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下哪一點是現代經濟法階段經濟法的特點
1、現代經濟法的沒有主要標志,只有產生的主要標志。
2、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專,產生的屬主要標志是壟斷的產生。
3、在其體系中,宏觀調控法和市場規製法成為其主要構成,因此其特徵標志是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范疇的法律法規。
㈡ 資本主義經濟法的發展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分為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1)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
自由競爭引起生產和資本的集中.
(資本積聚和集中擴大規模,不斷集中,信用制度的發展-股份公司,聯合企業,經濟危機中的兩極企業-促進生產和資本的集中)
2)生產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壟斷.
(一個大部門生產或流通由一個或幾個大企業所控制,小企業難以競爭,少數大企業勢均力敵,達成協議,形成壟斷,坐享壟斷帶來的高額利潤.這樣,壟斷就出現了)
當經濟生活中壟斷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時,資本主義就會由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
3)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
從自由競爭中生長起來的壟斷資本主義,是從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向更高級結構的過渡.
壟斷的產生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局部調整
壟斷的產生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局部調整和部分質變,這種變化歸根到底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結果.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斷發展演化過程中,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矛盾不斷深化,資本主義必須找到一個自身范圍內調整、適應的方式,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從而使資本主義制度能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
因此,從自由競爭到壟斷階段,是資本主義社會在其內部的一次局部調整.
壟斷的產生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部分質變
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可以分為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這樣兩個(前後相繼)的發展階段.
這個兩個階段的基本經濟雖然沒有本質上的變化,但在許多地方已經發生了部分的質變.
首先,兩階段的經濟基礎不同.
自由競爭階段的經濟基礎是私人資本(或個體資本).(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具體形式是資本家個體私有制);
而壟斷階段的經濟基礎是社會資本,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具體形式是(以股份資本為基礎)的壟斷集團私有制.
其次,統治地位的資本不同.
自由競爭經濟階段是個體資本占統治地位,壟斷階段則是壟斷資本占統治地位.
再次,從更深層的經濟關系和發展趨勢來看,
從自由競爭階段到壟斷階段的發展,意味著資本主義私有制在向社會主義公有制靠近的方向發展.
㈢ 經濟法的完善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按照歷史和復邏輯的一致,經濟法制的發展可以概括為由低到高的三個階段,1、戰時經濟法。它於淺表層次和以野蠻的方式回應著不期而至的社會化要求,是初級經濟法。 2、危機對策經濟法。它是為應付經濟不景氣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危機而被動制定的經濟法,具有相當的盲目性。 3、自覺維護經濟協調發展的經濟法。它是以維護自由競爭的市場秩序、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較為成熟的經濟法。其形成的主要標志是經濟法據以解決社會經濟矛盾的宗旨和方式已由干預、管制市場主體的自由意志和行為,轉向盡可能創造充分、適度、公平的競爭環境以維護這種自由上來。
㈣ 《經濟法》課程在線作業——第一階段
1、D
2、A
3、D
4、C
5、D 你寫出來的E表示的是什麼?
6、D
7、B
8、D
9、C
10、A
這些是我自己的見解,對的可以採納,錯的就請無視!謝謝!
