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壟斷的危害經濟學

壟斷的危害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1-14 01:01:16

Ⅰ 壟斷的壟斷的危害

壟斷與競爭天生是一對矛盾,由於缺少競爭壓力和發展動力,加之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約監督機制,壟斷性行業的服務質量往往難以令人滿意,經常會違背市場法則、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這是一條規律,中國與外國都一樣。
價格壟斷拉高整個社會成本壟斷性行業所從事的一般都是與決大多數人、行業息息相關的公共事業,例如電信、郵政、自來水、電力、煤氣、鐵路、航空等等。因為這些行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這些行業的服務價格的高低便關繫到整個社會的成本。這些行業的整體效率直接關繫到其他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計劃經濟時代電信、鐵路等部門過去都屬於國家行政部門,而這些部門進入市場的時候,本身卻仍具有壟斷地位,一旦在市場中開始追求利潤,就會通過壟斷定價把大量消費者利益轉移到手中,使特權部門、特權公司拿到遠遠高於競爭市場價格的利潤。結果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競爭成本。
行業壟斷導致有效投資不足
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前經過審批的私營速遞公司北京、上海和深圳都有幾十家,但地下「黑市」速遞公司的數量則在1000家以上。雖然按照國家《郵政法》的規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寄遞業務由國有郵政企業專營,但是許多速遞公司也在以各種形式參與這項服務,據統計,EMS目前最低的資費是23.3元,而私營速遞公司的最低資費不過10元左右。超額的利潤必然引來資金,哪怕公司的身份不太合法。據統計,從1995年起,EMS營業額的年增長率也有2%,但其市場份額卻在以每年4%的速度衰退。同一時期,四大國際速遞巨頭在中國的營業額增長卻保持在20%以上。盡管現時EMS在國內速遞市場仍是「老大哥」,但是它的市場份額已經由最高峰時的近97%,跌到當前的40%左右。
這種現象在壟斷行業是常見的,一方面,壟斷企業能通過壟斷獲得超額利潤,從而妨礙了效率的提高,妨礙了其擴大業務規模的積極性。另外通過行業壟斷阻止社會資金進入該行業,雖然總有資金為利潤引誘通過各種方式「違規」進入,但規模總是有限的。
投資不足、就業下降,消費相對疲軟是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之中的主要問題。有專家指出,造成中國現階段投資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點就是很多高利潤的行業都是市場禁入的壟斷行業,這些行業中,壟斷導致低效,造成了這部分利潤反映不出真實的利潤狀況,成為極大的浪費,同時這也極大的挫傷了資本的投資熱情,這樣就造成所謂的「資本罷工」,強化了投資市場低迷。
行政壟斷滋生腐敗毒瘤
在當前國內市場出現的大量壟斷行為中,行政性壟斷無疑占據首要位置。由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所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稱為「行政壟斷」。行政性壟斷由於行政權力的介入,使得它比自然壟斷、行業壟斷對市場公平競爭的危害性更大,特別是少數腐敗分子利用具有公共事務管理的權力,如果「給錢」才能辦事,壟斷成了腐敗的溫床,這不僅影響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使政府信用遭到損害,失信於經營者。
國內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表明,腐敗在當前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由壟斷造成大量的租金(這里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租金」)流失。比如,中國最大的壟斷行業之一的電力業,根據他們的估算,每年造成的租金損失在560億元至1120億元之間,而民航的壟斷「租金」每年也多達75億元至100億元。壟斷把消費者收益轉給壟斷生產者,創造出超額利潤,造成社會福利損失。估計這類損失每年達1300億元至2020億元。

Ⅱ 壟斷的危害是什麼如何進行限制

1、壟斷 (Monopoly) (通常譯獨占),經濟學術語,一般分為賣方壟斷和買方壟斷。賣方壟斷指唯一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面對競爭性的消費者;買者壟斷 (Monopsony) 則恰恰相反。理論推斷壟斷者在市場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調節價格與產量,但至今為止沒有確切案例提供支持。

