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學必讀十大書籍
第1部 《經濟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國1694—1774)
第2部 《國富論》 亞當·斯密(英國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英國1766—1834)
第4部 《政治經濟學概論》 讓·巴蒂斯特·薩伊(法國1767—1832)
第5部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大衛·李嘉圖(英國1772—1823)
第6部 《政治經濟學新原理》 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國1773—1842)
第7部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國1789—1846)
第8部 《政治經濟學原理》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英國1806—1873)
第9部 《資本論》 卡爾·馬克思(德國1818—1883)
第10部 《政治經濟學理論》 威廉·斯坦利·傑文斯(英國1835—1882)
第11部 《國民經濟學原理》 卡爾·門格爾(奧地利1840—1921)
第12部 《純粹政治經濟學綱要》 里昂·瓦爾拉斯(法國1834—1910)
第13部 《資本與利息》 歐根·馮·龐巴維克(奧地利185l一1914)
第14部 《經濟學原理》 阿弗里德·馬歇爾(英國1842—1924)
第15部 《利息與價格》 克努特·維克塞爾(瑞典1851—1926)
第16部 《財富的分配》 約翰·貝茨·克拉克(美國1847—1938)
第17部 《有閑階級論》 托爾斯坦·本德·凡勃倫(美國1857—1929)
第18部 《經濟發展理論》 約瑟夫·阿羅斯·熊彼特(奧地利1883—1950)
第19部 《福利經濟學》 阿瑟·賽西爾·庇古(英國1877—1959)
第20部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瓊·羅賓遜(英國1903—1983)
第21部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國1883—1946)
第22部 《價值與資本》 約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國1904—1989)第23部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奧地利1899—1992)
第24部 《經濟學》 保羅·薩繆爾森(美國1915一)
第25部 《豐裕社會》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美國1908—)
第26部 《經濟成長的階段》 沃爾特·羅斯托(美國1916—)
第27部 《人力資本投資》 西奧多·威廉·舒爾茨(美國1902—1998)
第28部 《資本主義與自由》 米爾頓·弗里德曼(美國1912—)
第29部 《經濟學》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國1943—)
第30部 《經濟學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美國1958—)
㈡ 我的一位老師說讓我們了解一下「奧派經濟學原理」,請問有哪些書籍是介紹它的
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 School)是近代邊際效用學派中最主要的一個學派。它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流行於19世紀末回20世紀初。答因其創始人門格爾和繼承者維塞爾、龐巴維克都是奧地利人,都是維也納大學教授,都用邊際效用的個人消費心理來建立其理論體系,所以也被稱為維也納學派或心理學派。
主要書籍有:
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維塞爾的《自然價值》(1889),龐巴維克《資本與資本利息》中的第一卷《資本利息理論的歷史和批判》(1884)、第二卷《資本實證論》(1889);此外,龐巴維克的《馬克思體系的終結》(1896)也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㈢ 經濟學著名書籍
第1部 《經濟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國1694—1774)
第2部 《國富論》 亞當·斯密(英國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英國1766—1834)
第4部 《政治經濟學概論》 讓·巴蒂斯特·薩伊(法國1767—1832)
第5部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大衛·李嘉圖(英國1772—1823)
第6部 《政治經濟學新原理》 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國1773—1842)
第7部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國1789—1846)
第8部 《政治經濟學原理》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英國1806—1873)
第9部 《資本論》 卡爾·馬克思(德國1818—1883)
第10部 《政治經濟學理論》 威廉·斯坦利·傑文斯(英國1835—1882)
