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有沒有大學利用計量經濟學實證分析的論文,不知道怎麼寫。
按需生產才能滿足市場。
擁有自己的貨幣才能控制市場。
市場是商品的儲存和交易平台,貨幣交易對象控制著市場的存儲條件和儲存量。。
⑵ 學經濟學的,經濟學的論文該怎麼寫
1、選定研究對象(確定被解釋變數,說明選題的意義和原因等。)2、確定解釋變數,盡量完備地考慮到可能的相關變數供選擇,並初步判定個變數對被解釋變數的影響方向。( 作出相應的說明 )3、確定理論模型或函數式(根據相應的理論和經濟關系設立模型形式,並提出假設,系數是正的還是負的等。)(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三)數據處理和回歸分析(先觀察數據的特點,觀看和輸出散點圖,最後選擇相應的變數關系式進行OLS回歸,並輸出會歸結果。)(四)回歸結果分析和檢驗(寫出模型估計的結果)1、回歸結果的經濟理論檢驗,方向正確否?理論一致否?2、統計檢驗,t檢驗 F 檢驗 R2- 擬合優度檢驗3、模型設定形式正確否?可試試其他形式。4、模型的穩定性檢驗。(五)模型的修正(對所發現的模型變數選擇問題、設定偏誤、模型不穩定等,進行修正。)(六)確定模型(七)預測 多元回歸模型【實驗目的】【實驗內容】
⑶ 經濟學實證報告論文題目有哪些
1、廣泛收集參考文獻,決定計劃的目的和范疇:
•決定所要解釋的現象是什麼?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
•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
•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
2.建構實證計量模型;
•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
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數和應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causality);
釐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
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
•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3.收集相關資料;
•對數據的精確性一定要嚴格查核,對錯假漏數據要仔細修正;
•使用電子表格軟體對數據列表繪圖,以驗證數據的邏輯合理性,對不合理的數值要有所處理;
•不論要用的是橫斷面數據或是時間數列,數據數目越多越好,追蹤數據(PanelData)尤佳;
•對資料數值作一些整理,表列各種基本統計量(樣本平均值、變異數、變數間的樣本相關系數等)、變數之間的兩兩交互列表、做一些初步圖解分析。
計量方法的執行:
1.計量方法不應太簡單(例如只做到最簡單的OLS),但也不必過於復雜,應針對問題採用恰到好處的計量方法。若採用了比較復雜的計量方法,則要說明為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適合。計量方法的好壞不在其復雜程度,而在於它是否能夠幫我們得到正確的估計值,以了解數據中所包含的真正信息。
2.除了估計值以及對應的t檢定外外,也可做一些F檢定之對多個系數的假設檢定。
3.回歸模型的設定,尤其是解釋變數的取捨,可在估計過程中不斷的修正。對應變數和解釋變數均可嘗試諸如對數、指數、冪函數等不同的轉換。這些轉換方式的決定,以經濟理論上的考慮最為重要,不能單只為了提高模型的配適,而盲目的做一些不合理的變數轉換。
4.選取解釋變數時,應有如下的考慮:
•解釋變數和應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一定要正確,也就是說,解釋變數是原因在先,應變數是結果在後,有一定的先後順序。尤其要注意,有些變數數值的產生很可能是和應變數同時決定的,或是因果關系不很明確(也就是說,相對於應變數而言,這些變數是內生的),則在選取這些變數作為解釋變數時,便要非常小心。解釋變數的內生問題常常是研究被批評的主要原因;
•要注意解釋變數的同構型,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將一大堆彼此相關性很高的變數(包括相同變數的不同轉換、或是幾個變數間的各種交乘項)放進回歸式內,造成嚴重的線性重合問題;
•經濟理論所牽涉到的變數常常是無法觀察到的,因此在做實證研究時必須採用替代變數(Proxy),研究者要對所選用之替代變數的合理性詳加說明。由於數據總有些缺失,常有人在束手無策之下,採用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替代變數;
•虛擬變數的定義要清楚而合理,使用要小心;
•要探討解釋變數不足、觀察值有誤差等數據缺失所可能造成的計量問題。
⑷ 經濟學論文如何寫
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的,與其花人民幣,還不如自己寫,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通讀一遍,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參照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補充內容,實在不會,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⑸ 如何寫經濟學論文
一、經濟論文含義及特點
經濟論文是研究經濟現象,探討經濟規律,發展經濟理論,指導經濟工作實踐的學術性文章。
經濟論文是用來表述研究課題的新觀點、新思想和新理論的,為經濟理論研究、應用研究、開發性研究——新興經濟學科服務的。
