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管理學和經濟學那個有前途,他們具體是學什麼
嚴格地說,現代管理學(這里指廣義的工商和行政管理學或曰商學)與經濟學分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和學科。經濟學就象社會學一樣,屬於社會科學的范疇,而商學就象法學一樣,屬於職業學科的范疇。商學與經濟學的差別就象法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差別一樣大,它所研究的對象、目的、方法、范疇與經濟學有本質不同。就象經濟學家不懂法學、不懂官司、不能在法學家和律師那裡指手劃腳一樣,經濟學家也不懂商學、不懂企業管理、不能在管理學家和企業家那裡指手劃腳!他們更不能用經濟學的理論標准去對他們完全不熟悉的商學理論評頭品足!雖然在商學院也要上少量應用經濟學的課程,就象它要上少量應用心理學,應用社會學的課程一樣,但這些應用課程是從屬的、非主流的,並且與理論經濟學有完全不同的要求和教法。如果我們不能釐清經濟學與商學之間的本質差別,我們就會教人用管理國家的方法去管理企業,就會把商學院辦成非驢非馬的准經濟學院!
現代商學理論涉及到許多學科的知識,經濟學只是它所涉及的重要學科之一。並且,經濟學只有經過商學化改造後,才可以教給商學院的學生。管理經濟學與經濟學就有本質性的差別。例如在經濟學中,研究價格是為了提供政府用來提升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的政策工具;而在管理經濟學中,研究價格則是為了給企業提供定價依據,來提升企業的壟斷程度、打擊競爭對手、贏取利潤。又例如,經濟學中的企業理論與商學中的企業管理理論幾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前者是純經濟理論,與企業管理扯不上多少關系。嚴格地說,商學是關於如何提升企業自身戰略壟斷力即核心競爭力的學問,它研究的是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藝術,為企業提供打擊競爭對手贏得顧客的手段;經濟學是關於政府如何克制企業壟斷、提升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的學問,它研究的是解釋問題的因果邏輯,為政府提供製定政策改善社會福利的依據。經濟學與商學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就象政府和企業的關系,是貓和老鼠博弈的關系!
商學和經濟學還有一系列本質差別:經濟學往往假設所有人一個樣,都是自利理性的經濟人,而商學則必須強調人的差異性、個性、甚至非理性;商學更注重研究特殊、具體和個案,經濟學則注重研究一般、抽象和整體;商學追求壟斷,經濟學追求競爭;商學重解決問題,經濟學重解釋問題;商學研究企業的效率與效益,經濟學研究社會的效率與效益;商學重策略和藝術,經濟學重理論和邏輯;商學為企業出謀劃策,經濟學為政府出謀劃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讓我們進一步詳細深入討論商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差別以及經濟學家與管理學家錯位的問題。經濟學是從社會的整體利益去研究資源的最優配置,而資源的最優配置可以通過完全競爭下市場價格機制去達至。所以經濟學家提倡自由競爭而反對壟斷。相反,商學是從企業的利益出發,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諸如財務、營銷、生產、人事、研發等)去研究如何提升企業的壟斷以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因為沒有壟斷就沒有超額利潤。
經濟學是研究怎樣的經濟制度、經濟環境和經濟政策最能把企業的行為規范到達至資源的最優配置和對全社會福利最大。而商學是研究企業在給定的經濟制度、經濟環境和經濟政策的約束以及其他條件的約束下,怎樣的企業策略和企業行為才能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可見,經濟學和商學在研究目的上是相互對立的,手段上是非常不同的。不少企業家把經濟學當成商學,把經濟學家當成管理學家,把經濟學家請到企業去用管理國家經濟的方法診治企業,而結果是,不少經濟學家的良方適得其反,常常使他們大失所望。
其實,企業更需要的是商學而不是經濟學。這種現象可以說是經濟學家與管理學家在市場定位上發生了錯位。經濟學研究市場制度下價格機制對資源配置的作用,研究市場的協調性,研究市場的缺陷和失敗,以及怎麼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壟斷破壞社會總福利,經濟學研究的就是如何打破壟斷,保持充分競爭。所以我們說,經濟學主要是為政府服務的。
我們常說制度不合理,這是經濟學家要解決的問題,而一個企業家問的是在這樣一個給定的條件,不管它好壞,我能夠做些什麼。企業的環境包括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技術的、自然的等等。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他要研究為什麼計劃經濟效率不高,為什麼市場經濟比計劃經濟更有效率,如果要從計劃轉向市場制度,怎麼辦,怎麼改,這是經濟學家要回答的問題。而作為管理學家,他問的是在計劃經濟環境下我用什麼辦法可以做得最好,在市場制度下我用什麼辦法能夠做得最好。在從計劃轉向市場的變化過程中,我又怎樣才能做得最好。對企業而言並不問怎樣把宏觀的環境改變,而問在給定的宏觀環境下面,我有什麼辦法使我的企業賺到更多的錢,取得更好的效益。
所以嚴格地說,經濟學所研究的那些變數,對於商學而言,都是外生變數,是當做常量去看。比如外面的氣溫,我們可能抱怨,希望外面的氣溫降下來,這是經濟學家要研究的。而對企業而言,就應當認為氣溫是給定的,並看在這種條件下能夠做什麼,比如去開發空調等。值得一提的是,制度經濟學往往把制度當自變數,把生產力當因變數。我們過去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而新制度經濟學恰恰是相反的,認為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也就是說有什麼樣的制度就會有什麼樣的生產力。
經濟學家是不是對企業完全沒有用呢?當然不是。經濟學家在什麼情況下對企業有作用的呢?經濟學研究如何克制壟斷,但經濟學家若站在企業的立場上而成為管理經濟學家,就必須把定價方法反過來用,看有什麼辦法可以增加壟斷,有什麼辦法可以使利潤最高。經濟學家是要把企業的需求曲線拉平,管理經濟學家則要把企業的需求曲線變陡,我們知道,在經濟學里,完全競爭對經濟是最好的,而企業恰恰相反,它研究增加壟斷的手段,可以說企業管理所研究的一切都是圍繞一個中心,那就是如何增加壟斷。沒有壟斷就沒有利潤。企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贏利。
同樣是經濟學的武器,比如定價,從企業管理角度研究,它的目的就變了,它要想盡一切辦法用定價的辦法增加壟斷、增加利潤,怎麼利用定價的手段把消費者剩餘挖到自己的手裡來。比如一瓶礦泉水,你願意出十塊錢,但實際上它只要賣三塊錢,你就得了七塊錢的消費者剩餘,作為企業,它要想方設法把那七塊錢挖到自己的手裡。而經濟學則要想方設法把更多的消費者剩餘留在消費者手中。定價的手段或者價格理論,對經濟學而言是為了如何克制壟斷,而管理經濟學卻用這個手段來提升企業壟斷,增加利潤,打擊競爭對手。經濟學更注重回答為什麼的問題,商學則要回答怎麼辦。
