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治經濟學論述題:論述勞動創造價值
【弗克思維】鞠強:勞動創造價值?大錯特錯!
2014-05-13弗克科技
勞動創造價值?大錯特錯!
(鞠強教授口述,學術秘書整理)
「勞動創造財富」,是剩餘價值論的核心思想,換成「老馬」(寫全稱可能會被和蟹掉)的學術語言:就是勞動創造價值。
上述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大凡學過西方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個結論是極其荒繆的,這個論斷惡化了勞資關系,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形成了社會總體利益是零和游戲的斗爭觀念,為政府過度干預市場提供了理論依據,歪曲了企業家形象,是建國前30年經濟停止的理論禍根之一。
正確的表述是:
勞動可能創造財富,勞動也可能損壞財富。
老馬創造剩餘價值論的時候,經濟還很落後,因此他沒考慮到勞動與社會需求結合的問題,如果勞動沒有和社會需求高度結合,實質是毀壞財富。
老馬認為財富(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社會平均勞動時間,這是錯的!
比如:有兩家食品公司,分別叫甲公司與乙公司,各有一千工人。
甲公司員工努力工作一年,由於產品方向選擇恰好跟社會需求高度結合,結果產品暢銷,甲公司賺了500萬利潤!由於甲公司的存在,使得社會需求滿足程度更高了,社會更加幸福了,因此甲公司是創造了財富。
乙公司同樣辛苦努力幹了一年,由於老闆對需求判斷錯誤,大家都不愛吃他的食品,結果庫存如山、霉變發爛,公司虧損2000萬,實際上這家公司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浪費了許多的麵粉、牛奶、白糖、食油、電力、設備等等,對整個社會而言,他是在損壞財富。
乙公司1000員工,雖然很辛苦,動機也是還的,但實質上在危害社會(雖然這個結論從感情上很難接受)。
我們把上述兩個公司換成女性服裝廠、餐飲公司、化妝品、日用品、飲料業、電器業、傢具業……分析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符合需求方向的勞動才是創造財富,偏離社會需求方向的勞動是損壞財富。(請關注鞠強微信公眾平台:juqiang01)
所以「勞動創造財富」這句話是錯的,應該改為:
符合社會需求的勞動才創造財富,偏離社會需求的勞動損害財富。
大凡管過企業的人都知道:判斷社會需求是件非常難辦的事,社會需求具有多變性、難預測性、變化快的特點。
老闆們為了追蹤社會需求,經常是焦頭爛額、徹夜難眠,而且要冒巨大的風險。因為需求方向判斷錯誤傾家盪產的人比比皆是,就是跨國公司新產品開發成功率也只有14%。
因為緊貼社會需求的勞動才創造財富,而需求判斷是老闆們的事,特別是戰略需求判斷,所以應該說是老闆和雇員共同創造了財富。
老馬的觀點非常原始,主要是從農民的眼光觀察的,只要種了地,肯定會創造財富的,那時物質短缺,糧食是不夠的,現在不同的,西方胡亂種地導致虧本累累破產的比比皆是。
按照老馬的觀點:企業有利潤,自然是工人創造的,企業虧本了,這與工人無關,算是資本家的!
剩餘價值論的科學性很成問題,老馬自己也說過學術是有階級性的,通俗的說:做學問的人就是編謊言,剩餘價值論果然是個謊言!
