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讀蘇聯政經濟學教科書

讀蘇聯政經濟學教科書

發布時間:2021-01-12 15:22:11

1. 經濟學!前蘇聯/俄羅斯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化(要實例)

80年代末,蘇聯計劃經濟由於效益低下、缺乏活力、結構失衡而使國家陷入困境。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從1992年開始實行激進的經濟改革,至今7年時間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2-1994)是危機階段,其特點是生產大幅下降,通貨膨脹嚴重,固定資產投資銳減;

第二階段(1995-1996)是相對蕭條階段,其特點是通貨膨脹速度減緩,生產下降幅度減小,一些適應市場經濟的部門開始形成並發展起來,但生產仍普遍下降,失業問題日趨嚴重;

第三階段(1997)是略顯止跌趨升階段,其特點是國內生產總值首度出現微弱增長,商業部門比較活躍,固定資產投資下降速度進一步放慢,通貨膨脹得到抑制,金融市場比較穩定;

第四階段(1998年至今)是重新深陷系統性危機階段,其特點是內外消極因素相互結合,各種性質的危機交替發生,最終導致爆發了空前嚴重的8月17日金融危機,使俄羅斯經濟驟然倒退了三年。在由此引發的政府危機中,普里馬科夫被任命為政府總理,情況發生了有利於穩健派的變化。本屆政府在經濟方面既繼續堅持市場經濟方向和改革方針,又明顯有別於前幾屆政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提出搞社會市場經濟,而不再搞自由市場經濟;
2、把保證人民生活放在首位,為此而執行適度有控制的增加貨幣供應的政策,不再執行硬性緊縮的貨幣政策;
3、把恢復和發展實際生產部門放在優先位置,調整投資方向,不再把資金都集中拿去搞金融投機;
4、加強國家對經濟領域的調控和監督作用,明確提出消除影子經濟是通向文明市場經濟的必由之路,不再消極地任憑市場自發因素和影子經濟對國家經濟進行沖擊;
5、市場轉軌和經濟改革主要依靠本國力量,不再一味依賴外援和盲目崇拜西方。

目前,俄經濟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可以說,國家正在經歷1990年以來經濟危機最困難時期。克服這場危機將是一個十分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因為俄羅斯經濟目前仍受三組因素制約:

第一組制約因素:在行政命令式管理方法作用條件下形成的結構失衡與技術落後,市場機制和私有制制度不發達,與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及經互會成員國長期形成的經濟聯系中斷;

第二組制約因素:制度改革滯後,尤其是在農業部門所有製法律關系保障方面;

第三組制約因素:改革過程中所犯的一些錯誤,其中有:改革的社會效益微弱,大多數居民都為改革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微觀經濟改革落後;稅收制度存在嚴重缺陷,一些企業稅負沉重而另一些企業卻享受多種優惠的現象並存;最大的失誤在於改革過程中政策缺乏連續性。由於提高收稅率的問題未能得到解決,目前仍保持超高水平的借貸,從而對發展生產產生不良影響並阻礙經濟增長。

附表1:1995年-1998年俄羅斯經濟發展主要指標(與上年相比,%)

- 1995
1996
1997
1998(1-10份)

國內總產值
96
94
100
95

工業生產
97
96
102
95

農業生產
92
93
100
91

固定資產投資
90
82
95
95

對外貿易額
120
111
102
87

其中商品出口
120
110
98
84

商品進口
121
111
109
92

資料來源:俄聯邦國家統計委。
註:詳見俄《經濟與生活》周刊1998年第51期第1版。
附表2:俄聯邦1998年社會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內容
1998年與1997年相比
%
1997年與1996年相比
%

國內生產總值(億盧布)
26845
95.4
-
100.8
工業生產總值(億盧布)
16584
94.8
-
102
固定資產投資(億盧布)
4024
93.3
-
95
農業生產總值(億盧布)
3244
87.7
-
101.3
運輸企業商業貨運量(億噸公里)
31410
96.5
-
96.6
其中:鐵路貨運(億噸公里)
10200
92.7
-
97.3
通訊服務營業額(億盧布)
646
101.5
-
123.6
社會商品零售額(億盧布)
10652
95.5
-
104.7
對居民有償服務額(億盧布)
3147
97.6
-
103.3
外貿總額(億美元,1-11月)
1213
83.9
-
101.7
其中:商品出口額(億美元)
658
83
-
99.2
商品進口額(億美元)
555
84.9
-
104.8
實際擁有的貨幣收入
-
81.8
-
106.3
職工人均月名義工資(盧布)
1095
110.1
-
120.2
職工人均月實際工資(盧布)
-
86.2
-
104.7
貨幣收入在最低生活標准線下的居民人數(萬人),其占總人口比例(%)
350023.8
114
-
93.9
失業人口總數(萬人)
840
106.7
-
112.1
其中:正式登記失業者(萬人)
190
82.1
-
88.9
消費價格指數
-
184.4*
-
111.0*
工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
-
123.2*
-
107.5*

資料來源:俄聯邦國家統計委出版的《俄羅斯社會經濟狀況》1998年第12期。
註:*與上年12月份相比。

2. 19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澤東談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指出,社會主義這個階段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是