2、壟斷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在資本主義社會發達階段的表現較為明顯。壟斷是競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其出現又抑制了競爭。列寧曾指出,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說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因為幾十個大型企業彼此容易達成協定; 另一方面,正是企業的規模巨大造成了競爭的困難,產生了壟斷的趨勢。

3、壟斷的危害:

①壟斷與競爭天生是一對矛盾,由於缺少競爭壓力和發展動力,加之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約監督機制,壟斷性行業的服務質量往往難以令人滿意,經常會違背市場法則、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這是一條規律,中國與外國都一樣。

②價格壟斷拉高整個社會成本,壟斷性行業所從事的一般都是與絕大多數人、行業息息相關的公共事業,例如電信、郵政、自來水、電力、煤氣、鐵路、航空等等。因為這些行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這些行業的服務價格的高低便關繫到整個社會的成本。這些行業的整體效率直接關繫到其他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③計劃經濟時代電信、鐵路等部門過去都屬於國家行政部門,而這些部門進入市場的時候,本身卻仍具有壟斷地位,一旦在市場中開始追求利潤,就會通過壟斷定價把大量消費者利益轉移到手中,使特權部門、特權公司拿到遠遠高於競爭市場價格的利潤。結果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競爭成本。
應答時間:2020-12-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關於經濟學的壟斷的治理和危害

壟斷的意思:只此一家,不許別人染指.

政治上如果壟斷首先帶來的就是文化上的壟斷,這樣的文化只能是萬眾一詞,這樣的文化是蕭條的,是孤寂的,是無思想的,帶來的只能是無活力的民族,壓抑的民族,無創新的民族,不進步的民族.這樣的文化違背了人們的意願,壓抑了有思想的人,帶來的是有思想人們的怨氣!帶來的是有思想有學識的人外離.這不是一個希望振興中的民族所希望的.

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只有在春秋戰國時出現了少有的文化繁榮.在有名無實周天子的統治下,各個諸侯國互相爭霸,出現了爭奪人才的局面.各種學識人才紛紛"出爐",這個時期出現了孔猛學說,莊子老子學說,韓非子學說,出現了張儀,李斯,蘇秦等等人才.這個時期的學說人才有符合當時政事的,如韓非子.有不符合當時政事的孔子莊子老子學說.這個時期的中國文化影響後人深遠,可謂百花齊放,也是世界文化的美麗瑰寶,是中國人聰明才智的驕傲!可惜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百花齊放的文化.

經濟上的壟斷帶來的結果是無競爭,無競爭也就無壓力,無壓力也就無創新,無創新,也就無活力,無長久,無希望.少數壟斷體獨家掌握著豐富的資源不許別人染指,有限的財富歸於他們,而大多數人們只能被其盤剝,少數壟斷著少用辛勞或不用辛勞就擁有著大量的財富,使多數辛勞著也想鑽營到壟斷體里,使壟斷體里出現了裙帶關系,請客送禮出現了,腐敗出現了,而且不能根除.至使大多數人憤而不平,不平帶來了怨氣與不滿,多數人的怨氣與不滿帶來的是社會不穩定.為了財富人們開始不則手段,不則手段則犯罪居高不下.壟斷的不勞而獲或少勞多獲,相對的公平以不在,這樣的財富分配也出現了一個畸形的拜金社會,它扭曲了人們的心靈.道德也不付存在,只能是少數壟斷著的空談,壟斷傷了多數人的心.壟斷使祥和的社會只能是一種期盼和夢想!而不能成為現實.俗話說:得人心著得天下.多數人的人心不得則天下紊亂.壟斷是必要被打破!這是阻礙經濟的絆腳石.是人們通往幸福之路的絆腳石.

