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中各種曲線

經濟學中各種曲線

發布時間:2021-01-16 10:54:29

⑴ 微觀經濟學高鴻業 有哪幾條曲線必考啊

供給曲線,需求曲線,彈性曲線,各種有關邊際的曲線,各種成本曲線。反正版在微權觀經濟學裡面,曲線和計算是最重要的,書上的各種曲線都必須弄清楚。應為在任何一幅圖裡面,都可以牽涉不止一種曲線,所以你的各種曲線都必須弄清楚。

⑵ 微觀經濟學中MU曲線的問題

它就是想表達MU函數是總效用函數U的導數。但這句話會帶來誤解,其實你根本不用扣那麼深,如果按照它的解釋,商品消費量是離散,那麼中點上的半個消費品它又如何解釋,如此定義一個所謂半個點上的MU曲線上的值又有何意義?
如果是要理解,你可以直接將總效應曲線看作連續函數,邊際效用曲線MU曲線則是它的導數曲線,x的MU值對應x的U值。但如果你只是要做那些無聊的題,就是(u2-u1)/(x2-x1),MU值便是增加一單位所帶來的效用u2-u1,這個值被記在了(x2-x1)這段變動的中間值上,參考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⑶ 經濟學中的各種曲線和含義各種字母的含義

A --(1)總的(Aggregate),如總需求AD、總供給AS,(2)生產中的技術水平 B--不確定,有預算(Budget)或債券(Bond)等 C--消費(Consumption) D--需求 如需求沖擊(Demand shock) E--均衡(Equilibrium) e--匯率(exchange rate) F--不確定,有外國直接投資(FDI)、凈要素支付(NFP)等 G--政府購買支出(Goverment purchases) H I--投資(Investment)。也用於國民收入(NI) 或消費價格指數(CPI)等 J K--資本(captial) k--1、乘數 2、人均資本 L--貨幣需求(Liquidity) ,也用於勞動(Labor) M--1、貨幣及貨幣供給(Money) 2、進口(import) N--就業量。也用於國民生產總值(GNP) O P--價格總水平(Price level) 也用於國內生產總值(GDP) Q--數量(Quantity) q--參見托賓q理論 R r--利率(intrest rate) S--儲蓄(Saving) s--儲蓄率 T--稅收(taxation) t--稅率 U--失業量 u--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V v-- 加速數 W-- 1、財富(Wealth) 2、工資(Wage) w--工資率 X--出口(export) Y--國民收入、國民產出或GDP等 Z又被稱為發展型相對剝奪感理論。當一個社會的價值能力和人們的價值期望均在提高,但社會的價值能力由於某種原因而有所跌落,從而導致價值期望和價值能力之間的落差擴大時,就會產生發展型相對剝奪感。它常見於發展中的或處於改革中的社會。戴維斯運用相對剝奪理論解釋革命的起源。

⑷ 經濟學中,收入--消費曲線是什麼意思

收入消費曲線:
實際上是這樣一條曲線,它將向右上方移動的消費可能性線更高位置的無差異曲線的切點連接起來。這條線因此成了其每一點都代表收入增加、人們的滿足程度的相應增加的軌跡。收入消費曲線指消費者均衡點的聯系,隨著消費者收入的變化,消費者的均衡點的連線。
簡介:
收入消費曲線是指在兩種商品的價格水平之比為常數的情況下,每一收入水平所對應的兩種商品最佳購買組合點組成的軌跡。兩種商品的價格水平之比為常數意味著消費可能線的斜率一定。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變動,消費可能線會發生平行移動。每一條消費可能線均會與一條無差異曲線相切,其切點就是消費者的最佳消費點,也就是兩種商品的最佳購買組合點,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就形成商品的收入消費曲線。

⑸ 經濟學上的洛倫茲曲線的具體定義

洛倫茲曲線,也譯為「勞倫茲曲線」。就是,在一個總體(國家、地區)內,以「最貧窮的人口計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對應各個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點組成的曲線。

為了研究國民收入在國民之間的分配問題,美國統計學家(或說奧地利統計學家)M.O.洛倫茲(Max Otto Lorenz,1876- 1959)1907年(或說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洛倫茲曲線。



