《哲學通論》等10本本科三年級:《比較法律傳統》等10本本科四年級:《法律的正當程序》等11本一年級學生閱讀書目1.梁治平等:《新波斯人信札》2.梁治平:《法意與人情》3.梁治平:《書齋與社會之間》4.賀衛方:《法邊餘墨》5.賀衛方:《司法的理念與制度》6.舒國瀅:《在法律的邊緣》7.郝鐵川:《法治隨想錄》8.余靈靈、羅林平:《蘇格拉底的最後日子》9.蘭德:《新個體主義倫理觀》10.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二年級學生閱讀書目1.孫正聿:《哲學通論》2.孫正聿:《崇高的位置》3.孫曉樓:《法律教育》4.賀衛方:《中國法律教育之路》5.麥基:《思想家》6.房龍:《寬容》7.茨威格:《異端的權利》8.劉小楓:《走向十字架的真》9.鄧正來:《自由與秩序》10.馬克斯?鼓???韍@?@瑥?彍????p>三年級學生閱讀書目1.格倫頓等:《比較法律傳統》2.埃爾曼:《比較法律文化》3.伯爾曼:《法律與宗教》4.科斯:《企業、市場與法律》5.科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6.科瑟:《社會學思想名家》7.張若衡譯:《休謨政治論文選》8.密爾:《論自由》9.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上下)10.梅因:《古代法》四年級學生閱讀書目1.丹寧勛爵:《法律的正當程序》2.伯頓:《法律和法律推理導論》3.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4.贊恩:《法律的故事》5.卡多佐:《司法過程的性質》6.谷口安平:《程序的正義與訴訟》7.王世傑、錢端升:《比較憲法》8.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9.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修訂版)10.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11.劉軍寧編:《北大傳統與近代中國》刑法●推薦人:龍宗智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推薦書目:《刑事訴訟法》《刑事證據大全》《麥考密克論證據》《漂移的證據法》《偵查程序與人權》《相對合理主義》.

Ⅷ 文獻綜述怎麼寫有具體格式么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

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①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醫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臨床科研選題及進行臨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後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於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由選題。

文獻綜述與「讀書報告」、「文獻復習」、「研究進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或報告中歸納出來的。但是,文獻綜述既不象「讀書報告」、「文獻復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歸納報告,也不象「研究進展」那樣只講科學進程,其特點是「綜述」,「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文獻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選題和搜集閱讀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於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麼困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種疾病、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寫文獻綜述,特別是實習同學所選題目宜小些,這樣查閱文獻的數量相對較小,撰寫時易於歸納整理,否則,題目選得過大,查閱文獻花費的時間太多,影響實習,而且歸納整理困難,最後寫出的綜述大題小作或是文不對題。

選定題目後,則要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關於搜集文獻的有關方法,前面的有關章節已經介紹,如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復。搜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搜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後,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二、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三、注意事項

由於文獻綜述的特點,致使它的寫作既不同於「讀書筆記」「讀書報告」,也不同於一般的科研論文。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⒉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⒋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並能准確地反映主題內容。

文獻綜述範文之一

制度與經濟發展和增長理論綜述

摘要:
關鍵詞:(略)