Ⅳ 壟斷到底會有啥危害

價格壟斷拉高整個社會成本,壟斷性行業所從事的一般都是與絕大多數人、行業息息相關的公共事業,例如電信、郵政、自來水、電力、煤氣、鐵路、航空等等。

因為這些行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這些行業的服務價格的高低便關繫到整個社會的成本。這些行業的整體效率直接關繫到其他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計劃經濟時代電信、鐵路等部門過去都屬於國家行政部門,而這些部門進入市場的時候,本身卻仍具有壟斷地位,一旦在市場中開始追求利潤,就會通過壟斷定價把大量消費者利益轉移到手中,使特權部門、特權公司拿到遠遠高於競爭市場價格的利潤。結果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競爭成本。

壟斷與競爭天生是一對矛盾,由於缺少競爭壓力和發展動力,加之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約監督機制,壟斷性行業的服務質量往往難以令人滿意,經常會違背市場法則、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這是一條規律,中國與外國都一樣。

(4)壟斷的危害經濟學擴展閱讀

完善《反壟斷法》,鼓勵競爭的完備法律,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

推進「政企分離」、「政監分離」,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大膽利用民間資本和外資,形成開放的市場體系。

剔除傳統體制殘余的行政壟斷

要緊密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轉變和反腐敗的進行,正視行政壟斷並以其作為立法的重要調整對象而及早出台相關反壟斷的法律與法規。

依法切實保障中國的經濟增長、經濟活動、技術進步與競爭能力;調整各級政府的審批許可權與審批項目,割斷行業、部門及地方經濟與行政壟斷得以強化之間存在的內在因果關系。

Ⅳ 微觀經濟學 1什麼是壟斷 2 什麼原因會導致壟斷3為什麼反壟斷4壟斷為什麼不好5怎麼樣反壟斷

1:壟斷 (英語:Monopoly) (或者稱賣者壟斷;台灣通常譯獨占),一般指唯一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面對競爭性的消費者—與買者壟斷 (Monopsony) 剛剛相反。壟斷者在市場上,能夠隨意調節價格與產量(不能同時調節)。

2: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引起壟斷。當壟斷代替自由競爭而在經濟生活中佔了統治地位,資本主義就發展到帝國主義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一般認為,壟斷的基本原因是進入障礙,也就是說,壟斷者能在其市場上保持唯一賣者的地位,是因為其它企業不能進入市場並與之競爭。進入障礙的產生壟斷的原因有三個: 資源壟斷:關鍵資源由一家企業擁有。 政府創造壟斷:政府給與一家企業排他性地生產某種產品或勞務的權利。 自然壟斷:生產成本是一個生產者比大量生產者更有效。
3與4:價格壟斷拉高整個社會成本 壟斷性行業所從事的一般都是與決大多數人、行業息息相關的公共事業,例如電信、郵政、自來水、電力、煤氣、鐵路、航空等等。因為這些行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這些行業的服務價格的高低便關繫到整個社會的成本。這些行業的整體效率直接關繫到其他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壟斷行業的成本又是最難估算的,電信部門說市話虧損,郵政部門說普通信件業務虧損,自來水公司也說自己虧損。但是許多消費者都懷疑他們是不是真的虧損、搞不清虧損是怎麼形成的,因為沒有一個獨立的會計或審計部門告訴我們壟斷行業的成本到底是如何構成的。 經濟學家認為通過行政性、強制性手段維持高於合理水平的價格,人為壓抑公眾的消費需求是壟斷的必然。壟斷的利潤是極其可觀的,有消費者指出現在隨處可見IP電話卡以6至8折「揮淚」甩賣,電信部門卻仍可泰然處之。不知其中的利潤到底有多大。而由獨家壟斷造成的社會成本是極其巨大的。 有專家分析,計劃經濟時代電信、鐵路等部門過去都屬於國家行政部門,而這些部門進入市場的時候,本身卻仍具有壟斷地位,一旦在市場中開始追求利潤,就會通過壟斷定價把大量消費者利益轉移到手中,使特權部門、特權公司拿到遠遠高於競爭市場價格的利潤。結果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競爭成本。 行業壟斷導致有效投資不足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經過審批的私營速遞公司北京、上海和深圳都有幾十家,但地下「黑市」速遞公司的數量則在1000家以上。雖然按照國家《郵政法》的規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寄遞業務由國有郵政企業專營,但是許多速遞公司也在以各種形式參與這項服務,據統計,EMS目前最低的資費是23.3元,而私營速遞公司的最低資費不過10元左右。超額的利潤必然引來資金,哪怕公司的身份不太合法。據統計,從1995年起,EMS營業額的年增長率也有2%,但其市場份額卻在以每年4%的速度衰退。同一時期,四大國際速遞巨頭在中國的營業額增長卻保持在20%以上。盡管現時EMS在國內速遞市場仍是「老大哥」,但是它的市場份額已經由最高峰時的近97%,跌到目前的40%左右。 這種現象在壟斷行業是常見的,一方面,壟斷企業能通過壟斷獲得超額利潤,從而妨礙了效率的提高,妨礙了其擴大業務規模的積極性。另外通過行業壟斷阻止社會資金進入該行業,雖然總有資金為利潤引誘通過各種方式「違規」進入,但規模總是有限的。 投資不足、就業下降,消費相對疲軟是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之中的主要問題。有專家指出,造成中國現階段投資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點就是很多高利潤的行業都是市場禁入的壟斷行業,這些行業中,壟斷導致低效,造成了這部分利潤反映不出真實的利潤狀況,成為極大的浪費,同時這也極大的挫傷了資本的投資熱情,這樣就造成所謂的「資本罷工」,強化了投資市場低迷。