經濟論文的要求:
一是必須符合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正確表述經濟活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
二是必須與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規相一致;
三是必須能夠指導經濟工作實踐,提高經濟效益;
四是語言文字力求簡潔明了(毛澤東:准確、鮮明、生動)。
經濟論文特點:要體現出社會價值和可行性意義。
(一)現實性;對現實有借鑒、指導意義
(二)學術性;有一定理論水平
(三)獨創性;有創新點論點論據論證過程
(四)效益性有可行性意義,有社會價值
二、選題
經濟論文的選題很重要,它是經濟科研活動的起點,也是論文寫作的起點。
(一)概念:選題就是指在對已獲取的大量材料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確定科學研究和文章寫作的方向與目標。
選題有雙層意思:一是科學研究的課題選擇和確定,二是指文章的題目的選擇和確定
課題是指科學研究的特定問題,是為了特定需要所進行研究和討論的主要問題,或者需要解決的重大事項,是研究者力求獲得結果的具體研究項目。
文題是研究者根據課題研究過程,通過具體材料提煉出觀點和見解後,寫成文章的標題。
(二)意義
1、選題可以規劃課題研究的方向和目標
2、選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論文的價值和成敗
3、選題還可以促進知識的深化和能力的提高
(三)原則
選題遵循的原則是:
1、需要性原則。指從社會需要和經濟學科建設本身的需要出發,尤其注意選擇那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論題。
2、可能性原則。要求對預期完成論題的可能性,即主客觀條件加以周密准確的估計。主觀條件指研究者的學術知識、研究經驗和能力素質。客觀條件主要指實驗手段、資金等是否具備。
3、創造性原則。創造性是科研的命脈,也是選題的根本原則。或理論上有創新,或方法上有創新,或應用上有突破。
4、科學性原則。選題必須有事實根據和理論根據。要以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南,要以客觀經濟規律為基礎。
經濟論文有宏觀微觀之分,選題的側重面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寫作宏觀經濟論文,必須全面了解宏觀經濟學的特點,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有關的經濟理論知識。寫作微觀經濟論文,要了解微觀經濟學的觀點論題的選擇不能離開企業經營管理的范疇,必須以懂得企業經營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為前提,對信息、定額管理、計量、計劃等工作及必要的和合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制、全員勞動合同制等方面的情況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
(四)途徑
選題的途徑
1、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選題
2、從搜集、閱讀資料中獲得選題
3、從社會實踐和科學實踐中尋找選題
4、從好學深思之中得到選題
一般說來,寫作經濟論文的選題可根據下列線索進行:(1)經濟理論中的空白區;(2)現實經濟活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3)經濟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的部分;(4)對基礎經濟理論、經濟史的考證與發掘;(5)解決傳統經濟理論和新經濟事實之間的矛盾和沖突;(6)擴展原有理論及其應用范圍;(7)在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
三、制定研究計劃
選定課題之後,為使研究、寫作有條不紊、富有成效地進行,就要制定研究計劃。首先要明確指導思想,明確研究方向,研究的范圍、深度;其次,要確定研究的途徑手段和方法,制定具體的工作步驟和安排。
對於搜集整理資料、擬定提綱、撰寫初稿、修改初稿、清繕完稿等都要排出時間表。
四、搜索、整理資料
資料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搜集、整理、研究是論文寫作的基礎,佔有資料則是研究的基礎,要盡可能地佔有資料,材料越充分,分析判斷的結果越可靠。
(一)收集擁有資料的意義
1、參考資料是科研和寫作的基礎
2、從參考資料中可以提煉有用的數據
3、從對參考資料的整理中可以產生新的觀點
4、佔有大量資料才可能多視角地看問題
5、參考資料與學術研究的繼承性
(二)資料的分類
1、直接材料又稱活材料,是指在科學研究中經過反復觀察、調查、實驗證明後獲得的第一手資料。
2、間接材料又稱死材料,是指通過閱讀書籍報刊、聽看廣播電視及通過微機等各種傳播媒介所獲取到並轉錄下來的他人實踐和研究成果的材料。
3、發展材料又稱新材料,是指在搜集到的直接和間接材料的基礎上,經過認真分析、綜合、研究後獲得的材料。
(三)搜索資料的方法
一般採用逆時法或稱之為倒查法,即在時間上從現在查起,追本溯源,便於寫作時理清脈落,把握問題的來龍去脈,找出症結所在。搜索資料的渠道主要有:通過學術會議來搜索。通過檔案館、博物館和展覽館來搜集;通過社會調查搜集。對於搜集到的資料,首先將其分門別類,分專題排列、整理,以便於查閱調用。其次是篩選附段。在理順資料的基礎上,對資料進行簽別,去偽存真,去粗存精,這樣就為下一步的創造性思維打下了基礎。
五、材料的選擇和使用
(一)材料的選擇
1、選擇材料的原則
(1)確鑿就是所選材料,一要真實,二要准確.
