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政治傾向
政治傾向是個人思想觀點的代表的階層利益,這個階層可以是某一個黨派版,比喻共和黨權民主黨這類的,或者是某一個群體組成的人群,比喻工人或農民等。
政治傾向大多傾向自己所處的階層(例外的也有,比喻當年有不少地主階級參加了共產黨把自己的財產革命了,他們就是不是代表自己的階層。當然傾向也是不固定的,和一個人所處的教育背景也在關系。
說白點的就是你喜歡那一個黨派基本上就是算是你的政治傾向。
❷ 如何看待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關系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主要研究的是生產力、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特點,目的在於揭示資本主義的黑暗,弘揚社會主義。
而西方經濟學,是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對於經濟問題進行了闡述,著重於對於經濟規律的概括,找到一種使企業和社會利潤最大化的方式。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即實踐的唯物主義,這是馬克思在超越並揚棄了舊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提出的新的唯物主義哲學形態。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這一時代主導性的哲學精神,但作為主導性的哲學,它是否對當代人類生活,尤其是當代人類精神生活產生應有的影響,卻是一個值得理論界認真反思的問題。
如果說歷史時代的巨大轉換總是蘊涵著並且也要求哲學形態的巨大轉換,那麼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無疑是以思想中的時代反映著一個歷史時代的來臨,這就是從區域歷史轉向世界歷史時代。
今日的世界歷史仍然處於馬克思所揭示的整個轉向過程之中。歷史時代的轉向必然是人類生存方式的新轉向,也只有充分意識到這一轉換,並實現相應的思維方式及思想觀念的轉折,我們才能真正成為這一歷史時代的主體。
哲學思想的真實性,或者說哲學思想的可靠性就在於她是人們意識中的「活的存在」。
可見,理解馬克思新唯物主義,正是為了我們理解和融入當代人類生活樣式,既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
馬克思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因為:
1、是以唯物主義來觀察社會及世界的現狀的;
2、是以唯物主義來觀察社會及世界的發展的;
3、他的這種方法符合現在的科學研究和學者的試驗所得;
4、他的主要理論來源吸取了眾多哲學家的理論和精華,這也是他和別的哲學不同的地方,也是他科學的理論依據。(即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產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而創立的嶄新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經接受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從1841年下半年起轉向 L.A.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他們吸取G.W.F.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而擯棄其唯心主義,吸取費爾巴哈哲學中唯物主義而擯棄其形而上學和社會歷史問題上的唯心觀點,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
西方經濟學使用了數學的科學外衣來掩飾其不科學性,它的作用最多也只是在現有的市場經濟條件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固有矛盾下對市場經濟體系進行的修補,不敢觸及整個經濟體系的本質。所以數以萬計的經濟學家和理論經濟學模型也防止不了經濟危機的爆發。
而馬克思的經濟學是觸及了整個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本質,殘酷的指出了它的固有矛盾,在數百年前就根據它的理論指出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的固有矛盾,且證明了經濟危機是不可能在不改變生產關系的前提下防止的,這在他死後的數百年裡得到了實踐的檢驗,也令所有自以為是的西方經濟學家感到汗顏。
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理論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而西方經濟學則是一種(個人認為)實用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最基本的理論是主觀價值論,即:事物的價值存在及其大小是由價值主體決定的。
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別在於:
①研究對象不同。
《資本論》中指出政治經濟學要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是研究人類社會中支配物質生活的生產和交換規律的科學。 而對於西方經濟學,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的《經濟學》(16版)中指出「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如何利用稀缺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人」,它研究的是微觀和宏觀經濟行為的結合。
②研究方法不同 。
總的來說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方法主要是用哲學的方法,而西方經濟學主要用的是數學等實證方法。具體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主要用的是辯證唯物主義方法,將研究的主體和客體統一,將思維概念運動和其他的形式與客觀的經濟矛盾運動相統一,進行科學的抽象和總結。 而西方經濟學主要用的是實證法,只研究經濟活動中的客觀規律,而迴避「應該是什麼」的問題,採用大量的數學與計算機技術進行經濟數量關系的研究,使得經濟研究更有說服力和證明力。
❹ 西方經濟學的核心觀點是什麼什麼是政治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核心觀點是物品和資源是稀缺的以及社會必須有效的加以利用
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
❺ 如何看待西方經濟學的政治傾向
