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與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哪本書更好
這兩者很難說是好誰差的。薩繆爾森的是經典,畢竟出了十多個版本了,經過專現在的版本,同樣也加屬入了很多案列,而曼昆則是以案例,生動來著稱的。如果你想學好的話,這兩本任選其一都可,關鍵看你自己,而不在於這兩本書選哪一本。
然後你可以看下中級的教程,微觀的選平狄克,宏觀的選曼昆的。
其他的經濟學基礎不需要看了,倒是可以看看結合實際分析的書。比如什麼《牛奶可樂經濟學》《經濟學家茶座》等等,你也可以自己根據書中的例子用你學到的知識來分析。
❷ 讀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喜歡經濟學 請介紹好的學習課本
我感覺理論知識 你所學的已經差不多夠用了,現在需要的是如何把你學到的經濟知識用在實際中
推薦你去聽郎咸平老師的課吧
會對你有很大幫助的
❸ 我想自學經濟學,請問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這本書怎麼樣值得一讀嗎
自學的話這本書比較適合,但是不能停留在此。太淺了,建議讀完微版觀部分後緊接著看一看權高鴻業的微觀;再讀曼昆宏觀和高鴻業宏觀。
這些都是教材,要自學的話興趣很重要,可以再讀一些經濟類通俗讀物,比如《生活中的經濟學》《一沙一世界》《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等等。
等你有了一定的基礎,看以讀范里安的書。
❹ 曼昆經濟學原理 這本書怎麼樣哪個版本好還有哪些書籍學金融該看
這本書對於初學經濟學的人來說,可以說是良師益友。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內從開篇就從現實出發告訴容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經濟學,沒有宏遠的政治目標,只是為了你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為什麼寫這本書,這本書怎麼構成,怎麼學習,無數的案例和新聞分析,前後各章不厭其煩地反復呼應,讓你想不記住都難。
就像「密碼2006」所言,新舊版本的不同大致只有案例的更新,學術上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其他的金融學書籍我感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建議你學習經濟學原理的同時,配合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那真是好酒配好菜了,呵呵!!
❺ 曼昆經濟學原理讀後感
書中告訴我們,由於資源的稀缺性,我們面臨權衡取捨,這才會在生活中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相信大多數人對於其中的道理並不陌生,但能夠時時做出正確取捨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這充分說明了取捨的痛苦,如何取捨,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維模式了。曼昆在提到這個原理時寫到:「也許一個人一生中沒有一種取捨比工作和閑暇之間的權衡取捨更明顯和更重要。」我完全贊同這句話。尤其對於個人來說,時間是最大的稀缺性資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要是把時間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棄了學會改變境遇的奮斗和追求。
其實,我們自己也在被取捨中生活著。無論我們在找工作時,還是與他人合作時,甚至找女朋友時,如果想脫穎而出,就必須擁有稀缺性資源,如高學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這樣才可以發送有效的信號,才可以讓他人權衡取捨時更多的考慮我們。當然,其信號的成本是昂貴的。
個人行為的取捨或許是簡單的,當個人組成社會時,將會面臨更多、更難的權衡取捨。對於社會,效率與公平永遠是「魚與熊掌」的關系。效率決定整個經濟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則是指如何分割這塊蛋糕。當政府想要把經濟蛋糕切得更均勻時,就減少了人們做大蛋糕的熱情,從而這塊蛋糕本身也就變小了。這就要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取捨。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讀研,對於一個沒接觸過經濟學的人來說,他認為的成本是:「學費+住宿費+生活費+考試費用」,時間是一個不會計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卻認為:住宿費和生活費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會明白,因為這些開支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地方會更貴。這樣說來,那不如接著讀博好了,反正是在收益嘛。