(2)切題就是所選材料,有明確的目的和定向性,能夠切合主題。
(3)典型就是所選材料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充分說明問題,最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質。
(4)新穎就是所選材料,在內容上具有時代精神,在時間上是發現不久或剛剛發現,別人沒有見過、沒有聽過、沒有用過的新動態、新信息、新事物,能給人一種新鮮感的材料。
(5)充分就是所選材料,要有足夠的量
2、選擇材料的方法
(1)宏觀把握、反復篩選
(2)微觀審視,逐個精選
(3)綜合提煉、認真挑選
(二)材料的使用
1、把握好使用材料的關鍵
(1)安排好材料的先後順序
(2)確定好材料的祥略程度
(3)處理好材料和觀點的統一
2、做材料的主人,不做材料的奴隸
六、對課題、文獻和材料的精心研究
對經分類整理後的資料進行集中分析研究的工作,是經濟研究論文寫作的核心工作。研究中要依據現有的資料,進行科學的思維活動,由表及裡,由此及彼,萌生出新觀點、新思想、新理論。科學的思維方法包括比較和類比、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等邏輯方法和靈感思維等。經濟科學研究是一種創造的勞動,是運用多種思維方法綜合思考的結果。
七、動手撰寫
經濟論文是對資料進行創造性思維的「物化」形態。經過以上的充分准備,把確立的論點和理論體系訴諸於文字篇章,形成經濟論文。撰寫的基本程序是:
(一)擬定提綱
擬定提綱是論文寫作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作者謀篇布局的具體體現。提綱實際上是由序碼和文字組成的一種邏輯圖表,是論文寫作的設計圖和骨架,能夠起到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幫助作者順利完成論文的作用。
提綱主要包括題目、基本論點、層次結構和內容綱要。提綱要用中心論點統帥全文、下設許多分論點,每個分論點又可分為若干個更小的從屬論點,一般用文字、圖表和序碼表示出來。具體步驟和方法是:第三,安排全篇邏輯順序,勾勒出全篇框架眉目。第四,列出大項目下的小項目,最好寫到段,寫出段的論點,並排列好備用材料,最後全面檢查提綱,作必要的增刪、調整。
(二)動筆起草
經濟論文的起草主要依據寫作提綱要點加以具體化。
論文的結構形式一般由標題、正文、落款和附錄四部分構成。
(1)標題標題要求直接、具體、簡潔、醒目。直接就是要緊扣主題;具體就是要讓人看出言之物;簡潔指語言表達要簡練;醒目是指避免平淡,能吸引讀者。如《論「軟著陸」》、《把企業管理提高到一個新層次》等。標題有主標題、副標題、副標題是作為主標題的補充,進一步闡明主標題的。
(2)正文經濟論文的正文主要由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構成。
①緒論緒論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是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明確提出問題提示全文主要觀點,說明作者論述方法。緒論有時要圍繞課題寫一些歷史回顧,前人、他人的有關研究,作者的補充糾正或發展。如需要,還可在緒論中對本論部分進扼要、概括的介紹,便於讀者閱讀、理解本論。
②本論本論是論文的核心部分,在全文中佔主要篇幅。主要是展開論題,分析論證,表述作者的研究成果。要在中心論點的統帥下各分論點依次展開,深入分析緒論提出的問題。本論部分的結構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是橫式結構,亦稱並列分論結構。這種結構主要是把論題展開,按內容間的關系分成幾種不同的、彼此並列的方面來論述,設置若干並列的分論點,各分論點共同完成對中心論點的論證。
二是縱式結構。這種結構由中心論點出發,層層深入展開論述,各分論點之間按一個延伸的邏輯線索直線式深入。