(5)經濟學中各種曲線擴展閱讀:

洛倫茲曲線的特點

1、當洛侖茲曲線為45°角的0A線時,人口比重增加一個單位,相應的收入比重也增加一個單位,這表明每個人的收入相同,即收入分配是絕對平均的,直線0A成為絕對平均線。

2、當洛侖茲曲線為0BA折線時,人口比重在增加到100%前,收入比重保持0不變,當人口比重一達到100%.收入比重馬上達到100%,這表明所有收入集中在一個人手中,而其他人的收入都為零,即社會收入分配是絕對不平均的,0BA折線稱為絕對不平均線。

3、在現實生活中,資本在各經濟部門之間的分配絕對平均化或絕對不平均這2種極端現象是不存在的;相反,不均等,有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正常的,一般情況是介於二者之間,即洛侖茲曲線是一條介於絕對平均線和絕對不平均線之間的一條曲線。



⑹ 微觀經濟學里的重要曲線圖

效用無差異曲線、產量無差異曲線、需求曲線、供給曲線、等產量線、LAC曲線、SAC曲線、MC曲線、還有TC 、AVC ……重點:IS-LM曲線。主要理解就行了。很簡單,希望幫到你

⑺ 經濟學中比較重要的曲線圖都是哪些

基尼系數,微笑曲線,提供曲線,供給-需求,IS-LM,IS-LM-BP,微觀經濟學中的那些市場的圖,完全競爭市場,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模型,哈伯格三角形,塔洛克四邊形(主要是研究生產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以及社會福利損失),古諾模型等

⑻ 總結 經濟學里的所有重要「曲線」「理論」或者什麼重要的以人名命名的類似~

學習西方經濟學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西方經濟學屬於純理論性的學科,它所包括的知識也基本上是比較模式化的,也就是說,相對於政治經濟學它聯系實際的東西比較少,能與實際聯系起來的地方主要是宏觀部分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通貨膨脹理論、開放經濟理論部分等章節。另外,西方經濟學中理論模型很多,要引起注意。下面具體談幾點: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圖形。可以發現,整個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是由一系列的圖形貫穿起來的,幾乎每一章、每一節都有圖形,而且,要想闡述一個原理,沒有圖形配合是做不到的。因此,在復習時,我把每一個圖形都畫在一個本子上,圖形旁邊還加註上有關圖形的解釋和說明,以及圖形所代表的政策含義。總結在一起以後,就可以常常拿出來看一看了,仔仔細細地看懂每一個圖,並且牢記。許多題目即使沒有要求畫出圖形也可以利用圖形幫助解答的。
其次,重要的概念要進行理解記憶。一般的專業課考試中都有名詞解釋,按常理說這屬於基礎題,是給你分得的,所以不能丟分。對這些重要概念,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背出來,還是要首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可以用自己的話說的。
最後,知識的掌握要系統化。這一點也尤其重要。因為西方經濟學中涉及到許多不同的學派,不同學派的理論模型、觀點、政策主張都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很可能會出題讓你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所以在學習中,要有意識地去聯想記憶,看到一個學派的因素分析時,要回想一下其他哪個學派也在這一領域有分析,異同點在哪裡。比如,消費理論就包括凱恩斯、弗里德曼、莫迪利亞尼等,貨幣需求理論包括貨幣數量說、貨幣交易說、凱恩斯的流動性陷阱等,廠商理論中包括四種廠商類型,它們之間的需求供給曲線、均衡狀態、均衡條件以及效率的比較等。從而我們能夠看出,這些理論之間的相關性是很大的,因此,在復習的時候,你也要體現出這一方面的偏向。你可以把這些相關聯的知識點也都總結在一個本子上,總結的過程也就是你去理解、系統掌握它的過程。

