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學中的外部性和外部效應有什麼區別
沒有區別;外部性亦稱外部成本、外部效應。
外部性可以分為正外內部性(或稱外部經容濟、正外部經濟效應)和負外部性(或稱外部不經濟、負外部經濟效應)。
外部性是指那些生產或消費對其他團體強征了不可補償的成本或給予了無需補償的收益的情形。
❷ 經濟學裡面講的外部性是什麼意思
在現代經濟學理論體系中,所謂「外部性」也稱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主要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的活動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這種影響並不是在有關各方以價格為基礎的交換中發生的,因此其影響是外在的;如果給旁觀者帶來的是福利損失(成本),可稱之為「負外部性」;反之,如果給旁觀者帶來的是福利增加(收益),則可稱之為「正外部性」。全體社會成員都可以無償享受的公共物品,可以說是正外部性的特例。個體經濟活動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可謂個體(私人)成本和個體(私人)收益,而這一活動帶給旁觀者的額外成本和額外收益就是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
經濟生活中的外部性是廣泛存在的。生產中養蜂人放蜂使果農收成增加,企業的技術發明被其他企業無償引用等等,都會產生正外部性;而化工廠向江河排放污水就會有負外部性。私人消費也會產生外部性,如吸煙,開車都會造成對空氣的污染,半夜放音響給鄰居帶來的雜訊等,都產生負外部性。
❸ 經濟學如何解決外部性
解決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將外部性內部化。即通過制度安排經濟主體經濟活動所產生的社會收益或社會成本,轉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是技術上的外部性轉為金錢上的外部性,在某種程度上強制實現原來並不存在的貨幣轉讓。
具體措施有:
1、征稅與補貼
任何一種經濟活動都會對外部產生影響,比如說,汽車運輸必然會產生廢氣污染環境,而植樹造林發展林業就會形成改善環境的結果。這就是經濟的外部性。如果說前者是「負外部性」的話,後者就應該被稱作是「正外部性」。
外部性扭曲了市場主體成本與收益的關系,會導致市場無效率甚至失靈,而負外部性如果不能夠得到遏制,經濟發展所賴以存在的環境將持續惡化,最終將使經濟失去發展的條件。
所以,可以對負的外部性徵收稅費,對正的外部性給予補貼。征稅可以抑制產生負的外部性的經濟活動;補貼可以激勵產生正的外部性的經濟活動。這種用於消除負外部性的稅收被稱作庇古稅(Pigovian tax).
2、科斯定理
如果存在產權劃分,交易成本較低且參與人數較少的時候,人們可以通過私下談判來解決外部性問題。如上文所說的養狗問題,要麼養狗者給予鄰居補償使其接受養狗,要麼鄰居給養狗者一定費用使其停止養狗。
(3)經濟學中的外部性擴展閱讀
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絕大多數經濟學教科書都講到,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或稱正外部經濟效應、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經濟(或稱負外部經濟效應、負外部性)。
外部經濟就是一些人的生產或消費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無法向後者收費的現象;外部不經濟就是一些人的生產或消費使另一些人受損而前者無法補償後者的現象。例如,私人花園的美景給過路人帶來美的享受,但他不必付費,這樣,私人花園的主人就給過路人產生了外部經濟效果了。又如,隔壁鄰居音響的音量開得太大影響了我的休眠,這時,隔壁鄰居給我帶來了外部不經濟效果。
❹ 經濟學 外部性
這里謝寫寫,說實在您的懸賞分,寫的出來的基本不在乎的
我給你粗略的弄個提綱,你自己去找內容吧
就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來解釋你的問題
主觀方面:
1、歷史,歐洲工業革命就那麼過來你,中國、包括任何大國都無法避免走這條路
2、經濟,生產力發展,經濟發展有個過程,有個環節,在科技的進步無法滿足他的要求之前,經濟發展無法脫離外部不經濟
客觀方面:
1、就業壓力:沒有那麼多外部不經濟的存在,社會就業壓力是怎麼樣的,你可以隨便去想像下
2、生產技術力量:跟宏觀條件一樣,國內生產技術水平決定了外部不經濟存在的必然性
3、產業發展: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無法脫離其被替代產業的沒落,例如手機和BB機,中間互相膠著過程狀態是無法避免的,那麼,從發展眼光來看,BB機產業的外部不經濟在某一段時間內也將是無法避免的
等等等等
發散的去考慮下吧,很多的
這里幫你都羅列出來,我想是不現實的
❺ 經濟學中的外部性是什麼意思
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馬歇爾和庇古在20世紀初提出的,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生產者或消費者)在自己的活動中對旁觀者的福利產生了一種有利影響或不利影響,這種有利影響帶來的利益(或者說收益)或不利影響帶來的損失(或者說成本),都不是生產者或消費者本人所獲得或承擔的,是一種經濟力量對另一種經濟力量「非市場性」的附帶影響。意思就是說不論我做什麼,都是你買單。比如我買了一隻小狗,鄰居就要承受小狗的噪音和拉的滿地的狗屎。
❻ 經濟學裡面講的外部性是什麼意思
❼ 西方經濟學中 外部性及其主要影響是什麼
外部性指由於市場活動而給無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換種說法:外部性就是指社會成員(包括組織和個人)從事經濟活動時,其成本與後果不完全由該行為人承擔,也即行為舉動與行為後果的不一致性。
外部性的主要影響是市場失靈。存在外部性的情況下,市場不能自發實現帕累托最優,影響配置效率。
❽ 宏觀經濟學 什麼是外部性
外部復性有外部經濟性制和外部不經濟性兩種情況。假定一個系統有A、B兩個部門,A部門從事的經濟活動為自己贏得了經濟成果,它對B部門產生的影響就是「外部性」。如果B部門因此也得到了收益,那麼,A的外部性就屬於「外部經濟性」;如果B部門因此受到了損失,那麼,A的外部性就屬於「外部不經濟性」。例如,煤化工行業(A)與灰渣建材行業(B),A所產生的灰渣廢料恰好為B提供了原料,A的外部性使得B有了原料來源,是外部經濟性類型;同時B消化了A所產生的廢料,使其不污染環境,B對A的外部性也屬於外部經濟性類型。假如B不是灰渣建材行業,而是社會土地,A所產生的灰渣沒有部門為它消納,直接堆積於土地,那麼,它對於B的外部性就是外部不經濟性,B為它埋單,付出了成本代價。
❾ 微觀經濟學—外部性是什麼意思
外部性也稱為外部經濟,外部效應。指的是個人或企業的某項活動使得社會或其他某些社會成員無需付出相應代價而從中受益的現象。外在效應主要表現是環境污染一類的社會問題,但這些社會問題實質上是由個人和企業的活動造成的,明白嘛?
與之對應的是外部不經濟,指的是某項活動的社會成本大於個體成本的情形。
針對產生的外部不經濟現象,有效的對策是產權界定(科斯定理):如果當事者之間談判協商的費用即交易成本為零,就可以通過確定產權,由交易雙方就產生的外在不經濟問題進行談判,最終結果會達到資源的有效率配置,而這與產權的初始界定狀態無關。
不知明白否?
❿ 經濟學裡面講的外部性是什麼意思
指經濟主體(包括廠商或個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內非市場化的影容響。
詳細見:http://bk..com/view/682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