經濟學家跑到企業里去也不是說完全沒有用,因為一個企業要運作,一定要了解周圍的環境,經濟學家可以告訴企業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里做事情,但是他們並不能夠回答在這樣一個環境里到底應該怎麼辦。而一個管理學家去了,他就會說在剛才那個經濟學家說的那種環境下,怎麼去做才能使你的利潤最大化,才能打敗你的競爭對手。這就是一個經濟學家和一個管理學家的根本區別。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對企業不同的功能。經濟學家告訴企業面臨什麼樣的環境,而管理學家則告訴他在這樣的環境下怎樣的策略能使企業贏得顧客與市場。當然管理學家要告訴企業的不僅僅是這些,比如為公司制定計劃,以取得最好的回報;確定誰是競爭對手,誰是目標顧客;怎樣跟競爭對手進行競爭;怎樣在這個市場上贏得目標顧客。像這些都是企業管理要回答的問題。一般來說,企業要咨詢的更多的是管理學家。
經濟學家是用經濟學的理論去分析整個經濟的運作機制,找出它裡面的毛病,提出對付它的政策,使得社會福利最大化。而商學干什麼呢?在給定的政府對企業的行為規范和約束條件下,怎樣提升企業的壟斷,增加企業的利潤,怎樣在這種約束條件下合法鑽空子。這是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之間的一個很大差別。
總的來說,經濟學是宏觀的,傾向於為社會服務;管理學更傾向於企業自身,服務對象一般是企業。具體選擇個人覺得要看你的志願是做一名政客或者高管了,呵呵。
❷ 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分支分別有哪些
,經濟學可分為兩大主要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1)經濟學是一門科學,是有機整體,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經濟學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資源。
(2)學科體系
一級學科
0201理論經濟學
二級學科
020101政治經濟學
020102經濟思想史
020103經濟史
020104西方經濟學
020105 世界經濟
020106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一級學科
0202 應用經濟學
二級學科
020201國民經濟學
020202區域經濟學
020203財政學(含∶稅收學)
020204 金融學(含∶保險學)
020205產業經濟學
020206 國際貿易學
020207勞動經濟學
020208 統計學
020209 數量經濟學
020210國防經濟
2,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
❸ 管理學好還是經濟學好
經濟學注重理論,大多數課程是基於經濟學原理的,其實最核心的是《西方回經濟學》答,圍繞它很多課程設置,比如財政、金融、貿易、會計。。。 管理學注重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不但有經濟管理,還涉及各類社會活動。比如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系統管理、項目管理、旅遊管理。。。包羅萬象。之所以經常被與經濟聯系起來,就是因為現在企業管理在社會上知曉度高。 從你的實際出發,學哪個我認為主要是看以後的就業。 其實目前兩個都不是很容易就業,因為它們都屬於可以無師自通型的學科。也就是說企業管理不必非學專業,經濟更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特別是中國社會,始終不正面承認西方經濟理論,社會經濟也不是自由經濟。 如果選,經濟可能就業面寬,比如金融學,目前很火,銀行證券公司特別喜歡金融學出身的學生
這樣可以么?
❹ 管理學專業和經濟學專業有什麼區別
一般財經專業的學校都會分兩類學科,就是你說的管理學和經濟學。
差別嗎,呵內呵,我體會是拿的證不同,比容如我就是「經濟學學士」而不是「管理學學士」。這個是教育部的學位證分的。
至於學科,其實有分別也有相通。
經濟學注重理論,大多數課程是基於經濟學原理的,其實最核心的是《西方經濟學》,圍繞它很多課程設置,比如財政、金融、貿易、會計。。。
管理學注重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不但有經濟管理,還涉及各類社會活動。比如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系統管理、項目管理、旅遊管理。。。包羅萬象。之所以經常被與經濟聯系起來,就是因為現在企業管理在社會上知曉度高。
從你的實際出發,學哪個我認為主要是看以後的就業。
其實目前兩個都不是很容易就業,以為它們都屬於可以無師自通型的學科。也就是說企業管理不必非學專業,經濟更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特別是中國社會,始終不正面承認西方經濟理論,社會經濟也不是自由經濟。
如果選,管理可能就業面寬,比如項目管理,目前很火,主要是一些公司的「項目經理」制度,但是除了學歷,更重要的實踐,而且也有相關的國家資格認證。
❺ 經濟學和管理學哪個好學
都不好學。
相對來說經濟學能從理念上讓你有改變,管理學在方法上讓你內有改變。
如果容能學的比較好的話,管理學就業還是可以的。
另外上面的說的不太對,管理學對數學的要求跟經濟學是一樣的,管理學常用的是統計學和運籌學,都是比較麻煩的。
❻ 管理學和經濟學有什麼差別
管理學和經濟學在獨立發展的過程中,互為補充,依存度非常高,所回以很多時候經濟管理一詞答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在國內的學校如果經濟學院和管理學院沒有分開的話,那麼就叫做經濟管理學院。實際上,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區別是有很大區別的兩門學科:一是研究內容不同,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管理學則研究的是在現有經濟運行條件下,如何實現效率的最大化。二是研究對象不同。管理學研究的對象是組織,是在一個組織內的活動;經濟學是不研究中具體組織內的活動的。三是研究層面不同。經濟學往往從政府層面來研究政府如何優化資源配置,管理學則是側重研究企業如何提升自身戰略壟斷力即核心競爭力。四是研究目標不同。經濟學以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為目標,而管理學一般以增加一個組織的利益為目標等。
❼ 市場營銷本科生現在是經濟學講師,可以評管理學副教授職稱么
2、申報副教授任職資格者,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本科畢業,擔任講師職務7年以上;
(2)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5年以上;
(3)碩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4年以上;
