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否定馬克思經濟學

否定馬克思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1-15 18:08:00

㈠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經濟學原理是不是已經被推翻了不適用了嗎

(1)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許多挫折和失誤歸根結底是由於對我們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和面臨的基本國情認識不清造成的。我們黨提出了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表明:第一,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不發達階段。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我們黨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制度,提出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以及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解決了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建設的性質、動力、戰略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問題.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莫定了基礎。

(2)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DXP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3)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改革既不是對原來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的修補,也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否定。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是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我國生產力發展的傳統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實現中國經濟及社會的現代化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在改革的方式上,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一切從實際出發,把改革、發展和穩定結合起來,循序漸進地向前推進。在判斷改革成效的標准上,就是要遵循「三個有利於」標准,即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相結合的新的體制,就是會使市場機制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我們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論和政策,如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形式並存;公有制實現形式應該而且可以多樣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系,發揮兩個積極性;把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等。

(5)關於對外開放的理論。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閉關鎖國只能導致落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大膽借鑒和學習資本主義先進經驗的同時,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

(6)關於經濟發展戰略的理論。改革開放之初,DXP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實現溫飽;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達到小康;第三步,到2l世紀中葉再翻一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實現經濟發展戰略過程中,黨的領導集體提出了一系列正確的理論和政策: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提出了「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正確處理速度與效益的關系;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㈡ 什麼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

國內的教科書里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剩餘價值論,即剩餘價值是雇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是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真正來源。它把資本家排除在社會生產力之外,否定了資本家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有意挑動階級斗爭,製造社會動亂。

對於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資本主義的學者有很多不同解釋,但都認為資本家也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資本家的非直接性生產勞動,主要是抽象勞動,如人員僱傭、生產計劃安排、產品開發和銷售、擴大再生產、融資等等有關的對工廠的經營管理活動,與工人的直接性生產勞動一樣創造了商品的價值。資本家的勞動主要體現在腦力勞動方面,與工人的勞動不同之處只是他們多半沒有和工人一樣直接憑體力用手做出有形的產品來。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在揭露資本家的剝削上有一定程度的正確性。賺取了利潤的資本家多少佔有了別人的部分勞動成果,但要具體細分出來非常困難。因此,完全閉口不談腦力勞動同樣創造了社會價值,更不談資本家的非直接性生產勞動也創造了價值,有意含混不清地把資本家的利潤全部說成是剩餘價值,把資本家描繪成是剝削壓迫工人階級的寄生蟲,也體現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較為膚淺和片面。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適應,社會生產才能順利進行,社會財富才會增加。資本家和工人都是生產力的組成部分,正確認識兩者的作用,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才能共同創造社會財富。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就是因為允許資本主義的存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資本家和工人的貧富差距,不宜在基層企業內部進行調整。這極不利於企業的經營管理。這種差距只能由政府和社會來調整。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和人民一直在做方面的工作,有很多可貴經驗可供我們借鑒。正確處理好資本家和工人的關系比用暴力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好得多,它有利於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從而為建設共同富裕的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個人感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忽略了資本家也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可能不利於今天的社會發展。

㈢ 一方面,西方哲學家為啥否定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經濟學家哲學家有極力推崇馬克

一方面,西方哲學家為啥否

㈣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根本任務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根本任務是揭示經濟規律 。

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經濟規律的客觀性: 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一樣,具有客觀性:

1、經濟規律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基礎上產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這里講的經濟條件包括生產力水平、生產關系、市場條件等等。

2、經濟規律的作用是客觀的,無論人們對它認識或不認識,它都會按照自己的要求發揮作用。

人們在經濟規律面前可以發揮主觀能動作用:

1、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按經濟規律的要求辦事;

2、人們可以研究各種經濟條件下經濟規律的作用,結合現存的經濟條件,選擇和利用經濟規律對自己有利的實現形式。

(4)否定馬克思經濟學擴展閱讀:

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主要有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分析方法,以及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方法相結合的研究與敘述的方法等。

1、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變化過程,從而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本質及其發展運動的本質。

2、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

研究政治經濟學,還必須運用科學的抽象法。科學的抽象法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方法的統一,它是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進行的。

