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經濟學中比較優勢的解答
本國在生產衣服上有比較優勢,外國在生產食物上有比較優勢。
例:本國全部生回產衣服答,共有1單位衣服,外國全部生產食物,共有4單位食物,本國用衣服交換外國食物。
在本國,衣服和食物的比是4/3,所以交換的比例應大於4/3,在外國,衣服和食物的比例是2/1,所以交換的比例應小於2/1.現在假設交換比例為1.5,這樣兩國都可以從貿易中獲利。
本國用一單位的衣服換取外國1.5單位的食物,獲利為1.5*6-8=1單位的勞動
外國用1.5單位的食物換取本國1單位的衣服,獲利為1*4+2.5*2-8=1單位的勞動
❷ 國際經濟學 絕對優勢與比較優勢
亞當斯密於《國富論》中最早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指各國在生產同樣產品時,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異所導致的各國之間生產優勢的不同,因此各國專門生產本國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產品。比較優勢理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中提出,是用國與國之間生產同一產品相對勞動生產率優勢解釋國際貿易原因的理論。兩者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共同點:
A:無論是絕對優勢理論還是比較優勢理論都屬於技術差異論的范疇。技術差異論,是指各國在生產同一產品時勞動生產率不同所造成的國際分工。
B:都採用了比較的方法來闡述原因。
C:都建立在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上,勞動生產率的引進使國際貿易的原因從自然要素領域轉到了生產領域,如果沒有差異,則沒有比較,因此差異是基礎。
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並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不同點:
A:假定條件不同:絕對差異論的假定條件是全世界只有兩國,都能生產兩種產品,一國在一樣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另一國,另一國在另一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此國;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一國兩件產品的勞動生產率都高於另一國,在此基礎上兩種理論對國際分工進行解釋。
B:比較內容與方法不同:絕對差異論比較是直接在二者中選出誰好誰劣,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
C:適用范圍不同:絕對差異論只能說明各國分別在某一種或某幾中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高於其他國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較優勢理論還可以解釋當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都高於他國時國際貿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慮到相對技術優勢,但同時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為這種理論在假定時只考慮生產力的投入,並認為勞動力的轉移勞動生產率不變,以及從靜態角度考慮國際分工。
D:有絕對優勢一定有比較優勢,有比較優勢不一定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是同一產品一國對另一國的優勢,是內生的,而比較優勢理論是同一國一產品對另一種產品的優勢,是外生性的。
❸ ,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定理具體內容是什麼
就是美國一天能生產1萬台電腦、或者8萬輛自行車,中國一天能生產6000台電腦、專或者6萬輛自行車。 那麼無論屬是電腦還是自行車,美國都有絕對的優勢。而一個國家既需要電腦又需要自行車。 如果美國又生產電腦又生產自行車,他每生產2萬輛自行車就得少生產2500台電腦。而中國每生產2萬輛自行車才少生產2000台電腦。因此中國自行車有比較優勢(盡管其絕對量上是劣勢) 這樣美國就可以只生產電腦、中國就只生產自行車,然後美國用2200台電腦換中國2萬輛自行車,兩國都得到了好處。 比較優勢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會產生國際貿易,說明貿易對兩國都有好處。
❹ 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是的含義是什麼
比較優勢: 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版)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權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理論建立在嚴格的理論前提下:
1, 兩個國家,兩種產品或兩種要素;
2, 國家之家存在某種特徵差異;
3, 各國的比較利益的靜態不變的,不存在規模經濟;
4, 自由貿易是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進行的,以物物交換為形式;
5, 生產要素在一國國內可以自由流動,在兩國間則不能流動;
6, 不存在技術進步,資本積累和經濟發展。
然而,比較優勢說許多假設過於苛刻,不符合經濟現實。由於完全自由競爭的假設、生產資料在國內自由流動和在國際間完全不能自由流動的假設、資源充分利用和充分就業的假設都不符合經濟現實。因此在這種嚴格條件下論證和理論很難作為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指導原則,這樣比較優勢說的普遍適用性就值得懷疑。
❺ 微觀經濟學 比較優勢
你好!答案是A,比較優勢是相對成本較低的產品,對於貝塔,生產穀物比阿爾法成本高20%,但生產牛肉比阿爾法高30%,所以生產穀物具有相對優勢。經濟數學團隊幫你解答,請及時採納。謝謝!
❻ 微觀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我1小時能做 1個麵包 2個饅頭 你能做2個麵包 2個饅頭
那你該做什麼呢?因為專時間有限只有1個小時屬 所以你該做麵包 而我該做饅頭
我做1個饅頭 要犧牲0.5個麵包 而你做一個饅頭要犧牲1個麵包
所以做饅頭我有比較優勢 做麵包你有比較優勢 做麵包和包子你都有絕對優勢
❼ 微觀經濟學,能舉幾個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例子嗎要詳細說明啊。
貿易主要是來比較優勢,很基礎的貿源易理論,李嘉圖的年代就有說明。
具體的要看可以參考一般的國際貿易的課本最前面幾章,或者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
比如:a一小時寫100個軟體或擦200塊玻璃,b一小時寫50個軟體或擦20塊玻璃。
絕對優勢:a每一項都比b強
比較優勢:相對來說b在寫軟體上更有優勢,因為擦玻璃效率更糟糕。
❽ 國際經濟學 比較優勢 絕對優勢
國際經濟學,我覺得他的優勢就是他可以學到一些國外的一些運行的模式,這樣有利於對比中西方的差距。
❾ 誰能幫我理解一下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 原理
a飯做抄得好,b菜種的好,那麼就讓a只做飯、讓b只種菜。a需要的菜由b提供、b需要的飯由a提供。這樣兩人都能享受到最大利益和最大產出。(即a不僅可以做出最好的飯,也可以通過交換得到最好的菜。對b也是如此。)這就是利用各自的優勢做適合自己的事,通過交換同時得到其他最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