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微觀經濟學重要理論

微觀經濟學重要理論

發布時間:2021-01-15 08:03:30

A. 簡述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理論,並解釋為什麼

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理論:
1、需求、供給與市場價格理論
2、消費者行為理論
3、生產理論
4、成本理論
5、市場理論
6、要素理論
7、福利經濟學理論
8、信息經濟學理論
價格成為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因為: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資源配置問題.由資源的稀缺性使得獲取資源需要有其他的付出,
而這些最終要通過價格來體現.所以微觀經濟學最終都要通過價格理論來表現.

B. 微觀經濟學 消費者理論

消費者理論研究的是消費行為規律,其重點是消費者選擇理論。消費者理論包括:效用理論、有用性理論、需求理論、消費者選擇理論等一系列理論。
消費者理論是經濟學大廈的基石,任何重要的經濟學理論背後都有消費者理論的影子。從而,構建符合消費者行為實際情況的消費者理論,是經濟學家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一)效用理論
效用是指消費者消費商品獲得的滿足,是消費者對商品的主觀評價。
效用論用於分析消費者如何在滿足人不同需要的商品之間做出選擇,例如,消費者如何在棉衣和麵包之間做出選擇。效用論不用於分析消費者如何在滿足相同需要的商品之間的選擇,例如消費者如何在麵包A和麵包B之間的作出選擇,因為此時的分析的價值十分有限。滿足相同需要的商品之間的選擇,採用有用性理論來分析效果要好得多。
效用論分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
基數效用論認為消費者消費商品獲得的滿足可以用一個數量來表示,例如,吃一個雞蛋獲得的滿足為10,看一場電影獲得的滿足是12,從而,看一場電影比吃一個雞蛋劃算。
序數效用論認為消費者消費商品獲得滿足無法用一個數量來表示,而只能排序。例如,消費者知道看一場電影獲得的效用比吃一個雞蛋獲得效用高,但是效用具體數量則不得而知。
效用論用以分析消費者在滿足不同需要的商品之間的選擇。例如,消費者如何在雞蛋和電影之間選擇。消費者如何在棉衣和麵包之間做出選擇。
效用論認為,消費者在滿足人不同需要的商品之間做出選擇時,消費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在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與商品價格之比相等時,消費者實現了效用最大化。[1]
效用論的代表人物是奧地利經濟學家門格爾、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和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以及奧地利學派的一些其他研究作者。[2-3]
(二)有實用理論
有用性是指商品具有的滿足消費者某種需要的能力。商品有用性是商品本身具有的客觀的能力,可以採用物理、化學等科學方法准確測量。
有用性用於分析消費者在滿足相同需要的商品之間的選擇行為。例如,有用性可用於分析消費者在兩個麵包中選擇哪一個更好,分析消費者在兩件棉衣中選擇那一件更好。有用性不能用於分析消費者在滿足人不同需要的商品之間的選擇行為,因為滿足人不同需要的商品之間有用性不具有可比性。例如,有用性不能用於分析消費者在一個麵包和一件棉衣選擇那個會更好。
滿足相同需要的商品之間,可以比較有用性的高低,滿足不同需要的商品之間,有用性不具有可比性。
有用性分基數有用性和序數有用性。
基數有用性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可用一個數量來表示。例如對於甘蔗而言,如果甘蔗僅用於榨取蔗糖,那麼,對甘蔗而言,基數有用性就成立。我們可以用蔗糖含量表示甘蔗的有用性。甘蔗A的蔗糖含量為600克/株,甘蔗B的蔗糖含量為300克/株,甘蔗A的有用性是甘蔗B的2倍。
序數有用性是指商品有用性的高低可以比較出來,但是無法用一個數量來表示商品的有用性。例如,離市中心越近的住房越好,住房A離市中心1000米,住房B離市中心1500米,我們知道住房A比住房B好,住房A的有用性比住房B高,但是我們無法用一個數量代表住房A和住房B的有用性具體是多少。
有用性論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時,追求有用性與價格之比最高,也即人們常說的性能價格比最高。例如,甘蔗A蔗糖含量為600克/株,價格3元/株,甘蔗B蔗糖含量為500克/株,價格2元/株,此時消費者應該購買甘蔗B,因為甘蔗B的有用性與價格之比為250克/元,高於甘蔗A的200克/元。
有用性論的代表有華人經濟學家汪林海等。[4]

C.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包括哪些

1、生產理論。

2、成本理論。

3、需求理論。

4、競爭理論。

5、博弈論。

6、一般均衡理論。

7、不確定性理論 。

(3)微觀經濟學重要理論擴展閱讀:

博弈論的改寫:

新古典經濟學市場分析有兩個重要前提假定:

1、個人決策是價格參數和收入給定條件下的最優選擇,不影響他人也不依賴他人;

2、市場信息充分且無成本。這兩個前提假定使微觀經濟分析始終處在完美的一般均衡確定性分析的美妙境界中。但現實生活卻非如此,經濟作為一個整體,不僅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個體獲得信息的能力有限而且信息也是有成本的。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和不確定性分析應運而生。1944年馮·諾依曼和摩根斯特恩(Von Neuman,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標志著「經濟博弈論」的正式創立。到1994年納什、澤爾騰和豪爾紹尼三位「博弈論」巨匠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D. 簡述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理論,並解釋為什麼

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理論:
1、需求、供給與市場價格理論
2、消費者行為理論內
3、生產理論
4、成本理論
5、市容場理論
6、要素理論
7、福利經濟學理論
8、信息經濟學理論
價格成為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因為: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資源配置問題.由資源的稀缺性使得獲取資源需要有其他的付出, 而這些最終要通過價格來體現.所以微觀經濟學最終都要通過價格理論來表現.

E. 微觀經濟學有哪些基本理論

沉沒成本
摩擦失業

F. 微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框架和核心思想

微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框架: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要素供給理論、市場競爭理論和政府規制理論五大部分。

核心思想:在自由市場體制下,人們的自利決策能實現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而在市場失靈的一些特殊場合,則可以通過政府規制改善公平與效率。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6)微觀經濟學重要理論擴展閱讀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

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

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

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

G. 你覺得微觀經濟學中最有用的理論是什麼請舉列說明!

你覺得微觀經濟學中最有用的理論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H. 微觀經濟學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8)微觀經濟學重要理論擴展閱讀

產生發展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通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與全部理論,始終圍繞著價格這一核心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微觀經濟學在很多場合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及其應用」。

閱讀全文

與微觀經濟學重要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