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學好微觀經濟學,感覺上課在聽天書
不知復道你用的是哪本書,微觀經制濟還是很有趣的。可以先從簡單基礎的教科書看起,推薦一本曼昆的微觀經濟學,比較經典,而且沒有復雜的公式,適合入門看,對基本的概念進行了解。如果基本的掌握之後可以看高鴻業的微觀經濟學,紅紅的那本,會有一些數學公式,考研指定教材,寫的很好很經典。望採納~
⑵ 關於GDP的計算方法:老師上課說有三種(生產法,支出法,收入法)。薩繆爾森的《宏觀經濟學》中說有兩
GDP的測算有三種方法:
1.生產法:
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
2.收入法:
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稅凈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
3.支出法:
GDP=總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其中支出法又稱產品流量法
⑶ 請運用本學期所學和課堂上講述內容分析自08年之後為何電商快速發展,以京東為《網路經濟學》
1、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這是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有了市場。
2、PC、手專機的普及,提供了硬體基礎。屬
3、手機上網資費的降低,降低了網路經濟的准入門檻
4、B2C相比C2C的優勢(官方、正品)
5、京東自建物流體系,給客戶不一樣的配送體驗。
6、京東、易迅初期都主營數碼3C,迎合市場需求,並且客單價高。
⑷ 淺析如何提高經濟學基礎課堂效率
經濟學基礎使中職財會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課,經濟學又是一門理論性強,需要一定數學基礎的課程。然而,考入中職學習的學生普遍基礎比較差,數學只有初中水平。在這樣的條件下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經濟學這門課程的興趣呢?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課堂高效完成教學任務?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中職經濟學基礎授課老師。本文從尊重學習主體、注重實踐、注重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等方面反思經濟學基礎教與學的過程。經濟學基礎與生活息息相關,經濟學貫穿在每個人的日常行為中。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選擇和取捨。無論是消費、投資、理財、經營,甚至是人際交往行為等等都與經濟學密切聯系著。因此這是一門與生活實踐密切聯系的學科。經濟學是一門建立在嚴謹的理論和實證基礎上的學科。學習經濟學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還需要復雜的邏輯思維能力。
1 明確教學目標,有的放矢想要提高經濟學基礎的課堂效率,不僅要理解經濟學學科特點,還要明確教學目標。中職經濟學基礎定位不同於大學生所學的經濟學基礎。筆者認為中職經濟學基礎的首要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讓學生能主動運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思考經濟現象。其次是要學以致用,就是能夠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經濟現象,指導市場經營實踐。最關鍵的就是要學生學會一種人生態度,正如著名作家蕭伯納所說:經濟學是一門使人生幸福的藝術。學習經濟學更多的是學習理性思維,對於中專生來說,只要能通過經濟學基礎這門課程獲得理性思維的能力就真正實現了教學目標。
2 改變傳統課堂形式,把舞台交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國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中職教學也應該積極改變傳統課堂形式,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或者大學,圍繞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形式越來越受到重視,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卻遲遲無法前進。究其原因一是中職教師普遍認為中職學生基礎差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方法;二是沒有考學壓力,中職學生缺少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學習主動性不足;三是由於學不會、聽不懂,中職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尤其是經濟學理論抽象難懂,很多學生乾脆放棄。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改變舊模式,充分認識到自控能力差不代表學習能力差,理論知識基礎差不代表實踐能力差。在課堂上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
3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案例教學經濟學理論多是建立在數學推理和經濟模型論證上,對於中職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和應用。講授經濟學基礎課程首先要深入淺出講授基本理論,然後用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加以分析,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認識。經濟學基礎課程要注重使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尤其是針對經濟學基礎課程中較為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例如講解木桶效應就可以用學生考試偏科來說明問題,簡單易懂;博弈論可以通過囚徒困境的故事來加以說明;外部性理論可以通過蜜蜂與果園的故事來加以闡述。除了利用這些經典的經濟學案例意外還要加以結合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式,我們身邊的經濟現象,利用經濟學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講解機會成本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人生選擇、就業選擇、考學選擇等來講解。比如在講授博弈論的時候也可以引用數學大師納什關於博弈論最簡單表述:如四個男生都去追一個漂亮女生,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誰也不搭理。這時男生再去追別的女孩,別人也不會接受,因為沒人願當次品。但是,如果他們四個先追其她女生,那個漂亮女孩就會被孤立,這時再追她就簡單多了。這樣就可以通俗易懂的解釋經濟學概念。