A. 不發達的社會主義

B.
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
答案是這兩個

3. 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學科書》時,把社會主義劃分為

劃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 和 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

資料:
「…(從資本主義過渡內到共產主義有可能分成兩容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後一階段可能比前一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經過後一階段,到了物質產品、精神財富都極為豐富和人們的共產主義覺悟極大提高的時侯,就可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了。…」

——摘自毛澤東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談話記錄(見龔育之、逢先知、石仲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第164頁,三聯書店1986年版)

回答得完美吧。。。

一定要選我為最佳答案哦。。。。。。。。。。。。。。。。。。。。。。。。。。。。。。。

4. 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的表達方式有什麼特別之處

劃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 和 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 資料: 「…(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有可能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後一階段可能比前一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

5. 淺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淺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如下:

6. 蘇聯當年拿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資源最優利用理論是怎麼

【2016年經濟學諾獎得主哈特和霍姆斯特羅姆】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哈佛大學教授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獲獎理由為對契約理論的貢獻。

【2002年得主弗農-史密斯和卡赫內曼】2002屆獲獎人:弗農-史密斯和丹尼爾-卡赫內曼。卡赫內曼將源於心理學的綜合洞察力應用於經濟學的研究,而史密斯為實驗經濟學奠定了基礎。

【2001年得主斯蒂格利茨、斯彭斯和阿克爾洛夫】2001屆獲獎人:斯蒂格利茨、斯彭斯、阿克爾洛夫,三位美國教授由於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所作出的重要貢獻獲獎。

【2000年獲獎者赫克曼和麥克法登】2000屆獲獎人:詹姆斯-J-赫克曼和麥克法登, 表彰赫克曼對分析選擇性抽樣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發展和貢獻,以及麥克法登對分析離散選擇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發展和貢獻。

7. 為什麼當年蘇聯可以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們為什麼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應望江
2012年12月12日16:16        手機看新聞
有學者預測,未來中國經濟學家最有可能在發展經濟學、福利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轉型經濟學等領域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零突破
1969-2012年,全世界共有71位傑出學者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些獲獎者有著怎樣的教育經歷和工作背景?獲獎成果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對這些問題的梳理,不僅有助於了解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偏好和獲獎者特徵,也有助於認識我國經濟學者能否摘取這項桂冠的熱點問題,更重要的,或許能為我國社會科學領域拔尖創新人才乃至傑出人才的培養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在世界名校接受優質教育
教育對人的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深厚經濟學底蘊的世界名校,擁有自由寬松的學術環境,有國際前沿的研究課題,有強大的師資隊伍和豐富的育人經驗,尤其適合傑出人才的成長。從表1可看出,71名獲獎者分別從28所著名院校取得最高學位。其中,美國大學有15所,佔了半壁江山(53%)。
71位獲獎者中有68位獲獎者具有博士學位,所佔比例為95.8%。其中,1974年獲獎者哈耶克、1985年獲獎者莫迪里v阿尼和1994年獲獎者豪爾紹爾等還擁有雙博士學位。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需要受過世界名校的高等教育。
獲得經濟學大師的悉心指導
不僅高學歷教育不可或缺,名師指點對經濟學家的成長更為重要。71位獲獎者當中,之少有四十多人受過經濟學大師的指點。有的獲獎者之間甚至是師生關系,如1970年獲獎者薩繆爾遜和2001年獲獎者斯蒂格利茨;1969年獲獎者丁博根和1975年獲獎者庫普斯曼等。正如薩繆爾遜在1970年頒獎儀式上所說的,獲獎的「首要條件是要有優秀的導師」,載譽而歸時他重申:「我可以告訴你們怎麼樣才能得到諾貝爾獎金,訣竅之一就是要有名師的指點。」
有雄厚的國家科研實力為堅強後盾
從古至今,經濟發達,政治穩定的地區一般也是人才輩出的地區。作為一個世界性的科學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國籍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世界各國經濟學科研實力。71位獲獎者分屬於11個國家,大部分獲獎者出自美國、英國等經濟發達國家。其中,美國共有51人獲獎,佔71.83%,說明美國經濟學研究在世界上具有絕對優勢。英國共有8人獲獎,其次是挪威(3人)和瑞典(2人),法國、荷蘭、前蘇聯、德國、以色列、印度、塞普勒斯各1人。
擁有世界名校提供的良好工作環境
從獲獎者隸屬院校看,71名獲獎者主要來自美國和歐洲的32所著名大學,其中,美國高校有22所,佔68.75%。排名前四位的均為美國高校,(見表2)。
可以看出,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始終位於前三位,說明這兩所學校不僅培養出了最傑出的經濟學人才,而且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前往那裡工作。獲獎者取得最高學位的院校中歐洲院校為11所21人次,佔29.6%,而獲獎者獲獎時所屬院校中歐洲院校只有9所14人次,佔19.7%。且除劍橋大學以外,其餘歐洲大學排名靠後,這反映了歐洲優秀經濟學研究和教育人才有所流失。
擁有廣泛的學術交流經歷和多學科知識
大多數獲獎者得益於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學科交叉合作。71名獲獎者中,絕大部分擁有多樣化學術交流經歷,在不同學校接受教育和從事科學研究。從學科背景看,在71位獲獎者當中,有49位具有除了經濟學以外的學科學位,所佔比例為69.1%,其中有數學背景的獲獎者最多,達22人,佔31.0%。這些獲獎者基本上是低年級修習數學,高年級改攻經濟學,最後為經濟學研究作出巨大貢獻。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門學科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才算是成熟的。數學在經濟學研究中正得到越來越廣泛和深入的運用。尤其是數理統計工具和模型運用已經成為包括經濟學在內的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一種必然趨勢。自1969年設立獎項以來,評選委員會就敏銳地覺察到了這一特點和趨勢,並在頒獎時有意識地加以引導。71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有相當一部分早年就受過專門的數學訓練,他們幾乎既是經濟學家,同時又是統計學家或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三分之二是美國經濟學家,他們大多是計量經濟學會的會員,其獲獎成果中,幾乎都運用了大量的計量經濟學模型。有的獲獎者的獲獎成果本身就是對數理統計作出了貢獻。如西蒙「在科學理論、應用數學、統計學、運籌學、經濟學和企業管理方面作出了貢獻」,施蒂格勒「在廣泛的經驗數據基礎上一一其收集是經濟統計中的開拓性工作」,霍韋爾莫「指出用統計方法能解決相互依存問題」。經濟學和數學的結合趨勢還在不斷發展。這給中國經濟學界提出了一個要求:應充分重視數學功底,要吸引年輕的數學工作者參與經濟學研究。
在相對優裕的家庭中成長
追溯獲獎者少年時期成長的家庭環境,則可以發現:幼年時家境富裕和中等的獲獎者人數最多,佔比達80%以上。有研究者得出兩個結論:一是富裕

