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觀經濟學的思維特點有哪些
思維八個要點:(1)用稀缺資源生產物品是有代價的(2)個人的選擇是有目的回的(3)激勵至關重要(4)經濟學思答維是邊際思維(5)獲取信息是有代價的(6)經濟行為除了直接效應,通常還產生次要效應(7)物品和勞務的價值是主觀的(效用價值論)(8)檢驗的理論標準是理論的預測能力。
『貳』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主要特點
http://jmxy.hbue.e.cn/upload/htmleditor/2.ppt
看一下這個PPT
『叄』 培養經濟學思維還要提升哪些方面
經濟學的核心是統計學,經濟是通過統計學進行計量和分析的;要想整體上提高經濟學的分析水平就要對計量部分進行徹底的改造。
1,西方有標量
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它的優點的通過標量,我們看到經濟的內部空間結構,規摸、大小;它的缺點呢?就是沒有方向性。
中國學者有: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王見定 李穎伯
2、西方有:國民經濟指數、它的缺點呢?就的對經濟行業排列劃分的方法太單一。
中國學者有:自然資源指數、
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
王見定
【摘要】 首次引進「自然資源指數」概念,以此指數為依據,將國民經濟各行業有序地排列起來,排列的結果揭示了行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為政府的各種預測、決策提供強有力的可行工具。(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注釋:
關於自然資源指數計算的說明
自然資源的投入
計算公式:N(A)=——————(以貨幣單位進行計量)
總投入
3、西方有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 ,缺點是沒有統一,兩大科學體系混戰不休,不能整體上提高經濟學的分析水平;不能准確界定兩大體系各自的研究范圍。
中國學者有: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理論,
我們知道變數與隨機變數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當變數取值的概率不是1時,變數就變成了隨機變數;當隨機變數取值的概率為1時,隨機變數就變成了變數。
變數與隨機變數的聯系與區別搞清楚了,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關系就搞清楚了。以後,在描述變數時,大膽地使用社會統計學;在描述隨機變數時,就用數理統計學。如果在描述變數時非用數理統計學,那就是殺雞用了宰牛刀。
近70年,由於數理統計學的飛速發展,大有「吃掉」社會統計學的勢頭,尤其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幾乎認為統計學就是數理統計學。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王見定教授的研究已經說明了數理統計學永遠「吃不掉」社會統計學,今後的日子,將是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共存與互補。
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爭論可以結束了。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1998,墨西哥.
{9}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前沿科學,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肆』 經濟學思維方式是什麼
這是什麼東西?都要考慮一下經濟效果看看有什麼其他的劣勢
『伍』 經濟學中的思維定勢有哪些
所謂「1+1」思維定式,指的是經濟學人在考慮問題時總是只看到交換中的一種商品和一個交換者,而將另一個交換者和另一種商品完全置之度外的思維方式。然而,交換現象是2+2模式的,即由兩個交換者交換兩種不同的商品,而經濟就是由這一個個2+2組成的群體現象,換句話說,2+2是經濟的細胞。由此,所有的經濟學理論,如果不是從2+2出發而是由1+1入手,則勢必無法把握經濟現象的本質,難以導出經濟學的正確理論。
回顧傳統經濟學的一般概念,幾乎都是從1+1出發的,比如價格、需求量、供給量等等。假如價格是描述交換現象的,則它不可能只和一個人、一種物有關系,除非它不是描述交換的。對於描述交換的價格來說,現實中和理論上都應該從「交換比例」來界定這個概念。這就是說,經濟學理論上不應該存在「商品的價格」這種措辭,因為單一商品無所謂價格,只能說「A商品兌換B商品的價格」,就像匯市上常說的「美元兌日元」、「歐元兌美元」一樣。
