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公立大學有哪些學校經濟學或管理學比較好
1 - Ecole Centrale Paris MS Technologie Management
2 - Université Paris-Dauphine / INSTN-CEA / ENS Cachan / Mines ParisTech Master 2 Management de la Technologie et de l'Innovation
3 - ESSEC / TELECOM ParisTech MS Management de Projets Technologiques
4 - Groupe ESC Toulouse MS Management de la Biotechnologie
5 - Groupe ESC Toulouse MS Management de l'Innovation et de la Technologie
6 - ESC Bretagne Brest MS Manageur de Projets Technologiques
7 - IAE de Lyon Spécialité Management des Instries Pharmaceutiques et des Technologies Médicales (Master Management)
8 - TELECOM Bretagne MS Ingénieur d'Affaires Européen
9 - ISC Paris MBA Consulting et Management des Technologies
10 - UTBM - Université Technologique de Belfort Montbéliard Master 2 Affaires Instrielles Internationales
❷ 去法國我學經濟學或金融好不好
當然好了。在西方國家無論經濟學還是金融學都是成熟專業,學成之後大有前景。
❸ 關於法國經濟和前景
一樓純屬瞎掰。
二樓比較中肯。
但都僅局限於工業經濟增加值的發展。
法國經濟的最顯著特點就是:靠科技富國、靠金融強國、靠殖民地支撐、靠不爭氣的人民把一切優點化為烏有。
科技,法國的核能工業和飛機製造業是世界上最能創造利潤的工業,與之相比美國的軍火工業和德國的機器工業簡直就是小洋娃娃。但可惜利潤太過集中,而且上下游的產業都不在國內,很難帶動整體經濟發展。這也就是為什麼法國有這么多的神奇富人。而且法國人很懶,相比起在大企業做叱詫風雲的人物,他們更傾向於無所事事地打幾份零工,泡幾個妹妹。因此在大學里碩士以上幾乎就是外國人的天下,這種學習的態度導致他們無法把高科技領域變成增長點。
金融,法國的服務業擁有強大的傳統,在法國,沒有什麼東西不是用投資利潤來抽象的。盡管世界上第一家銀行不在法國,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金融市場也不在巴黎在紐約。但法國仍然絕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金融銀行財團勢力(中國教育界稱之為「高利貸帝國主義」),他們不如美國強悍,因為他們更為成熟而保守,因此盡管次貸危機之後他們是世界上出了美國之外損失最為戲劇性的國家,但整體仍然沒有傷筋動骨。CAC40仍然在中高位盤桓,整體經濟信心也並沒有被傾覆。我舉個例子,家樂福並非是個零售超市公司,其背後是個大型的金融運作集團,他們靠中小額信貸給低端的產品供給商並進行市場套利運作,因此他們的采購成本接近於零。而75%以上的法國企業都是採取這種形式運營的。資本杠桿率超高,而風險極小。
另一方面,法國雖然不是所謂「日不落帝國」,但他是世界上最懂得利用殖民地資源的國家,遠遠超過英國和西班牙。直到今天,他仍然通過多種優惠方式把過去的殖民地國家牢牢地拴在自己手心裡,比如在非洲有阿爾及利亞、多哥、摩洛哥、塞內加爾,在亞洲有越南、寮國、柬埔寨,這給他們提供了數以千萬計的低價勞動力和便宜的批發自然資源。而在這些落後地區的援助性大型工程項目則養肥了類似Veolia、Vinci、EDF等這些句型工程企業和類似Bouygue之類的技術服務企業。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近幾年中國於非洲很多國家技術工程服務項目增多引發了法國政界媒體乃至人民的極大不滿。
上面有人提到的旅遊業和酒產業還要加上一個奢侈品產業,是法國經濟最有活力的增長點。因為這能給懶惰的法國人一點不勞而獲的滿足感,他們可以因為是法國人本身而提高一點價值,所以他們更多傾向於在這個產業發展。而本身這個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我不想評價這個市場上的消費者是不是有足夠理性,但我絕對持保留意見。而現實是,每年巴黎市奢侈品貢獻巴黎市政總體1/6的產值,其中中國遊客貢獻1/3。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如果要抵製法國,只要都取消去法國旅遊的計劃了,他們不出一年就得下跪。