實際的成本卻正是我們所忽略了「機會成本」。如果六年的時間用來工作,我們能賺多少?你想過嗎?最重要的是六年寶貴的工作經驗,提前建立起來的幸福家庭生活,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讀書的成本。當然,對於更多繼續讀書深造的人以後所創造的收益會大於所有付出的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之和。最重要的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層:「自我實現」。
引用這樣一個例子是為了更好說明「機會成本」。經常用這種想法你會合理安排每一天的生活。曼昆談到,工作是閑暇的機會成本,正是因為如此,經濟條件不充裕的人很願意選擇加班,甚至有人會選擇干副業。同樣曼昆也認為閑暇是工作的機會成本,這也就是為什麼旅遊業得以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剛讀書時好好學習是為了爭當「三好學生」,讀到中學挑燈夜戰是為了「中考」「高考」,在大學博覽眾書是為了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到了工作崗位上還得為了職稱拚死拼活……也許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奮斗,從一個頂點向另一個頂點攀登,不知疲憊。而這一切完全是符合經濟學的另一個重要原理: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這常常可以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作為一個職業人,能夠盡可能考慮你的同事、下屬和領導的利益,工作才能更加和諧。
往大的方面說,政府在制定政策時,需要准確把握民眾的利益所在。曼昆在書中舉了一個關於租金控制的有趣案例,就是政府對房屋實行最高限價,長期中會導致住房的很多缺口,因為此時政府限制了潛在房東的激勵,誰也不願做不賺錢的生意,此時房子的質量環境都會大打折扣,反而未達到政策制定的初衷,這也說明政府的任何一個政策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政策制定是一件很艱難的事。現實生活中我們接觸太多由於引進激勵機制而提高效率的例子,為什麼國有企業改革的呼聲不絕於耳,我想應該有一個因素是因為國有企業的激勵機制不高吧。這值得我們深思。
也許我們的專業與經濟無關,但我們的生活本身卻離不開經濟學的知識。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讓我這個經濟學門外漢領略到了經濟學的魅力。而在寫這篇讀後感的過程中,也加深了我對經濟學原理的理解,促使我學著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身邊的一些社會現象。但現實生活中一些經濟現象,遠非如書中所說那樣的簡單易懂,而是復雜多變的。也正是如此,讓我覺得自己所學只是皮毛。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曼昆經濟學原理讀後感(二)
今天讀了一本書《經濟學原理》的第一章,雖然還沒有完全讀完,但是還是從這裡面學到一些誒東西。在這里,真想向很多有機會讀書的人讀一下,這本書看似非常深刻,作者卻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很多社會上我們習以為常而一旦問起來卻很難以回答的問題,想為什麼裝牛奶的容器多是方的,而那些裝軟飲料的容器多是圓的的原因,想為什麼硬幣上的頭像多是側面而紙幣上的頭像多是正面的原因等等,這些看似很平凡不過的事情,真正解釋起來還真是很有意思。所以很高興讀到這么一本非常感興趣的書。盡管是美國作家所著,有很多的
文化差異和社會差異,但是作為經濟學的原理都是一致的,這是偉大的經濟學家馬歇爾所著,真的很好,希望和我一樣對經濟學感興趣的人讀一下。
現在就像用這種機會成本的原理來解釋一種比較常見的社會現象:為什麼國內瘋狂追星的多是女歌迷,而極少數是男歌迷?首先,i從機會成本的定義來看,如果女孩子一旦喜歡上了某個明星,她們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在上面,而男孩子則沒有這么誇張,從這個程度上來講,女孩子如果明明知道明星就在附近還是堅持工作的話她們肯定會心不在焉,還不如直接去關注,而男孩子則會比較理智比較容易去控制,這大概是為什麼那麼多接機的都是女孩子而很少看到男孩子的原因吧;另外,在我們中國這個相對比較傳統的社會,對於女孩子來說,人生很有可能在結婚這件事情上有一個很大的突變,而男孩子可能性則很小,像時下的什麼鳳凰男和麻雀女的故事一樣這很容易成為悲劇,還有就是這個社會大男子主義還是非常常見的,所以男性更加務實,更傾向與和與自己情況相似或差的女孩子結為伴侶,而明星給我們的感覺是高高在上,收入頗豐,每天光鮮亮麗,這些讓女孩子更加瘋狂,讓男孩子更加辛苦的工作,因為對於他們而言這才是最經濟的最現實的。
曼昆經濟學原理讀後感(三)
曼昆教授在《經濟學原理》的第一章,即開宗明義的提出經濟學的十大原理。這十大原理涵蓋經濟學的各個方面,從人們如何做出決策,到人們如何進行貿易,直至整個經濟如何運行,層層推進,構成了經濟學的整體。
