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費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讀後感

費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1-18 13:24:48

⑴ 下面的經濟學家中,哪個不是傳統貨幣數量說的代表人物 A費里德曼B費雪C馬歇爾D庇古

A 費里德曼

他是近代貨幣數量說

⑵ 比較費里德曼等西方經濟學者的貨幣需求觀點怎樣理解這些觀點的價值和實際意義

他的貨幣需求理論是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構造了新的貨幣需求函數。他的貨幣理論成為今天各國央行制定貨幣政策的基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是這樣評價:「弗里德曼的思想對現代貨幣經濟理論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無法估量。在經濟學家中無人出其右。」
筆者認為,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有幾個特點:
1、 引入了消費理論分析中的持久收入假說,將持久收入作為影響貨幣需求的主要因素;
2、 將貨幣也視為一種資產,與其他形式的資產報酬率統一衡量來考慮貨幣需求問題;
3、 引進了價格水平及物價水平的預期變動率,得到實際貨幣需求,以使其理論與劍橋方程式保持一致。
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主要取決於持久收入,很大程度上其變化僅僅受持久收入變動的支配。如果想正確分析和預測人們的消費行為與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就一定要嚴格區分兩種收入:持久性收入與一時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消費者可以預期到的長期性收入,它其實是每個人家庭或者個人長期收入的一個平均值。
長期來看,平均收入水平比較穩定,消費支出習慣也就相對穩定,不會因為偶然的一時性收入的增加而改變消費習慣,從而貨幣需求量相對穩定。為維持經濟穩定,就要實行貨幣增長率保持不變的穩定貨幣政策,認為貨幣當局根據平均國民收入增長率來規定一個長期不變的貨幣增長率是貨幣政策的最好選擇。
弗里德曼強調:貨幣是一種資產,是保持財富的一種形式。他指出,實際貨幣需求由總財富與各種不同形式財富的報酬來決定,具體來講,可以分為如下三種因素:一是持久收入(總財富),二是各種財富的比例與其報酬率,三是財富所有者興趣與偏好。
總財富中有人力財富和非人力財富,人力財富指個人獲得收入的能力,即人力資本;非人力財富即物質財富,指生產資料及其他物質財富。人力財富要轉化為現實的非人力財富,會受到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等因素的制約,所以在轉化過程中,人們必須持有一定量的貨幣,以應付交易等需要,這一貨幣量的多少,取決於人力財富與非人力財富的比例,在就業困難時,人力財富所佔比例較大,所需持有的貨幣也較多。個人的實際貨幣需求量決定於總財富和非人力財富在總財富中所佔的比例,弗里德曼的解釋是:非人力財富很不容易轉化為貨幣,所以總財富中人力財富比重越大,則出於謹慎動機的貨幣需求越大。

⑶ 費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 心得體會300字

費里德曼是二戰後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在近年內世人才真正意識
到他的經濟學地位,
承認對歷史的貢獻。
我最近開始關注並喜歡上了經濟,
所以無意間拜讀
了他的著作,這是一本暢銷書,經濟學家斯蒂夫
·
蘭茲伯格在《序》中把它算作是一本經濟
學的普及讀物,
這足以證明此書的經典與內涵。
因為他指出
「弗里德曼在書中所討論的每一
個問題都是經濟學基本原理在生活中的生動體現」
。的確是,初讀此書的確是讓人感到輕松
愉快的,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向我們傳遞如何從容駕馭生活的經濟學思想,
讓我們擁有理性使我們不再迷失的觀念。

我是一個站在經濟學大門之外的人,
不過也曾在網路搜索欄中慎重其事地輸入過經濟學
的定義,
網上無不篇章大幅地向我們透徹地詮釋著
「經濟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
研究的
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
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
配。
經濟學主要進行三點考慮:
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分析的前提;
選擇行為是經濟學分析
的對象;
資源的有效配置是經濟學分析的中心目標。

「經濟學是對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
經濟關系進行理論的、應用的、歷史的以及有關方法的研究的各類學科的總稱。
」這些看似
富有哲理的經濟學定義讓我這個想踏入經濟學大門透透新鮮空氣的初嘗者望而生畏,
不過此
番搜索也受益良多,至少讓我打破了經濟學就是關乎於貨幣研究的學科這一狹隘的觀念。

未曾多年,
一如許久後,
無意間讀到的這本富有生活氣息的讀物
《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
學》
讓我重拾了對經濟學這門科目的興趣,
也徹底地改變了我對經濟學根深蒂固的看法。