3、科學思維邏輯方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科學思維邏輯方法,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時,按照經濟范疇的邏輯關系,從比較簡單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逐步上升到比較復雜的具體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闡明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邏輯發展進程。

歷史方法,則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時,按照它的歷史發展的真實進程來把握其規律。

㈤ 關於一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問題

這里有一篇可能完全符合你的要求,但字數好像不是很多,不知可否。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與中國經濟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質是科學地揭示客觀經濟規律,揭示經濟規律也是經濟學的基本任務,成功的認識經濟規律,便可以利用經濟規律能動地改造世界,為人民大眾謀利益,對經濟規律認識的越深刻、越全面,行動就越自由,越能發揮主動能動性,從而在實踐中達到更好地實現經濟利益的目的。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亦稱唯物辯證法,在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法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規律,研究社會經濟運動,揭示其本質及規律,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把辯證唯物論原理應用於研究社會歷史問題,把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和更替,看作一種客觀必然的歷史過程,用它來評價社會經濟制度的先進和落後,評價某一階級的進步與反動,看是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中起促進作用還是阻礙作用。

中國的經濟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幾個發展時期(而我們的課本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的分析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符合馬克思主義辯證、全面的看問題的方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研究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直接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生產活動叫做商品生產,商品的出現標志著封建社會的開始。

商品的二因素就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的有用性,即能滿足人民的某種需要的屬性,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比如糧食可以吃、衣服可以禦寒、遮體、鋼鐵可以造機器武器等,使用價值是商品必須具備的一個首要因素,沒有使用價值的物品,不能成為商品。不拿來進行交換,也不是商品,也就是說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只有用來交換的時候才是商品。

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糧食和衣服被作為商品大量的交換,在封建社會初期它大大的促進了社會發展,在中國封建社會強盛之時,國與國也有大量的商品交換活動,例如「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期,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到一定階段,貨幣產生了。最初有戰國的刀幣、小銖等,發展到後來由白銀、黃金、珠寶等稀有物品作為貨幣。

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出現的貨幣的本質和職能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的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完全一致,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品的商品,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這就是貨幣的本質,它的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在我國的封時期也得到了具體體現。尤其是世界貨幣,在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國家敗落,清政府用白銀買了大量的武器,依然戰敗,後來的戰爭賠款,向別國借款等。充分體現了貨幣的作用。

價值規律的基礎內容和客觀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進行等價交換。

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和存在,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在封建勢力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壓制之下,艱難的發展,由於資本主義的出現,勞動力開始大量的成為商品,很多沒有土地的人開始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中國的資本家也是通過榨取勞動者的剩餘價值致富的,資本主義的資本分為兩部分:一為不變資本,一為可變資本。不變資本是用來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可變資本用來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和動機是追求盡可能多的剩餘價值,為達到這一目的,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擴大和加強對僱傭勞動和剝削。資本主義的生產的實質就是生產的剩餘價值,中國的資本主義生產實質亦如此。

剩餘價值規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全部過程,在中國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資本主義走到了盡頭。

新中國建立以後,中國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剝削問題。紙幣本身沒有實際價值,是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使國家對宏觀經濟的控制和引導更加有力有效。

為促進經濟發展,中國先後進行了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強有力的推動措施,從而為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引進了經濟發展所必須的生產資料。在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的現代,新生產工藝、新生產理念的引進對激活全國經濟有巨大的作用,在改革開放以後,科技人員愈來愈成為主要勞動者,電子計算機和監制的自動化機械體系日益成為主要的勞動工具,合成材料和擴展型資源正在成為主要勞動對象。

當今社會出現高失業這一現象,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原理,應客觀的面對這一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每一個國家都需要龐大的失業隊伍存在,這支失業大軍會有利地促進社會發展,當有新興行業時它們會馬上進入其中促進新興行業發展,失業大軍本身的地位,亦會激發非失業者的工作態度促進社會生產。當然事物總有兩面,如果失業大軍過於龐大,就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比如失業者的生活保障,失業者的人生引導等,如處理不當會起社會動盪,所以正確的處理失業者是一個迫切的問題。

