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發展經濟學翻譯

發展經濟學翻譯

發布時間:2021-01-17 02:22:34

❶ 英語翻譯證怎麼考

一、報名方式:

1、網上提交報名信息表

2、提交照片和身份證掃描件(僅北京地區考生)

3、列印考生報名信息表

4、繳費

5、列印(領取)准考證

二、參考書:

《英語口譯實務》、《英語口譯、合能力》、《英語筆譯實務》、《英語筆譯綜合能力》、歷年的真題,等都是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考試的重點為實際動筆、動口的能力,書籍僅僅只做參考。

三、水平: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分為四個等級,即:資深翻譯/一級口譯、二級口譯、三級口譯。

1、資深翻譯:長期從事翻譯工作,具有廣博科學文化知識和國內領先水平的雙語互譯能力,能夠解決翻譯工作中的重大疑難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對翻譯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重大貢獻。

2、一級口譯、筆譯翻譯:具有較為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較高的雙語互譯能力,能勝任范圍較廣、難度較大的翻譯工作,能夠解決翻譯工作中的疑難問題,能夠擔任重要國際會議的口譯或譯文定稿工作。

3、二級口譯、筆譯翻譯: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雙語互譯能力,能勝任一定范圍、一定難度的翻譯工作。

4、三級口譯、筆譯翻譯: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和一般的雙語互譯能力,能完成一般的翻譯工作。

(1)發展經濟學翻譯擴展閱讀

考試科目設置: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分為四個等級,即:資深翻譯、一級口譯、二級口譯、三級口譯。

各級別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均設英、日、俄、德、法、西、阿等語種。各語種、各級別均設口譯和筆譯考試。

各級別口譯考試均設《口譯綜合能力》和《口譯實務》2個科目,其中二級口譯考試《口譯實務》科目分設「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2個專業類別。報名參加二級口譯考試的人員,可根據本人情況,選擇《口譯實務》科目相應類別的考試。

各級別筆譯考試均設《筆譯綜合能力》和《筆譯實務》2個科目。

❷ 中翻日 比較正式的文體 (翻譯,日語)

日本國土面積約37.7萬平方公里,其中4/5為山地與丘陵;約為中國國國土面積的1/25,人口約1.3億,約為中國人口的1/10。
「日本の國土面積はおおよそ37.7萬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で、中國の國土面積の約1/25であるが、そのうち、山地と丘陵地帯は4/5を占めている。人口は約1.3億人で、中國人口の1/10になる。」

但是,以2002年為例,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約為4.8萬億美元,約合40萬億人民幣,次於美國的8萬億美元, 居世界第二位。人均3萬多美元,居世界前列;
「一方、2002年を取り上げてみると、日本のGNP(國民総生產)は4.8兆USドル、人民元に換算すると約40兆RMB(人民幣)、アメリカの8兆USドルに次ぐ世界第2位、一人當たりは3萬以上USドルになり、世界のトップになる。」

同年 ,中國國民生產總值9萬億人民幣,約為1.1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900美元,居世界較靠 後的位置。就是說,平均一個日本人生產的價值,相當於33個中國人。此外,日本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國民儲蓄總額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金融大國和最大的債權國。
「同年、中國のGNP(國民総生產)は9兆人民元、約1.1兆USドル、世界第6位、一人當たりにすると900USドルになり、世界のランキングで見るとかなり後ろになる。言い方を変えれば1人の日本人は33人の中國人に相當することになる。また、日本の外貨備蓄は世界一、國民貯蓄総額も世界一で、世界第一の金融大國及び債権大國である。」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擁有的美國國債達2000多億美元,對外的純資產金額為8910億美元,是居第二位的德國1818億美元的4倍多。這些數據都讓我覺得驚訝,究竟是怎樣的經濟體制才能日本經濟如此發達,我充滿了好奇心。
「20世紀の90年代までは日本がアメリカの國債を2,000億USドル以上、対外純資產金額は8,910億USドル保有し、2位に付けているドイツの1,818億USドルを4倍も大きく引き離している。これらのデータ(數字)を知り私が驚くばかり、どのような経済體制で、日本の経済をここまで発達させたのかは私がその真相を知りたくて興味が満ちている。」

而在如此發達的經濟情況下,日本全國各地保持著較小的貧富差距,並且很好得運用了社會福利制度來彌補經濟高速發展留下的後遺症。
「それだけ経済狀況が進んでいても、日本全國各地の貧富の格差は比較的に小さい范囲に保って、社會福利をもうまく利用して高度発展に殘した弊害を補っている。」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其國情與日本有較大的區別,但如今的中國,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
「中國は発展途上國であり、國情は日本と比べてかなり異なっているが、現在、中國の経済成長は(世界金融危機の影響が受けながらも、)依然として持続している姿勢が劣っていない。」