原理一雲:人們面臨權衡取捨;原理二雲: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簡言之就是機會成本。原理一和二是相關的,舉例來說,甲有5K人民幣,他可以選擇買一台筆記本電腦或者外出旅遊(當然他可能還有其它的選擇,比如買股票),那麼這個時候他就面臨取捨。這種取捨我們幾乎天天面對,今天中午吃午飯還是面條?天冷了,用取暖器還是開空調?買國產車還是買進口車?一個國家也類似如一個人,也需要做出取捨:該發展重工業還是輕工業?側重發展國防還是民用工業?是進口核電設備還是自主研發?所謂機會成本,就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必須放棄的東西。如上例中甲選擇買筆記本電腦,那麼他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外出旅遊(當然,其它的選擇也是他的幾乎成本)。也就是說甲決定花5K買一台筆記本電腦,他就不能再用這5K作其它的花費。
機會成本是極其重要的,考慮兩個人A和B,他們開個雜貨店,假設每天均能盈利200元。而A又是個程序設計人員,他如果在某公司上班,每天可以賺250元,那麼他開雜貨店的機會成本是較大的;而B是個卡車司機,如果他開車,每天可掙120元,他的機會成本要小。自然,A會關閉雜貨店而B會選擇繼續經營,這也解釋了我們這個社會的職業多樣性以及人們的選擇的差異。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經濟學里通常假設人是理性的,所謂理性人就是在機會成本既定的條件下,人們會系統而有目的做可以達到其目的最好的事。在上列子中,同樣是一天時間,A會選擇做程序員工作,B會選擇開雜貨店,他們都是理性人。所謂邊際量,簡單舉例說,買9雙襪子花費18元,如果再買一雙,那就再加2元,那麼多買一雙襪子就得多花費2元,那麼這最後2元就是增加的這雙襪子的邊際價格。邊際量是經濟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概念,可以解釋喜歡喝可樂的人為什麼不會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可樂,可以解釋一個工廠不可能無限大。那麼所謂的理性人考慮邊際量就很好解釋了,一個喜歡喝可樂的人,他花3元買一瓶可樂所得到的滿足感是巨大的,但是再花3元買一瓶可樂所得到的滿足感可能會降低,顯然繼續買的話,他的滿足感繼續下降甚至會到反感可樂的地步。也就說,每多買一瓶,可樂的價格不變,但是他的邊際滿足感是下降的。
原理三是很具有實用性。假設你回家坐汽車正常的車票是50元,但是在汽車即將啟動時如果還有3個空位的話,最後上的一個人可以花40元坐車。因為最後一個人上車對汽車所有者的邊際成本是很小的,也就說帶上這個人的成本是很小的,但是邊際收益卻比較大(也就是相對不帶這個人,額外賺取了40元)。但是如果有10個人想坐這個車的話,司機可能就需要重新考慮了,他必須考慮其所得和所失,如超載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前面買票的顧客的不滿而導致的投訴等等。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所謂激勵,就是某種刺激,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一旦外界有激勵存在,人們就會做出反應。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超市對商品打折,人們會爭先恐後的去買。汽油漲價,更多的人會選擇不開車或者購買小排量的車,汽車公司會研發節能汽車,而石油公司會選擇提高產量。經濟學家甚至宣稱,人們對激勵做出反應,而所有經濟學內容就是對此的解釋。
❻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難不難
不難。我是經濟雙學位的,我們的經濟學基礎(也就是第一學期的經濟學基礎課程版)就是曼權昆的《經濟學原理》這本書,它是經濟學的基礎知識,關鍵在於給你進入經濟學打好基礎,都是一些常識性的經濟知識,適合於零基礎的人學習。你知道美國人的數學與中國人相比實在很差,所以上面的數學知識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小學初中常見的應用題,只是有一些經濟學專用名詞加進去而已。另外,你要學習的話,網上都可以找到這本書的答案的。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❼ 曼昆 經濟學原理 適合什麼樣的人看
老師說我們剛接觸經濟學的同學看比較合適
如果考研的話的確太淺專了
給你推薦兩個網站
都是老屬師推薦的
裡面有很多不錯的書啊資料什麼的
http://www.gjmy.com/
http://www.cenet.org.cn/
❽ 50分。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讀後感。在線等。3000字+