制度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與制度的起源、制度變遷與創新、國家制度供給一起被稱為是新制度經濟學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義上,制度的起源、變遷與創新、供給與需求都與經濟發展和增長相關。從結論上說,有效率的制度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無效率的制度會抑制甚至阻礙經濟增長和發展。
一、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回瞻
1.馬克思經濟增長理論中關於制度的論述
馬克思認為,沒有抽象的生產,也沒有離開制度(馬克思的提法是生產關系,實質上就是制度)的生產力及其發展。生產力總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中組織和運行的。先進的生產關系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落後的生產關系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一個持續一定時間跨度的相對穩定的生產關系(制度框架)為生產力提供了一個相應發展的制度「空間」,這對許多經濟學家研究制度與經濟增長和發展關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啟示。
2.西方經濟增長理論主要流派的論述
(1)模型派
他們認為:社會經濟的增長或發展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配置、疊加和質變的結果。他們將各種增長要素作為自變數,把經濟增長(通常用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為因變數,確定函數關系,建立各種經濟增長模型,解釋經濟現象。最著名的有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爾多、羅賓遜、帕西內蒂等人倡導的劍橋經濟增長模型。這些經濟增長模型實質上只是說明了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中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力求使得產出決定的總需求的增長要與生產產品的總生產能力匹配,逐漸強調了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忽視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結構派
他們認為,經濟增長和發展既是一國經濟量(總量與均量)和能力的增長與擴張過程,也是一國經濟結構的轉換過程。主要有劉易斯等的「二元結構論」;納克斯的「貧困循環論」;由「投資不可分性」而產生的羅丹的「大推進論」;錢納里等人主張的「發展型式」理論;以及「兩缺口理論」,以及「平衡與不平衡增長」的理論等等。在這一流派中,已經隱含著制度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劉易斯的「二元結構」理論尤為明顯。因此,有人甚至將劉易斯劃為新制。
(3)階段派
代表人物是羅斯托,他將經濟發展劃分為六個階段,即傳統社會階段、為起飛准備條件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高額群眾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不難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越來越明顯。
(4)因素派或起源派
這一流派中,丹尼森將經濟增長的因素劃分成為兩大類:生產要素投入量和生產要素生產率。細分為八個方面,(有人歸納為7個)即:使用的勞動者的數量及結構;工作小時;使用勞動者的教育程度;資本存量的規模;知識的狀態;分配到無效使用中的勞動的比重;市場規模;短期需求壓力的格局和強度。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為什麼增長率不同:戰後幾個西方的經驗》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習慣稱為丹尼森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引發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各個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以通過模型進行計算,但是,是什麼原因(因素)將這些因素的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第二個問題:將應該計算的因素計算之後,仍然存在「剩餘」或「余值」,即所謂「剩餘溢出」,那麼,這些「余值」應該歸入到哪個因素?
而庫茲涅茨強調需求結構的高改變率對現代經濟增長中生產結構的高轉換率影響巨大。它會引起創造新產品的技術高新與發明,促進新產業的形成與發展,最終促進現代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速度。
(5)新增長理論派
主要有羅默的「收益遞增經濟增長模式」;盧卡斯的「專業化人力資本積累增長模式」;鮑依德的「動態聯合體資本增長模式」;阿溫楊的「創新與有限度的邊干邊學模式」等等。這些理論不僅將知識和人力資本因素引入經濟增長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長理論確認了制度與政策對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並總結出了一套政策來促進經濟發展,例如,支持教育;刺激物質資本的投資;保護知識產權;支持研究與開發工作;實行有利於新思想形成並在世界范圍內傳遞的國際貿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場上的大的扭曲等。
(6)勞動分工演進派
楊小凱為代表的這一學派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先天不足,即,將社會的產業結構或分工狀態當作固定不變的因素,然後研究資源在其中的最優配置,然後構建了分工演進模式解釋經濟增長。他們認為,當人們經驗不多時,生產率低下,因此付不起交易費用,人們只有選擇自給自足。通過實踐學習,生產率提高,能夠付得起交易費用,因而,人們開始選擇高一級的分工與專業化水平。而這種通過專業化學習會加速學習速度,從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費用。這個正反饋(良性循環)將使勞動分工自發地演進。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產力正是因為專業化造成了某種信息不對稱,賣者對於自己生產的產品知之甚多,而作為買者卻知之甚少。
楊小凱等人的分工演進理論模式給我們有兩點啟示:
啟示一:促進分工與交易以及知識的發展對經濟增長和發展極為重要。
啟示二:一國的制度創新,應當朝促進分工、降低交易費用、提高交易效率方向發展。
(7)「反增長」或「零增長」派
以米多斯為代表的經濟學家認為人類經濟增長和發展付出的代價太大,因此主張反增長或增長價值懷疑論;米多斯將人口增長、糧食供給、資本投資、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5大因素連接成為一個「反饋迴路」,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為了避免世界末日來臨,就必須使主要的經濟增長因素實現「零增長」,因此,該理論被稱為「增長極限論」或「零增長論」。
二、新制度經濟學派的主要論點
1.諾斯的觀點
(1)制度和經濟增長與發展的關系
新制度經濟學派對制度與經濟發展有創造性貢獻的是諾斯。他關於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的核心論點簡明扼要,即,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是制度因素,一種提供適當的個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財產關系的作用最重要。其依據是,在傳統經濟學中,市場的運作被假定為完備的信息、明確界定的產權條件和零成本的運行過程。人們在市場交易的過程被過濾為單純的價格機制的操作,就連為達成交易而搜尋信息的費用也不存在了。在這一模式分析邏輯下,其它一些協調組織與組織經濟活動的「制度」和「組織」被看成無足輕重。如果用傳統經濟學分析方法無法解釋1600年到1850年海洋運輸業在技術上並無多大進步的情況下,生產率卻有較大幅度提高的現象。因此,制度因素不可忽視。制度的功效在於通過一系列的規則來界定交易主體間的相互關系,減少環境中不確定性和交易費用,進而保護產權,增進生產性活動,使交易活動中的潛在收益成為現實。
