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的區別
計量經濟學,是對經濟學的作用存在某種期待的結果,它把數理統計應用於經濟數據,以使數量經濟學構造出來的模型得到經驗上的支持,並獲得數值結果。它不同於經濟理論和數量經濟學,也不同於經濟統計學。
統計學所研究的問題,主要是收集、加工並通過圖表的形式以展現經濟數據。這也是經濟統計學家的工作。他們是收集國民生產總值,就業、失業、價格等數據的主要負責人。這些數據從此構成了計量經濟工作的原始資料。但是,經濟統計學家的工作卻到此為止。他們不考慮怎樣用所收集來的數據去檢驗經濟理論。當然,如果他們考慮的話,他們就變成計量經濟學家了。
B. 計量經濟學和統計學的區別
很多人都說分不清統計和計量的差別,我一下子也說不清楚。當年學概率和統計時都是為了日後學習計量,更深入的統計做什麼、怎麼搞我也是一頭霧水。上次中秋和幾個留學生朋友一起吃飯,其中一個統計學博士提到,經常有人問他一些估計量的一致性和收斂性問題,他有些不知所措。後來翻到計量經濟學的教材,才發現只要是統計量,計量經濟學家們都要討論一下一致性、收斂性。他認為這就是統計和計量的差別之一。最近在翻閱Angrist的新作「Mostly Harmless Econometrics」,發現這位大牛有這樣一段論述: Two things distinguish the discipline of Econometrics from our older sister field of Statistics. One is a lack of shyness about causality. Causal inference has always been the name of the game in applied econometrics...
The second thing that distinguishes us from most statisticians-and indeed most other social scientists-is an arsenal of statistical tools that grew out of early econometric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how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in a system of linear simultaneous equations. The most powerful weapon in this arsenal is the method of Instrumental Variables (IV), the subject of this chapter...
關於因果的討論其實就是說計量經濟學背後有經濟理論支撐,而單純的統計只能就數字說數字,道不出背後的故事。第二點是說線性聯立方程在計量工具發展中的重要性。IV的出現是應對供給函數和需求函數的估計應運而生,SUR以及3SLS也是,但是其他的呢?貌似Angrist誇大了聯立方程的重要性。實際上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實證研究還是單方程模型。
C. 有大神知道概率論,計量經濟學和統計學之間有什麼聯系和區別嗎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概率論:是研究隨機現象數量規律的數學分支。隨機現象是相對於決定性現象而言的。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生某一結果的現象稱為決定性現象。例如在標准大氣壓下,純水加熱到100℃時水必然會沸騰等。隨機現象則是指在基本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一次試驗或觀察前,不能肯定會出現哪種結果,呈現出偶然性。例如,擲一硬幣,可能出現正面或反面。隨機現象的實現和對它的觀察稱為隨機試驗。隨機試驗的每一可能結果稱為一個基本事件,一個或一組基本事件統稱隨機事件,或簡稱事件。典型的隨機試驗有擲骰子、扔硬幣、抽撲克牌以及輪盤游戲等。事件的概率是衡量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量度。雖然在一次隨機試驗中某個事件的發生是帶有偶然性的,但那些可在相同條件下大量重復的隨機試驗卻往往呈現出明顯的數量規律。
統計學:是一門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它的使用范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計量經濟學: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統計資料為基礎,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與電腦技術,以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數關系。主要內容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理論經濟計量學主要研究如何運用、改造和發展數理統計的方法,使之成為隨機經濟關系測定的特殊方法。應用計量經濟學是在一定的經濟理論的指導下,以反映事實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用經濟計量方法研究經濟數學模型的實用化或探索實證經濟規律。
所以他們的聯系就是:統計學需要概率論的相關數據,計量經濟學需要用到統計學的相關方法。
如果我的回答解決了你的問題,請及時採納。
D. 計量經濟學,經濟統計學,數理經濟學之間有什麼區別
經濟統計學是統計學在經濟領域中的運用,而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統計學的必修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涉及到最小二乘估計等統計學工具在經濟學中的運用,因而用的軟體也比較多。
計量經濟學,是對經濟學的作用存在某種期待的結果,它把數理統計應用於經濟數據,以使數量經濟學構造出來的模型得到經驗上的支持,並獲得數值結果。它不同於經濟理論和數量經濟學,也不同於經濟統計學。
經濟理論所作的陳述或假說大多是定性分析的。例如,微觀經濟理論聲稱,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可望增加對改商品的需求量,即經濟理論假設商品價格與需求量之間具有一種負的或逆向關系。但此理論並沒有對這兩者的關系提供任何數量度量,也就是說,它沒有說出隨著商品價格的某一變化,需求量將會上升或下降多少。計量經濟學家的工作就是要提供這一數值估計。換言之,計量經濟學對大多數的經濟理論賦予經驗內容。
數量經濟學的主要問題,是要用數學形式(方程式)表述經濟理論而不去問理論的可度量性或其經驗方面的可論證性。如前所示,計量經濟學的主要興趣在於經濟理論的經驗驗證。我們將看到,計量經濟學家常常使用數理經濟學家所提出的數學方程式,但要把這些方程式改造成適合經驗檢驗的形式。這種從數學方程式到計量經濟方程式的轉換需要有許多的創造性和實際技巧。