偏好、政治經濟和行為學等現代經濟的一些基本思想,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 個今後學習的更加廣闊的空間。近期看了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感慨頗深,全書沒有晦澀難懂的抽象概念,也沒有復 雜深奧的近代數學知識,這是一本適合平民大眾閱讀的作品,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另一方 面,其內容是博大精深,返璞歸真,用平易的語言向讀者展現了現代經濟學的根基,原理清 晰,分析透徹,在當今眾多的經濟學著作中璀璨而奪目。 什麼叫經濟學?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義, 經濟學是研究和處理社會中人一般生活事務的 學科。該定義簡單而扼要,闡明了經濟學所研究和處理的對象是人類的一般生活事務,指出 了經濟在人類一般事務中的基礎地位。 據此, 如果一個生活在當代的年輕人連一些基本的經 濟學概念都不具備,全然無知,那麼某種程度上,其可以形同於現代意義上的社會文盲。因 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這是一本給下一代閱讀的書籍,作為留給下一代的另一種貢獻。 《經濟學原理》 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上下兩分冊, 遵循了從微觀到宏觀的敘述線 路,上冊為《微觀經濟學分冊》,下冊為《宏觀經濟學分冊》。《微觀經濟學分冊》中,文 章從經濟學的十大原則入手,指出經濟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於此。根據這些原則,講述了 微觀經濟的幾大經濟理論基礎,包括供需理論、彈性分析、剩餘福利等。從這些概念中,我 們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經濟學分析結論, 如由於糧價的低彈性, 科技進步帶來的農業發展 往往卻犧牲了農民收益;又如,無論商品稅收是向消費者還是向生產者徵收,其最終成本的 轉嫁結果都是一樣的等等。 《原理》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讀者分析能力的培養,闡述了經濟現象分析的 一般步驟,並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寬讀者的思路,激發讀者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興趣,進而 從分析中形成觀點。在分析完市場失靈下政府的作用後,書籍循序漸進,水到渠成,重點介 紹了企業的微觀組織行為,分別對完全競爭、壟斷、寡頭和壟斷競爭四類市場環境下企業產 品的供需關系和企業運作行為作了詳盡的理論剖析, 這部分內容非常精彩, 前面章節的鋪墊 終於滋育出了豐碩的果實,使讀者大飽口福,受益匪淺。 在全書微觀經濟理論體系構建中,曼昆顯然覺得還有必要對生產要素市場展開一些闡 釋,進而向讀者展示了重要的勞動力價格原理:一個競爭的、利潤最大企業僱用的工人數要 達到勞動的邊際產量值等於工資的那一點,邊際產量曲線即為勞動需求曲線。至此, 《微觀 經濟學分冊》似乎可以劃上了句號。但著者顯然不滿足於此,在書籍的最後還拋出了不對稱 信息、消費偏好、政治經濟和行為學等現代經濟的一些基本思想,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 個今後學習的更加廣闊的空間。
❾ 經濟學原理,曼昆的那本,大概是什麼級別的學生讀的,本科生嗎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是經濟學本科生的入門教材,經濟學本身是一門理論性較回強的學科,適用性並不強,答如果你想學一些有實用性的,可以自己看一些方向性強的,比如金融方向、證券方向、或者國際貿易方向。若果只是讀一些經濟學的書:比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或者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只是讓你對經濟有一個深入地了解,加深對社會經濟的認識,在生活中的認識甚至價值觀有一定的改變。經濟學應用性並不強。不過學經濟學確實會對自身有個很大的提高。你可以試著讀一些投資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不過會有些困難。。想入門就限度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吧。。這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幫到你。
❿ 我想自學經濟學,請問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這本書怎麼樣值得一讀嗎
從入門來講,這本是很合適的,國內的經濟學與國外的經濟學不也一樣,國內的經版濟學,很多都是在講模權型,邏輯性很強。國外的經濟學,主要以案例為主,比較生動。就看你出於什麼目的了。
如果是為了興趣了解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但這本書很大一個缺點就是實在太厚,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耐心,可以選擇一些看薄一點的書,這樣讀完之後你會比較有成就感,比如《牛奶可樂經濟學》《生活中的經濟學》。
如果說你是有想讀研或是深造,那還是看一些國內經濟學大家們寫的書吧,經濟類就看高鴻業《西方經濟學》、管理類就看黎詣遠《西方經濟學》、還有宋承先、尹伯成、梁小民等編著的書都可以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