(4)博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博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2年以上。
當年年底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下的人員,須取得碩士以上學位。三、副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統、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技能,在豐富的學術實踐基礎上形成了較穩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時把握本學科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對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有較深入的研究,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能力。
2、系統擔任一門公共課、基礎課或兩門以上專業課程的講授工作,每學年至少講授一門課程,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任務。
3、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實訓、社會調查及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的工作。遵循教學規律,能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積極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優秀。
4、積極開展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法研究,教學改革成績顯著。根據工作需要協助指導青年教師、進修教師或研究生,成績突出。
(二)工作業績
本科院校教師,任講師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1、教學。專業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180學時以上;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200學時以上;兼職教學的管理人員按專職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的1/2計算。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學校年度教學質量考評優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優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學技能競賽中,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獎勵。
(3)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論文、著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被SCI、EI、ISTP或A&HCI、CSSCI收錄,或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收錄論文3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
(2)專業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6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3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3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5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2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3)正式出版本專業學術著作(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部)或譯著(本人翻譯10萬字以上/部),或參編省級以上統編、規劃教材(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部);同時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4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2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經專家鑒定,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著作、教材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達到副教授水平。
3、項目、獎勵。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省、部級三等以上科技獎、社會科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級二等以上教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2項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以上的第一作者,或2項省轄市、廳級科研成果一等獎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2)主持完成1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或2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的主要完成人,並通過省、部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或結項驗收,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3)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
(4)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限前5名)。