經濟統計學的問題,主要是收集、加工並通過圖表的形式以展現經濟數據。這也是經濟統計學家的工作。他們是收集國民生產總值,就業、失業、價格等數據的主要負責人。這些數據從此構成了計量經濟工作的原始資料。但是,經濟統計學家的工作卻到此為止。他們不考慮怎樣用所收集來的數據去檢驗經濟理論。當然,如果他們考慮的話,他們就變成計量經濟學家了。
E. 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1、計量經濟學的重點不在於解決單純統計方法上的問題,因為有統計學家在做。計量的重點在於,當無法進行實驗時,如何解決模型的內生性問題。即,如何通過觀測到的數據正確識別模型中的系數並進行因果推斷。這是它最大的特點,也是它本身擁有的經濟學血統所決定的。
2、概念上講:
統計學是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它的使用范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計量經濟學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統計資料為基礎,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與電腦技術,以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數關系的一門經濟學學科。主要內容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理論經濟計量學主要研究如何運用、改造和發展數理統計的方法,使之成為隨機經濟關系測定的特殊方法。應用計量經濟學是在一定的經濟理論的指導下,以反映事實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用經濟計量方法研究經濟數學模型的實用化或探索實證經濟規律。
1、通過概念可以明顯看出字面差別,統計學更像是類似數學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工具性是它的標簽,誰用誰拿。而計量經濟學更像是一個學科內的方法,有用的時候才上。
2、統計學在意義上是非常廣泛的,統計學裡面的對數據的處理方法是計量經濟學的基礎,當經濟理論與統計方法結合後就是計量經濟學了。
F. 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區別和聯系!在線等,快!
統計學是一門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它的使用范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計量經濟學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統計資料為基礎,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與電腦技術,以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數關系。主要內容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理論經濟計量學主要研究如何運用、改造和發展數理統計的方法,使之成為隨機經濟關系測定的特殊方法。應用計量經濟學是在一定的經濟理論的指導下,以反映事實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用經濟計量方法研究經濟數學模型的實用化或探索實證經濟規律。
所以他們的聯系就是:計量經濟學需要用到統計學的相關方法。
G. 計量經濟學,經濟統計學,數理經濟學之間有什麼區別
不是一門課。計量經濟學是數學、統計技術和經濟分析的綜合,是以數理經濟學和數理統計學為方法論基礎,對於經濟問題試圖對理論上的數量接近和經驗(實證)上的數量接近這兩者進行綜合而產生的經濟學分支。回歸分析是統計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在自然科學、管理科學和社會經濟等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計量經濟學與經濟統計學決非一碼事;不同於我們所說的一般經濟理論,盡管經濟理論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數量特徵;計量經濟學也不應視為數學應用於經濟學的同義語。
H. 怎樣理解計量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經濟統計學,數學的關系
計量經濟學是對理論經濟學、經濟統計學以及數學的綜合運用及延伸。
計量是經濟理論,數理經濟,經濟統計與數理統計的混合物,但是它值得作為一門單獨的學科來研究。經濟理論所做的陳述或假說大多數是定性分析的。
計量經濟研究必須以經濟理論和經濟運行機製作為建立模型的理論依據;統計資料是建立和評價計量經濟模型的事實依據;數理統計方法是計量經濟研究過程中的主要建模工具。
理論經濟學是由經濟學基本概念、范疇與范疇體系組成的理論體系。
數量經濟學是要用數學形式表述經濟理論而不去問理論的可度量性或其經驗方面的可論證性;
經濟統計學的問題主要是收集,加工並通過圖或表的形式以展現經濟數據,數理統計提供了許多研究工具。
(8)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的關系擴展閱讀:
最近20年,政策評估計量經濟學方興未艾,為政策評估提供了基於實際經濟數據的方法,已被應用於評估發達國家各種公共政策。
如最低工資法對就業的影響、就業再培訓政策對收入的影響、反歧視法對少數族裔就業的影響、福利政策對男女工人失業持續期的影響等。
政策量化評估還可為政府精細化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比如,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克法登在上世紀70年代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和對調查數據進行計量建模,准確預測出通勤人員使用在建的舊金山地鐵系統的比例,成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成功案例。
I. 計量經濟學是什麼它與統計學有何區別
統計學是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它的使用范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經濟學的核心是統計學,經濟是通過統計學進行計量和分析的。經濟統計學(計量經濟學)是社會統計學的一個分支。
J. 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的區別
計量經濟學屬於統計學.
是統計學的一個小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