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 急需解決的問題,例如貧富兩極分化嚴重,低所得人群比重較大,以及因為貧困產生的「社會剝奪」和「 社會排斥」現象,而這些現象的持續惡化將導致社會矛盾加重,經濟發展滯後,最終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勿論、高度経済成長の同時に多くの問題點も現れている。例えば、貧富格差の拡大、それによる多くの低所得群眾層の「社會剝奪」及び「社會排斥」との現象が生ずる。その現象が長く続くと社會的な矛盾を増して、経済発展の沈滯を招いてしまう悪循環となる。」

為了實現國民經濟快速、平穩增長,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同時也要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縮小貧富差距,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實現共同富裕。必須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而以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現有的社會福利制度並不完善,不足以對付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如不能得到有效緩解,將不利於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國民経済がより迅速、且つ安定して増して行き、先進國との距離を縮めて行くために、経済成長のプロセスの中で、貧富格差の縮小やいろんな社會問題を解決しながら、國民全體を共に裕福な生活に導いていか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それを実現するために、社會福祉制度及び保障制度などを改善する必要がある。中國における今の狀況を見ると現行の社會福祉、保障制度は充分とは言えず、経済成長期に伴い、絕えずに出てくる様々な問題に対応は出來なくなっているのである。これらの問題がスムーズ、有効的に緩和されないと、健全な、高速的な経済発展の実現に逆らってしまうだろう。」

作為鄰邦的日本,無論在經濟方面還是在社會福利制 度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本人想通過在日本的學習,親身體會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差異,對高速發展的日本經濟以及此種經濟狀況下的的貧困現象,社會排斥現象深入研究,分析與此相對應的國家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對比中國的社會現狀,學習日本的先進理論,希望回中國以後為中國的社會福利事業做出貢獻。
「日本は近隣の國として、経済の面にしても、社會福祉、保障制度にしても何れ世界トップの位置にする。自分は日本での學習を通じ、自ら先進國と発展途上國との経済レベルの違いを感じ、高速発展の日本経済及びその経済狀況における貧困、社會排斥現象に応じた社會福祉、保障制度ついて深く研究、分析を行い、中國の社會現狀と比較し、日本の先進理論を取り入れ、帰國後、中國の社會福祉事業に貢獻したいと望む。」

研究內容
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通過對凱恩斯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原理的學習,廣泛研究其他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深入探究以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經濟。
二:在對日本經濟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對日本現存的社會問題進行研究,結合日本目前所擁有的社會保障制度與國家福利體系,學習發展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三:對比以中國為例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狀況以及社會問題,結合一,二中學習的經濟理論和日本的情況,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法。
我想只有理性的國家管理、成熟的社會機制、深謀遠慮的國際競爭戰略與策略,才可以讓日本的經濟如此發達。帶著對日本經濟的許多疑問和想要深入探究的迫切心情,希望可以參加院生考試,有機會對此進行學習。
「研究內容:
主に下記の三つの部分に
一:ケインズ學說及びマルクス主義経済學原理の學習を基本に、その他の経済理論や経済學、応用経済學をも広く研究を行い、日本が代表する先進國の経済を深く探究する。
二:日本経済に関してある程度の理解を有する上、日本の現存する社會問題に取り込み、現行の社會保障制度、國家福利體系と結び付きながら學び、研究を行う。
三:中國の例に発展途上國の経済狀況及び社會問題と比較し、上記、一、二に學んだ経済理論と日本の狀況に結び付いて、自分の観點及び解決方法を示す。

私は理性のある國家管理、成熟した社會の仕組み、先見の明のある國際競爭戦略と方策があるからこそ、今日(こんにち)の日本経済の発展に導いたと思う。
私はその日本経済に対する多くの疑問(と不思議)を抱えながら、早く研究に入る切迫感を持って、大學院の受験を希望し、この勉強をしたいと強く思う。」

❸ 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歷史用英語怎麼翻譯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economics

❹ 經濟學方面的外文翻譯

才50分啊,大哥一萬字的話,我在市場上能賣50多塊錢,算了,學雷鋒吧,不就一萬字英文嘛,這有啥啊,切~

❺ 發展經濟學, 英文翻譯是什麼

development economics
發展經濟學自
graal improvement or growth or development.
逐步發展、提高、前進。
bourgeois economics
資產階級經濟學
ecological economics
生態經濟學
economics of animal husbandry
畜牧業經濟學
economics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基本建設經濟學
economics of proctive forces
生產力經濟學
ecational economics
教育經濟學
forestry economics
林業經濟學
health economics
衛生經濟學