下面的是論文了,你自己看吧,有些還是挺有用的。

論文字數太多,給你發鏈接:
http://www.lunwenwang.com/Article/tech/xslw/200507/16222.html

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3507

http://www.cpeer.org/shell/main?appHandler=cencms&pageHandler=metainfo&id=ABC00000000000001712

下面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專題網站,很多資料,對你會有幫助。
http://www.cpeer.org/shell/main?appHandler=cpeer&pageHandler=main
參考資料:做作業可以,但記得尊重版權,切不可將來發表哦。

㈥ 怎樣看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引進和借鑒西方經濟學方面取得很大進展。那麼,還要不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它是不是應該退役,下課了呢? 一 政治經濟學的名稱並不是馬克思的首創,它最早出自法國重商主義經濟學家蒙克萊田的《獻給國王王太後的政治經濟學》一書。政治經濟學誠然與政治有著密切關系,但是它是研究涉及國家和社會的經濟問題的學說,並不是政治加經濟的意思,更與極左的突出政治無關。所以政治經濟學也可稱經濟學,但不必諱言甚至廢棄政治經濟學這一名稱。 馬克思生在德國,在當時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完成了《資本論》這部政治經濟學的偉大著作,從而在批判地繼承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資本論》的副標題和該著的前身都叫「政治經濟學批判」。所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地域上說也是一門西方經濟學,一門西方的無產階級經濟學。不過它後來在俄國、中國等東方國家傳播、發展,並取得全國的指導地位。我們現在所說的西方經濟學則是指古典的、庸俗的、當代的非馬克思主義的資產階級不同流派的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重要部分,它是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的運用和體現,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就不能不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著作。馬克思用畢生精力撰寫的,由恩格斯編篡完成的巨著《資本論》,是政治經濟學的歷史總結,系統、嚴密、完整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是經濟學發展至今最偉大的理論著作、最高水平的學術成果。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就不能離開「老祖宗」,不能不學習《資本論》和其他馬克思主義的原著。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不清楚,還談什麼創新和發展。由於《資本論》這部巨著博大、精深,很多人包括理論家和領導人在它面前望而卻步,是可以理解的。對於不是專門研究政治經濟學的人選讀一些馬克思著作和嚴謹的政治經濟學教材,來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也是可行和有效的。 政治經濟學是一門高度概括的、綜合性的理論經濟學,它是研究生產關系發展規律的科學。要求他直接回答一切具體經濟問題,顯然是不合理的。如同自然科學中的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關系一樣,政治經濟學是所有經濟學科的基礎學科。除了政治經濟學,經濟科學還有各類分枝,有部門經濟學、經濟管理和經濟核算方面的應用經濟學、計算經濟學、技術經濟學等。政治經濟學和這些經濟學科是基礎和分枝的關系,它們又各自擔負著不同的使命。拿經濟統計學來說,它的目的是用統計數字來說明經濟的實際狀況和發展規律,它要研究的是如何提供科學的統計方法和數學模式。這當然是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也不必要解決的任務。但是經濟統計學離不開政治經濟學基礎理論的指導。經濟成分的統計分析,離不開所有制理論;對商品價格的統計分析,也離不開價值規律的理論,離不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有人因浮躁之風和從實用出法,急功近利,當然覺得政治經濟學無用,這顯然是一種誤解。自然科學領域不是也存在忽視基礎理論研究的傾向嗎?理論要結合實際,基礎理論要為實用科學服務並不是要輕視理論、不要基礎科學。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切科學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是一切經濟學科的基礎。但是,它不可能直接回答應用經濟學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也不可能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中隨手找到回答今天實際問題的現成答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在19世紀,《資本論》第一卷出版於1867年。當時社會主義制度遠未產生,資本主義最為發達的英國與今天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也相差甚遠。現在要求馬克思的著作回答今天市場經濟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當然是不可能的。由此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靈,不是太不公平了嗎?不可否認,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具體結論,由於歷史條件的發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實際。一系列新現象、新問題也不可能在一百多年前就有現成的答案。這正是要我們用馬克思的觀點去著力研究的。馬克思、恩格斯去世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繼承人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在俄國、中國等地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進行了長期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走了不少彎路,在一些問題上產生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誤解和歪曲。