諾斯指出:制度環境是一系列用來確定生產、交換與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會、法律規則,制度安排是支配經濟單位之間可能合作與競爭方式的規則,而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規則,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倫理道德的行為規范,用以約束個人的行為。」也就是說,制度不同於體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訂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序和行為的道德倫理規范,旨在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制度框架約束著人們的選擇集。既然這些規則不僅造就了引導和確定經濟活動的激勵系統,而且決定了社會福利與收入分配的基礎,那麼,制度結構在靜態上就決定了一個經濟實體及其知識技術出路的增長率。諾斯認為:許多經濟學家將創新、規模經濟、教育、資本積累和知識進展等等歸入經濟增長的原因,其實就是經濟增長本身。而引起經濟增長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變遷。制度變遷是從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過程。在各種因素使潛在的外部利潤在現有的制度安排下無法實現時,新的制度就有可能建立以降低成本。他認為,除非現行的經濟組織或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則,經濟增長不會簡單發生。進而,諾斯對制度的供給與需求進行了分析,當制度的供給與需求相一致時,達到制度均衡。這種制度均衡的實現條件是制度供給者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即MR=MC。據此,諾斯提出了構建有效率的新制度的基本(理想)標准或原則是使得新機制(制度)下個人收益率與社會收益率相等或接近。
(2)國家在制度變遷中的作用
國家並非「中立」的,國家決定產權結構,而經濟增長有賴於明確的產權,但在技術和現有的組織制約下,產權的創新、裁定和行使代價都極為昂貴,因此國家作為一種低成本的提供產權保護與強制力的制度安排應運而生,以維護經濟增長和發展,並最終對造成經濟的增長、發展、衰退或停滯的產權結構的效率負責。
(3)意識形態理論
意識形態的特徵有三個:
第一,意識形態是節約機制,通過它,人們認識了他們所處環境,減少了「試錯」成本。
第二,意識形態會通常與個人觀察世界時對公平、公正所持的道德、倫理評價交織在一起,也就是說有時會在相互對立的理論和意識形態中作出選擇。例如,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評價等。
第三,當人們原有的觀念或經驗與意識形態不符時,他們就會改變試圖其意識形態,來發展一套更加適合其觀念或經驗的新的理性選擇。
因此,意識形態是影響制度安排和經濟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2.國際經濟增長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
(1)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維持經濟增長和提高經濟效率兩大難題,而問題的根源在於基本制度框架,例如,尋租。
(2)制度安排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首先,制度通過影響信息和資源的可獲得性、塑造力以及建立社會交易的基本規劃而擴展了人類的選擇,即經濟發展的目標。其次,制度「矯正價格」的努力成效,即對經濟發展的基本的和長期貢獻。再次,盡管技術創新會推動經濟發展,但在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依賴於促進創新、界定產權和契約關系或分擔外在風險的各種制度安排。
(3)從制度的供給與需求方面研究,制度創新需求產生於經濟中無效率的增多、技術變化、市場特徵以及確立個人與集團維護自身利益方式的立法秩序;而制度供給依賴於立法秩序、制度設計成本及尋找可選擇目標的知識基礎。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確立以立法秩序為核心的制度環境,塑造市場力量以驅動創新。
(4)在市場經濟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根本問題是缺乏發展市場經濟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穩定的道德、產權的界定、人力資本的供給、公共品的提供、支配交易和分擔風險的法規等。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如何使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制訂一套公開、透明的規則體系,防止尋租、以權謀私和欺詐行為,為市場經濟運作製造出公平合理的制度環境,才是實現市場經濟順利轉型並高效運作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三、簡單的評述及問題
1.諾斯將制度因素納入經濟增長的框架,把制度作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數,應用現代產權理論說明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指出制度變遷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使制度研究和分析更加成熟,對經濟學發展作出了貢獻。
2.新制度經濟學派方法的應用的影響越來越廣泛,許多原來對制度不以為然的經濟學家廣泛地吸收和利用了新制度經濟學家們的分析方法,普遍認為,解決經濟發展問題,不僅只關注資本積累、技術引進、資金籌集、產業結構優化、就業的改善等等純經濟方面的因素,而更加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制度因素對於經濟增長的促進或阻礙作用上。
3.將制度因素納入經濟增長和發展問題研究的范圍內,大大擴大了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視野,而研究對象也由以前的以資本主義發展中小國家或地區為主轉向發展中的大國。
4.幾個應當深入研討的問題
(1)在許多人看來,制度仍然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將制度因素進一步量化。
(2)既然制度變遷在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怎樣才能加快制度變遷的步伐,促進經濟的發展。
(3)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的獲取已經非常容易,那麼,新制度經濟學派的理論基石之一的交易費用的地位是否會動搖。
新制度經濟學派的許多觀點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接受,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上述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新制度經濟學派及其追隨者,有待於進一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美]道格拉斯C諾斯,陳郁、羅華平等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上海三聯書店,1991
[2][美]科斯、諾斯等:《財產、產權與制度變遷》[M],上海三聯書店,1991
[3]國際經濟增長中心V奧斯特羅姆和D菲尼,H皮希特編,王誠等譯:《制度分析與發展的反思:問題與選擇》,商務印書館,1992
[4]張宇燕:《經濟發展與制度選擇:對制度的經濟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5]林毅夫:《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林業發展》[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6]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
[7]李悅:《產業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8]羅斯托:《從起飛進入持續增長的經濟學》[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9]庫茲涅茨:《各國的經濟增長》[M],商務印書館,1985

