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tvc和stc的關系

經濟學tvc和stc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1-01-14 08:50:26

A. 若某企業發現在MR=MC所確定的產量上進行生產,STC=1000元,TVC=800元,TR=900元,則該企業在短期內()

選B,TFC=STC-TVC=200
損失=900-1000=-100
總收益彌補了所有的變動成本,又彌補了100元的固定成本,所以可以進行生產,以彌補固定資產投入的成本。

B. 微觀經濟學求TFC TVC

stc是短期總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當產量為1時,STC=16,當產量為2時,STC=24,因此產量增加1,總成本增加8,
所以當產量為2時
SMC=8
TVC=10+8=18
TFC=6不變
AFC=6/2=3
AVC=TVC/2=18/2=9
SAC=STC/2=24/2=12

C. FC,VC,TC,MC,AFC,AC是什麼意思(西方經濟學)

FC 固定成本

VC 可變成本

TC 總成本

總成本=固定成本+可變成本

MC 邊際成本

AFC 平均固定成本

AC 平均(總)成本

關系式:總成本tc、變動成本vc、固定成本fc、平均可變成本av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成本ac、

邊際成本mc。△tc/△q=mc,tc/q=ac,fc/q=afc,vc/q=avc,tc/q=vc/q+fc/q

西方經濟學是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式,

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

主要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概念。改革開放以來流行中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也屬於西方經

濟學。

(3)經濟學tvc和stc的關系擴展閱讀:

1,基本定義

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即目前所稱的「主流經濟學」,因特別注重對市場機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場經濟學之稱。以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為標志,西方經濟學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

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到凱恩斯、米爾頓·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盧卡斯、斯蒂格利茨,西方經濟學大師輩出;從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流派林立。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西方經濟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以致於西方經濟學文獻上有「經濟學帝國」之稱。

2,研究內容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的解釋為:看不見的手英語為「invisiblehand」。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理論,認為國家經濟的發展不應由政府幹預,而應由整個社會需求進行選擇。這種社會需求被認為是調節市場的「看不見的手」。

經濟學是指流行於西歐北美發達國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經濟學是15世紀經濟學產生,18世紀經濟學建立以來,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一直到目前為止認為是能夠說明經濟運行和國家調節的重要理論、概念、政策主張和分析方法進行了綜合和系統化形成的。其被稱為「社會科學之王」。

D. 為什麼STC和TVC的最低點不在一條垂線上

題主不提這個問題我差點沒注意到
其實仔細看一下MC,AC,AVC曲線就可以看出來,從左到右分版別是MC,AVC,AC曲線。權(注意MC曲線是經過AVC,AC曲線的最低點的)
B點對應的是AVC與MC曲線的交點,此時AVC開始上升,也就是說B點是TVC曲線的拐點。
而D點對應的是AC與MC曲線的交點,此時AC開始上升,也就是說D點是TC曲線的拐點,從這里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D點是在B點後面的,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不是直接平移上去。

E. 假定某企業的短期成本函數是STC(Q)=Q3-4Q2+100Q+50求:(1)可變成本和不變成本 (2)TVC、AC、AVC、AFC

可變成本=Q3-4Q2+100Q
不變成本=50

TVC(Q)專=Q3-4Q2+100Q
AC(Q)=STC(Q)/Q = Q2-4Q+100+ 50/Q
AVC(Q)= 可變成本/Q = Q2-4Q+100
AFC(Q)= 不變成本/Q = 50/Q
MC(Q)= 短期成本函數屬對Q的導數 = 3Q2 - 8Q + 100

F. TC與TVC函數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TC(Q)=TFC+TVC(Q)

(1)總成本TC:是廠商在短期內為生產一定量的產品對全部生產要素所版支付權的總成本。

(2)總不變成本TFC:是廠商在短期內為生產一定量的產品對不變生產要素所支付的成本。(TFC不隨Q的變化而變化,即使Q=0,TFC仍存在)

(3)總可變成本TVC:是廠商在短期內為生產一定量的產品對可變要素所支付的總成本。(TVC隨Q增加而增加,TVC=TVC(Q))

(6)經濟學tvc和stc的關系擴展閱讀:

一、TVC曲線表示內容

由於短期內廠商是根據產量的變化不斷地調整可變要素的投入量,所以,總可變成本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當產量為零時,總可變成本也為零。在這之後,總可變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二、總成本公式

總成本TC(total cost)是總固定成本(TFC)和總變動成本(TVC)之和。因此總成本曲線在總變動成本曲線之上,兩曲線之間的垂直距離等於總固定成本的數值。總成本曲線的特性完全取決於總變動成本曲線的特性,所以,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曲線也是先遞減地增加,後遞增地增加。

TC=TVC+TFC

TVC=C(Q)

TFC=C0

TC=C(Q)C0

G. 經濟學中STC,SACK,SMC,TVC,TFC,AVC,AFC之間的數學關系

1、TVC即總可變成本 = total variable cost

總可變成本(TVC)是廠商在短期內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對可變生產要素支付的總成本。

2、TFC是廠商在短期內為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對不變生產要素所支付的總成本。

TFC= Total fixed cost

3、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變成本

廠商在短期內平均每生產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可變成本。

公式:AVC(Q)=TVC(Q)/Q

4、AFC=average fixed cost:平均不變成本

是廠商在短期內平均每生產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不變成本。

(7)經濟學tvc和stc的關系擴展閱讀:

成本的影響作用:

1、成本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2、成本是制訂產品價格的基礎。

3、成本是計算企業盈虧的依據。

4、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依據。

5、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

6、藉助成本可以反映國家和企業經濟活動中「投入」和「產出」的關系。

它也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一項綜合指標,因為它可以反映企業勞動生產率高低,原料和勞動力的消耗狀況,設備利用率,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高低。

在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成本下降,利潤就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就可以增加,相對的社會積累就可以增加,為逐步降低物價和提高人民生活創造條件。

H. TP AP MP,TC AC MC,TFC TVC,AVC AFC,MFC MVC,STC SAC SMC,LTC LAC SMC在西方經濟學中分別代表些

T- total 總的; A-average 平均 ; M-margin 邊際;
P-proction 產量; C-cost 成本;
F- fixed 固定; V-variable 可變;
S- short 短期; L- long 長期;

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
總成本,平均成本,邊際成本
總固定成本,總可變成本
平均可變成本,平均固定成本
邊際固定成本,邊際可變成本
短期總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邊際成本
長期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長期邊際成本

應該都是 微觀經濟學 生產函數 那一章的概念

I. 在經濟學中 tvc怎麼求

TVC即總可變成本 = total variable cost

TVC=TVC(Q)

總可變成本(TVC)是廠商在短期內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對可變生產要回素支付的總成本。答

總可變資本TVC是一條由原點出發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TVC曲線表示:由於短期內廠商是根據產量的變化不斷地調整可變要素的投入量,所以,總可變成本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當產量為零時,總可變成本也為零。在這之後,總可變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9)經濟學tvc和stc的關系擴展閱讀:

根據變動成本發生的原因可將變動成本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性變動成本、另一類是酌量性變動成本。

1、技術性變動成本是指單位成本由技術因素決定而總成本隨著消耗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通常表現為產品的直接物耗成本。

2、酌量性變動成本是指可由企業管理當局決策加以改變的變動成本。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tvc和stc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