1、研究對象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主要研究的是生產力、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特點,研究資本在整個社會生產中以利潤最大化為流通方向的整個流通過程,著重考慮的是資本的再分配問題 。而西方經濟學,是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對於經濟問題進行了闡述,著重於對於經濟規律的概括,找到一種使企業和社會利潤最大化的方式。 2、階級立場西方經濟學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學家提出來的,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而政治經濟學是馬恩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在對西方經濟學批判繼承,在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而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馬克思主義另外還包括馬哲和科學社會主義。 1、在中國政治經濟學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經濟學或者西方經濟學,二是指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後者在中國用得較多,但是事實上正宗的經濟學一直都叫政治經濟學,只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稱從歐美國家傳來的政治經濟學為西方經濟學或者資本主義經濟學,而簡稱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為政治經濟學。 2、政治經濟學一詞是1615年一位叫蒙克萊田的法國經濟學家首先在《獻給國王和王後的政治經濟學》這本書中使用的。但這里的「政治」與我們現在一般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國家范圍或社會范圍的意思。政治經濟學即指所研究的是國家范圍和社會范圍的經濟問題,突破了以往研究社會經濟問題只局限於研究家庭經濟或庄園經濟,或只作為某一學說的組成部分的格局。
❻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區別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經濟學一向在馬克思主義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出於馬克思主義特殊的歷史與政治地位,很多人傾向於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割裂開來,認為它們分屬兩套不同的系統,應該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學習。而筆者認為,這兩種經濟學體系之間雖有區別,但相互聯系,我們應該用綜合的眼光看待這兩種體系,挖掘其中的共性,才能更好地摸清兩者的實質。
發展歷史:相同的起源,不同的軌跡
現代西方語言中,「經濟」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語中的「家庭管理」,後來這個詞慢慢脫離了它的原意。而無論西方經濟學還是政治經濟學,都在沿用「經濟」這一詞語,這就說明了兩者從根源上仍然是相同的。
事實上,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同樣起源於古典經濟學1,其代表人物是英國人亞當·斯密。在他的經典著作《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從勞動的分工出發,細致地研究了資本主義初期的生產模式和分配規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將亞當·斯密認為是自己的鼻祖,只是他們在繼承和發展他的經濟思想的道路上產生了分歧。馬克思認為,亞當·斯密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描述是准確的,但他囿於時代背景,未能看出資本主義制度生產關系發展的規律是將被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取代。馬克思對亞當·斯密的學說做了改進,使之能夠隨著歷史進步而不改變正確性。而西方經濟學家們在亞當·斯密的基礎上,把他的思想具體化、建立起系統的數學模型;同時也對古典經濟學中的缺陷不斷做著修補。外部性、不對稱信息等理論的提出都是對古典經濟學的補充;凱恩斯主義則是對經濟失靈現象做出的回應。
因此,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是在同一源頭發展出的兩套分支,後來,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對亞當·斯密的理論做了修補,到今天發展成為不同的理論。從起源與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兩套體系具有緊密聯系。
❼ 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間有何關系
政治算術學派產抄生於17世紀中葉的英國,創始人是威廉·配第(1623-1687),其代表作是他於1676年完成的《政治算術》一書。這里的「政治」是指政治經濟學,「算術」是指統計方法。在這部書中,他利用實際資料,運用數字、重量和尺度等統計方法對英國、法國和荷蘭三國的國情國力,作了系統的數量對比分析,從而為統計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方法論基礎。因此馬克思說:「威廉·佩第——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統計學的創始人」。
❽ 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何區別
第二層次是分析單來個市場的源價格和產量的決定,這是作為某一市場中消費者和生產者(需求和供給雙方)在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的條件下,共同作用的結果; 第三層次是分析所有單個市場的價格和產量的決定,這又要取決於所有單個市場(如產品市場、勞動市場、資本市場)的共同作用; 第四層次是分析一個國家總產出和價格總水平的決定和長期變動趨勢,經濟中的總需求和總供給決定總產出和價格總水平。 西方經濟學結合現有經濟發展歷史結合一戰起的金本位到後來凱恩斯理論的盛行及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進行系統分析。 相對與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有結合馬克思的歷史唯物發展觀,通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主線,分析人類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發展,以及生產力發展對社會和生產關系的推動。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眾多弊端問題,特別是生產力過剩導致失衡。 也可以說,馬克思經濟學側重分析和揭示問題,而西方經濟學側重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