Ⅸ 請問「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choice theory)是什麼

理性選擇理論述評

--------------------------------------------------------------------
作者:丘海雄,張應祥

【內容提要】本文介紹和分析了社會科學中理性選擇理論的起源與爭論,以及社會學中理性選擇理論發展的新趨勢,在對傳統理性選擇理論作出批判的前提下,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取代完全理性;承認人的行為也有非理性的一面;關注制度文化對個人偏好和目的的影響作用,參考狹義理性選擇的概念,界定理性選擇理論在何種情境之下,可以解釋何種行為,正確處理制度與個人行動選擇之間的關系,為理性選擇理論圈定一塊合適的園地。同時指出以家庭作為行動單位研究中國人的理性選擇行動,可能是理性選擇理論本土化的一條途徑。

一、理性選擇理論的起源與爭論

在社會科學中,幾乎所有的理論都隱含著對社會行動者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預設。亞歷山大(Alexander,J.G.)指出, 有關人的行為的理性和非與理性二分法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人到底是自私(理性)的還是唯意志主義(非理性)的;人對待世界的態度到底是純粹工具性(理性)的還是規范和道德(非理性)的;人到底是根據效用最大化行動(理性)還是被感情和無意識的慾望所支配(非理性)。〔1 〕不同學科或同一學科內的不同理論的分野主要源於對行為的不同假設。 格雷魯維特(Granovetter,M. )認為經濟學與社會學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強調人們為何作出選擇,後者強調人們為何不作出選擇。〔2〕

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中,對人的行動持理性(經濟人)的假設占據了主導的地位。亞當·斯密認為人的理性在於他在各項利益的比較中選擇自我的最大利益,以最小的犧牲滿足自己的最大需要。個人利益最大化是通過交易實現的。人們在追逐自我利益的過程中,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會使整個社會富裕起來。〔3〕

新古典經濟學家繼承和發展了古典經濟學家理性人的假定。他們對人的行為的假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個體的行動決定是合乎理性的(指為達到目的而選擇的手段);個體可以獲得足夠充分的有關周圍環境的信息(完全信息假定);以及個體根據所獲得的各方面信息進行計算和分析,從而按最有利於自身利益的目標選擇決策方案,以獲得最大利潤或效用(利潤或效用最大化假定)。〔4〕

格雷魯維特認為主流社會學強調宏觀社會結構對人的行為的決定性作用的分析典範占據支配地位。社會學側重於解釋人們為什麼不作出選擇。在社會學中,非主流的理性選擇理論一直處於邊緣的地位。但是近二、三十年來,理性選擇模式有逐步興盛的跡象。六十年代興起的社會交換理論相當大程度上認同理性選擇理論的前題。一些學者開始以理性選擇理論研究社會生活領域。例如奧爾森(01son. M)用於分析集體行動。〔5〕貝克爾(Becker,G.S.)用於分析政治和法律、 犯罪與懲罰以及婚姻和家庭等社會現象。〔6〕科爾曼(Coleman,J.)以理性選擇理論為立足點,發展出新的社會行動理論,成為社會學中理性選擇理論的代表人物。〔7〕