5:各國的反壟斷法錯了。法定壟斷該反,但是一切形式的其它壟斷都是不該反的。

錯誤的壟斷經濟學理論當然是反壟斷法的理論基礎了,但是反壟斷更是政治決策的結果。反壟斷是經濟問題,但更是政治問題。「一將功成萬骨枯」,競爭失敗者從來都是多數,競爭勝利者沒有辦法賄賂失敗者,而這決策更多的又是政治決策過程,有那麼多的反非法定壟斷的法案被通過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沒有辦法去判斷一個企業規模是不是過大了,到底是推動了還是抑制了競爭。例如,假如市場是指信息工業,那麼微軟僅佔1%;將市場的范圍縮小為軟體工業,微軟佔4%,還比不上IBM;僅當特指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時,微軟的份額才上升到80%以上。我們評價企業壟斷程度的做法難道不是相當地具有隨意性嗎?

「現實的市場形態是復雜多變的。保護產權的壟斷,可能擴大而轉變成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特有資源、創新和成[25.84 -2.60%]本遞減的壟斷,也可能派生出形形色色的強制性排他獨占的要求。唯因為實際情況復雜,才需要簡單明了的准則。政府在反壟斷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中,應該堅守如下原則:普遍保護產權,反對市場禁入。反壟斷的要害是消除市場禁入:消除市場准入的強制性障礙,以此為界,不越雷池一步。」

Ⅵ 壟斷意味著什麼,從經濟學角度分析。

1.壟斷降低了社會效率。壟斷和競爭天生是一對矛盾,由於缺少競爭力和發展動力,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約和監督機制,壟斷性行業的服務質量往往難以令人滿意,並且有時候還會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
2.壟斷太高了社會成本。壟斷性行業所從事的一般都是與絕大多數人、行業息息相關的公共事業,例如電信、電力、煙草、石油、鐵路等等。這些行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價格高低也關繫到整個社會的成本。
3.行業壟斷導致有效投資不足。例如快遞行業,經過審批的私營快遞公司在北上廣深都有幾十架,但地下的則有1000家以上。從1995年開始,EMs營業額年增長率有2%,但其市場份額卻以每年4%的速度衰退,從頂峰時的97%跌到當年的40%左右。一方面壟斷妨礙了效率提高,妨礙了其擴大規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阻止了社會資金進入該行業。

Ⅶ 從經濟學角度看:壟斷的利與弊

利:復有利於集中資本來進行技術創制新,也可以通過壟斷低價來提高經濟福利水平 弊:壟斷高價會導致大量的社會福利流失 追問: 還有更多嗎? 追問: 嗯,多一點以防萬一 回答: 你把壟斷的那個均衡圖畫出來,然後移動均衡點,就可以知道生產者剩餘和 消費者剩餘 的變化,從而得知利與弊。 補充: 利的部分再加上規模經濟吧,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等 弊的部分加上引起貧富差距,社會公平不足,難以達到 帕累托最優

閱讀全文

與壟斷的危害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