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觀經濟學題目怎麼做
1.已知W=5,可以得出下列結論。
2.根據生產函數及產品價格P=0.10,可以求得:
VMPL=P×MPL=P×
=0.10×(-0.01L3+L2+38L)'
=0.10×(-0.03L2+2L+38)。
3.即:5=0.10×(-0.03L2+2L+38)
或 0.03L2-2L+12=0。
4.計算出:L1=20/3 L2=60。
5.當L1=20/3時,取最小利潤。
6.當L2=60時,取最大利潤。
所以要雇60小時勞工。
2. 微觀經濟學題目
完全競爭短期均衡:SMC=MR,而MR=AR=P 完全競爭長期均衡:LMC=MR=AR=P=LAC=SMC=SAC,此時單個廠商的利潤是0,只有正常利潤,無超額利潤 完全壟斷均衡:MR=SMC 完全壟斷長期均衡:MR=LMC=SMC 兩者的不同主要是廠商面臨的市場需求曲線不同,競爭廠商因為是價格的接受者,所以面臨的是一條水平的需求曲線,只能按市場價格來賣。壟斷廠商面臨的整個市場的需求曲線,是向下傾斜的,是市場價格的制訂者,不再又MR=P=AR,在面臨同樣生產成本曲線時,完全競爭比完全壟斷更有效率。 (1).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含義和形成的條件。 完全競爭市場中,單個廠商面對的需求曲線d的狀況;廠商短期均衡條件及公式;廠商達到短期均衡時的盈虧狀況取決於均衡時價格P與短期平均成本曲線SAC之間的關系及對利潤的影響;虧損狀態下,廠商繼續生產的條件。 完全競爭條件下,廠商短期供給曲線的狀況;行業需求曲線的狀況。 完全競爭行業長期均衡的含義及長期均衡條件等式;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供給曲線的含義和三種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形狀。 (2).完全壟斷市場結構的含義與形成的主要條件,與完全競爭的區別。 完全壟斷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的形狀,與完全競爭的區別;邊際收益曲線MR和平均收益曲線AR的關系也不同,完全壟斷MR<AR,完全競爭MR=AR。 完全壟斷市場上,廠商短期均衡條件及與完全競爭短期均衡條件的同異;在實現均衡時,廠商獲利情況及其決定,與完全競爭廠商實現均衡後獲利情況及其決定的區別。 完全壟斷條件下,廠商的供給曲線、行業需求曲線和行業供給曲線的情況,與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區別。 完全壟斷行業的長期均衡與完全競爭行業長期均衡的區別;完全壟斷廠商長期均衡的條件,與完全競爭廠商長期均衡條件的區別;完全壟斷的長期供給曲線與完全競爭的區別。
3. 大學微觀經濟學題目
分析:本問題考察的是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的意義與用法,什麼是基數效用論?效用論是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而什麼是序數效用論?序數效用論是為了彌補基數效用論的缺點而提出來的另一種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理論。兩者分別有什麼區別呢?基數效用論採用邊際效用的分析法。而序數效用論採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法來考察消費者行為,並在此基礎上推導需求曲線。物的效用向量可以表示為:Ux=U(x1,x2,x3,…,xn)。向量的模長可以直接比較,這是基數效用論的方法;多個向量可以復合成一個總的向量,或者一個總的向量可以分解成多個、多組向量,這是序數效用論的方法。下表給出兩種理論的具體區別:效用理論類型‖主要觀點‖假設條件‖分析工具‖經濟學家
基數效用論 ‖ 效用可計量 ‖ 苛刻 ‖邊際效用‖馬歇爾
序數效用論‖ 效用可比較 ‖ 寬松 ‖ 無差異曲線 ‖ 希克斯
他們又有什麼關系呢?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是消費者行為理論中兩個重要的理論。序數效用論的緣起,在於分析效用會相互影響的不同商品之間的關系(由Jevons等人的邊際革命所推廣的基數效用論一開始假設商品之間的效用沒有相互影響,因而無法研究有關聯的商品之間的關系,於是Pareto從Edgeworth那裡借用了無差異曲線,用以說明兩種商品之間的關系)。從這里可以知道,無差異曲線最早是從效用曲線得來的,而效用曲線本來是基數效用論中的概念。答案在上文請讀者自己找答案。
4. 微觀經濟學題目
對於在long term(長期)的企業來說,可通過增加產量來降低lac(long average cost 長期平均成本)內,這種原因現象就是容規模報酬遞減。也就是通過mass proction來降低成本的辦法。
A選項,產量提高不會導致整條成本線向外平移,只會決定point在成本線上移動。C選項,生產成本價格按照相同的比例上升只會影響變動成本的變化,也就是會導致斜率變陡,steeper slope,並不會導致成本線整體平移,因為固定成本不變。
望採納。^_^
5. 微觀經濟學的題目
需求彈性:1、食鹽是生活必需品,蘋果不是,所以食鹽彈性小於蘋果。2、磁帶的價值小於錄音機,所以錄音機彈性小於磁帶。3、小麥是生活必需品,時裝不是,所以小麥彈性小於時裝。4、理發的錢少於旅遊,所以理發的彈性大於旅遊