有些理論和觀點,雖然為進一步探索提供了基礎,但是由於有的不符合社會主義的客觀規律,給社會主義實踐帶來了負面效應。今天,我們應該努力澄清、正本清源。不過,這些問題是學生沒有學習好、理解好,加上歷史條件的限制產生的,怎麼能歸咎於馬克思主義和它的創始人,甚至因此否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呢? 二 西方經濟學在當前我國是否已經成為、是否應該成為主流經濟學,有各種不同看法。但是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經濟學廣為引進和傳播是不爭的事實。應該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如何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呢? 引進和傳播西方經濟學是改革開放的客觀需要。過去對西方經濟學說也進行過介紹和研究。不過主要是為了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解,圍繞馬克思所引用和批判的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進行的。所以當時大學經濟系開設的課程叫「經濟學說史」。介紹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批判,不存在吸收和借鑒的意思。對於當代西方經濟學說則很少過問。 改革開放以來,在大量引進東歐經濟改革理論之後,當代西方經濟學隨之更多更快地被引進和傳播。長期封閉的國門打開以後,大量人員的交流,留學生的派遣,外國經濟學著作的翻譯出版,外國企業和外國管理模式的引進,為西方經濟學的引進和傳播創造了條件。首先,為了了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狀況和政府的經濟政策,必須學習和掌握西方當代的經濟學。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運行和經濟政策都是在一定的經濟學說指導下進行的。當代西方經濟學說流派林立,眾說紛紜。資本主義不同國家、不同時期處於主導地位的經濟學說和實行的經濟政策也各有不同。而且西方經濟學其實是各種理論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實用經濟學的總稱。所以西方經濟學的引進介紹,顯得量大面寬,也是可以理解的。其次,為了學習借鑒西方國家長期實行市場經濟的經驗和方法,需要學習和引進西方經濟學。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學習引用的是與蘇聯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經濟學說和經濟方法(如綜合平衡法、經濟核算體系)。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深化,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它們已經不再適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長期實行市場經濟,形成了完整的市場經濟體制,積累了系統的經驗,實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不同流派,正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上總結了西方國家市場經濟的經驗,形成了各自的理論和一系列具體的方法和模式。這些對我們缺乏市場經濟經驗的國家來說,無疑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有的則是實用有效的。在和西方國家經濟交往和開展國際競爭當中,更是必須了解和掌握的。 不過,在借鑒、引用西方經濟學說和管理模式的時候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對它們進行科學的評估、鑒別和實事求是的分析。這是因為西方當代經濟學是從資產階級的立場和資本主義的實際出發的,各派學說本身既有為資本主義服務的共同性,又有各自不同、相互矛盾的方面。它們既包含了正確反映市場經濟規律的內容,也存在著重大的缺陷和偏頗。要拿西方經濟學來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就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評估和鑒別,更要從我國實際出發來借鑒和吸收。西方資本主義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推崇和奉行的經濟學說也是不一樣的。他們實行的市場經濟也有自由市場經濟、社會市場經濟、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等的區別。新古典綜合派也好,貨幣主義、供給學派和理性預期學派也好,他們的觀點既有共同點,又各有差異,在經濟舞台上是你唱罷來我登場。發達的西方國家、亞洲的日本和「四小龍」、拉丁美洲和亞非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道路和政策趨向也各有不同。何況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正處在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怎麼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現成做法,不加鑒別的崇尚西方經濟學呢?為了正確評估和鑒別西方經濟學,就必須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因為它反映了客觀經濟規律,它是評估鑒別各種經濟學說的科學天秤。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人,也應了解西方經濟學,學習研究西方經濟學的更必須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有些基本觀點是共同的,是和馬克思主義對立的,我們不應該吸收。一個觀點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經濟人的一切經濟活動是由此出發的。馬克思主義並不否定個人利益。不過人的「本性」、人的利益是客觀社會歷史條件決定的,是發展的。為什麼奴隸主、封建主用極其殘酷的剝削手段來實現他的個人利益,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條件下用平等交換的手段來實現自己的個人利益,資本家要在勞動力等價交換的形式下剝削無產階級的剩餘勞動呢?