另外再舉個例子:假如有甲乙兩公司,都是生產空調的,款式與功能都緊貼社會需求。
甲公司由於管理方法得當,每台空調成本很低,是500元,年底利潤1000萬。
乙公司由於管理方法不當,每台空調成本很高,是700元,更加費鋼材、朔料、電力、設備,年底利潤虧了2000萬。
顯然甲公司是在創造財富,乙公司是在損害財富,甲公司管理勞動的質量比乙公司管理勞動的質量高。(請關注鞠強微信公眾平台:juqiang01)
所以「勞動創造財富」這句話又要改成:
符合社會需求的而且管理方法得當的勞動才創造社會財富,偏離社會需求管理方法不當的勞動損害社會財富。
如果從學術角度仔細研究下去,「勞動創造財富」是大錯特錯的,前面要加許許多多的定語才對給予限制才對,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
勞動創造財富的學術用詞就是:商品的價值由凝結在商品中的平均一般勞動時間決定,這就為政府管制商品價格提供了依據。
假如有幾千人困在沙漠里,口渴無比、生命垂危,商家聞風而動,弄了幾輛卡車奔波幾百公里送水過去,商家准備把平時賣1塊錢的水變成20塊錢。其實運輸成本才每瓶增加了1毛錢。
按照老馬的觀點,對口渴生命垂危的人一瓶水的價值和對我們平常人的價值是一樣的,因為商品的價值由凝結在商品中的平均一般勞動時間決定的,所以政府立馬派出警察,宣布進沙漠的水價格進行管制,或者宣稱為了窮人的利益,或者宣稱為了公平,每瓶水必須按照凝結在其中的平均一般勞動時間定價,結果導致沒人或者很少人進沙漠送水了。
各位同學你們一定判斷的出來:政府管制價格後比管制價格前死的人更多了
上面這個例當然是模型化的,是為了說明問題而簡化的,但這種政府對價格進行管制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國新朝的王莽、古代的羅馬、斯大林時代的大飢荒
Ⅱ 用什麼app刷政治經濟學的題呢
我們學校大部分考研生生都在用口袋題庫刷題,是一款覆蓋專業課和公共課最全的軟體,上邊有好多政治課題目,我就在用這個軟體刷考研政治題,你也可以用。
Ⅲ 求08年政治經濟學考題例題與答案
2008年政治經濟學試題庫
一、選擇題(略)二、名詞解釋(50個)
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規律;商品、使用價值、價值、抽象勞動、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通貨膨脹、價值規律;資本、勞動力商品、必要勞動、剩餘勞動、剩餘價值、絕對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資本主義工資;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資本積聚、資本集中、資本主義佔有規律、資本有機構成、相對人口過剩、無產階級的貧困、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 產業資本、資本循環、資本周轉、固定資本、流動資本、預付資本總周轉;經濟周期、經濟危機;成本價格、平均利潤率、生產價格、商業資本; 借貸資本、銀行資本、金融資本、金融寡頭、商業信用、虛擬經濟、實體經濟;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土地價格。
三、問答題(45個)
1、簡述生產與分配、交換、消費之間的關系。
2、為什麼說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
3、商品經濟的含義、產生條件和特點是什麼?
4、怎樣理解勞動的二重性決定商品的二重性?
5、為什麼說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6、試述貨幣的本質和職能。
7、什麼是資本的總公式及其矛盾?
8、為什麼說勞動力轉化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
9、資本的本質是什麼?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有何意義?
10、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有何聯系和區別?
11、如何理解剩餘價值規律?
12、為什麼說工資的本質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而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
13、怎樣認識資本主義生產自動化條件下的剩餘價值的源泉問題?
14、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勞動力的商品性?
15、為什麼說資本主義再生產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再生產的統一。
16、在資本主義下,商品所有權規律是如何轉化的?
17、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有哪些,它們怎樣影響資本積累。
18、如何理解資本積累的實質及其必然性。
19、相對人口過剩是怎樣形成的。
20、什麼是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21、產業資本在循環過程中要經過哪幾個階段,在此過程中它要採取哪幾種職能形式,其職能又各式什麼?
22、產業資本的循環形式有哪些?資本循環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23、如何衡量資本周轉速度,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24、簡述生產資本兩種劃分方法的依據、內涵和意義有什麼不同?
25、什麼是固定資本磨損,造成固定資本磨損的原因有哪些?
36、怎樣考察預付資本的總周轉速度?
37、「不變資本與固定資本都表現為生產資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質內容,因而不變資本實際上就是固定資本。」這中說法對嗎?為什麼?
38、「剩餘價值率與年剩餘價值率都是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因此二者是相同的。」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
29、試比較社會資本運動與單個資本運動的聯系與區別。
30、馬克思分析社會資本運動理論前提是什麼?為什麼說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和補償是社會資本運動的核心問題?
31、什麼是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當依靠要素投入量增加來實現擴大再生產時,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和實現條件是什麼?
32、馬克思對社會資本再生產和流通分析中,社會總產品的實現過程包含有哪些交換關系?
33、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
34、決定社會生產周期性波動的一般原因是什麼?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周期包括哪幾個階段?
35、何謂成本價格?它對資本主義企業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36、簡述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的內在聯系。
37、為什麼說生產價格不違背價值規律?