❻ 高分懸賞:求一片文稿,可以演講7到10分鍾,最好是英語的,中文的也無所謂,我自己可以翻譯

也是網上找的,摘錄如下僅供參考啊:

一、會計學與經濟學的關系
1.會計學與經濟學的起源。根據會計史學家的研究,人類最早的會計行為始於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產生的原因在於出現了剩餘物品。會計學的建立一般有以下幾個標志:會計實踐活動逐漸豐富、會計理論有了較大發展、會計理論著作逐步問世。一般認為會計學正式建立的標志是義大利數學家帕喬利於1494年在其著作中首次記載了復式簿記法。西方會計史學界認為,該著作的問世使整個會計界從純實務性的研究中擺脫出來,開始朝著會計理論研究的方向發展,以此為起點,會計才逐步成為一門學科。事實上,僅憑此就認為會計學科已經創立是不合理的,因為這並不是獨立的會計學著作,而更多的是一種描述。Peragallo通過研究發現,在1559年至1795年間,西方出現了關於簿記的評論文章,也正是在這個期間,復式簿記法的應用擴展到了其他類型的組織,人們開始將簿記作為一個學科進行理論研究。庫恩提出「科學共同體」概念的前提就是要有一批科學家就科學問題進行專門研究,這說明會計研究是會計學產生的必要條件。因此,可以把18世紀中後期作為會計學形成的標志。
自從人類的生產活動出現以來,經濟活動就出現了。我國的經濟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以前,西方的經濟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埃克倫德和赫伯特把經濟理論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前古典經濟學時期、古典經濟學時期、新古典經濟學時期和20世紀,考察范圍的上限就是古希臘時期。把前古典經濟學時期的相關理論作為經濟思想來源進行考察是合理的,但作為經濟學進行研究是有問題的,原因在於這些思想僅僅是一些商人或實業家的實踐經驗和政策主張,並沒有上升到作為理論進行專門研究的層面。一般認為,亞當·斯密在1776年發表的《國富論》是經濟學成為一門學科的標志,從此經濟學脫離哲學、政治學正式成為一門學科。
因此,從起源上來看,會計學的創立至少不會晚於經濟學。會計學在經濟活動中依賴數學和統計學得以發展並獨立,經濟學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依賴哲學、倫理學得以發展並最終獨立,經濟學並未對會計學造成直接的影響。葛家澍研究了會計學與經濟學的關系,他認為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學是從理論上研究人們的經濟活動,會計學是從數量上運用名義貨幣來描述人們的經濟活動,經濟學注重質的研究,會計學注重量的描述。
2.經濟學成為會計學的學科來源。從起源上看,經濟對會計學沒有造成影響,作為簿記的會計學獨立成科不比經濟學晚;從發展結果來看,經濟學一開始就著眼於經濟活動中的微觀和宏觀兩方面,而會計學主要著眼於經濟活動的微觀方面;經濟學的目標是富國強民,主要關心收入和價格是如何形成的,而會計學的目標是真實記錄和反映經濟過程和結果,並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微觀主體的管理活動。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這是一種邏輯關系,但「經濟學越發展會計學越重要」顯然不是一種邏輯關系。專家們一直在爭論會計學是屬於管理學還是經濟學,現在一般採用折中的辦法來定義:會計是通過收集、處理和利用經濟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規劃、組織、控制和指導,促使人們權衡利弊、比較得失、講求經濟效果的一種管理活動。最早明確地把經濟學引入會計學和會計工作的應該是美國經濟學家坎寧,他主要運用經濟學的觀點來研究會計問題。利特爾頓認為:「從本質上看,會計學不容置疑地帶有經濟學屬性,而它又明顯具有統計學的特徵。」瓦茨和齊默爾曼的《實證會計理論》就是建立在經濟學基礎上的經驗性會計文獻的重要理論和方法;司各特的《財務會計理論》就是基於信息經濟學來構建的;馬克思的《資本論》對我國早先會計學基本理論的研究有決定性影響;劉峰的《科斯定理與會計准則》、伍中信的《產權與會計》等著作都是應用西方現代經濟理論研究會計學的成果
經濟學之所以成為會計學的學科來源,是與經濟學的迅速發展密切相關的。從19世紀開始到20世紀末,經濟學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學科,也成為一門爭議頗多、議題越來越廣泛的學科。而會計學由於受其自身性質的影響,它的發展遠沒有經濟學發展快
二、經濟學對會計學的影響
