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於剛報注會的學員應該怎樣學經濟法,審計和會計是看了一章書就做一章的習題嗎
哎,說到了我傷心事,今年會計審計我也沒過。
經濟法我去年過的,其實我來告訴你怎麼去學經濟法,
經濟法第一個層次是證券法,公司法,物權法,破產法,合同法。
第二個層次比如外商企業法,票據法,等等。
其實,很多都是有共性的,比如組織制度,董事會,監事會,這些機構的職能,肯定要考到的,比如表決制度,也會要考到的,帶有數字的,也是要歸納的,任職資格,也是經常出考題的,所以這些能歸納的,你就歸納,如果你是預習明年的,切忌,一科一科的准備,發點詳細的經驗給你。
其實沒有絕對的順序,也沒有絕對的搭配,因為畢竟你的底子你自己最為清楚。
根據我的經驗,我只能這么說,如果你沒有會計基礎,《會計》完全看不懂的,
我跟你說說所需要的底子,可能會對你好一些。
會計,需要有中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的底子。
審計,要會計學得好,審計才容易懂,這本書枯燥,比會計花的時間還要多。
財管,需要有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的知識。
經濟法,沒基礎,也可以學。
稅法,需要有會計基礎的知識。
風險管理,我沒考過,我是考老制度。
現在注冊會計師剛考完不到一個月,應該是說最好預習明年的注冊會計師的時間,考注冊會計師,切忌不可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著低估注冊會計師的難度。
現在最好不要把6本書買全,因為教材肯定會變動,尤其是稅法明年變動會很大,我建議你一科一科的准備,准備好一本書,再買一本書准備,准備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備情況,再決定考幾科,以我個人的看法,我絕對你報考三科最為合適,經濟法,稅法,風險管理,這幾科與會計聯系不是很大,與會計稍微聯系大點的是稅法。輔導書不一定要買,最好報個班,現在報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議你最好報考網校,跟著學,效果會比較不錯的。
另外在准備的過程中,切忌莫放過大題,因為考試如果一道大題沒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題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沒錯,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說,正確率要達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確率達到80%的,一般都能把題目做完,寧願平常多錯一點,也不要放過大題。
我就這么一些經驗,
如果你還要09年注冊會計師的課件,網路搜索一下「會計考友論壇」,自己去下。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加我網路HI。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工作順利。
Ⅱ CPA的會計和審計的學習方法
問:審計學和會計學的區別是什麼
會計學是就當會計的和干財務管理的。審計就是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資料進行審計,以對其經營業績做出評價的過程。
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經濟、法律、管理等知識,具有會計、財務、審計專業理論與技能,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審計機構從事會計、審計、財務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初級財務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學、成本管理會計、審計學、會計信息系統、會計電算化模擬實習等。
審計學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經濟、法律、管理等知識,具有審計、會計專業理論與技能,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審計機構從事審計、會計、財務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初級財務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學、成本管理會計、審計學基礎、注冊會計師審計、計算機審計、內部審計、政府審計、獨立審計准則、會計信息系統等。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Ⅲ 經濟法包括公司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我看這些跟會計做帳沒什麼聯系,是不是審計需要學經濟法
經濟法來課程是審計學專業、會自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等財務會計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審計學專業學生需要學習經濟法。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需要考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財經法規、會計基礎這三門課,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會計人員的必備證書,因此,會計從業,跟初級會計,中級會計之間有密切聯系。
Ⅳ 2020年注冊會計師《經濟法》和《審計》科目怎麼學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學習方法
因為經濟法是獨立於整個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幾乎沒有什麼關聯,所以就不存在關聯學習記憶法,這導致了經濟法的學習思路與注冊會計師考試中的其他科目完全不同。首先,經濟法結合了民法、商法、法理學、知識產權法等多項內容,不是傳統意義上單純的經濟法,且考試題目較為復雜,短時間內無法掌握。這就需要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學習全面,深入、准確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而且經濟法中的題目不斷更新,單純依靠刷題很難遇到相同題目,所以大家在備考經濟法時不能夠投機取巧,一定要踏踏實實的學習教材,掌握基礎知識,才能順利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
注冊會計師《審計》學習方法
審計這門課程與日後執業會計的工作內容息息相關,大家千萬不能輕視。審計照比於注冊會計師的其他科目來說,教材更難理解,教材上的知識點晦澀難懂,大部分同學在初次接觸這門科目時感到無從下手,青藤小編建議大家如果很難自己理解教材上的內容,可以選擇一個注會輔導班,按照專業老師的講解去吃透教材,可以更加快速地理解科目。審計這門科目考題通常計算題較少,但是考點密集,考生在作答時一定要果斷細心,如果遇到看了幾遍仍舊沒有頭緒的題目果斷標記好跳過,為後邊的主觀題節省時間,等到整張卷面都完成後再來鑽研這些不會的題目,拿到可以拿到的分數,不要在不會的題目上浪費時間。
更多注冊會計師考試最新資訊、備考干貨、每日習題等,小編都會及時進行更新,請大家關注起來。
Ⅳ 我還去考注會經濟法會計審計呢,感覺審計第一遍看了不知講什麼....痛苦中.
