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經濟和產業經濟學哪個專業更實用
這兩個專業都是在研究生階段開設的,按大類的話,世界經濟屬於理論經濟學專而產業經濟學屬於屬應用經濟學,從這上面看好像產業經濟學比較實用,但這兩個專業都比較偏理論。另外學校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南開的世界經濟專業就很不錯,實力很強,產經是復旦、東北財經、上海財經比較強
⑵ 經濟學為什麼沒用
經濟學真的有用嗎?
1~綜觀世界富翁TOP100排行榜上的人,能數出幾個是經濟學出身的呢?
哈佛商學院培養不出傑克韋爾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培養不出比爾蓋茨;同樣,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培養不出柳傳志,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培養不出王石。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農民對市場的理解和把握,極有可能比受過系統訓練的經濟學博士更深刻、更准確。因為市場中真正有用的知識,乃是哈耶克、波拉尼所說的默會的知識,在具體的時間、地點的私人化的知識。 經濟學只能通過領會這些知識的網路,根據對個人行動的觀察,對市場活動作出某種解釋;經濟學只能解釋市場體系,而不可能解決市場活動的具體問題,比如,一個小販,是販賣西瓜合適,還是販賣蘋果更賺錢,對於這個最簡單的問題,經濟學往往派不上用場。
個人感覺經濟學多是誇誇其談的理論學科,並無太大的實際意義。
2~可能正是不能解釋小販的問題,經濟學家就去對付很復雜、很宏觀的問題
當代中國,甚至世界,所有社會科學中最自負的莫過於經濟學家。然而,這是不是一種理性的自負?甚至可能是一種致命的自負?
樂觀的自負
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而市場之所以形成一種和平地造福於人類的秩序,乃是無數代的人們,透過無數的個人之間的
交換,藉助無數完全是偶然形成的細小規則,從而形成的一種復雜的體系。
經濟學當然應該對這種體系作出解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僅限於對其進行解釋。
但經濟學家並不甘心,他們試圖操縱市場體系。他們認為,人類的理性既然已經對自然世界作出了合理的、有效的解釋,據此可以充分地利
用、組合自然因素,創造出自然中不存在的東西,那麼,他們的理性,也可以在解釋市場之後,操縱市場。
經濟學在20世紀不斷失敗的歷史證明了,這是一種過於樂觀的自負。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早在經濟學正式作為一門系統理論成型之前,市場就已經誕生了,並且運轉得一點不比今天差。幾千年來,沒有經濟
學,人們照樣進行經濟活動,而且可能比沒有經濟學時更好。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農民對市場的理解和把握,極有可能比受過系統訓練的經濟學博士更深刻、更准確。因為市場中真正有用的知識,乃是
哈耶克、波拉尼所說的默會的知識,在具體的時間、地點的私人化的知識。 經濟學只能通過領會這些知識的網路,根據對個人行動的觀察,
對市場活動作出某種解釋;經濟學只能解釋市場體系,而不可能解決市場活動的具體問題,比如,一個小販,是販賣西瓜合適,還是販賣蘋
果更賺錢,對於這個最簡單的問題,經濟學往往派不上用場。
經濟學博士冷笑,我本來就不是干這個的。我受訓練是為了解決大問題,比如,指點這個公司如何管理,那個公司應該生產什麼才賺錢。
我的回答很簡單:哈佛商學院培養不出傑克韋爾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培養不出比爾蓋茨;同樣,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培養不出柳
傳志,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培養不出王石。 宏觀與微觀
經濟學家也許會說,這些都是微觀問題,我們是研究宏觀問題的,我們的概念工具是總需求、總消費,是經濟增長率,是貿易余額,等等。
哈!有哪位大俠預測到美國經濟從前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過山車似的變化,請舉手。
格林斯潘根據經濟學理論,前兩年覺得經濟過熱了,就加息,現在為了刺激經濟,又在降息,有多少道理?或許目前美國經濟急劇減速就是
格林斯潘加息惹的禍?
