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有誰知道上海交大法學院王先林教授電話謝謝!!!
找了半天只有這些 學院網站上沒有公布他的聯系方式 汗
王先林,男,1965年生,安徽霍山人。1987年、1990年和2001年分別獲得安徽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6年下半年赴美國巴爾的摩大學(University of Baltimore)法學院學習交流知識產權法。1998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在武漢大學法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3年被選聘為安徽省「皖江學者計劃」首批講席教授。曾任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現為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法研究所所長,上海市「曙光學者」。兼任國家商務部WTO貿易與競爭政策專家咨詢組成員,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反壟斷法審查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總幹事,淮南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組成員,安徽大學、華僑大學兼職教授,兼職律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競爭法和知識產權法。主要著作有:《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知識產權濫用的反壟斷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WTO競爭政策與中國反壟斷立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論》(主編)、《大學法律教程》(主編)、《經濟效率與社會正義》(合著)、《香港知識產權法》(合著)等。先後在《中國法學》(中、英文版)、《中外法學》、《法學家》、《政法論壇》、《法學評論》、《法學》、《法商研究》、《武漢大學學報》、《知識產權》、《中國版權》、《法學雜志》、《中國改革》、《中國軟科學》、《中國行政管理》、《中國工商管理研究》以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法制日報》、《社會科學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並有多篇論文被有關報刊轉載。 有十多項成果在省級和全國性評獎中獲獎,包括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次(2003年和2005年)、二等獎(2001年),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1997年)、二等獎(1999年),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研究會首屆(1999-2004年)「紅棉杯」知識產權優秀著作獎,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4年),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次(1998年和2000年)和「紀念《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十周年」有獎徵文專家學者特別獎(2003年)等。曾獲安徽大學青年教師教學成果獎和建國獎教金。2000年被授予「安徽大學十大傑出青年」稱號,2002年獲第三屆全國「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2004年被國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近期主持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項目主要有國家社科規劃項目「中國反壟斷立法研究」(2000年)、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WTO競爭規則與我國反壟斷立法研究」(2002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在入世背景下中國反壟斷立法問題研究」(2003)、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公平交易與競爭立法完善中的難點問題研究」(20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中規制知識產權濫用行為研究」(2004)、國家軟科學計劃重點委託項目「在華跨國公司知識產權濫用情況及其對策」(2005)等。
② 王先林的代表性著作
《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知識產權濫用的反壟斷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初版、2008年修訂版。
《競爭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015年第二版。
《WTO競爭政策與中國反壟斷立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知識產權濫用及其法律規制》(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中國反壟斷法實施熱點問題研究》(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經濟法教程》(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經濟法學專題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試論誠實信用原則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兼論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封閉性之克服》,《政法論壇》1996年第1期。
《合同自由與國家干預》,《安徽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論我國反壟斷立法的兩個基本理論問題》,《中外法學》1997年第6期。
《論市場管理法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中國法學》1998年第2期。
《試論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法學雜志》2000年第1期。
《建立我國中小企業法論綱》,《中國法學》2000年第1期及其英文版「The Compendium on the Formulation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Law」( China Legal Science 2001。
《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的沖突與協調》,《法制日報》2000年12月17日。
《從微軟壟斷案看知識產權濫用的反壟斷控制》,《法學家》2001年第3期。
《反壟斷法基本實體制度論綱》,《經濟法論叢》第3卷。
《產業政策法初論》,《中國法學》2003年第3期及其英文版The Instrial Policy Law in China, China Legal Science 2004。
《在「入世」背景下制定我國反壟斷法的兩個基本問題》,《法學評論》2003年第5期。
《知識產權濫用及其法律規制》,《法學》2004年第3期。
《論聯合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法商研究》2004年第5期。
《在華跨國公司知識產權濫用的反壟斷法分析》,《知識產權》2005年第6期。
《論反壟斷法中的控制企業結合制度》,《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競爭政策和競爭法的國際協調》,《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草案)>的若干意見》,《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反壟斷法視野的反傾銷》,《法學家》2007年第2期。
《論中國反壟斷法的平等適用》,《法治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國反壟斷法應如何對待知識產權問題》,《科技與法律》2007年第3期。
《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法律規制》,《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反壟斷執法與知識產權保護之間的平衡》,《知識產權》2007年第6期。
《反壟斷法適用於知識產權領域的基本政策主張》,《電子知識產權》2008年第1期。
《知識產權行使行為的反壟斷法規制——<反壟斷法>第55條的理解與適用》,《法學家》2008年第1期。
《論反壟斷法實施中的相關市場界定》,《法律科學》2008年第1期。(全文被譯成英文刊登在Volume 3 Number 4 of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上)
《<反壟斷法>的出台與我國競爭法體系的協調完善》,《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從個體權利、競爭工具到國家戰略——關於知識產權的三維視角》,《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競爭法視野的知識產權問題論綱》,《中國法學》2009年第4期。
《論我國反壟斷法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實施》,《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反壟斷法實施中對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法學》2010年第9期。
《論反不正當競爭法調整范圍的擴展——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的完善》,《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0年第6期。
《知的財產権分野における中國獨占禁止法の執行》,《公正取引》2011年第9期。
《我國反壟斷法實施的基本機制及其效果——兼論以壟斷行業作為我國反壟斷法實施的突破口》,《法學評論》2012年第5期。
《我國反壟斷法適用於知識產權領域的再思考》,《南京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理想與現實中的中國反壟斷法——寫在<反壟斷法>實施五年之際》,《交大法學》2013年第2期。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in the Contex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The First Five Years, Edited by Adrian Emch & David Stallibrass, 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 2013.
《超高定價反壟斷規制的難點與經營者承諾制度的適用》,《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年第1期。
《壟斷行業的監管與反壟斷執法之協調》,《法學》2014年第2期。
《涉及專利的標准制定和實施中的反壟斷問題》,《法學家》2015年第4期。
《關於制定我國濫用知識產權反壟斷指南的若干思考》,《價格理論與實踐》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