第11部 《國民經濟學原理》 卡爾·門格爾(奧地利1840—1921)
第12部 《純粹政治經濟學綱要》 里昂·瓦爾拉斯(法國1834—1910)
第13部 《資本與利息》 歐根·馮·龐巴維克(奧地利185l一1914)
第14部 《經濟學原理》 阿弗里德·馬歇爾(英國1842—1924)
第15部 《利息與價格》 克努特·維克塞爾(瑞典1851—1926)
第16部 《財富的分配》 約翰·貝茨·克拉克(美國1847—1938)
第17部 《有閑階級論》 托爾斯坦·本德·凡勃倫(美國1857—1929)
第18部 《經濟發展理論》 約瑟夫·阿羅斯·熊彼特(奧地利1883—1950)
第19部 《福利經濟學》 阿瑟·賽西爾·庇古(英國1877—1959)
第20部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瓊·羅賓遜(英國1903—1983)
第21部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國1883—1946)
第22部 《價值與資本》 約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國1904—1989)第23部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奧地利1899—1992)
第24部 《經濟學》 保羅·薩繆爾森(美國1915一)
第25部 《豐裕社會》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美國1908—)
第26部 《經濟成長的階段》 沃爾特·羅斯托(美國1916—)
第27部 《人力資本投資》 西奧多·威廉·舒爾茨(美國1902—1998)
第28部 《資本主義與自由》 米爾頓·弗里德曼(美國1912—)
㈣ 經濟學必讀書目
《國富論》是學經濟學必須要讀的一本書。當你學經濟開始接觸這一門學科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本書是有多麼的重要,它幾乎是奠定了我們經濟學的基礎,而且有我們現在所接觸到很多很多的思想,都是從《國富論》這本書中衍生過來的,而且如果你不曾讀過這本書,那麼你在真菌學中看到的很多理論其實都是無法理解的。所以說這本書,是學經濟學最重要的一個基礎作用,一定要先讀一下。而且,如果你是進行學術型的研究,那麼可能要不止一遍的去讀。真的有可能會讀到十遍20遍以上。因為它裡面涵蓋的哲理真的是非常的深奧,而且對於這本書,他最大的可取之處是在於即使現在環境變了,那麼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經濟理論也大多是源於這方面,而且。也沒有做多少更改的,所以他們是經濟學最基礎最寶貴的一部分。
㈤ 請教一個關於經濟學原理的問題
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 School)是近代邊際效用學派中最主要的一個學派。它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流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其創始人門格爾和繼承者維塞爾、龐巴維克都是奧地利人,都是維也納大學教授,都用邊際效用的個人消費心理來建立其理論體系,所以也被稱為維也納學派或心理學派。
主要書籍有:
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維塞爾的《自然價值》(1889),龐巴維克《資本與資本利息》中的第一卷《資本利息理論的歷史和批判》(1884)、第二卷《資本實證論》(1889);此外,龐巴維克的《馬克思體系的終結》(1896)也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㈥ 本人想學經濟學,時間充足。
第1部 《經濟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國1694—1774)
第2部 《國富論》 亞當•斯密(英國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英國1766—1834)
第4部 《政治經濟學概論》 讓•巴蒂斯特•薩伊(法國1767—1832)
第5部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大衛•李嘉圖(英國1772—1823)
第6部 《政治經濟學新原理》 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國1773—1842)
第7部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國1789—1846)
第8部 《政治經濟學原理》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英國1806—1873)
第9部 《資本論》 卡爾•馬克思(德國1818—1883)
第10部 《政治經濟學理論》 威廉•斯坦利•傑文斯(英國1835—1882)
第11部 《國民經濟學原理》 卡爾•門格爾(奧地利1840—1921)
㈦ 關於卡爾·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中的生產資料
門格爾把財貨劃分為不同等級,消費資料為低級財貨,生產消費資料的各種生產要素如土地利用、資本利用、勞動力、企業家的活動等為高級(第二、第三、第四、……級)財貨。
LZ你說的小麥面團都是一回事,屬於消費資料。
財貨不等同財產,而是一種生產資料。
從這個角度,你再理解看看。
光有企業家的才能(最高級的財貨),是不能滿足人類的諸多需求的,經歷過完整的生產歷程,這種高級財貨,就可以換到很多其他的財貨,滿足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