4 增加教學語言的趣味性,增強教材可讀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由於經常以教師為中心,造成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尤其是中職學生,基礎較差,上課聽不懂,也沒有高考這一學習的驅動力,對學習更是提不起興趣。經濟學本身並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其中很多經濟學理論與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過程中除了使用案例教學,還應該使用通俗的語言增強教材的可讀性。
在課堂上可以使用故事來提高學生學習經濟學的故事。比如講述消費習慣具有不可逆性的時候,可以使用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一古訓;在講授經濟學基礎課程中也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流行的經濟學段子,比如 何謂第一產業?喂牛,養羊。何謂第二產業?殺牛,宰羊。何謂第三產業?吃牛肉,喝羊湯。這樣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學生也更樂於學習經濟學基礎這門課程,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課堂效率是教學改革永恆的話題,更是中職經濟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當然除了教師本身意外還有國家政策、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這中職教學改革。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永遠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形式,不斷提高課堂效率能夠使學生能學有所獲。
⑸ 經濟學上課一般用的是什麼教材
大學經濟學專業課程:
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版、政治經濟學、財政學、貨權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公司理財、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當代中國經濟、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網路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財務、市場營銷、企業經濟學等。
經濟學是一門很現實的學科。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石油價格的上漲還是下跌等等有關經濟的每一條新聞無不觸動人們的敏感神經,它關系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經濟學專業著眼於整個國家經濟和區域經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也是其他應用性經濟學科延伸的母體。
⑹ 曼徹斯特 曼大 MA Economics 經濟學碩士 中國人比例多少,上課模式什麼樣, 畢業生找工作情況如何
經濟類課程中國人佔大多數。。。
我是曼徹斯特回來的。
上課模式就是普通的選課,然版後看時間自己去上就權行了,沒有所謂的班級概念。一個課堂幾十人吧,自己去教室坐那就聽課,下課就走了。一個課堂內的同學有可能是來自於你專業,也有其他專業的(比如學金融的啊,商管的啊,都和你有交叉課程)。
找工作得看自己,這個怎麼回答呢。
⑺ 從西方經濟學角度如何看待學生上課不專心玩手機
從西方經濟學角度,如何看待學生上課不專心玩手機?我覺得就是他們浪費資源,而浪且浪費人生光陰
⑻ 網上哪裡有在線課堂嗎想學經濟學,看書覺得抽象,沒有老師講的好,網上又找不到視頻…對本專業不感興趣
我想,初學經濟學大凡都要讀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我那個時候讀的是第12版,現在似乎出到第版了,看起來不覺得很難懂,以前看到說有人在地鐵里當小說看的,覺得挺強。另一個可供的選擇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人大版)。斯蒂格利姿《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經濟學成就甚高,此書可作為前二者的補充,前二者所涉及經濟學內容主要是以價格理論及邊際分析為基礎,不包括不對稱信息經濟學、不確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經濟學》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盡管三位作者政策傾向不同,但教材體現凱恩斯主義的特徵稍多一點,總體上講,教材相當客觀和公允。很適宜做入門教材。
《經濟學、原理、問題與政策》及《經濟學原理與問題》、〈經濟學案例〉、〈經濟學小品〉、《經濟學悖論》、〈社會問題經濟學〉等。此類書之特點是先提問題,再論原理,主要是針對社會習見問題,逐步解釋原理,水平、內容大多較好,唯缺乏體系與框架,適宜略懂經濟學者補充學習。
讀完初級就可以開始讀中級教材了。就微觀而言,平狄克的《微觀經濟學》(人大版)是不錯的選擇,涉及了微觀經濟學的大多數領域,配有案例,沒有數學壓力;瓦里安的《中級微觀經濟學》(三聯版,即《現代觀點》)可以作為提高,其章節是專題式的,有一點數學要求,但確實很嚴禁,和讀平狄克那本的感覺會完全不同。
至於宏觀,我認為也有必要讀兩本,其一是曼昆的《宏觀經濟學》,從長期經濟寫到短期經濟,思路很清晰,語言也引人入勝,但對於凱恩斯涉及不多。其二是多恩布施、費希爾的《宏觀經濟學》,也是不錯的,第六版和第七版都出了中譯(人大版),我個人認為第六版更好一些,數學要求也高一些。
之後你就可以開始學習各種經濟學的專題和高級經濟學了。當然在學習高級前,要有一個好的數學背景。如果你想學數理經濟學,我推薦讀蔣中一的《數理經濟學的基本方法》,之後有多種選擇。如果學計量經濟學,我建議一定要先有很好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背景,不然學了也是白學。古扎拉蒂的《計量經濟學》(人大版)值得一讀。
另外丁丁老師寫的《給普通人寫的經濟學》(載於《風的顏色》)是一篇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文。盛洪的<<經濟學精神>>講得生動有趣,對經濟學概念有了了解,再來看別的書不遲。楊小凱〈經濟學原理〉〈新興超邊際古典經濟學〉,楊先生氣魄甚大,欲以一己之力重寫傳統經濟學體系,與汪丁丁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經濟學之異端,讀之可開闊視野。推薦閱讀。
⑼ 宏觀經濟學的課堂展示可以講哪些話題
CPI,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