三是綜合結構。這種結構綜合運用以上兩種方式,常用於容量較大的論文。
這一部分寫作的要求是層次分明。為做到這一點,常加上序碼表示並列分項的關系,如有多層次的並列分項,還要使用不同的序碼標示,有時還加上條目或小標題。
③結論。結論是論文的收束部分,寫出論證得到的結果。要對緒論提出的問題經過本論的分析論證,在這里加以綜合概括,作出明確的回答。結論是本論部分充分論證的必然結果。緒論—本論—結論的順序構成,體現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過程,必須首尾一貫,措辭嚴謹,邏輯嚴密,表意明確。
結論是整個研究過程的結晶,要寫得簡短而又具體。最好還要寫出對課題研究的展望,指出尚遺留的問題,或者更需進一步探索的問題,以及解決的途徑等等。
文末可以適當寫上幾句謙辭、謝辭。
經濟論文文後要附上參考文獻目錄。一是反映作者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二是便於讀者了解該領域的研究情況;三是從一個側面反映論文的水平和結論的可信度。
(三)論文的修改
1、觀點的修正
2、論據的調整增刪
3、論證的推敲
4、語言的修改注意強調:
(1)語言准確、鮮明、生動
(2)語言規范、標准,
(3)體現語言風格
「文章不厭百回改。」論文初稿完成後,要反復推敲修改,精益求精。修改要從思想內容和結構、語言等表現形式考慮。修改時要通讀全文,綜觀全局,審查論文的中心論點及論點表達是否准確,材料是否精當,觀點與材料是否統一,各部分邏輯是否嚴密,最後再檢查語言表達和方面格式等。對文中出現的問題,或增補,或刪改,或更換,或調整,或潤色,逐項逐款,逐詞逐句地推敲落實。經多次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四)謄清
文稿作最後檢查定稿後,要用統一稿紙謄清。書寫要整潔、美觀。謄清時,要隨手標上頁碼,以免串頁。謄清之後,還要檢查一次,核實無誤後才算論文寫作的最後完成。
現在多為列印稿。通過Wotd文檔排版,加上頁碼、頁眉、頁腳等,裝訂成冊。
參考資料:http://www.luke99.com/bbs/htm_data/9/0708/553.html
⑹ 經濟學學術論文怎麼寫
經濟學學術論文一般分為四個部分:摘要、導言、主體和結論。但是我們一般不按順序寫,通常都是從內向外寫,從最核心的模型和計量實證開始,逐漸將論文向外擴展。導言和結論往往被放在最後寫,因為如果我們不知道核心的論述結論,我們就不知道如何在導言和結論中進行概括和總結。但是為了清晰,我們按順序介紹一下論文各部分的寫法。
一、摘要(Abstracts)
摘要通常只有一個自然段,濃縮了該論文的主要要點和特點。摘要一般要說明該論文研究的問題以及研究該問題的價值,所使用的方法和數據,主要結論及本論文的貢獻。寫摘要有助於我們集中思路。
二、導言(Introctions)
導言說明了所研究問題的歷史和理論背景,對本論文的研究領域進行了解釋,引導讀者進入論文的主題。一般而言,寫導言可以遵循以下四個步驟:宣布主題; 對前期研究進行回顧;指出前期研究存在的問題和遺留的空白;說明本論文解決的問題,以及如何對研究的空白進行了補充或如何對研究的問題進行了回應。在導言結束之時,可以對論文的組織結構做簡要介紹,讓讀者預先就能了解論文的脈絡。導言應該寫得簡潔並要點突出,多餘的鋪墊往往是沒有必要的。導言有的時候只有一個自然段,有的時候也可以長達1000多字或更多,這取決於論文的復雜程度。
三、主體(Main Body)
(一)文獻綜述的寫法
學術論文的主體部分須先進行文獻綜述,說明你做了大量的功課,論文因此是嚴謹和誠信的。你需要對文獻進行嚴謹地分析和梳理;將你的研究放置於其他人研究的背景中;在文獻綜述的過程中強調你的研究貢獻。
1.首先要從整體上對文獻進行評價。相關研究豐富與否?研究關注的主要是方法論方面的問題、數據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迄今的研究主要是實證研究、理論研究或二者兼具?這些研究是集中在一系列相似的問題上嗎?這些文獻在主要議題上是否取得了共識?