1,三面等價原則
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
2,國內生產總值(GDP)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間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3,國民生產總值(GNP)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全部國民在一定時間內(通常為一年)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4,GDP=GNP-NFP(國外凈要素支付)
NFP=外國對本國的要素支付-本國對外國的要素支付
GDP=C+I+G+(X-M)
C,消費(支出)。I,投資(固定投資,存貨投資)。G,政府購買支出。X-M,凈出口。
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5,兩部門經濟:C+I=Y=C+S I=S
三部門經濟:C+I+G=Y=C+S+T I=S+(T-G)
四部門經濟:C+I+G+(X-M)=Y=C+S+T I+(X-M)=S+(T-G)
6,消費函數:表示消費和收入關系的函數。
7,APC+APS=1 MPC+MPS=1
8,投資函數:表示投資與利率關系的函數。
資本的邊際效率准則:資本邊際效益大於等於利率
9,乘數定義:是一個倍數,是用來表示自變數增加引起的因變數增加倍數的概念。
應用前提:(1)存在未得到利用的資源(2)投資與儲蓄的決定相互獨立(3)貨幣供應量適應支出增加的需要
10,加速原理:在原有資本存量已充分利用且技術不變的情況下,產量的增長引起的投資的加速增長。
應用前提:(1)無過剩的生產能力(2)技術水平長期不變(資本產出比不變)(3)不考慮預期(4)生產設備供給及時
11,國民收入決定模型:僅包括產品市場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12,政府對總支出的影響途徑(1)政府購買(2)稅收(3)轉移支付
13,支出收入模型的理論意義:解釋了一定條件下支出水平變動對收入或產出水平的影響,說明了總需求對總收入的決定性作用。
現實意義:為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了依據(1)鼓勵消費(2)鼓勵投資(3)積極的財政政策(4)轉移支付(5)限制進口
14,IS曲線表示:產品市場上均衡利率與均衡國民收入之間的關系(反向)。
總需求增加,IS曲線右移。
15,貨幣需求動機: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
16,貨幣供給量: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點上所保持的不屬於政府和銀行的通貨與銀行存款總和。
17,LM曲線表示:貨幣市場上均衡利率與均衡國民收入之間的關系(正向)。
交易需求變大,LM曲線向左移動,投機需求變大,LM曲線向右移動,貨幣供給量變大,LM曲線向右移動。
18,總需求:在一定價格水平上,經濟社會對產品和勞務總的需求量。
19,長期總供給:在每個企業都發揮了生產能力,而且經濟實現了充分就業時,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供給量。
20,短期總供給:生產要素價格不變,尤其是工資率不變時物品與勞務的總供給量。
21,影響總供給的因素:潛在產出能力、生產成本。
22,失業者:一定年齡范圍內,願意工作而沒有工作並且在尋找工作的人。
中國:具有非農業戶口,在一定的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無業而要求就業,並在當地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待業登記的人員。
23,自然失業率:是充分就業時的失業率,也是在維持通貨膨脹率不變時的最低失業率。
24,奧肯定律:失業率與國民產出成反比。
25,失業的有利影響:
(1)對就業勞動者形成外在壓力,克服惰性、提高效率。
(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通貨膨脹壓力。
(3)可以比較靈活地適應經濟的發展、周期變化和需要。
(4)實現整個社會勞動力的最優配置。
26,失業對策:周期失業:刺激需求,抑制供給;自然失業:提供培訓、提供信息、反對歧視、消除障礙、鼓勵工作。
27,通貨膨脹: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張。
28,通貨膨脹率:平均物價水平變動的百分比。
29,國民生產總值折算數:衡量組成國民生產總值的所有物品與勞務的平均物價指數。
30,通貨膨脹的原因:(1)貨幣過量說(2)需求拉上說(3)成本推動說(4)供需混合推進說(5)結構性通脹說(6)慣性通脹說(7)抑制性通脹說(8)外國輸入說
31,貨幣的價值:一定量的貨幣所能購買的物品與勞務。
32,通貨膨脹的影響:
一、對收入和財富分配的影響