如果審計你是第一年考
我建議你不要當作重點。
如果想保全的話,學會計和經濟法吧。
因為你有會計基礎,經濟法本事記憶的東西比較多,以你目前的情況,這兩門是有希望的。
Ⅵ 注會考試咨詢:請問第一年是報考會計+審計好還是會計+稅法+經濟法好
看你從事的工作跟會計有沒有關系啊,如果有關系,那麼建議先報會計和審計,因為你對這塊比較熟悉,稅法和經濟法都需要背的,如果你工作跟會計沒有關系,那就報稅法經濟法吧
Ⅶ 簡述《經濟法》課程對審計專業的意義
功利性一些說,考會計師有經濟法,而會計是審計基礎,學審計的一般也考會計師
Ⅷ 我打算考明年的注會,考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這四科,我應該按什麼順序學習四科分別用多長時間來復習啊
會計是審計的基礎來,自考過會計後再考審計,稅法和會計可以一起考。如果時間充裕,經濟法也可以一起考。經濟法不要死記硬背,反復的看理解了就容易了。稅法也不需要背,但是要理解,同時要掌握主要稅種的計算。會計是耗時最多的,也是要理解的,光看注會教材往往很難理解,最好聽一下聽力,我個人推薦張志鳳的聽力。
Ⅸ 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稅法和審計一起考怎麼樣
你好,如果你學習能力幹得上,可以試試,不過學習量比較大。否則,可以版先報考經濟法權和稅法,因為這兩科聯系比較大,也相對簡單。不過後期考別的科目可能就得更多花時間了。報考容易,但每天堅持看書、完成規定的任務就難了,重在堅持!
希望有所幫助。
Ⅹ CPA經濟法需要學習兩遍嗎只學習一遍可以嗎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會計是基礎,審計是關鍵,財管是難點,稅法是先決條件,經濟法比較超然,風險管理最好在審計之前。
會計難度大。需要一定會計基礎知識,所以沒有基礎的人最好看看企業會計學、新准則應用指南,准備必要的知識基礎;另外要注意一點的是學習會計之前要認真看看稅法中企業所得稅的規定,因為會計中涉稅處理尤其是遞延所得稅處理是個難點也是重點,從會計和稅法的處理實質和差異入手才是學好暫時性差異的關鍵。
稅法意義重。稅法的處理原則雖然和會計趨同了很多,但是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處理原則,實際發生原則直接導致了和會計的差異,從而引起了遞延所得稅的發生。掌握好遞延所得稅就能把會計一半左右的知識點聯系起來,重要性不容小覷。
審計具有決定性作用。拿下會計和審計以後,注會考試便沒有太大難度了,審計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需要一定的會計基礎。審計工作是在會計工作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會計基礎一定要有。審計可以做好兩年通過的打算,因此會計和審計一起報考的時候,重點在會計上,審計只為了混個臉熟,不要指望一年通過。
財管、經濟法和風險管理:就簡單了。有了之前考試歷練,你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實力,剩下的幾個科目基本上沒有問題了,財管是稍微有難度。首先有了會計和稅法基礎,財管中籌資、投資、價值評估、成本核算等章節內容可以基本搞定了,難度降低不少,尤其是對於租賃內容的理解,而這些內容是之前內容的綜合運用,難度是相當高的。另外風險管理和經濟法難度並不大,雖然和其他科目聯系並不是很緊密,但是本身學習起來並不費力。而且經濟法和風險管理這兩個科目都適合在考前三四個月學習,另外是有了其他科目的經驗,剩下的這兩個科目基本上沒有難度可言。
綜合階段測試:綜合階段測試屬於順理成章的事情,綜合階段測試雖然綜合了各個科目的內容,但是考試畢竟是考試,實務方面的也會點到為止,有專業階段的知識基礎和適當的學習學習,每個人都能夠勝任綜合階段考試的要求。所以應對綜合階段考試重要的不是專業知識,而是應對考試的信心!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