理性選擇理論是建立在下列前提上的:第一,個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第二,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為策略可供選擇。第三,人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選擇會導致不同的結果。第四,人在主觀上對不同的選擇結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理性選擇可以概括為最優化或效用最大化,即理性行動者趨向於採取最優策略,以最小代價取得最大收益。

在社會科學領域,理性選擇理論不但受到傳統社會學,而且受到經濟學中新制度主義學派的批評。批評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第一是有關最大化假設的問題。最大化假設是以人的完全理性為條件的。人具備完全理性才能夠找到實現目標的所有備選方案,預見這些方案的實施後果,通過衡量作出最優的決擇。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是阿羅提出的。 用他的話來說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為「即是有意識地理性的,但這種理性又是有限的」。在諾思看來,人的有限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環境是復雜的,在非個人交換形式中,人們面臨的是一個復雜的、不確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確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對環境的計算能力和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無所不知。〔8〕

西蒙(Simon,H.A.)對完全理性作出了重要修正。 他指出傳統經濟理論假定了一種「經濟人」。他們既具有「經濟」特徵,同時也具有「理性」特徵。他們具備所處環境的知識即使不是絕對完備,至少也相當豐富和透徹。他們還具備有一個很有條理的,穩定的偏好體系,並擁有很強的計算能力,靠此能計算出在他們的備選行動方案中,哪個可以達到偏好尺度上的最高點。〔9 〕西蒙認為人們在決定過程中尋找的並非是「最大」或「最優」的標准,而只是「滿意」的標准。

以稻草堆中尋針為例,西蒙提出以有限理性的管理人代替完全理性的經濟人。兩者的差別在於:經濟人企求找到最鋒利的針,即尋求最優,從可為他所用的一切備選方案當中,擇其最優者。經濟人的堂弟——管理人找到足可以縫衣服的針就滿足了,即尋求滿意,尋求一個令人滿意的或足夠好的行動程序。〔10〕西蒙的有限理性和滿意准則這兩個命題,糾正了傳統的理性選擇理論的偏激,拉近了理性選擇的預設條件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第二是關於是否所有人類行為都是理性行為的問題。理性主義的行為觀認為人類有為由理性思考所支配。正統的經濟學中,它被用於分析幾乎所有的人類行為。

人類行為遠比傳統經濟理論中的財富最大化的行為假設更為復雜。諾思把諸如利他主義、意識形態和自願負擔約束等其他非財富最大化行為引入個人預期效用函數,從而建立了更加復雜的、更接近於現實的人類行為模型。人們往往要在財富與非財富價值之間進行權衡,在這兩者之間尋找均衡點。〔11〕

帕累托(Pareto,V.)曾提出人類社會存在著「非邏輯行為」。這些行為涉及價值觀、信仰和感情領域,本能和機械地遵從於習慣。在現實生活中邏輯行為與非邏輯行為幾乎是混雜在一起的。理性主義的行為觀只可應用在重要但是有限的行為中。〔12〕

韋伯運用理念型的方法將社會行動區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工具理性行動。行動者通過理性的計算選擇手段與目標;第二種是價值理性行動。價值理性行動也理性地選擇行動,但是目的則由既定的價值體系事先決定;第三種是情感行動,行動由行動者的感情或情緒狀態決定;第四種是傳統行動。行動由習俗或慣例決定。四種行動類型不是截然分開、互不相乾的。相反,它們之間互相滲透交叉。〔13〕韋伯較為關注工具理性行動和價值理性行動對它們作出解釋。但是他並沒有將所有社會行動都視為理性行動。

可見,雖然在現代生活中理性行為佔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用理性主義的行為觀研究所有人類行為是不合適的。

第三是關於個人的偏好和目的問題。新古典經濟學,以個人的偏好和目的作為研究的起點,而且認為個人的偏好是一成不變的,斷言「口味這東西是不能討論的」。

對新古典經濟學的這種立場,新制度經濟學派給予猛烈的批評,指出他們拒絕考察與個人偏好、意圖的形成過程有關的制度的或其它力量的作用,個人成了內在的,而且常常是偏好和信念的囚犯,批評他們極不願意回答什麼原因導致目的的產生,當被追問目的何來時,往往求助於心理學的解釋,而那些心理學的解釋又是非歷史性的。〔14〕