而且,個人利益不能離開他人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必須服從集體利益,目前利益必須服從長遠利益。商品生產者為獲得個人利益,光靠坑蒙捌騙、假冒偽劣終究是不行的,還要靠優質商品、優質服務。就是說為了「人人為我」,還得「我為人人」。至於為了社會的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志士仁人和英雄人物,既是道德精神高尚的表現,也是有客觀社會的基礎的,他們更無法用「人都是自私的」來解釋。另一個觀點是主張「私有化」,反對公有制。馬克思「剝奪剝奪者」,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其實現形式和歷史進程還有待進一步實踐。資本主義國家其實也有過私有變國有的實踐,雖然國家性質不同,國有化還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股份制的出現雖未改變資本主義所有制,但也說明私人資本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必須實行這種「揚棄」。我國國有企業存在的弊病並不能作為取消公有制的證明。其實私有企業的弊病也可以羅列一大堆。社會主義公有制將在改革中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也在進行改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應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搞得好的國有企業也不乏實例。不過從理論上進一步論證這個問題,不是說些老話套話就能服人的,還須作深入的研究和充分的論述。另一個問題是否定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透過市場現象把握了事物的實質,被現象迷惑就無法理解勞動價值論,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的通病,根子是要否認建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剩餘價值論。承認按要素分配,決不是承認要素價值論。他們所講的「價值」,有的其實是「價格」,什麼「價值工程」、「土地價值」,都是講的價格,認清這層,西方經濟學進一步推導出的公式、定律,有的還是可用的。 評估鑒別西方經濟學的另一個方面,就是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分清哪些是我們可以直接採用的,哪些是可以借鑒的,哪些是不能採用的。要從西方經濟學的大師斯密、李嘉圖、凱恩斯那裡搬用現成的公式來解決今天的具體問題也是要碰壁的。要是把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公式定律生搬硬套到當前我國的經濟生活中,也會「水土不服」。一位教授在談及有關貧富差別的基尼系數這個西方經濟學的概念時說:「都說0.4是貧富差別的警戒線」,「其實這是西方經濟學者根據他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經驗統計和總結出來的,在中國很可能更高或更低」。不結合中國實際,即使在國外是合理可行的,拿到中國來也會行不通。 對待西方經濟學,馬克思進行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給我們樹立了輝煌的榜樣。他在浩繁的經濟學手稿、三大卷《剩餘價值理論》和《資本論》中對他以前和同時代的資產階級經濟學進行了系統、全面、深刻、科學的分析和評價,在批判和繼承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今天需要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三 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尤其是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歷史證明了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前途。 在歷史新時期,正是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引我們撥亂反正,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從我國現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界定到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確立,從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改革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建立,無不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運用和發展。這些年來關於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的改革、按勞分配和多種分配形式,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等問題的探討,無不是圍繞著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展開的。至於「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新的理論課題又怎麼能離開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進展和成果,都是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運用和創新的成就。 可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非但不能退役,而且任重道遠。 首先,要准確掌握、正確詮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經典理論。要澄清對它的誤解和歪曲,准確分清它們的原意和後人的附加。要深入挖掘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今天有用的科學預見。拿市場經濟來說,馬克思的《資本論》既把商品作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作了詳盡的解剖,也對細胞組成的整個機體作了深入的分析。《資本論》就是一本市場經濟的網路全書,對今天的指導意義是無可限量的。馬克思對社會主義確實有過不再存在商品、貨幣的設想。但是,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交換關系的形式上也為後人留下了空間。在《評阿