多哲理性較強的經濟學文字,
在起初就將大道理毫不掩飾地大寫特寫,
這些做法只能將我們
這些初嘗者與經濟學拉大距離。

《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
讓我體會到了一種親近感,

源於生活又超乎於生活,
降低一下知識的門檻,
提高一些知識的趣味性,
這樣會使我們這些
有心者不被眾多普遍傳播知識的工具所阻撓前進的步伐,
多一份的就是對知識的渴望,
在閱
讀此書時我真正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我想這也是
《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
能吸引廣大讀者
的原因,在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氛圍中無不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生活化。

是的,經濟學無處不在,經濟學很生活。弗里德曼,這位經濟學知識淵博的博士,獨具
匠心地把經濟學原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巧妙結合起來,
將那些枯燥乏味的經濟學概念化成我
們身邊信手拈來的生活瑣事,
他在書中提出的不少怪談及有關分析尤其令人興味盎然:
在超
市裡,
面對著收款台前的一條條長隊,
我們需要判斷哪一支隊伍速度比較快;
在選舉時,

們需要決定投票給哪一位候選人;為了爭取一份滿意的僱傭合同,我們需要與對方討價還
價;
„„在做出這種種決定時,
我們有意無意地會運用一些經濟學知識,
而這本書很好地介
紹了一些基本經濟學原理,
就算是經過一段時間經濟學錘煉的人再回頭看還是能夠發現有所
啟迪的。
因為道理雖然很簡單,
但是當和生活這么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會發現無窮的樂
趣,
而不僅僅是教科書上那些理論的羅列和背誦。
清晰的邏輯,
幽默的語言,
整本書充滿了
智慧,
我們需要用多角度審視問題,
在書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內蘊,
細研此書相信你會很明白
怎麼樣去更好的購物,排隊,賭博,婚姻,投資„„從感性的角度作出理性的決定。

因此,在多年後,有人戲說戴維
.
弗里曼是一個永遠令人期待的講故事高手,他早年就
引用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話,

用數學算出結果,然後通俗地表述出來,如果第二步不可
行,那麼就不要用數學

,弗里德曼出色地完成了這兩步,連

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幸福、富




為什麼寶寶會哭

這些生活常事,也被他恰到好處地運用,他以

人是理性的

為前提,
將博弈論、價格理論、均衡等經濟學理論,通過

終結日機器

、移民、婚姻等例子在他的筆
下娓娓道來,
讓人耳目一新。
本書名為

生活經濟學


但這里描述的絕不僅僅是柴米油鹽詩
酒花,
解決的不是簡單的為了生計或享受生活的問題。
在弗里德曼看來,
經濟學既是一種思
考問題的方法,也是將這種方法應用於社會實踐的一種思路,而其核心思想就是價格理論
——
揭示價格如何與經濟活動相協調。
弗里德曼認為,
沒有弄懂價格理論是經濟學錯誤最常
見的核心問題。
為了分析經濟這一復雜的、
相互依賴的系統,
弗里德曼由簡單到復雜,
逐步
分析了消費者與消費者,公司的運作,壟斷,策略行為、寡頭,分配,效率與改善,政府行
為,
市場等話題,
並逐步教會我們運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不確定的世界。
弗里德曼在書中處
處努力帶給我們關於經濟學的體察與感悟,並糾正著我們可能存在的誤解和偏見。他認為,
經濟學是理解人們行為的方法,它源於這樣一種關於理性的假設:人人不僅有自己的目標,
而且還會主動選擇正確的方式以實現這些目標。
弗里德曼提醒我們,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
直覺
(特別是帶有偏見的直覺)
是不能取代客觀分析的,
即使是與很不完善的分析也無法比
擬。
此書讓我們深知感性的東西,
用理性的角度分析,
總能讓人洞悉常識背後隱藏的必然原
因,有恍然大悟之感,也就享受到了智力上的愉悅。

生活是混亂無序的個體行為的混合,
在紛繁的變化和現象前陷入麻木,
在瑣碎的生活中
被慣性思維裹挾著往前走,曾經是我們許多平常人的命運。所幸的是,常識的普及和傳播,
使得我們的這一命運不再成為絕對。
所謂常識,
正是人生閱歷和積極思考對我們的饋贈,

是教育本身應該賦予年輕一輩的生存利器,它可以幫助人們應對許多似乎無解的人生方程
式。
如今,
費里德曼的
著作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觀察大千世界的窗戶,
通過它,
我們了解到自
由市場的運作,
價格理論的高度以及有效市場的作用等。
由此,
我們看到他駕馭理論、
解釋
復雜事物本質的能力,如同深陷迷宮依然能夠逃脫一樣。
《費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將會成
為我們生活的指南針。
以上只是我讀了
《費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後的一些拙見,
還請老師
指正,謝謝。

⑷ 下面的經濟學家中,哪個不是傳統貨幣數量說的代表人物 A費里德曼B費雪C馬歇爾D庇古

A 費里德曼
他是近代貨幣數量說

閱讀全文

與費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