另外,法國最大的痼疾就是社會的不和諧,盡管歷任政府都要對民眾進行很大幅度的讓步,但其民主政體的復雜內部矛盾使得沒有人真正從任何一個改革中得到滿足。法國的社會問題和勞資國三方矛盾我們可以寫厚厚的一本書來討論這個問題。但簡言之問題就是:國家讓一步,人民就進逼三步,失業率從而上升,投機資本從中漁利,國家財政每年虧空,企業精神缺乏,熱衷於既得利益而放棄發展前景,使得發展緩慢,稅收不足。
當然了,上面提到的資源漲價、歐元強硬、增速緩慢,這是今年困擾整個世界的普遍問題。而不巧的是,法國在這中間並沒有吃什麼虧。首先,法國是石油資源使用最少的發達國家,因為他們的核能能源系統實在是太強悍了,因此,他們更多的是炒作能源價格而漁利;另外,歐元強硬,其實應該強調的是美元的疲軟,法國經濟增長模式還是屬於內向型工業經濟,出口的貢獻率非常有限,在強硬的歐元下損失最大的應該屬德國、希臘和義大利;而在增長方面說,其實怎麼說法國增長也不會太快,為什麼強調薩科齊上台後增長不如預期呢?其實是比較的結果,因為在次貸危機發生前,歐洲發生了一輪強有力的經濟反彈浪潮,在經濟復甦的形勢下,薩科齊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人民對他報以很高期望,而非常不幸,改革還沒開始,經濟已經徹底走向深淵。因此在很高期待下,當然失望就會更大。但法國今年的增長預期還要超過2%,屬於逆勢沖高,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是他的表現令人失望吧。
和中國橫沖直闖的經濟發展比起來,整個西方經濟世界都是一個懶懶散散沒有希望沒有動力的暮色。但這並不能否認他們異常復雜成熟的市場結構和增長模式。樓主引用的那種說法國吃老本的說法那是沒有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說出來的昏話。和英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比起來,法國的模式更聰明,而且風險較小,於英國妄圖依靠軍事工業帶動基礎就業的天方夜譚比起來,屬於穩健成熟型。而英國由於基礎工業太過雄厚,現在似乎有點顯得尾大不掉了。他們的經營模式有些不得不太過死板,不適應現今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形式,但也不能一概而論,這要視其所經營的產品性質而定。
經濟不是這么簡單的。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不要輕易地說一個經濟好與壞,即使要比較,也要進行有機地比較,而不是粗暴的實施語言暴力。
大家共同進步。
❹ 去西班牙義大利法國讀經濟學專業研究生怎麼樣大概一年花費多少
1、西班牙留學學費介紹
綜合來說,如果你在大城市,一年的房租支出可能在2-4萬人民幣,如果在小城市,可能是1-3萬人民幣,是不是並不貴?
除了房租費,當然,你的留學花費里還包含生活費。基礎的生活費,就是日用品、買菜等等的支出,西班牙各地的物價水平其實差不多,大城市小城市沒有太大差別,比如馬德里巴塞吃一個簡單的套餐是10歐,到小城市可能是8歐9歐,但也不會便宜太多。超市物價方面,也是差不多的。大概來說,西班牙留學一年,基礎的生活費大概在200歐左右一個月,一年下來也就是2萬人民幣左右。接下來,就是改善型生活費,比如外出就餐,買買買,旅遊之類的,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預算來。如果不是經濟狀況特別緊張,牛學姐其實建議大家平時稍微節約一些,假期到歐洲其他國家旅旅遊,畢竟你的居留是在申根區都能自由出入的,會很方便,也算是沒白來一趟歐洲~
❺ 請介紹幾個比較著名的法國經濟學家,各個時期的都可以
誰是法國的最佳經濟學家?
法國《科學與生活·經濟學》雜志在1986年2月號上公布了回這家雜志就答"誰是法國最佳經濟學家?"所作調查的結果.根據該雜志對經濟學各具體領域的分類(理論經濟學家,數學經濟學家,經濟預測家,政府顧問和經濟學普及專家),評選出各領域中的"五佳",雜志社利用計算機評選出當前法國經濟學界的"25佳".他們是:埃德蒙·馬蘭沃(Ed-mond Malinvaud)、雅克·勒祖爾恩(Jacques Le-sourne)、熱拉爾·德布勒(G?rard Debreu)、讓·布瓦索納(Jean Boissonat)、雷蒙·庫爾比斯
因為正文我拿不到,所以只能告訴你這個地址了。
❻ 經濟思想史大題 英國和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
1776)中,對勞動價值論做了更加深入的微觀分析,進一步發展了勞動價值論.他明確區分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概念,並且「工資,他認為商品的價值不由耗費的勞動決定.例如,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區分,並批評了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觀點.威廉·配第最先提出了勞動價值論的一些根本命題,第一次有意識地把商品價值的源泉歸於勞動,奠定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在馬克思之前關於勞動創造價值這一思想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古典經濟學家.