供給彈性:1、食鹽不可替代,蘋果可替代,食鹽彈性低。2、磁帶費用少,錄音機費用高,錄音機彈性低。3、小麥的生產時間長,時裝的生產時間短,小麥的彈性小。4、理發的價格小於旅遊,旅遊彈性低。
供給彈性的大小取決於:(1)資源替代的可能性;(2)供給決策的時間框架;(3)增加產量所需追加生產要素費用的大小。
資源替代可能性
一些產品和服務只能用獨特的或稀少的生產資源來生產,則這些產品的供給彈性很低,甚至為0。而另一些產品與服務可以用普遍能得到的資源生產,這些資源可廣泛地用於各種用途,則這種產品的供給彈性較高。
梵高的油畫是一個垂直供給曲線(完全缺乏供給彈性)而且供給彈性為0的產品的例子。在另一個極端,小麥可以在種植玉米的土地上種植,因此,種植小麥和種植玉米同樣容易,而且,用放棄的玉米表示的小麥的機會成本幾乎是不變的。結果,小麥的供給曲線幾乎是水平,而且其供給彈性非常大。同樣,當一種產品在許多不同國家生產時(例如,糖和牛肉),該產品是非常富有供給彈性的。
大多數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產量可以增加,但只有引起更高的成本才能增加產量。如果提供的價格更高,供給量就增加的話,則這些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彈性在0與∞之間。
供給決策時間框架
為了研究自價格變動以來的時間流逝對供給的影響,我們區分了供給的三種時間框架:
⒈即時供給
⒉長期供給
⒊短期供給
當一種產品的價格上升或下降時,即時供給曲線表示在價格變動後,供給量立即做出的反應。
一些產品,例如,水果和蔬菜,是完全無彈性的即時供給——一條垂直的供給曲線。供給量取決於以前做出的種植決策。例如,就橙子的情況而言,必須在收獲之前的許多年做出種植決策。即時供給曲線垂直是因為在某一天,無論橙子的價格是多少,生產者都不能改變產出。他們已經挑選、包裝,並把自己的產品運到了市場上,而且,在那一天所提供的數量是固定的。
相反,一些產品是完全有彈性的即時供給,長途電話就是一個例子。當許多人同時打電話時,對電話線、電腦接線和衛星時間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購買量增加,但是價格仍然保持不變。長途電話局監視需求的波動並改變線路,以確保在價格不變時供給量等於需求量。
長期供給曲線表示在所有技術上可能的調整供給的方法都得到利用以後,供給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就橙子而言,長期是指新種樹到完全長大所需要的時間——約為5年。在一些情況下,長期調整發生在完全建成新的生產工廠並培訓完操作它的工人之後——一般來說這個過程需要幾年的時間。
短期供給曲線表示只進行了一些技術上可能的生產調整時,供給量如何對價格變動做出反應。價格變動所做出的短期調整是指一系列的調整。通常的第一種調整是僱傭的勞動量。為了在短期內增加產出,企業既可以讓工人加班工作,也可以增僱工人。為了在短期內減少產出,企業可以解僱工人,也可以減少他們的工作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可以進行更多的調整,也許可以培訓增加的工人,或者購買額外的工具和其他設備。
短期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是因為生產者可以針對價格變動迅速改變供給量。例如,如果橙子的價格下降,種植者可以停止採摘讓橙子仍在樹上長著。或者,如果價格上升,他們可以使用更多肥料和改善灌溉,以增加現有果樹的產量。在長期中,當既定價格上升時,他們可以採取種更多的樹來增加供給量。
生產要素費用
一般地說,若增加產量的投資費用較小,則供給彈性大;反之供給彈性小。
6. 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
1)c=rl*l+rk*k=2l+12
…抄…(i)
因為q=l^襲1/2*k^1/2=2l^1/2
所以l=0.25q^2
帶入(i)故
c=0.5q^2+12
2)求q的全微分
dq=0.5l^-0.5k^0.5dl+0.5l^0.5k^-0.5dk
根據邊際產量規律,應有
(0.5l^-0.5k^0.5)/(0.5l^0.5k^-0.5)=rl/rk=2/3
故有k/l=2/3
則q=l^0.5*(2/3*l)^0.5=2/3l
即l=1.5q
由(i)式,有
c=2l+3k=4l=6q
7. 微觀經濟學題目
我不太明白樓上正兒八經的在解答什麼玩意。
正解在這里,題主看過來。(只講解解回題方式,如有不懂答,請繼續追問)
純手打,很累,望採納~~~
已知價格,利潤π=P*Q-STC,對其進行有關於Q的微積分,令dπ/dQ =0 .求出產量代入π,求出利潤。
當價格大於等於AC最低點時,企業的日潤為正,當價格大於等於AVC曲線最低點時,廠商才進行生產。即求出AVC曲線的最低點。
在最大利潤的前提下求出供給函數,這里需要注意,供給函數分兩段寫,當P大於等於AVC最低點的函數,以及當P小於等於AVC最低點時候,企業的供給量為0.
8. 微觀經濟學題目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數目眾多,因而廠商的行為目標是產量最大化。
錯在了產量最大化
廠商的行為目標是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