2.應當針對主題進行綜述,而不是按照作者流水帳式地記敘。例如,探討數據的主題,探討方法論的主題或者有關結論的主題。3.評論迄今研究的價值和缺陷。
4.解釋你的研究的貢獻。即使你在導言中進行了說明,在這里也不妨再次強調。
(二)論述——提出觀點(Claims)、理由(Reasons)和證據(Evidences)
觀點的提出要依據若干理由,而理由是由證據支撐的。所謂觀點就是論題,是一個主張或一種解釋,而不是對事實的陳述,因此需要得到支撐。觀點之所以形成是由於存在理由。理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認為某個觀點合理。但是如果僅僅提供理由是不夠的。理由必須得到證據的支撐,所謂證據就是反映事實的信息,例如統計數據、數理模型和其他文獻的結論。經濟學的論述有其獨有特點,即提供並支持一個命題,這與其他學科是不同的:
1.經濟學論證是將一種經濟現象付與經濟分析。
2.經濟學論述使用經濟學假設、概念和理論來解釋或理解所探討的經濟現象。
3.經濟學論述使用某些證據來對假設進行支撐,這些證據可分為四類:
(1)假設、理論和教科書中的概念。
(2)定量數據。
(3)計量。計量是對命題檢驗的方法。(4)經濟模型。經濟模型是數學公式,用來對經濟作簡化的抽象,描繪經濟主體決策過程。模型是部分地基於經濟假設、理論和概念而建立的。
(三)論據(Evidences)的寫法
1.模型
如果論文只是使用簡單的回歸分析,那麼模型可能只是回歸方程和經典假設。復雜些的論文可能會設立一個經濟模型,報告最優化的一階條件並對其進行解釋。如果是計量模型,則應說明計量方法以及選擇該方法的理由。設立模型不管是理論模型還是計量模型,都應把假設前提交代清楚,並解釋這些假設背後的經濟直覺。特別是在理論模型推導經濟主體的行為或決策過程中,一定要闡明主體決策的假設前提。模型中使用的符號應盡量標准,最好是直接能從符號中判斷其所代表的變數。學會使用上標、下標和希臘字母。你應該說明模型的來源,是你自己設立的模型還是援引自其他的文獻。
2.數據
數據首先應當指明來源;其次應該對數據源作總體描述,例如樣本量,時間期限,搜集樣本的方法等;應對數據來源的質量做出評價;對可能影響分析結果的數據特徵進行說明,例如數據是否有偏,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現象;解釋你如何處理數據或構造新數據;說明你是怎樣選擇樣本的,例如你是否剔除了某些觀測值。
3.在表格中報告數據和結果
我們通常在表格中報告數據和結果,關鍵是我們應該報告多少數據和結果。著名建築師米斯×凡德洛說過一句話「Less is usually more」(「少即多」),意思是簡單的東西往往帶給人們的是更多的享受。這也同樣適用於數據結果的報告。在報告計量結果時我們通常犯的錯誤是直接把軟體執行結果粘貼過來,這樣會淹沒你想要展示的重要信息。因此,我們應該重新編輯軟體輸出的結果,例如,把多次回歸結果編輯在一張表格中,刪除無關信息只報告相關信息。
4.對結果進行陳述
我們不能把數據和計量結果寫在表格里展示出來就算完了,我們必須在文中對其進行描述,因為,表格並不能自己為自己說話。首先,你要明確地把表格介紹出來。通常只需要寫一句話,告知讀者存在這樣一張表格,並簡要提示其內容(往往是表格標題)。介紹完表格後,你就可以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重點說明了。你應該明確地告訴讀者表格中反映的重要事實。但是你無需對表格中所有的信息都重述一遍,而是應該對數據進行解釋並指出數據中隱含的意義。你要明確什麼才是你最想讓讀者從表格中了解到的信息。四、結論(Conclusion)結論和導言是遙相呼應的,可以說結論是倒敘的導言。在導言中你引導讀者逐步勾勒出你的研究主題,在結論中卻開門見山地歸納你的研究主題。但是結論並不僅僅是導言的鏡像,結論應該涉及一些超越本論文的議題。也就是說,一方面結論應該對論文進行回顧;另一方面,還應對議題進行展望。結論部分使你有機會以簡潔、清晰的方式總結你的論據,注意不是要你一字一句重復你所說過的。在結論部分你可以提出進一步的質詢,擴展你的思路,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結論部分有助於回答這樣一些問題:讀者為什麼應該關注你的論文?為什麼你的議題很重要?以上,我們對學術論文各部分的撰寫方法展開了討論,最後讓我們引用英文論文表達方面的技巧建議,以結束我們的討論:
原則1:Keep your complete grammatical subjects short. 原則2:Express key actions as verbs.
原則3:Begin sentences with 「old」 information.原則4:End sentences with new information.
原則5:Make the subjects of your sentences the person, place, or thing that the sentence is about.
原則6:Make the first few words of your sentences constitute a limited set of concepts. 原則7:Be concise
原則8:Write in paragrap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