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西方經濟學曼昆十大原理

西方經濟學曼昆十大原理

發布時間:2021-01-16 22:20:29

經濟學中的有效率到底是什麼意思(曼昆 經濟學原理)

就是幾個邊際替代率相等 沒有帕累托改進的機會

⑵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和高鴻業的的《西方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曼昆的《經濟學》是我讀過的西方經濟學類最通俗易懂的。他在面對滯漲的時內候吸各家所長發展了凱恩容斯主義,屬於新古典凱恩斯主義,思想相當的了不起,書中案例也是深入淺出。個人感覺很適合初學者,即便你根本不懂微積分。
高鴻業的,我本身很尊敬這位經濟學家,但那本書實在是為了考研才看得,是因為是指定教材…個人感覺比較枯燥,需要一點數學底子。
個人更喜歡斯蒂格利茨的西方經濟學~

⑶ 關於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曼昆的經濟學是比較原版,國內大多數大學都會採用高鴻業的經濟學書,簡潔而富有實用性,建議先看看它,其次再深究曼昆的

⑷ 為什麼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和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內容差不多,但高鴻業的看起來難那麼多

目前通用教材中
平新喬的《微觀經濟學十八講》,屬於中高級難度的西方經濟學,涉及到諸多數理模型
范里安 《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 以及平狄克的《微觀經濟學》基本屬於中級經濟學的范疇
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有意識形態的考量,主要論述內容為初級經濟學,但論述中因為涉及到一定量的數理模型,所以可認為是初級偏中級的一本教材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涉及到很少的數理模型,主要論述通過文字完成,屬於難度較小的經濟學教材。

⑸ 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有什麼不同

曼昆是新凱恩斯主義的代表人物,在敘述經濟學原理的時候,偏向於視新凱恩斯主義為正統。比如工資和價格的粘性假設等。
高鴻業是中國人哈,側重於整體介紹各個西方主流派別的思想,介紹的時候會辯證的介紹新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主義等
大部分內容是相同的,個人推薦先看曼昆再看高鴻業的,畢竟新凱恩斯主義在西方經濟學里最有影響力。看懂了它再來看其他派別思想,也讓人不會混亂

⑹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和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有何不同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有大量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語言比較通俗易懂。包括了經濟學的基本內容或者典型的內容。

相比而言,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內容龐雜得多,許多現在不怎麼用的內容也也可以在裡面找到,有小網路的味道。比如關於基數效用理論的詳細討論。關於這些內容有沒有用不好說,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內容現在很少在主流經濟學教材進行討論了,但知道也無妨,可以擴展思維。

還有就是高鴻業的書語言高度精煉概括,難聽點說是乾巴巴的。幾乎沒有例子。最後一章也是抄襲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不過人家既然是編著,這樣做可能不算抄襲吧。?

如果考試要考高鴻業的,沒辦法,只能老老實實地看了,畢竟兩本書差別很是蠻大的,內容上,體系安排上。相比而言,高的書比較傳統。

⑺ 學習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完全可以,曼昆經濟學還是很有必要看的,有很多高鴻業那個版本裡面沒有的東西,能學到很多知識。

⑻ 關於西方經濟學(曼昆)的幾道題

1.這道題不抄考公式,考的是對彈性概念的理解。
(1)她總是用收入的1/3買衣服,說明收入增加1%時,衣服購買量也增加1%,那麼需求的收入彈性就是1。
(2)她總是用收入的1/3買衣服,但此時問需求的價格彈性,說明收入是不變數(掌握經濟學的關鍵是在解釋某變數時,要理解「其他條件不變」),我們假設收入3000元,總是用1000元買衣服,那麼衣服價格上升1%時,能購買衣服的量就下降1%(因為衣服價格乘以衣服數量總等於1000),於是需求的價格彈性為1.
(3)即使變成1/4,道理也是一樣的,需求的收入彈性和價格彈性都是1.

2. 腐敗的原因:
(1)權力的供給需求無彈性
(2)人們追求效用最大化
(3)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4)腐敗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
(5)市場機制不完善,資源配置不流暢,信息不對稱

閱讀全文

與西方經濟學曼昆十大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