霍奇遜指出制度和文化極為重要,它們在影響和形成目的本身方面確實起作用。諸如制度結構和常規、社會規范和文化不僅影響行為,而且也影響對世界的看法以及追求的目標。〔15〕霍奇遜認為,制度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的重要分野,在於前者將個人的偏好和目的作為受制度和文化影響的內生變數,將之納入研究的范疇,後者則將之作為既定的外生變數,排除在研究范圍之外。〔16〕

科爾曼和費雷洛(Fairer,T.J.)批評有些人將價值(或偏好,或目標)作為個體選擇過程的外在因素而不予考慮,認為社會學的有目的行為模式必須考慮人們的價值和信念來源,因為這些東西影響到個體的偏好和選擇,成為內化共享的價值、規范對人們的選擇行為有影響。〔17〕

二、社會學的理性選擇理論

社會學中的理性選擇理論是什麼?科爾曼和費雷諾認為把握這個問題的一個相對直接的辦法是首先列出三種許多人都認可的衡量什麼是令人滿意的社會學理論的尺度:

1.理論解釋的是社會系統(大或小)的行為,而不是個體的行為。

2.要求依據系統中行動者的行為來解釋社會系統行為。這意味著:a.要有社會系統行為層次和個體行動者行為層次之間轉換的理論,即要解決通常稱為微觀——宏觀的連接問題。b.要有關於個體行動的動機的心理學理論或模型。

科爾曼和費雷諾認為目前沒有理論能同時滿足上述尺度的要求。不同的理論傳統各有缺失。滿足尺度1,但是忽略了尺度2a和2b 的理論可稱為整體論。功能論便是其中的典型。另一類理論滿足尺度1和2b, 但是忽略2a的理論,以個體相似行為或傾向來解釋系統行為,微觀——宏觀的轉換被假設為是通過行為的簡單加總而實現的。理性選擇理論與前兩類理論不同。它甚少考慮尺度2b,即個體行動的動機的心理學理論或模型。構成理性選擇理論的不是個體心理,而是符合尺度2a的理論要素,即微觀個體行動層次與宏觀系統行為層次之間的轉換。最顯著的例子是將宏觀層次描述為制度結構,微觀層次則是在這個結構中的行動者的行為。

他們以理性選擇理論研究搭便車現象來說明心理學的觀點在理性選擇理論中只扮演次要角色。搭便車現象與個體心理無關,它指涉的是一種會導致「理性的」的行動的激勵結構。理性選擇理論建構的是一種關於制度結構如何產生系統行為的理論的策略。這種策略力圖處理微觀與宏觀之間的連接的問題。

科爾曼與費雷諾認為大部分從事行動層次研究的社會理論家都運用理性選擇的方法。他們多數的理論都建立在行動者的行動是「合理」或「或理解」的基礎上。理性選擇理論與這些理論的差別在於將最大化原則運用於所有問題上。此外,理性選擇理論的主要目標不是理解一種特別的行動在行動者看來為何是合理的,而是展示對行動者而言是合理或理性的行動如何能結合起來產生社會後果。這些後果有時是行動者預期的,有時則是預料之外的;有時對社會而言是最優的,有時則否。正是最後一個方面彰顯了理性選擇理論與功能論的差別。功能論者預設社會系統層次的最優化、有效率或均衡,然後展示各種制度如何為社會的最優化作出貢獻。〔18〕

科爾曼強調社會科學的主要任務是解釋社會現象,而不是解釋個人行為,但是如果要充分了解系統行動,則應以系統層次之下的個人層次的行動作為研究的起點。他稱自己的理論是個人層次的行動理論。個人行動理論的核心概念是有目的行動。有目的行動則可以用合理性來說明。合理性是理性行動者的基礎,而行動者的行動原則可以表達為最大限度地獲取利益。〔19〕

科爾曼在對社會規范的分析中,清楚地體現了他上述的理論立場,他指出許多社會學把社會規范作為既定條件,以之研究規范指導下的個人行為或社會系統行為。帕森斯學派便是著名的代表。這個學派認為規范是行動原則的基礎,其作用與理性選擇理論中最大限度獲取效益這一概念相當。上述行動原則,即「個人根據社會規范行動」,把規范的研究作為宏觀水平上的理論任務。理性選擇理論認為個人利益是既定的,因而以解釋社會系統的活動為理論的目標。可是正統理論都認為社會規范是既定的,把解釋個人行為作為理論目標。