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解釋不了販賣西瓜合適,還是販賣蘋果好,你就不能解釋美國經濟為什麼增長,又為什麼減速了。 同樣,格林斯
潘也無法真正地向我們解釋清楚,他為什麼要加息,又為什麼要降息?於是,所有中央銀行的行為都籠罩在一種神秘氣氛中,他們的解釋更多
地像是巫師的咒語。
但是,經濟學家們年年仍然堅韌地提出無數關於增長的預測,當然沒有一個准確的,於是他們就想到一個聰明的辦法,把各種預測數據平均一
下,然而,這並不能平均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只不過是錯誤的相加而已。
可能正是不能解釋小販的問題,經濟學家就去對付很復雜、很宏觀的問題。這是人類的天性,所謂畫鬼容易畫人難。要不然,何以越是古
典,人類所思考的問題越是宏觀,盡是天人之際之類的大問題。 不過,如果你根本不能解釋小販的問題,又叫我們如何相信你能解決由幾
億個小販、大販相互作用構成的所謂宏觀問題?
一個根本的問題是,這些所謂的宏觀問題是真正的問題嗎?它們存在嗎?
復雜的系統
形形色色搬弄總需求、總供給的經濟學家們的抱負之所以不能實現,原因非常簡單:經濟體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
更嚴重的是,經濟活動主體是無數分立的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偏好、趣味、計劃、目標,各不相同而又彼此互動,因而是變動不居的。 主流
經濟學的做法,就是把我不能處理、無法量化的一切因素都排除在外,不管這些因素是否跟經濟活動有關,只要我不能處理,我就把它歸到外
生變數中——多麼美妙的一個詞,跟歷史規律一詞一樣,它散發出的魅力簡直是令人不可抗拒——然後,沉浸到抽取掉了一切活生生因素的虛
構、死寂的、也即所謂理性的世界中;然後,對虛構的世界中抽象的人進行一番數學推導;然後,得出一個據認為很科學的結論,並用這個結
論來指點現實。其結局如何,不問可知。 至於計量經濟學,那不過是古老神秘主義的數字崇拜的把戲。畢達哥拉斯相信宇宙是由數字構成
的,計量經濟學就是現代的畢達哥拉斯。 當然,這些宏觀理論並不僅僅是智力游戲,相反,它們既然是一種觀念——哪怕是一種錯誤的觀
念,就必然對人類活動產生影響。
根據20世紀的政治經濟史,形形色色的宏觀理論,只不過是給政府多了一個控制經濟活動的工具而已。
一個簡單的歷史事實是,所謂的宏觀經濟學是跟20世紀各種各樣的政府控制、干預活動同步成長起來,這可能決不是偶然的。
⑶ 世界經濟學專業怎麼樣
世界經濟學在我國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世界經濟系主要為各級政府機構、企業和經濟部門培養具有較高水平的涉外經濟管理、從事國際經濟、國際貿易與投資業務的實際工作者和高校、教研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該系的專業研究緊密結合實際,直接為我國涉外經濟工作和發展外向型經濟服務。 自1979年創系以來,已有大批高質量的畢業生走向全國各地。 他們扎實的理論和業務基礎、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不僅為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為復旦大學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目前,該系的許多畢業生已成為我國涉外經濟領域,包括許多外資企業的骨幹力量。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該專業由原來的國際經濟專業和國際貿易專業合並而成,培養具有較高經濟理論水平和務實知識、能從事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方面的實際工作和科研教學的專門人才。該專業限招英語。 專業主要課程有:政治經濟學、宏觀與微觀經濟學、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投資與信貸、國際營銷學、國際貿易實務、英語精讀、高等數學、會計學、統計學、計算機應用等。 該專業的畢業生的畢業分配去向主要有會計事務所、銀行、外貿公司、證劵公司期貨公司、三資企業以及政府涉外經濟部門。
⑷ 從實用的角度看 學經濟學真的有用嗎
有用啊,就看你能不能把經濟學的知識轉化到生活中啦。其實我覺的很多社會科學的知識對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大多數人不懂得舉一反三,應用到生活中去。