1.理論方面的影響。葛家澍認為,從歷史上看,一些較早的會計理論都與經濟學分不開。最早的會計理論是受到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的影響,後來又受到制度經濟學分支的重要影響。但這只是他的主觀判斷,尚未找到確鑿證據。「至少從現代經濟學誕生之日起,經濟學便與會計學有著密切的聯系。會計學的每一次思想創新及新理論學派的創立,都與經濟學中的新概念、新思想的出現有著時序上的對應性和內容上的關聯性。」經濟學對會計學理論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管理經濟學催生了「管理活動論」會計理論學派,信息經濟學催生了「信息系統論」會計理論學派,管制經濟學催生了會計干預主義思想,新制度經濟學催生了制度主義會計理論學派。葛家澍從西方會計理論中引入了經濟學的相關概念,他認為會計學主要從經濟學中移植了一些可用貨幣量化的概念,包括資本、資產、負債、收入、成本和收益等。目前流行於西方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基本上來自新古典經濟學,後來會計學中的一些概念(如資產、無形資產、重要性等)都受到制度經濟學的顯著影響。事實上,管理會計的概念(如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機會成本等)都來自經濟學,但是管理會計的理論基礎並不是經濟學。現代管理會計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以現代管理科學為基礎的、吸收了高等數學、運籌學、經濟學和行為科學的成果的綜合性交叉學科。
2.方法方面的影響。鮑爾和布朗於1968年將實證研究方法引入西方會計的理論研究中。1986年瓦茨和齊默爾曼出版的《實證會計理論》可以看成是運用經濟學實證方法研究會計實務的代表性著作。其實,經濟學的實證方法又受哲學的影響,實證方法並非經濟學原創。從總體上來看,經濟學最早對會計學產生影響的時間應該在20世紀20年代。自從坎寧在1929年發表《會計中的經濟學》後,經濟學理論開始進入會計學的研究領域。經濟學對會計學產生重要影響的時間應該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其標志是鮑爾和布朗在《會計研究》雜志上發表的經典文章;我國則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以1996年劉峰發表的《會計准則研究》一文為標志。西方經濟學理論對我國的會計學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國正處於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制度變遷的現實需要我們向西方學習,因而代理理論等經濟理論被大量引入會計研究,契約理論、人力資源理論也不甘落後。可見,經濟學對會計學造成了巨大影響。
三、會計學對經濟學的影響
根據強勢學科吸引律和學科間的學習律可知,經濟學並不是單方面強勢影響會計學,會計學也會對經濟學產生一定影響,筆者擬對此進行探析。
1.會計學對經濟學方法的影響。會計學對經濟學最主要的影響是在經濟學理論中引用了會計學的研究方法,並產生了國民經濟會計(或稱國民會計、總量會計或社會會計)。希克斯認為可以將會計學中把握企業經濟活動全貌的思路用於社會會計學的研究;20世紀30年代,理查德·斯通等人在凱恩斯的直接指導下,運用賬戶體系等對英國的國民收入進行估算,這種工作成為後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重要核算基礎。SNA主要採用復式記賬等會計方法,並運用企業會計報表對整個國家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余緒纓認為,國民經濟會計的內容雖然綜合性較強,但可看做是微觀經濟會計的「延伸」和「廣泛運用」,把其納入會計學科體系是恰當的。其實,一開始主要是由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研究國民經濟核算,其核算范圍也是經濟學所涉及的內容。西方經濟學的傳統均衡思想來源於經典力學,但總量分析方法應該來源於會計學的平衡原理。
2.會計學對經濟學其他方面的影響。會計學的核心是計量,計量的本質是精確或盡量精確地定量反映交易實質。經濟學從籠統的定性研究發展到力圖進行定量研究,可以推測是受到了會計學的影響。綜上所述,會計學對經濟學還是有一定影響的。丁庭選等認為,「總體上講,與經濟學對會計學的影響相比,會計學對經濟學的影響是相當微小的」。這明顯是過低估計了會計學對經濟學的影響。
四、會計學的發展趨勢分析