高職高專院校教師,任講師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1、教學。專業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200學時以上;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220學時以上;兼職教學的管理人員按專職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的1/2計算。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學校年度教學質量考評優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優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學技能競賽中,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獎勵。
(3)獲得省轄市、廳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論文、著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被SCI、EI、ISTP或A&HCI、CSSCI收錄,或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收錄論文2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
(2)專業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5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2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4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1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3)正式出版本專業學術著作(本人撰寫4萬字以上/部)或譯著(本人翻譯10萬字以上/部),或參編省級以上統編、規劃教材(本人撰寫4萬字以上/部);同時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4)具有相關專業(非教師系列)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取得相應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經專家鑒定,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著作、教材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達到副教授水平。
3、項目、獎勵。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省、部級三等以上科技獎、社會科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級二等以上教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以上的第一作者,或省轄市、廳級科研成果一等獎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2)主持完成省轄市、廳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或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項目(課題)的主要完成人,並通過省轄市、廳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或結項驗收,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3)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4)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或實用新型專利2項以上。
(5)本人在相關專業技能競賽或評比中獲得省轄市、廳級二等以上獎勵;或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直接指導的學生個人或團隊在專業技能競賽或評比中獲得省轄市、廳級一等獎,本人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
成人院校教師申報評審副教授任職資格者,參照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評審副教授的工作業績條件。 在上述條件中,有一項特別突出,有重大貢獻或突破,經專家論證,達到副教授水平,可認為符合業績條件。
❽ 什麼是「經濟和管理學大類(A02)所屬專業」
❾ 管理學和經濟學哪個好
管理學和經濟學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區別有如下幾點:
1、研究方向的不同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和規律的科學,而經濟管理學,是管理的范疇,是規范領導經濟活動的科學。
2、面對的生產資料不同
經濟學面對的生產資料是資源,而經濟管理學面對的生產資料是人。
3、認識不同
經濟學更多的是主觀認識,而經濟管理學更多要考慮實施中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和行為的可能結果進行預測。
4、學科的不同
經濟學專業主要有: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學、財政學(含稅務),而經濟管理學專業主要有: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學、工業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
5、解決的問題不同
經濟管理是經濟學和管理學原理的有機結合,體現跨學科的滲透,切實解決實際生活中包括微觀市場和宏觀市場經濟管理環境中的問題,而經濟管理學主要有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微觀上探討如何實現消費者滿足最大的效用和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宏觀上研究如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製,國民經濟的持續和穩定的發展。
6、社會意義的不同
經濟學往往從政府層面來研究政府如何克制企業壟斷、提升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主要是解釋問題的因果邏輯,為政府提供製定政策改善社會福利提供依據,而經濟管理管理學是研究企業如何提升自身戰略壟斷力即核心競爭力,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藝術,提供打擊競爭對手贏得顧客的手段。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