㈦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方法包括哪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方法包括:

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變化過程。

從而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本質及其發展運動的本質。列寧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運用唯物主義辯證法從根本上來修改整個政治經濟學。

二、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

研究政治經濟學,還必須運用科學的抽象法。科學的抽象法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方法的統一,它是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進行的。

三、科學思維邏輯方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科學思維邏輯方法,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時,按照經濟范疇的邏輯關系,從比較簡單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逐步上升到比較復雜的具體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闡明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邏輯發展進程。歷史方法,則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時,按照它的歷史發展的真實進程來把握其規律。

(7)否定馬克思經濟學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念內容:

一、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

二、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

三、形成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但具體勞動不是價值的源泉;

四、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即死勞動,只是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㈧ 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經濟學而不是政治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經濟學,而不是政治學。其精髓是運用它所提供的世回界觀,基本答原理和方法論對不同時代的任務和不同的問題做出不同的研究和答案,因而它是一種開放的,不斷發展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因此,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重在方法論而不在某些結論。

㈨ 馬克思經濟學的一個問題

資本主義工資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但卻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

在表面上看來,資本主義工資好像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但從本質上說,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而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因為勞動力是商品,而勞動不是商品,根本沒有價值或價格。之所以說勞動不是商品,沒有價值,是因為:第一,勞動如果是商品,那麼它在出賣之前就應當存在,並屬於工人所有,但實際上,勞動是在勞動者和資本家的交換關系發生之後才進行的,在交換之前,勞動根本不存在。第二,勞動如果是商品,就應該有價值。而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決定的。這就等於說,勞動的價值由勞動決定,這是毫無意義的同義語的反復。第三,勞動如果是商品,有價值,那麼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資本家就應當付給工人全部勞動報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不存在了。

總之,勞動是勞動力的發揮,勞動不能獨立存在,不能作為商品來買賣。勞動力是人的勞動能力,它附在活著的人體內,成為某種獨立的存在物,可以成為商品,用來買賣。因此,資本主義工資的實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資卻總是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資本主義工資總是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的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本身。因為:第一,資本家與工人之間進行的勞動力買賣同其他商品買賣一樣,也是首先以直觀的形式在人們知覺上表現出來的,購買者給出賣者一定數量的貨幣,出賣者給購買者一種與貨幣不同的商品。由於勞動能力是看不見的,人們看到的只是工人為資本家勞動,這就必然造成一種假相,似乎工人出賣的是他的勞動。第二,勞動是工人謀生的手段,因此,雇傭工人很容易把工資看成是勞動換來的。第三,資本家往往是在工人勞動之後支付工資的,這種工資支付方式也使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第四,工資的實際運動也造成資本家支付的工資是勞動價格的假相。如工資往往隨勞動時間長短、勞動效率的高低而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也使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

㈩ 馬克思最早研究經濟學是在什麼時候

馬克思經濟學為什麼叫作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我國的改革開放中,鄧小平提出並實踐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政治經濟學的創新。自古典經濟學大師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發表以後,經濟學的發展以此為基點分兩條道路進行:一條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批判傳統資本主義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經濟為主題的發展,代表人物有以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家,還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興起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在我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都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條則是以均衡價格與效用價值論為基礎、以資源配置與經濟運行機制為主題的發展,其中以馬歇爾、凱恩斯及凱恩斯以後的歐美發達國家的一些西方經濟學家為代表。經濟學的發展分別以兩個不同基礎、不同主題發展起來,各自都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時期與階段,也都遭遇過不同的命運。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伴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化及前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挫折,經歷了一個深刻甚至是根本性的變化與變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和基本內容,包括研究主題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以計劃經濟為主題,轉變為以市場經濟為主題從而使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從重點批判資本主義經濟不合理及資源配置低效率性的傳統階段轉變到了重點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代階段。因此,當前中國經濟學的發展也面臨二條道路。一條是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廣泛吸收和正確借鑒國外經濟學發展的優秀成果,密切聯系中國改革和發展的豐富實踐,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理論,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服務;另一條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科學價值,否定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意義,否定中國改革開放的獨特的經驗和理論,主張全盤西化,按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模式改造中國經濟學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為此,我們要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時代意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理論。當今世界和當今中國都正發生深刻變化,社會思想空前活躍,各種觀念相互交織,各種文化相互激盪,各種思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廣泛傳播,從新自由主義在西方的長期統治到新保守主義的後來崛起,從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的流變到「第三條道路」理論的興起,從亨廷頓的「文明沖突」到羅伯森的「文化全球模式」等,令人目不暇接。西方敵對勢力藉助於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極力把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推向世界,社會主義中國始終是其重點。而我國高校歷來是各種社會思潮聚集和交流的前沿陣地。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地揭示客觀經濟規律,使我們進一步掌握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堅定社會主義信念。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先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戰略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黨的建設理論,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宣傳、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必須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理解和把握,注重用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新的論斷豐富和發展經濟學的理論也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認識社會科學領域內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把握隨社會實踐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成果。提高建設和諧社會的自覺性、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閱讀全文

與否定馬克思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