比方說經濟學中講到搭便車的問題,這在生活中的體現就是,在一個團隊里,一個人工作,大家都受益。但是當大家都意識到自己的勞動被大家無償地分享了,可能就不會去勞動了。也就出現「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局面。所以一件事情盡量讓一個人負責,如果一件事情讓一個團隊負責,這個團隊里的人關系又不是那麼親密,就會出現誰都不願工作的局面。所以就應該給團隊里每個人一個任務,應該在每件分解的事情上找到責任人,責任一定要明確,不然誰都不會去做。(這在中國「有關部門」遇到問題互相推諉上體現突出)
經濟學最基本的問題是供給與需求,在生活中就應該注意到,你做的事情是不是對方所需要的,如果不是對方所需要的,你做得再多,可能也得不到對方的認可。
再比如機會成本,這個道理太重要了。你做的事情一定要是最有價值的,機會成本最小的。還有沉沒成本,已經花出去的成本,在問題決策中就不要考慮進去了。你要考慮的是從現在開始往後最後價值的事情。經濟學書中舉了買電影票,但發現那個電影非常的無聊,你看到一半就可以不看了,不要因為你買了電影票,而一直看下去。因為電影票已經是沉沒成本了。
經濟學中有一個美國野牛瀕臨滅絕卻又恢復生機的例子,說明公共財產往往不被大家珍惜,私有財產會被努力保護。所以如果你當管理者,盡量少的讓組織內有太多公共財產,想辦法讓他們與公共財產有利益關系。
還有像為什麼短跑世界冠軍的收入比世界亞軍會多那麼多,因為人們關注世界冠軍,冠軍的人氣比亞軍會多很多,所以利用人氣獲得的收入就比亞軍多很多。為什麼中國有的世界冠軍最後貧窮到只能給人搓澡?因為他們本身從事的體育項目就不太被人關注,不被人關注就很難創造商業價值,沒有商業價值就很難獲得收入。當他們退役了,沒有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所以就沒辦法有收入。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體育運動,足球、籃球、網球明星獲得的收入要數倍於體操冠軍、鉛球冠軍、5000米跑冠軍、射擊冠軍……所以如果你想獲得好的收入,不要說你付出了多大努力,而要看你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而且這些價值要能通過交換到你的手裡!
經濟學,包括很多科學,都可以運用到生活中去。比方力與反作用力,就告訴我們傷害別人的同時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狂風想吹掉人的衣服,卻使得人更加抓緊了衣服,太陽給人溫暖,卻使人脫掉了衣服,敞開心扉;中國閉關鎖國告訴我們拒絕了解只能導致落後;王安石變法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太激進,即使你的辦法是對的,但是你要讓大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喬布斯的例子告訴我們,即便你是天才,你也要注意與周圍人的關系,不然有可能被踢出自己的公司……額,說的有點遠了。我的意思是,我們學的東西,包括平時了解的新聞、故事,只要你有聯系、聯想能力,其實很多都是有助於我們的生活的。關鍵是你能不能把它們變成有用的東西呢?
⑸ 世界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
經濟學是綜合分析研究經濟增長和衰退的起因及社會表象,如通貨膨脹、失業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形勢進一步看好。可以
⑹ 經濟學有什麼用
經濟學真的有用嗎?
1~綜觀世界富翁TOP100排行榜上的人,能數出幾個是經濟學出身的呢?
哈佛商學院培養不出傑克韋爾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培養不出比爾蓋茨;同樣,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培養不出柳傳志,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培養不出王石。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農民對市場的理解和把握,極有可能比受過系統訓練的經濟學博士更深刻、更准確。因為市場中真正有用的知識,乃是哈耶克、波拉尼所說的默會的知識,在具體的時間、地點的私人化的知識。 經濟學只能通過領會這些知識的網路,根據對個人行動的觀察,對市場活動作出某種解釋;經濟學只能解釋市場體系,而不可能解決市場活動的具體問題,比如,一個小販,是販賣西瓜合適,還是販賣蘋果更賺錢,對於這個最簡單的問題,經濟學往往派不上用場。
個人感覺經濟學多是誇誇其談的理論學科,並無太大的實際意義。
2~可能正是不能解釋小販的問題,經濟學家就去對付很復雜、很宏觀的問題
當代中國,甚至世界,所有社會科學中最自負的莫過於經濟學家。然而,這是不是一種理性的自負?甚至可能是一種致命的自負?