㈤ 為什麼說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經濟法產生的一般基礎和條件是:市場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國家被動或自覺地承擔起對經濟加以組織協調的職能,國家對經濟的調整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之上,並形成了相應的經濟法學說。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當這些基礎和條件尚未出現時,經濟法是不可能產生的。
所謂一定歷史階段,就是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進入壟斷階段的時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走向壟斷和社會化發展階段,生產手段和經濟實力不斷集中,產生了壟斷集團,限制並惡化了競爭環境,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通過法律手段對此進行干預,由此形成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現象,產生了新的部門法——經濟法。
從實證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形式上的經濟法(稱為「經濟法」法律現象),或實質上的經濟法(體現國家權力對經濟活動干預協調的法律現象),都比較集中地出現在19世紀末之後,也就是說經濟法作為部門法劃分應肇始於19世紀。因此,認為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的觀點具有歷史合理性。我們可以這么說:作為國家管理經濟的法律現象,可以上溯到奴隸制社會和封建制社會的「諸法合體」法律狀態時期,而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則是人類社會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特別是進入到壟斷資本主義社會時期的事情
㈥ 現代意義的經濟法產生、發展的階段
現代意義的經濟法是在市場經濟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壟斷階段以後才產生的。如美國1890年通過的規范托拉斯行為的《謝爾曼法》、德國1896年通過的規范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都是經濟法產生初期的重要立法。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產生的一些「戰時統製法」,如德國1919年的《煤炭經濟法》等,以及在1929年大蕭條以後所產生的「危機對策法」,如美國1933年的《證券法》等,都體現了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干預、協調,它們都是經濟法領域的重要立法。
㈦ CPA經濟法考試時間是2小時還是3小時
CPA經濟法考試時間是2個小時。
注冊會計師考試(CPA考試)分為專業階段考試和綜合階段考試。
1、專業階段考試科目: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6個科目;
答題時間分別為:會計科目考試時間為180分鍾,審計、財務成本管理考試時間各為150分鍾,經濟法、稅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考試時間各為120分鍾。
2、綜合階段考試科目: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試卷二)。
考生在通過專業階段考試的全部科目後,才能參加綜合階段考試。
(7)經濟法階段二擴展閱讀:
CPA經濟法考試范圍:
1、法律基本原理,包括法律基本概念、法律關系、市場經濟的法律調整與經濟法律制度;
2、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包括民事法律行為制度、代理制度、訴訟時效制度;
3、物權法律制度,包括物權法律制度概述、物權變動、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
4、合同法律制度,包括合同的基本理論、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擔保、合同的變更與轉讓、合同的終止、違約責任、幾類主要的有名合同;
5、合夥企業法律制度,包括合夥企業法律制度概述、普通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企業、合夥企業的解散和清算;
6、公司法律制度,包括公司法基本概念與制度、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財務會計、公司重大變更、公司解散和清算;
7、證券法律制度,包括證券法律制度概述、股票的發行、公司債券的發行與交易、股票的上市與交易、上市公司收購和重組、證券欺詐的法律責任;
8、企業破產法律制度,包括破產法律制度概述、破產申請與受理、管理人制度、債務人財產、破產債權、債權人會議、重整程序、和解制度、破產清算程序;
9、票據與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包括支付結算概述、票據法律制度、非票據結算方式;
10、企業國有資產法律制度,包括企業國有資產法律制度概述、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制度、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制度、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管理制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11、反壟斷法律制度,包括反壟斷法律制度概述,壟斷協議規制制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規制制度,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制度,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規制制度;
12、涉外經濟法律制度,包括涉外投資法律制度、對外貿易法律制度、外匯管理法律制度。
㈧ 注冊會計師考試沖刺階段經濟法如何復習
這個階段主要是做注冊會計師考試模擬題+真題(至少最近3-4年),客觀題通過做題,尋找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查漏補缺,對於自己薄弱的地方(錯題+蒙對的題目)應進行各個擊破,這個過程不會的或者模稜兩可的,都是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最容易出現的。同時這個階段,應針對前期注冊會計師考試錯題與知識點進行掃盪式(快速)回顧,做到不在同一個坑裡摔倒2次,該方法可以輕松應對經濟法的多選題。
對於注冊會計師考試主觀題(即大題),並不建議在Word裡面逐個做完,太浪費時間,可以找最近注冊會計師考試兩年真題,把主觀題認真完整的進行作答,同時可以把標准答案與自己的回答進行比較,規范回答模式。
另外,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大題需要有針對性進行背誦,因為每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考點相對集中明朗,可以拿注冊會計師考試題進行理解與記憶(記住是記憶,而不是背誦)。
注冊會計師考試沖刺階段經濟法如何復習?大家都清楚了嗎?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更多關於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相關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