威廉·配第在《賦稅論》(1662)中,首次提出了「自然價格」、「自然價值」,其本質為生產費用論,他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可以說,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在價值論方面的最高成就,交換價值與價格的區分,創造價值的勞動和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等,而是由能購買到的或能支配的勞動決定.
大衛·李嘉圖在1817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發展了勞動價值論的科學體系,首先他接受了斯密關於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區分.但他同時又提出了三種收入價值論,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故被馬克思稱為「斯密教條「.
亞當·斯密在其所著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並確認勞動決定商品的價值,認為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政治價格」、「實際的市場價格」術語,其中,區分了直接勞動與間接勞動,另外、利潤和地租,脫離了勞動價值論的體系,「自然價值」指的就是價值.他認為,自然價格就是用貨幣表示的自然價值.他在勞動決定商品價值的基礎上,分析了勞動量與商品價值量間的關系,即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它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並開始用勞動時間來測量商品價值量. Ricardo)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這種錯誤的觀點一度被後來的很多主流經濟學家奉為圭臬,但批評了他同時用耗費勞動和購買勞動說明價值決定,其中以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威廉·配第(W. Petty)、亞當·斯密(A. Smith)、大衛·李嘉圖(D.但他只是提出了關於價值范疇最初形態的概念,相關范疇和不同概念之間仍存在混淆
❼ 法國有哪些著名的經濟學家· 要詳細哦~ 每個經濟學家最好有介紹~ 謝謝了~
弗朗斯瓦·魁奈 :(Francois Quesnay 1694—1774 )是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奠基人之一,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和重要代表。魁奈的主要著作有:《租地農場主論》、《穀物論》、《賦稅論》、《經濟表》、《經濟表的說明》、《關於貨幣利息的考察》。《經濟表》全面反映魁奈的經濟學說體系和各項基本理論,對以後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就受到《經濟表》中某些思想的啟示。
弗雷德里克·巴斯夏:(Frédéric Bastiat,1801年6月30日-1850年12月24日)是19世紀法國的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家、政治經濟學家、以及法國立法議會的議員。被許多經濟學家稱為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先驅,首先提出破窗謬論。
布阿吉爾貝爾
讓·巴蒂斯特·薩依
安東尼·奧古斯丁·古諾 (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年8月28日-1877年3月11日),法國數學家及經濟學家,提出古諾模型。
里昂·瓦爾拉斯 (Léon Walras,1834年12月16日-1910年1月5日),法國經濟學家。他開創了一般均衡理論,是一位數理經濟學家。他被認為是創立了後來在他的義大利弟子帕累托的領導下為人熟知的洛桑學派。
安·羅伯特·雅克斯·杜閣
❽ 親,想去法國讀碩士,經濟學專業的,哪個大學比較好嗯,最好是公立的
一樓也太瞎扯了 法國公里大學不排名好么,而且里昂一大跟本沒有經濟專業 胡說八道
❾ 咨詢法國比較好的經濟類大學
公立大學 巴黎九大 第一個牌子 沒什麼好說的
其他的話 巴黎一大的經濟學還不內錯 還有土倫大學 但是和九容大還是沒得比的
最好當然去高等商學院 但是入學要求高 而且費用大 不過出來的話 就不得了了
名氣最響的是HEC ESSEC 歐管
有問題歡迎來問
❿ 為什麼有人稱莫里斯·阿萊是法國經濟學領域的「忠厚長者」
阿萊的早期成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失去交流版的狀況下取得的。D·薩權繆爾森曾講過下面關於阿萊1944後在法國國家礦業學校任教時的故事。當巴黎解放的時候,瑟·約翰和拉第·希克是這個城市最早的經濟學家。他們曾經到過一個頂樓,等到眼睛適應了昏暗的光線,他們看到一群頭戴礦燈的學生正在聽一個教師用紙板給他們講課。這個教師就是阿萊,他正在講關於在一個靜止的狀態中利率是否應該是零。在戰爭中期,他應用很少的資料來源,研究出一個詳盡的當代資本和利息理論。因此他受到人們的尊重。有人稱他是法國經濟學領域的「忠厚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