(1)在工資率既定的條件下,發生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時,短期內有利於僱主,不利於雇員。有利於生產者,不利於消費者,尤其不利於只有固定收入的人。(2)在利率既定的條件下,發生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時,有利於債務人,不利於債權人,有利於銀行,不利於儲戶。(3)在發生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時,對財富儲存形式的影響:有利於實物形式,不利於貨幣形式(4)在稅率既定的條件下,發生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時,有利於政府,不利於普通民眾。
二、對資源配置的影響
三、對產出和就業水平的影響
(一)較高的通貨膨脹率長期中弊大於利:1、投資率下降2、產業結構失衡3、商品流通秩序混亂4、企業管理水平下降5、金融領域壓力增大6、國際收支失衡
(二)通貨膨脹對提高就業和產出有利的前提:1、未達到充分就業之前2、通貨膨脹是未被預期的3、通貨膨脹是溫和的
33,經濟增長: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增長是指國民產出的增加,嚴格地講經濟增長是指潛在國民產出或生產能力的提高。
34,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素:自然資源、勞動、資本、技術進步。
35,新經濟增長理論的要點:A、以新制度經濟學的發展為背景而產生的理論。強調制度安排和政策選擇、強調勞動分工、強調與經濟史的一致性。B、將知識積累和人力資本增長引入經濟增長模型中,認為專業化的知識和人力資本的積累可以產生收益遞增,從而使總的規模收益遞增。C、將技術進步內生化。a、知識源於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進行投資決策的努力,知識的增加與人們為之付出的資源成比例。b、知識(技術)可以提高投資收益,具有遞增的邊際生產率。c、投資促進知識積累,知識積累又促進投資,是一個良性循環。d、知識發現或技術創新需要以對它的壟斷力做激勵。D、對在增長中各要素作用的認識: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主要取決於知識積累、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水平。E、對外開放和參與國際貿易能加速增長。
36,經濟周期:是指經濟活動的擴張與收縮反復交替出現的波動現象。
37,經濟周期形成原因:(1)熊比特的創新理論:經濟周期是創新導致的、新舊平衡狀態轉換完成的過程(2)弗里德曼的純貨幣理論:銀行信用的交替擴大與收縮引起經濟周期(3)卡爾多經濟周期模型:投資與儲蓄不相等引起經濟周期(4)乘數—加速數模型:乘數原理和加速數原理的相互作用引起經濟周期(5)理性預期經濟周期模型(6)心理經濟周期(7)太陽黑子理論(8)政治性經濟周期理論
38,宏觀經濟政策的四大目標:充分就業,物價穩定,持續增長,國際收支平衡。
39,四大目標之間的矛盾: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的矛盾,充分就業與持續增長的矛盾,持續增長與物價穩定的矛盾,充分就業與收支平衡的矛盾。
40,充分就業預算盈餘:在政府既定的稅收和財政開支結構下,社會經濟處於充分就業狀態時,應該有的財政預算情況。是判斷財政政策是否積極的標准。
41,貨幣政策的基本手段:(1)公開市場業務(2)調整貼現率(3)調整法定準備金率
42,宏觀經濟政策實施的原則:(1)相機抉擇(2)合理搭配(3)內外兼顧
實施的注意點:(1)時滯問題(2)局限性問題(3)負作用問題
43,費雪方程式:MV=PY
44,劍橋方程式:M=KPY
45,薩伊定律:A 供給創造需求 B 貨幣中性 C 市場機制可使資源充分利用
46,凱恩斯革命含義:(1)理論的革命 A 否定薩伊定律,提出了「需求決定供給」 B 批判「二分法」,統一了實物經濟和貨幣經濟理論(2)分析方法的革命:總量分析(3)經濟政策觀念和設計的革命:A 觀念上:反對自由放任,強調國家干預 B 設計上:重點—財政政策,目標—充分就業,途徑—調節總需求
47,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能形成支出的需求。
48,三大心理規律:邊際消費收益遞減,投資邊際收益遞減,流動性偏好
49,凱恩斯理論概要:充分就業是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均衡的最佳狀態。由於受三大心理規律的影響,人們的收入不能全部轉化為需求,使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不能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政府必須運用財政和貨幣手段對需求進行管理,刺激消費和投資。
50,現代貨幣主義:出現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末,以現代貨幣數量論為理論基礎,理論要點是貨幣的重要性,貨幣數量的重要性,貨幣政策的重要性。
51,供給學派以薩伊定律和拉弗曲線為理論支柱,主張(1)減稅(2)削減政府開支、平衡預算(3)減少政策限制、發揮企業創造性(4)恢復金本位制、制止通貨膨脹
52,新凱恩斯注意以保羅.薩繆爾森為代表,理論特色是(1)使微觀與宏觀緊密結合(2)綜合了各學派的理論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中各種曲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