科爾曼不同意認為規范的概念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的立場。他拒絕將規范作為既定的條件,但是研究規范如何產生並且在行動者之間怎樣維持。社會規范按下列途徑進入他的理論:規范指明人們什麼樣的行動是合乎體統或正確的。社會規范是人們有意創造的。創造並維持規范的人認為,如果規范為成員所遵守,他們將獲益,如果人們違背規范,他們將受傷害。規范蘊含利益。因此,社會需要規范的條件是行動對行動者之外的其他人具有同類性質的外部影響,但以控制此種行動的權利為交易對象的市場難以建立,接受外在影響的任何個人無法在爭取控制權的交換中獲益。規范蘊含的利益不能形成規范,也不能確保規范必然形成;但是,利益為規范提供了基礎,即接受外在影響的人們產生了對規范的需求。〔20〕

在對社會規范的分析中,科爾曼還將對規范的討論與社會理論的微觀——宏觀的連接問題結合起來。他認為社會理論涉及三個組成部分:宏觀至微觀的轉變,微觀層次上個人有目的行動和微觀至宏觀的轉變。規范是宏觀層次的產物。它的基礎是微觀層次上個人有目的行動。在特定條件下,規范通過微觀至宏觀的轉變得以實現。規范一旦出現,便可引導個人的行動,從而決定個人所得利益。在某種意義上,規范的出現是典型的微觀至宏觀的轉變。盡管規范屬於系統水平,但是它來自個人行動。規范形成後,進一步影響個人行動,其途徑是掌握規范的人實施賞罰以及人們的行動與規范保持一致。規范這種自微觀水平開始,又以微觀水平終結的過程可以表示為:〔21〕

附圖{圖}

通過上述的介紹,可以看到與傳統的理性選擇理論相比,科爾曼的理論不但較為精緻和系統,而且兼容了社會學重視規范的傳統。可以將科爾曼為首的社會學的理性選擇理論歸納為,以宏觀的社會系統行為作為研究的目標,以微觀的個人行動作為研究的起點,以合理性說明有目的行動。合理性是理性行動者的行動基礎,行動者的行動原則是最大限度地獲取效益。通過研究個人的行動的結合如何產生制度結構以及制度結構如何孕育社會系統行為,實現微觀——宏觀的連接。

三、理性選擇理論的應用策略

通過上述兩部分的描述和分析,可見阿羅和西蒙等人以有限理性取代完全理性,使理性選擇的預設條件較為貼近現實生活。帕累托、韋伯和諾思等人揭示了人類行為的多樣性,表明雖然在現代生活中理性行為佔有重要的位置,但是人的行為也有非理性的一面,用理性主義的行為觀去研究所有的人類行為是不合適的。科爾曼和霍奇遜等人提醒我們必須關注制度化對個人偏好和目的的影響作用,不要把個人偏好和目的作為一成不變的外生變數。科爾曼將社會學強調制度結構的傳統植入理性選擇理論,將此理論精緻化和系統化,並試圖藉此理論解決社會理論中微觀——宏觀的連接問題。理性選擇理論並非完美無缺,也不可能解釋所有的社會行為。理性假設的有效范圍是有限的。

有鑒於此,泰勒(Taylor,M.)提出了狹義理性選擇的概念,試圖為理性選擇理論尋找一塊合適的園地。他的理論前提是:

1.理性行動是根據既定信仰達到既定目標的工具性行動;2.行動者是利己主義的; 3.誘因的等級序列是有限的。

泰勒認為理性選擇理論的應用范圍不是無限的。只有在下列條件下運用理性選擇理論才是有效的:

1.行動者可作的選擇是有限的,即不是多到無從選擇,也不是少到無可選擇;2.誘因是清楚和實質性的;3.行動的選擇對個人非常重要;4.有人曾在類似情境下作出選擇,有前車之鑒。〔22〕

依筆者之見,社會科學理論是在不同的理論立場的爭論之中發展的。幾乎每一種理論立場都有它的長處和弱點。我們不能因為某種理論立場存在解釋死角就置之不理。明智的做法可能是在充分認識它的偏閉,尤其是認真對待它的宿敵的批評的前提下,為它尋找一塊合適的園地。本文認為也許可以在下列條件之下運用理性選擇理論:

首先,接受上述對傳統的理性假設的三個方面的批評:

1.改變傳統的完全理性的假設。以有限理性取代完全理性,以管理人代替經濟人,以尋求滿意代替尋求最優,使理性選擇的預設條件與現實生活較為接近。

2.承認人的行為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注意區分人的行為中的理性行為與非理性行為,只把理性行為納入理性分析的范圍。