38、試說明平均利潤下降與利潤量增加並行不悖的原因與條件。
39、什麼是商業資本? 商業利潤的來源和獲得途徑是什麼?
40、在股票市場上,股票價格和實際資本經營業績很不相稱,可否據此說虛擬資本與實際資本的運動背離否定了價值規律?
41、什麼是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信用在經濟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42、簡要闡述壟斷資本形成的客觀必然性。
43、簡述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和原因。
44、壟斷地租、礦山地租、建築地段地租有什麼特點?
45、為什麼土地價格有上升的趨勢?試述土地價格的實質、量的決定及其發展趨勢。
四、計算題范圍(5個方面)
1、關於流通中貨幣需要量、貨幣流通速度的計算。2、關於剩餘價值量、剩餘價值率的計算。
3、關於資本周轉時間、速度的計算。4、關於利潤、利潤率的計算。5、關於利息率、股票價格的計算。
五、論述題(15個)
1、試論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的原理。
2、試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內容。
3、如何理解勞動二重性?為什麼說勞動二重性學說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4、論述價值規律的內容、表現形式及其作用。
5、試論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6、試論馬克思工資理論的主要內容。
7、試比較我國與資本主義國家資本積累的異同點,並說明資本積累一般規律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政策含義。
8、資本積累的實質是什麼?如何理解資本主義佔有規律?
9、試說明資本循環與周轉的基本原理對搞好我國企業經營的意義。
10、試說明馬克思關於資本循環和周轉的思想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企業的共同運行機制和規律
11、運用馬克思關於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有關原理,分析我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供過於求對社會再生產的影響及所應採取的對策。
12、什麼是金融風險?金融監管對金融風險防範起什麼作用?
13、以國內外跨國公司為例,闡述當代壟斷的特點和壟斷利潤的來源。
14、作品《白毛女》中的楊白勞和黃世仁是債務人和債權人的關系嗎?試用政治經濟學觀點分析之。
15、在壟斷階段,金融資本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統治地位。試舉例說明,金融資本是如何形成的,怎樣實現了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統治地位的。
備註:(1)一般期末考試占成績的80%,平時考評、測驗占成績20%。具體由各科任老師確定。(2)題庫內容占期末考試60-65%;題庫外(選擇題)佔35-40%。
Ⅳ 急!! 政治經濟學 在線測試
DBCCA
Ⅳ 2016電大《政治經濟學》形考作業任務01-05網考試題及答案
1.在各種資本中,()具有生產職能和流通職能,才能完整體現資本的運動過程。
A.產業資本
B.商業資本
C.借貸資本
D.以上皆可
【答案】A
【解析】在各種資本(包括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等)中,只有產業資本才具有生產職能和流通職能,才能完整體現資本的運動過程。
2.在購買階段,產業資本以()的形式出現。
A.貨幣
B.實物
C.生產
D.商品
【答案】A
【解析】在購買階段,產業資本以貨幣的形式出現。
3.產業資本循環過程中,()是生產過程。
A.第一階段
B.第二階段
C.第三階段
D.第四階段
【答案】B
【解析】產業資本循環過程,同時也表現為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有機統一,其中第一階段(購買階段)和第三階段(銷售階段)屬於流通過程,第二階段(生產階段)是生產過程。
4.在產業資本循環中,()過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只有它才能生產出價值和剩餘價值。
A.購買
B.儲存
C.生產
D.銷售
【答案】C
【解析】在產業資本循環中,生產過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只有生產過程才能生產出價值和剩餘價值。
5.對於資本家來說,()過程同樣重要。因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生產過程總是以它為前提的,而且已經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只有通過它才能實現為貨幣,資本家才能達到獲取剩餘價值的目的。
A.購買
B.流通
C.生產
D.銷售
【答案】B
【解析】對於資本家來說,流通過程同樣重要。因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生產過程總是以流通過程為前提的,而且已經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只有通過流通過程才能實現為貨幣,資本家才能達到獲取剩餘價值的目的。
6.資本停留在()過程中的時間就是流通時間。
A.購買
B.流通
C.生產
D.銷售
【答案】B
Ⅵ 2005政治經濟學考題
2005年10月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奶牛和肉牛在畜牧場勞動過程中所處的地位是( )
A.二者都是勞動對象
B.二者都是勞動資料
C.奶牛是勞動資料,肉牛是勞動對象
D.肉牛是勞動資料,奶牛是勞動對象
2.下列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論述中,不正確的觀點是( )
A.研究生產關系必須聯系生產力狀況
B.生產力自身具有內在發展的根本動力
C.生產力的發展完全依靠新生產關系的推動
D.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發展變化的外部原因或最重要的社會條件
3.在一切社會里,構成社會財富物質內容的是( )
A.價值 B.使用價值
C.貨幣 D.變換價值
4.勞動生產率和商品價值量的相互關系是( )
A.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成正比