當然,我們也知道,大眾俗語中「某商品的價格」其實質是該種商品和貨幣商品的交換比例。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由於貨幣的價值尺度功能(盡管現在的貨幣體系中,這種功能已經盪然無存),這種說法之中,包含著對商品價值的計量。正是因為如此,馬克思式的價格概念都是對商品的價值計量的概念,因此馬克思才會說「價格=價值量」。但是,僅僅看到一般商品和貨幣商品這種特殊交換形式中的價值計量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它無法解釋易貨貿易、准貨幣和貨幣的交換(股市、券市)、貨幣和貨幣的交換(匯市)等等更一般的交換形式。馬克思在價格究竟是對單一商品的價值計量還是對兩種商品的交換比例兩者之間搖擺,最終倒向了前者。(參閱鏈接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787)
西方經濟學中的價格概念通常是以「代價」的思路出發的。但是,這個「代價」不過是對價格另起一個名字。從其進一步的解釋可以看出,它依然是1+1式的思維模式,即只考慮一個人取得一種商品的代價,而且解釋不清楚究竟是生產這個商品所耗費的代價還是從他人那裡通過交換獲取商品支付的代價。
西方經濟學的「需求量」概念,通常是在不對「價格」做任何解釋的前提下定義的,大概是認為「價格」人人皆知無須贅述,但現實是這個似乎人人皆知的概念幾乎是人人迷茫的。「需求量」概念中強調「在一定的價格水平下」,但是,我們知道,對於一個單一商品來說,沒有「價格」可言,除非能夠否認「價格是交換比例」這種認識。
西方經濟學中的「需求量」講的是交換中單一交換方對本不屬於自己所有的商品的需求,至於為何要視擁有不屬於自己的商品的另一方對自己要讓渡出去的商品的需求於不顧,西方經濟學從來都是懶於解釋和不屑一顧的。這種做法,實質上和西經倡導的「公平交換」原則是背道而馳的,將交換中一方的需求和需求量莫名其妙地忽略掉,何談「公平」、「平等」?進一步而又相聯系地,這種無理由的忽略使得被忽略的一方交換者變成了無需求、無思想的機械人,而非西方經濟學視為基本假定的「理性人」。(閱讀鏈接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6318)。
有許多人陷於1+1思維定式無法自拔,對2+2的模式提出反詰:如此簡單的「需求量」概念你怎麼就理解不了?不是理解不了!而是其中深刻的內部邏輯矛盾不可協調所致。大家對此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完全是出於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體系的思維結果,而現實是,我們無法將交換的2+2模式簡化為1+1;無法否認價格即交換比例的「2+2」式的概念。
如果認識到1+1思維方式的錯誤,我們就應該回到2+2的正確道路上來。這個道路即是,不要再用一個交換者對一種商品的需求來定義「需求量」;不要再用一個交換者對一種商品的供給來定義「供給量」,也沒有屬於一種商品的所謂「商品的價格」存在。如此一來,建立在錯誤的供求均衡概念之上的西方經濟學除了《終結》之外還有什麼出路?
『陸』 經濟學思維的特點
經濟學思維八個特點:(1)用稀缺資源生產物品是有代價的(2)個人的選擇是有目的的(3)激勵至關重要(4)經濟學思維是邊際思維(5)獲取信息是有代價的(6)經濟行為除了直接效應,通常還產生次要效應(7)物品和勞務的價值是主觀的(效用價值論)(8)檢驗的理論標準是理論的預測能力.
希望能夠幫到你,還望採納,謝謝!!
『柒』 經濟學思維方法有哪些
經濟學理論就是邊際分析,因為理論假設了人們的決策是通過比較預期的額外收益和預期的額外成本做出的,收益和成本都是站在決策者所處的邊界上來衡量的。在經濟決策中,除了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
萬事萬物都是互相聯系的,所有事物都依賴、受限於其他事物。而經濟學中的理論不能用「 非此即彼」的常識性的思維方法來思考,而是綜合各方面因素系統、全面、整體來理解;
總之,從個人到社會、從微觀到宏觀、從主流的觀點到 非主流的看法、從歷史到現實,經濟學的力量就在於它是一種思維方式。
……
『捌』 經濟學思維方式是什麼呢有什麼用嗎
好的經濟學思維,能夠幫助一個理性的成年人更加清晰地認知這個世界,更加理智版地對待這個世界。
我認權為,經濟學思維方式包括以下幾方面,有的是常識,有的是顛覆常識的常識,但其實並不需要多麼復雜的專業訓練,也不是非要專業人士才能掌握:
1、競爭的概念
:競爭不消失,只轉化形態。
2、交易的概念
:交易提高凈幸福。
3、機會成本的概念:天下絕沒有免費的午餐,號稱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
4、理解價格是如何產生的,理解利息的概念。
5、邊際概念和邊際效用遞減公理。
6、理解產權的概念。
7、理解貨幣數量論。
8、理解制度和組織的巨大作用。
『玖』 什麼是經濟學思維方式
易學思維的方式很多,不知道你說的這個經濟學指的到底是哪方面的。
『拾』 經濟學的基本思維方式包括哪四個方面
沒有這個說法,不是公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