樂觀的自負
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而市場之所以形成一種和平地造福於人類的秩序,乃是無數代的人們,透過無數的個人之間的
交換,藉助無數完全是偶然形成的細小規則,從而形成的一種復雜的體系。
經濟學當然應該對這種體系作出解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僅限於對其進行解釋。
但經濟學家並不甘心,他們試圖操縱市場體系。他們認為,人類的理性既然已經對自然世界作出了合理的、有效的解釋,據此可以充分地利
用、組合自然因素,創造出自然中不存在的東西,那麼,他們的理性,也可以在解釋市場之後,操縱市場。
經濟學在20世紀不斷失敗的歷史證明了,這是一種過於樂觀的自負。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早在經濟學正式作為一門系統理論成型之前,市場就已經誕生了,並且運轉得一點不比今天差。幾千年來,沒有經濟
學,人們照樣進行經濟活動,而且可能比沒有經濟學時更好。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農民對市場的理解和把握,極有可能比受過系統訓練的經濟學博士更深刻、更准確。因為市場中真正有用的知識,乃是
哈耶克、波拉尼所說的默會的知識,在具體的時間、地點的私人化的知識。 經濟學只能通過領會這些知識的網路,根據對個人行動的觀察,
對市場活動作出某種解釋;經濟學只能解釋市場體系,而不可能解決市場活動的具體問題,比如,一個小販,是販賣西瓜合適,還是販賣蘋
果更賺錢,對於這個最簡單的問題,經濟學往往派不上用場。
經濟學博士冷笑,我本來就不是干這個的。我受訓練是為了解決大問題,比如,指點這個公司如何管理,那個公司應該生產什麼才賺錢。
我的回答很簡單:哈佛商學院培養不出傑克韋爾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培養不出比爾蓋茨;同樣,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培養不出柳
傳志,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培養不出王石。 宏觀與微觀
經濟學家也許會說,這些都是微觀問題,我們是研究宏觀問題的,我們的概念工具是總需求、總消費,是經濟增長率,是貿易余額,等等。
哈!有哪位大俠預測到美國經濟從前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過山車似的變化,請舉手。
格林斯潘根據經濟學理論,前兩年覺得經濟過熱了,就加息,現在為了刺激經濟,又在降息,有多少道理?或許目前美國經濟急劇減速就是
格林斯潘加息惹的禍?
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解釋不了販賣西瓜合適,還是販賣蘋果好,你就不能解釋美國經濟為什麼增長,又為什麼減速了。 同樣,格林斯
潘也無法真正地向我們解釋清楚,他為什麼要加息,又為什麼要 降息?於是,所有中央銀行的行為都籠罩在一種神秘氣氛中,他們的解釋更多
地像是巫師的咒語。
但是,經濟學家們年年仍然堅韌地提出無數關於增長的預測,當然沒有一個准確的,於是他們就想到一個聰明的辦法,把各種預測數據平均一
下,然而,這並不能平均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只不過是錯誤的相加而已。
可能正是不能解釋小販的問題,經濟學家就去對付很復雜、很宏觀的問題。這是人類的天性,所謂畫鬼容易畫人難。要不然,何以越是古
典,人類所思考的問題越是宏觀,盡是天人之際之類的大問題。 不過,如果你根本不能解釋小販的問題,又叫我們如何相信你能解決由幾
億個小販、大販相互作用構成的所謂宏觀問題?
一個根本的問題是,這些所謂的宏觀問題是真正的問題嗎?它們存在嗎?