拉卡托斯主張用「科學研究綱領」作為標准來劃分不同的理論體系、評價科學的進步。科學研究綱領的內容包括「硬核」、「保護帶」、「反面啟示法」和「正面啟示法」四個相互聯系的組成部分。這四部分組成的理論結構就像一個原子結構一樣,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硬核是原子的內核,保護帶是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層,正面啟示法和反面啟示法是連接原子核與電子層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運用科學研究綱領理論,筆者認為會計學的發展應該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學內容的深化。會計學內容的深化就是對會計學「硬核」研究的深入。會計學的硬核就是計量,計量是會計學的基本屬性。從會計學的實踐來看,會計計量經過了實物計量和貨幣計量兩個階段。實物計量階段就是原始的計量階段,當時其並沒有與統計工作分開;在進入貨幣計量階段後,中間還夾雜著實物計量的內容,但是開始以貨幣計量為主,並逐漸有了獨立的會計工作。張文賢認為,會計正醞釀著從物本主義到人本主義的飛躍。也有學者認為,會計正在進入電腦會計、人力資源會計和社會責任會計的發展階段。把人力作為資源看待,並研究其計量方法,這是計量對象從物擴展到人的反映。管理會計的基本屬性也是計量,因而計量對象、計量方法、計量手段、計量結果以及會計信息的披露等就構成了會計學的硬核。會計學的核心概念有資產、負債、權益、成本、現值、記錄、報告等。從學科的硬核出發,信息系統論比管理活動論可能更接近會計的學科屬性。西方主流經濟學自阿馬迪亞·森把倫理學思想引入後,其研究范圍已被大大擴展,並引起人們對「經濟人」假設的種種思考。這可能預示著經濟學的根本性變革,但是經濟學的這種變化並沒有引起會計學的關注。這一方面說明經濟學對會計學的影響並不是全方位的,另一方面也說明會計學硬核的相對穩定性。
會計學的保護帶就是那些可以修改和調整的內容,具體包括記賬方法、組織程序、會計報表、附註、核算手段、會計政策等。其目的是保護計量屬性不受到侵害。許多學者運用實證會計理論對會計政策選擇展開了研究,他們通過剔除不符合會計目標的政策來得出合理的結論,這是試圖規定「反面啟示法」內容的反映。而規范研究則藉助歷史方法、倫理方法等把研究領域大多集中在「哪些政策是合理」的方面,這是試圖規定「正面啟示法」內容的反映。
馬克思無疑是最重視「人力」的學者,他認為價值是由勞動力創造的,勞動可以分為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而復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疊加。但是馬克思並沒有深入研究如何測算復雜勞動和簡單勞動。會計學將研究對象從物擴展到人是一個進步,但是把人作為「資源」進行研究,確定人力的價值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這方面,會計學應該發揮其在計量方面的優勢,深入研究人力價值的確定方法。
2.會計學發展的基礎。會計學發展的基礎無疑是會計實踐。閻達五等(2002)認為,未來會計理論的研究只有兩個出路:一是依靠資本市場;二是結合企業的實踐,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拉卡托斯把科學研究綱領分為進步的科學研究綱領和退化的科學研究綱領,並認為科學研究綱領的科學性是動態的、歷史的,是和發展聯系在一起的。「科學史一直是也應當是一部相互競爭的研究綱領的歷史,而不是也不應當變成一連串的常規科學時期:競爭開始得越早,對進步便越有利。『理論多元論』要優於『理論一元論』,在這一點上,波普爾和費耶阿本德是對的,而庫恩是錯的。」拉卡托斯運用哲學的語言正確地闡述了理論的漸變過程,同時他認為庫恩理論對漸變的重視不足。但筆者認為,關於漸變的紛爭遲早會轉變為一場革命,只有將拉卡托斯和庫恩的理論結合在一起才能描述唯物辯證法的質量互變規律。理論在漸變(量的變化)的過程中必然會發展成革命性的變化(質的變化),會計理論變化是常態,不變倒是例外。有些人把保護帶的變化列入革命性變化,筆者認為把硬核的變化稱為革命性變化更合理。以硬核的變化來看,會計只有兩次革命,即以實物數量為計量手段的會計革命和以貨幣為計量手段的會計革命。
3.會計學研究方向的邊緣化。學科的劃分是有缺陷的,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或工作的過程來完成一件事情,並不是哪一個學科所能勝任的。劃分學科是一種簡單認識事物的方法,目的在於限定本來很復雜的學科環境,減少不確定性。所以,如果認為學科就是一切,那是不合理的。也正因為如此,學科才會不斷變化,才會不斷分化又不斷綜合,並不斷從其他學科中吸取養分,使得研究方向不斷邊緣化。總之,會計學應該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根據實踐的需要深入研究會計學硬核,並力求發展為革命性的變化。但是,現在的會計學研究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步。筆者認為,需要在現有的硬核上不斷構築和調整其保護帶以適應實踐對會計學的需要,這應該是會計學研究的合理方向。

閱讀全文

與發展經濟學翻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