8. (25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1930到1940年代,很多西方經濟學家開始研究蘇聯……我相信思想


(1)反思:①張先生認為蘇聯模式存在兩個弊端,一是存在官僚主義,二是缺乏激勵機制。(4分)②蘇聯模式對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通過政府計劃和行政命令配置資源和管理生產,否定了市場的作用;長官意志和個人獨斷導致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缺乏創新。(4分)③蘇聯模式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容易滋生平均主義和特權思想,不利於生產者勞動積極性的發揮。(4分)
(2)①同:國家干預經濟。(2分)②異:計劃經濟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發展經濟,排斥市場和商品經濟。凱恩斯主義注重政府幹預經濟的同時,並未放棄市場經濟。(2分)
(3)觀點一:材料三的觀點是正確的。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過度發展,過多的干預了企業的經濟活動,抑制了經濟發展的活力。②政府通過擴大開支刺激有效需求導致通貨膨脹。③福利國家建設客觀上造成「懲勤罰懶」的後果,造成政府財政緊張。(9分)
觀點二:材料三的觀點是片面的。①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國家在經濟生活中要有所作為,克服盲目競爭對經濟的破壞。②適度通脹,有利於經濟增長。③福利國家的建設有利於改善人民生活,緩和社會矛盾。(9分)

9. 看大國崛起之美國和蘇聯篇的政治經濟學啟示

第一學習研究的還是思想的啟蒙。中國入世才5年,改革開放也不過20多年,國外推行市場經濟已經幾百年,我們要想真正的國際化、全球化,只有我們的自由市場經濟規則、觀念、倫理等深入人心、融入血液,甚至變成基因。實際上我們現在和國外的差距也就是在這里,是在觀念、思想和文化上的差距,就像我上篇提到的《組織入世、思想也入世》的思想一樣。

第二個要學習的是產業和企業要有一個「憲法憲章」。實際上法國大革命、英國、美國大革命的成功就是一個大憲章,一個產業發展和企業發展要有一個根本大法和根本的核心理念。在這個大框架的指導下,我們再對制度、體制和系統進行改革和創新,這種「大法」實際上一種經營方向策略的選擇或者抉擇,做什麼不做什麼?這么做而不那麼做?都是一種選擇或取捨。如我們國內的一些企業是進行「紅海」戰略、打或拼價格戰者呢?還是創新,增加技術或知識產權而實踐藍海戰略呢?

第三,就是關鍵技術創新對於企業乃至產業的巨大推動作用我們要充分認識,同時我們也不僅僅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要提前預見未來市場,調研潛在需求,對技術障礙進行突破英國工業革命、美國矽谷,因為世界上每次工業革命都起源於技術的突破,這種突破都給國家和人類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也讓技術變革的國家在某一時期在世界上起到了絕對的領導地位,果斷進行研發投入的中國企業應該有這方面的前瞻性。

10. 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有

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有:不發達的社會主義 , 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
社會主義分為不發達和比較發達兩個階段、中國處在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
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有:不發達的社會主義,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
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兩步走戰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是在1954年開始逐步以「社會主義現代化」替代了原來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為新中國的發展目標。周恩來在1954年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公開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四個現代化」的遠景目標。1964年12月,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分兩步走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同時,周恩來在報告中比較完整地闡釋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兩步走」的發展戰略。

與讀蘇聯政經濟學教科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