復雜的系統
形形色色搬弄總需求、總供給的經濟學家們的抱負之所以不能實現,原因非常簡單:經濟體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
更嚴重的是,經濟活動主體是無數分立的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偏好、趣味、計劃、目標,各不相同而又彼此互動,因而是變動不居的。
⑺ 學習經濟學真的有用嗎
哈佛商學院培養不出傑克韋爾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培養不出比爾蓋茨;同樣,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培養不出柳傳志,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培養不出王石。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農民對市場的理解和把握,極有可能比受過系統訓練的經濟學博士更深刻、更准確。因為市場中真正有用的知識,乃是哈耶克、波拉尼所說的默會的知識,在具體的時間、地點的私人化的知識。 經濟學只能通過領會這些知識的網路,根據對個人行動的觀察,對市場活動作出某種解釋;經濟學只能解釋市場體系,而不可能解決市場活動的具體問題,比如,一個小販,是販賣西瓜合適,還是販賣蘋果更賺錢,對於這個最簡單的問題,經濟學往往派不上用場。 個人感覺經濟學多是誇誇其談的理論學科,並無太大的實際意義。 2~可能正是不能解釋小販的問題,經濟學家就去對付很復雜、很宏觀的問題 當代中國,甚至世界,所有社會科學中最自負的莫過於經濟學家。然而,這是不是一種理性的自負?甚至可能是一種致命的自負?樂觀的自負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而市場之所以形成一種和平地造福於人類的秩序,乃是無數代的人們,透過無數的個人之間的交換,藉助無數完全是偶然形成的細小規則,從而形成的一種復雜的體系。 經濟學當然應該對這種體系作出解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僅限於對其進行解釋。 但經濟學家並不甘心,他們試圖操縱市場體系。他們認為,人類的理性既然已經對自然世界作出了合理的、有效的解釋,據此可以充分地利用、組合自然因素,創造出自然中不存在的東西,那麼,他們的理性,也可以在解釋市場之後,操縱市場。經濟學在20世紀不斷失敗的歷史證明了,這是一種過於樂觀的自負。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早在經濟學正式作為一門系統理論成型之前,市場就已經誕生了,並且運轉得一點不比今天差。幾千年來,沒有經濟學,人們照樣進行經濟活動,而且可能比沒有經濟學時更好。 我的回答很簡單:哈佛商學院培養不出傑克韋爾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培養不出比爾蓋茨;同樣,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培養不出柳傳志,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培養不出王石。 宏觀與微觀經濟學家也許會說,這些都是微觀問題,我們是研究宏觀問題的,我們的概念工具是總需求、總消費,是經濟增長率,是貿易余額,等等。 哈!有哪位大俠預測到美國經濟從前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過山車似的變化,請舉手。 但是,經濟學家們年年仍然堅韌地提出無數關於增長的預測,當然沒有一個准確的,於是他們就想到一個聰明的辦法,把各種預測數據平均一下,然而,這並不能平均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只不過是錯誤的相加而已。 一個根本的問題是,這些所謂的宏觀問題是真正的問題嗎?它們存在嗎?復雜的系統形形色色搬弄總需求、總供給的經濟學家們的抱負之所以不能實現,原因非常簡單:經濟體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 更嚴重的是,經濟活動主體是無數分立的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偏好、趣味、計劃、目標,各不相同而又彼此互動,因而是變動不居的。 主流經濟學的做法,就是把我不能處理、無法量化的一切因素都排除在外,不管這些因素是否跟經濟活動有關,只要我不能處理,我就把它歸到外生變數中——多麼美妙的一個詞,跟歷史規律一詞一樣,它散發出的魅力簡直是令人不可抗拒——然後,沉浸到抽取掉了一切活生生因素的虛構、死寂的、也即所謂理性的世界中;然後,對虛構的世界中抽象的人進行一番數學推導;然後,得出一個據認為很科學的結論,並用這個結論來指點現實。其結局如何,不問可知。
⑻ 世界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別
世界經濟學(World Economic)
世界經濟學概述
世界經濟學:是研究世界經濟運動規律的科學。
世界經濟學最早是由德國的哈姆斯在《國民經濟與世界經濟》(1912)一書中提出的。
主要著作有:
前蘇聯布哈林的《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1923);美國派特遜的《世界經濟概論》(1947)等。
世界經濟學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的主要內容有:
(1)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和國家集團的經濟關系;資本主義經濟規律在資本主義各國經濟關系中的作用;資本主義國家與其他社會制度國家間的經濟關系;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發展的趨勢及其規律性。
(2)世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形成;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在世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的作用;社會主義國家與其他社會制度國家間的經濟關系;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發展及規律性。
(3)各發展中國家經濟及相互經濟關系。
(4)社會主義經濟體系與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相互依存(相互斗爭及其發展的規律性。
西方經濟學是指流行於西歐北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它是15世紀西方經濟學產生,18世紀西方經濟學建產以來,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一直到目前為止認為是能夠說明當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和國家調節的重要理論、概念、政策主張和分析方法進行了綜合和系統化形成的。被稱為「社會科學之王」。微觀經濟學 -- 研究家庭、廠商和市場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的科學 -- 以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為對象;以資源的合理配置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價格理論為中心理論;以個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為稀缺性假設、利己主義假設、理性假設。
宏觀經濟學 - 研究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中充分利用經濟資源的科學 — 以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為對象;以資源的充分利用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收入理論為中心理論;以總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為市場失靈、政府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