3.關注制度文化對個人偏好和目的的影響作用。將個人的偏好和目的作為受制度和文化影響的內生變數,將之納入研究的范疇。

其次,參考泰勒的狹義理性選擇的概念,將理性選擇理論「狹義化」或者說「條件化」,清楚和具體地列舉理性選擇理論可發揮解釋效力的條件和時空,例如泰勒所說的,行動者可作的選擇是有限的;誘因是清楚和實質性的;選擇對個人非常重要;有前車之鑒。在滿足條件時才運用理性選擇理論。

再次,正確處理制度與個人行動選擇之間的關系:

1.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對個人理性行動選擇的研究的目標不是為了刻劃個人自私的心理,而是為了考察何種制度會使追求利益的個人有搭便車的機會,或者說何種制度可以減少個人搭便車的機會,使個人在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不損害他人或社會整體的利益,從而實現社會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2.通過研究個人行動選擇和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怎樣通過行動權力的交換產生制度結構,以及制度結構如何孕育社會系統行為。

3.將既定製度結構視為個人行動選擇的邊界。不同的制度提供不同的行動空間和備選條件,個人選擇的分析必須以對制度的把握和理解為前提。

上述立場可以使理性選擇理論更接近現實社會,更具有解釋效力。同時也有助於將源於經濟學,強調個人選擇的理性選擇理論引入強調制度約制的社會學,使之「社會學化」。此外,還可以為處理社會學方法論中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的矛盾;微觀與宏觀或者行動與結構的連接闖出一條新路。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已經完成了從文化大革命的泛政治主義到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轉變,正在實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這很可能使人的行動,尤其是在經濟領域的行動日趨理性化。理性選擇理論,對中國人的行動的解釋與從前相比更為有效。但是必須注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家庭中心主義可能使中國人理性行動的單位與西方相比更多的是家庭而非個人。在本人對國有企業勞動僱用制度改革以及工人的行為選擇的研究中,就曾出提出過「理性的家庭行為單位」的概念。這可以說是本人將理性選擇理論「理性」地運用於中國實踐研究,或者說將之「中國化」的一種初步嘗試。〔23〕

本文1997年10月28日收到

注釋:

〔1〕Alexander,J.C.,Sociological theory since 1945, P. 10Berkeley Univer sity of Press,1987

〔2〕Granovtter,M.,"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Sociology" Netw orks and Organization P.30,ed.by Nitin Nohriaand Robert C.Eccles Harvard Bus iness School Press,1992

〔3〕轉引張雄:《市場經濟中的非理性世界》, 立信會計出版社1995年版。

〔4〕丹尼爾·貝爾著,范岱年等譯:《當代西方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頁;汪翔:《理性預期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頁。

〔5〕Olson,M.,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and the Theory of Group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6〕Becker, Gary S. ,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Behavior.The U 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7 〕貝爾認為科爾曼的代表作《社會理論的基礎》徹底擺脫了傳統的束縛,為社會理論奠定了全新的基礎。科爾曼的導師默頓將此書與帕森斯的《社會行動的結構》相提並論,認為科爾曼創建了新的社會行動理論。轉引自科爾曼著,鄧方譯《社會理論基礎》,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首頁。

〔8〕〔11〕轉引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 中國發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 11、10頁。

〔9〕赫伯特·西蒙著,楊礫,徐立譯, 《現代決策理論的基石:有限理性說》,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6頁。

〔10〕赫伯特·西蒙著,楊礫等譯,《管理行為:管理組織決策過程的研究》,北京經濟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1頁。

〔12〕〔14〕轉引霍奇遜著,向以斌等譯:《現代制度主義經濟學宣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122、62~72頁。

〔13〕〔15〕〔16〕轉引雷瑟(Ritzer,G)著,馬康莊、 陳信木譯,《社會學理論》台灣巨流圖書1988年版,第237~238、73、12~16頁。

〔17〕〔18〕〔21〕Coleman,J.& T.sJ.Fairer,Rational ChoiceTheory:Advocac y and Critique第21~43、9~12、268~269頁, 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 992

〔19〕〔20〕科爾曼著,鄧方譯,《社會理論的基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0 年版,第15頁。

〔22〕Taylor,M, "Structure, culture and Action in the Explation of soci al change". Politics and Society,1989,Vol.17,No.2,June

〔23〕丘海雄:《國有企業勞動僱傭制度改革與工人的理性選擇》,1996年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

閱讀全文

與盧現祥新制度經濟學課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