B.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成反比
C.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價值量提高
D.勞動生產率降低,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
5.下述關於勞動二重性的論述中不正確的觀點是( )
A.具體勞動是人類社會維持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B.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或兩次勞動
C.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過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D.抽象勞動形成價值的實體
6.甲國購買乙國的先進技術用黃金支付,這里黃金執行的是( )
A.流通手段職能 B.價格標准職能
C.世界貨幣職能 D.價值尺度職能
7.勞動交換和經濟聯系的三種不同的經濟形式依次是( )
A.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和產品交換經濟
B.自然經濟、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
C.商品經濟、計劃經濟和產品交換經濟
D.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和產品交換經濟
8.在貨幣和資本的關繫上,正確的論斷是( )
A.貨幣本身就是資本
B.任何數量的貨幣都能成為資本
C.凡是用來購買生產資料的貨幣都是資本
D.只有增殖自身價值的貨幣才是資本
9.資本主義生產出來的商品價值是由轉移的生產資料價值和( )
A.剩餘價值構成的
B.勞動力價值構成的
C.勞動力價值與剩餘價值構成的
D.創造出來的勞動力價值、剩餘價值構成的
10.利用工作日變化生產絕對剩餘價值時,工作日( )
A.延長不受任何限制 B.只有最低限,沒有最高限
C.只有最高限,沒有最低限 D.既有最低限,又有最高限
11.P…W′— G′•G—W…P表示的是( )
A.商業資本的循環 B.貨幣資本的循環
C.生產資本的循環 D.商品資本的循環
12.按照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價值增殖過程中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全部資本劃分為( )
A.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B.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C.流動資本和流通資本 D.所費資本和墊付資本
13.固定資本更新為下一次危機的到來准備了物質前提,是因為它能夠( )
A.推動生產資料部門的恢復和發展,增加社會需求
B.帶動消費資料生產的回升,刺激生產發展
C.降低人們的消費水平,緩解供給和需求的矛盾
D.促進生產力急劇增長,會加劇生產擴大與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不足的矛盾
14.在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過程中,通過第一部類的內部交換可以使( )
A.I (c+v+m)的價值補償得以實現
B.I (c+v+m)的實物替換得以實現
C.I (c+△c)的實物替換和價值補償得以實現
D.I (c+△c)+ Ⅱ (c+△c)的實物替換和價值補償得以實現
15.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 )
A.生產嚴重不足 B.消費嚴重不足
C.生產相對過剩 D.消費嚴重超前
16.資本主義企業生產成本的構成可表示為( )
A.c+m B.c+v
C.v+m D.c+v+m
17.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後,商品價值構成公式變成了( )
A.w=c+v+m B.w=k+m
C.w=k+P D.w=k+
18.平均利潤形成後,資本有機構成低的部門生產的剩餘價值( )
A.大於平均利潤 B.小於平均利潤
C.等於平均利潤 D.等於壟斷利潤
19.商業利潤是( )
A.商業資本家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
B.商業資本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
C.產業資本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
D.產業資本家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
20.資本主義借貸資本的本質是( )
A.銀行資本家的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
B.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相融合的金融資本
C.為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服務的職能資本
D.為了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家使用的貨幣資本
21.銀行資本家所獲得的銀行利潤是銀行雇員在( )
A.必要勞動時間內實現的剩餘價值
B.剩餘勞動時間內實現的剩餘價值
C.必要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剩餘價值
D.剩餘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剩餘價值
22.資本主義農業中的租金是指( )
A.完全由土地的使用所引起的費用
B.農業雇傭工人創造的全部剩餘價值
C.農業資本家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額利潤
D.農業資本家在一定時期內向土地所有者交納的全部貨幣額
23.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大體可分為( )
