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觀經濟學計算題8
(1)廠商實行三級價格歧視的均衡條件是MR1=MR2=MC。..........(1)
由於Q1=12-0.1P1,所以MR1=120-20Q1。.....................(2)
由於Q2=20-0.4P2,所以MR2=50-5Q2。.......................(3)
從TC=Q^2+40Q,得到MC=2Q+40=2(Q1+Q2)+40=2Q1+2Q2+40。.....(4)
由式(1)-(4),得:Q1=3.6,Q2=0.4,MR1=MR2=MC=48。
同時還可以得到:P1=84,P2=49,π=TR-TC=TR1+TR2-TC=146。
(2)兩個市場統一定價時候,均衡條件是MR=MC。...............(5)
這里,由於Q=Q1+Q2=(12-0.1P)+(20-0.4P)=32-0.5P,可得MR=64-4Q...(6)
由式(4)、(5)、(6)得到:Q=4。
同時還可以計算出P=56,π=TR-TC=48。
(3)比較以上(1)和(2)的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將該壟斷廠商實行三級價格歧視和在兩個市場實行統一作價的兩種做法相比較,他在兩個市場制定不同的價格實行實行三級價格歧視時所獲得的利潤大於在兩個市場實行統一定價時所獲得的利潤(因為146>48).這一結果表明進行三級價格歧視要比不這樣做更為有利可圖.
② 鍾根元微觀經濟學第八章這道選擇題 x和y收入效應都是正的。為什麼它是正常商品
正常商品: 隨著收入增加而增加消費的商品是正常商品。它表現為高位的無差異曲線與高位的消費可能性線相切。正常商品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必需品和奢侈品。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必需品隨著收入的增加,其增加的幅度越來越小;奢侈品隨著收入的增加,其增加的幅度越來越大。
低檔商品: 低檔商品是消費者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對該種商品的需求量的商品。
從上圖可以看出,消費者在2007的時候消費X相同,Y增加,這表明消費者在2017年的名義收入和實際收入(購買力水平)是增加的,Y隨著收入增加而增加,是正常品,A沒錯。
關於X,首先能確定的不是吉芬商品,因為替代效應並沒有發揮作用。那麼X是正常商品還是低檔商品,這個無法確定,因為可能受個人偏好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