A.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B.一般壟斷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C.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D.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和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24.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計劃化屬於( )
A.國家壟斷資本與私人資本在企業內部結合
B.國家壟斷資本與私人資本在企業外部結合
C.資本主義國家對國民經濟全面、自覺的調節
D.資本主義國家對國有經濟進行的計劃管理
25.以下不屬於財政收入政策手段的是( )
A.設置稅種 B.調節稅率
C.發行國債 D.政府采購
26.二戰後,資本流向的突出變化是( )
A.發達國家向經濟落後國家輸出資本
B.經濟落後國家向發達國家輸出資本
C.發達國家相互間投資的大幅度增加
D.落後國家相互間投資的大幅度增加
27.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是( )
A.生產、資本、貿易的全球化
B.生產、交換、消費的全球化
C.資源、要素、資金的全球化
D.資金、技術、人才的全球化
28.當代的歐洲聯盟已發展成為( )
A.自由貿易區 B.關稅同盟
C.經濟聯盟 D.經濟政治聯合體
29.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持有少量企業股票( )
A.意味著工人掌握了生產資料所有權
B.意味著工人改變了僱傭勞動者地位
C.從根本上解決了勞資矛盾
D.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勞資雙方的經濟關系
30.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中注重效率主要是在( )
A.初次分配中 B.再分配中
C.按勞分配中 D.按要素分配中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下列有關社會生產力的表述正確的有( )
A.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關系,標志著人類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B.構成中既有人和物的因素,也有管理等因素
C.反映其發展水平與狀況的最主要標志是生產工具
D.是社會生產的物質內容
E.它的發展變化決定著生產關系的發展變化
32.一個物品要成為商品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 )
A.具有使用價值
B.是以市場交換的形式來滿足人們的消費需要
C.是能滿足他人或社會消費需要的勞動產品
D.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物品
E.具有交換的價值
33.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有( )
A.剩餘價值分割為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的比例
B.對勞動力的剝削程度
C.社會勞動生產率水平
D.所使用的資本和所耗費的資本之間的差額
E.預付資本量的大小
34.資本家減少非勞動時間以加快資本周轉的主要途徑包括( )
A.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生產性庫存
B.盡可能縮短勞動對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時間
C.盡力減少停工時間,提高勞動資料的利用率
D.盡量縮短商品的銷售時間
E.盡量縮短商品的運輸時間
35.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包括( )
A.I (v+m)=Ⅱc
B.I (c+v+m)=Ⅱc
C.I (c+v+m)= Ic+Ⅱc
D.Ⅱ (c+m)= I(v+m)+Ⅱ(v+m)
E.Ⅱ (c+m)= Ic+Ⅱc
36.平均利潤率形成以後( )
A.各部門的利潤率趨向平均化
B.各部門內部各個企業的利潤率完全相等
C.各部門商品的價值和它們的生產價格完全一致
D.各部門的剩餘價值與平均利潤不一定完全一致
E.各部門投入的等量資本會獲得等量利潤
37.資本主義銀行的利潤率( )
A.是銀行利潤與銀行全部資本的比率
B.是銀行利潤與銀行借入資本的比率
C.是銀行利潤與銀行自有資本的比率
D.是通過競爭和資本在不同部門間的轉移實現的
E.一般相當於平均利潤率
38.級差地租的形成條件包括(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別 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別
C.土地的經營壟斷 D.土地的私人所有權
E.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工業
39.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國家資本與私人資本在企業內部的結合方式包括( )
A.國家與私人共同投資建立企業
B.國家收購私人企業,即國有化
C.國家向私人企業注入一定資本
D.國有企業吸收一定私人資本入股
E.國有企業改制為私人企業
40.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存在經濟迅速發展趨勢的原因是( )
A.生產力自身發展規律的作用 B.國內競爭的存在與發展
C.國際競爭的存在與發展 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E.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徹底改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為什麼研究生產關系必須重視生產力的狀況?
42.什麼是商品經濟?它產生和存在的條件是什麼?
43.資本主義工資的變動趨勢是什麼?這種變動是否說明工人受剝削程度減輕了?
44.什麼是利潤率?影響利潤率的因素有哪些?
45.簡述商業資本的作用。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如何正確認識和理解生產資料生產的優先增長?
47.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調控貨幣量的主要手段是什麼?
48.試述如何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